×
模态框(Modal)标题
在这里添加一些文本
关闭
关闭
提交更改
取消
确定并提交
×
模态框(Modal)标题
×
下载引用文件后,可以用常见的文献管理软件打开和编辑,包括: BibTex, EndNote, ProCite, RefWorks, and Reference Manager.
选择文件类型/文献管理软件名称
RIS (ProCite, Reference Manager, EndNote)
BibTeX
选择包含的内容
仅文章引用信息
引用信息及摘要
导出
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兵器工业高质量科技期刊分级目录T3级
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A)
旧系统稿件处理
作者登录
主编登录
编辑登录
审稿人登录
Toggle navigation
首页
杂志简介
编委会
过刊浏览
投稿须知
征订服务
广告刊登
联系我们
English Version
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10期
刊出日期:2017-05-24
全选
|
Select
设计范式转变中的权利转移
王国胜
. 2017, (10):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知识经济与网络社会环境下设计方法论和设计实践的发展趋势及走向。方法 以信息与互联网技术、新经济、网络社会的理论为基础,通过对当代设计观念的迭代发展进行分析与研究,分析设计在智能科技与互联网环境下,新范式形成与发展的走向。结论 通过对近30年全球设计现象和设计方法的分析与研究,可以看出人类志学、认知与行为研究、社会与组织行为等理论,将在设计研究中成为当代设计的基本理论基础。全球设计界在经历了通用设计、信息与交互设计、社会创新与可持续设计等理念发展阶段,设计的领域将从有形实体向无形价值方向探索和转移,设计方法论也逐渐从实证分析向系统综合转型。服务设计与政策设计无疑将成为未来一段时间全球设计实践中的主要内容。同时,全球化与网络社会的趋势,将导致设计的权利从集约化向分布式转移。
Select
服务设计范式下复杂问题解决的思维方法
任建军
. 2017, (10):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相对于传统设计任务思考的功能与造型,当代企业所面对的是复杂且不断变化的服务体验及组织架构层面的设计问题,这些设计问题的解决依赖于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集成融合。方法 通过设计思考,以人为中心,基于具体情境,集成跨学科知识,梳理复杂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途径。结论 设计思考不能单独考虑外显的设计创新,还必须关注包括无形的服务在内的整个系统。
Select
服务设计视角下的共享单车系统分析
刘洋, 李克, 任宏
. 2017, (10): 1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服务设计的角度分析现有共享单车系统,分析其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和解决方案。方法 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和方法,以用户体验地图和服务蓝图为工具,对典型智能共享单车系统进行系统分析。结论 以提高用户体验为中心,提出大数据背景下的用户、公司和政府的三方共创优化模式,通过跨行业的商业整合,以及政策激励引导用户自觉维护个人信用,促进商业环境整体上的迭代升级,为解决共享单车系统的问题带来新的思路。
Select
城市轨道交通换乘导向系统服务设计研究
郑子云
. 2017, (10): 19-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大型城市的轨道交通枢纽站换乘功能。方法 从服务设计的视角出发,运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和工具,以北京东直门枢纽站为例,发现轨道交通线路之间换乘过程中服务接触点的“断层面”和“缺口点”。结论 针对这些问题,提出轨道交通换乘“知行合一”的服务策略与方案设计,通过优化换乘导向系统,提高乘客换乘的效率与安全感,降低无效换乘路线和时间,从而提升乘客换乘体验的满意度。
Select
基于五感体验的南海旅游专列服务系统设计
丁熊
. 2017, (10): 24-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体验式旅游背景下探索五感设计在旅游产品和服务创新中的运用。方法 介绍体验式旅游及五感体验、五感设计等概念,分析相关设计原则。以“南海旅游专列”为例,具体陈述五感设计的思路和方法,包括视觉识别系统及APP设计、粤语语音服务系统设计、南海特色美食服务设计、南海非遗互动体验设计等。结论 基于五感的沉浸式旅游体验设计就是要结合浓厚的地域文化和娱乐氛围,通过各类有形或无形、线上或线下的产品和服务,为游客提供多样化的、深层次的五感体验,并且尽量打通这五感,让其在整个服务流程过程中做到相互支撑和反复刺激。
Select
面向云服务的用户体验设计研究及实践
张军, 黄毅松
. 2017, (10): 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互联网背景下以用户体验为核心的云服务设计及其设计策略。方法 在分析云服务模式的基础上,比较研究传统产品服务系统设计的发展规律,明确云服务的发展趋势及可能性,最后结合实践案例,提出了云服务设计的创新实践策略。结论 阐明了云服务设计从以计算机技术为中心的功能性服务,转变为以人为中心的体验式服务的趋势,提出了设计更好的云服务体验的重要性以及策略,即以人为中心的系统性思维、云服务设计中的场景定义、开源创新的协同设计。
Select
从“造物之美”到“造义之变”的服务产品设计研究
楚东晓, 楚雪曼, 彭玉洁
. 2017, (10):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解明服务产品设计的内涵。方法 采用文献分析法,厘清工业设计文脉下产品演变的4个阶段和服务范式下产品设计的特征。结论 从产品文脉时间轴演变的角度,可将产品划分为包括人工制品主导时代的“物品→产品→商品”以及服务主导时代的“服务”共计4个阶段,相应的服务产品设计从人工物时代追求“造物之美”发展到服务主导时代追求“造义”,设计重心也转向为基于产品意义的感性价值创造。
Select
老年人糖尿病社区治疗的服务设计研究
高搏, 段志鹏
. 2017, (10): 42-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对上海的老年人糖尿病治疗的现状的调查和分析,提出运用服务设计的思维和方法,建立针对上海老年糖尿病人社区治疗的服务策略。方法 在进行文献调研和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提出了服务设计策略,具体分析了设计原型“简糖”概念形成的过程和所使用的工具,并以此原型论证了策略和概念的可行性。结论 提出了将社区作为长期被忽视的治疗老年糖尿病的服务场景进行服务创新的策略,即把病人从定义为“用户”到“健康追求者”;将老年糖尿病人的生活和治疗作为一个全局式的服务场景;病人语言的信息可视化,消除信息的不对称造成的沟通和理解的误区,提升社区糖尿病治疗的服务质量,激发社区医疗服务的活力。
Select
基于社会福祉的广场舞机器人服务系统设计
陈嘉嘉, 周剑, 朱轶灵
. 2017, (10): 48-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促进社会福祉发展的背景下,研究服务设计思维导入服务机器人之后产生的新思路。方法 采用深度访谈、现场观察等调研方法获取设计方向,确认设计方向之后采用相同方法进行二次调研。在二次调研的基础上,采用服务设计的方法及工具推导出服务系统设计定位及产品功能定位。结论 服务设计的优势在于可以构建一个由“事”与“物”构成的系统,在该系统中,“物”存在的价值是为了达成某件“事”。在此认知之下,将服务设计思维导入服务机器人的设计开发之中,不仅将“物”的设计上升为系统设计,而且通过打造不同的“事”,以满足都市老年人进行广场舞活动时在社交、娱乐、健身方面的需求,从而在某种程度上实现社会福祉的发展诉求。
Select
数字技术驱动下的环境公共服务设计研究
张婉琳, 胡莹, 季铁
. 2017, (10): 55-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数字技术推动下的环境公共服务领域的创新设计案例和设计方法进行研究。方法 在对5个国外典型案例进行分析后,总结出环境公共服务创新设计的共同特点,在接下来的“新通道•三江源”青海水质监测案例研究中,通过观察和面对面访谈的方式,洞悉服务对象的需求,并同利益相关者开展对话来推动当地协同服务网络系统的构建。结论 输出了以数字技术为基础的青海水环境公共服务系统,包括水质监测产品服务系统设计、本地服务平台和“水生态”服务网络系统,在案例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最终提出了数字技术驱动下的“4open”设计方法。
Select
受众心理在包装色彩策划中的运用
刘文良, 王婷婷
. 2017, (10):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做好包装策划设计中的色彩运用,使得商品包装具备更加突出的吸引力,贴合消费者的接受心理。方法 以色彩心理学、设计学、美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结合相关包装设计策划个案,探讨色彩在包装设计策划中的受众心理依据、应用原理及技巧。结论 包装设计宜从适应受众心理的角度进行色彩定位,在设计策划时进行整体把握和局部优化,注重优化色彩的传达面,科学利用色彩的情感内涵,适当考虑色彩运用的系列化效应,以便更有效地攫取目标受众的目光,从而在同类产品中建立起自己的优势。
Select
“互联网+民族文化”双重视域下的包装设计创新
刘峰
. 2017, (10):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互联网+民族文化”双重视域下包装设计理念、方式的创新。方法 分析“互联网+”对包装设计的影响,研究民族文化元素应用在设计中面临的问题,探讨带有互联网特征的包装设计方式与理念。结论 未来产品设计中民族文化元素在“互联网+”的背景下具有了更大的想象空间,需要设计者做出创造性地突破。
Select
广西竹编在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中的应用
褚兴彪, 刘庆涛, 林筱露
. 2017, (10): 7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解析广西竹编的造物手法和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元素,并应用于土特产包装设计。方法 以田野调查法为基础,以资料文献法获取资料,以案例法论证。结论 广西竹编在造型上采用仿生、对称两种手法,具有质朴自然的地域特色;广西土特产销售包装设计以地域风情文化为外包装文化视觉注意点。以地域竹编为产品销售内包装可以引起消费者的心理共鸣,进而提升土特产包装文化品质。
Select
小批量订制化时代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研究
钱凤德, 孟令花
. 2017, (10): 75-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产品个性与订制化发展的趋势,探索订制化时代产品包装设计的基本策略。方法 本文对订制化时代产品包装的需求进行了系统分析,结合案例实践,从降低成本、节约资源等多个角度提出了订制化时代产品包装的宏观策略与设计方法。结论 优化订制化时代的包装设计,首先,需要从包装结构、材料及制作工艺方面进行整体规划;其次,可对体积近似的产品采用相对统一的容器设计,通过“面贴”设计来区分产品的不同类型及市场定位;最后,总结了此种设计策略与方法对当前产品包装设计启示。
Select
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
金玉洁
. 2017, (10): 80-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方法 分析用户体验的3个层次及用户体验的产品包装设计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产品包装设计策略。结论 在本能层方面,要设计独特的造型,运用富有吸引力的材料;在行为层方面,要改造原有结构,改善使用体验,拓展使用功能,增强互动乐趣;在反思层方面,要创建互动体验以激发用户创造力,营造情感体验,引发自我认知,进行引人自省的可持续性设计。
Select
“无中生有”对现代包装设计的启示
杨敏
. 2017, (10): 86-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商品过度重视包装的装饰效果而忽略包装功能性、人性化体验、环境保护等问题,以及由此而引起的视觉疲劳、包装垃圾、资源浪费等问题,探寻现代商品包装设计的设计思路与方法。方法 通过对“无中生有”哲学思想及其美学意境的剖析,从审美意境、设计理念等方面探讨了“无中生有”对包装设计的影响及内涵和特点。结论 “无中生有”哲学理念和审美意境对现代包装设计以及“节约型、环保型”社会的建设有着积极的作用。
Select
基于符号学的手机APP图标图形设计方法研究
付彧
. 2017, (10): 90-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不同类型的手机APP图标提出、归纳并比较图形创意方法,为手机APP图标的图形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方法 以符号学理论为基础,结合实例挖掘不同类型图标的图形与表意方式之间的关系,并归纳图形创意设计思路。结论 从实践的角度指出不同类型图标在外观相似性、诉求点与设计方法等方面的特征,设计者需根据应用程序的特点、用户需求、品牌视觉形象等实际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灵活优选图形设计思路与方法,实现图标信息含义的准确传达。
Select
平面设计中不平的多元化媒介研究
黄婷
. 2017, (10): 95-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平面不平”作品中媒介的表现形式和运用方法,充分发挥多元化媒介在设计中的创新作用。方法 通过分析国内外不同的优秀设计案例,归纳了媒介的三大结合类型,即同形同质、同形异质和异形异质,总结了媒介选择与运用的方法,展望了多元化媒介的研究方向。结论 “平面不平”设计中多元化媒介的研究与利用,有利于拓宽平面设计理念和创意表现,有利于设计师提升作品视效和价值以满足受众的需求。具体设计实践时应从图形与媒介的结合方式、空间比例、媒介的保存以及情感属性等方面进行全面考虑。
Select
交互式电子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设计的影响及其对策研究
高广宇
. 2017, (10): 100-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交互式电子书籍对传统纸质书籍的影响及其应对的方式与途径。方法 分析交互式电子书籍与传统纸质书籍在概念、价值方面的差异,阐述现代书籍从平面设计到“屏面设计”的观念转变的意义和影响。在数字化时代下,传统纸质书籍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针对传统书籍设计的变革进行研究,提出现代科学合理的设计方法和理念。结论 传统书籍装帧设计的优化,应更加关注文字内容、版式编排、装订形式和印刷工艺,使其延续人文优势,成为充满生命力的载体。
Select
基于叙事理论的理财产品信息传达设计研究
何人可, 葛唱
. 2017, (10): 105-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基于叙事的理财产品信息传达设计模型,满足用户认知需求,促进情感交流。方法 分析理财用户两个层次的需求(认知和情感),及叙事的两个组成部分(故事和叙事),进行相应映射匹配,提出了提升可理解性和建立信任感的叙事化的设计方法。结果 通过理财产品详情页的“产品详情”部分,初步验证了基于叙事的理财产品信息传达设计模型的可行性。结论 基于叙事的理财产品信息传达设计是在产品与用户之间建立更自然的对话,使得理财产品更易于理解,体验更加感性更富趣味,在用户与产品之间建立更深刻的互动关系以及信任依赖。
Select
基于情绪脑电的交互原型方案评价研究
陈波, 邓丽, 蔡船, 刘彦秀, 洪培军, 周有文, 将鸿
. 2017, (10):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脑电EEG测试找出操作事件中影响情绪的界面及产生的原因,为交互原型设计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依据Lange二维情绪分类模型,测试被试操作交互原型时情绪的脑电EEG信号,提取前额区α波的脑电功率,经过消除脑电伪迹和快速傅里叶变换处理后得到脑电功率谱和不同频率的脑电功率值作为愉悦度的指标。结论 发现激发情绪的原因是任务的可理解性、吸引性以及操作步骤。
Select
基于产品设计系统思维的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
韩卫国, 苏颜丽, 祁飞鹤
. 2017, (10): 115-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基于产品设计系统思维的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思路。方法 模块划分是产品模块化设计的基础与关键,可看作是基于需求层、功能层、结构层的过程而进行,该过程注重对产品功能属性的塑造而缺乏审美精神属性的把握。基于产品设计系统思维,结合多种形式及放置方式的移动插线板模块化设计实例,将产品设计系统之设计要素映射于模块划分的不同层次,从设计系统的角度对家电产品模块划分进程给予指引与限定,使设计结果兼具人文精神内涵。结论 从设计系统角度进行家电产品模块化设计,其设计结果兼具了产品的功能与精神双重属性,既发挥了模块化的自身优势,又补充了模块化设计在人文精神表达上的缺憾。
Select
老年人产品发展趋向与产品关怀设计应用研究
孙文涛, 魏雅莉
. 2017, (10): 120-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老龄化社会的老年消费群体对使用产品需求的研究,来获取老年人产品设计的创新思路,由此提高该类产品的服务品质及其产业的经济增长。方法 以关怀设计理念作为研究方法的核心,采用CEE模块设计法,从产品开发的包容性、易用性和经济性3个方面论述老年人产品的发展趋向。结论 结合一组老年人户外出行产品的研发分析作为实例说明,以此论证老年人产品设计发展趋向与关怀设计的耦合关系,可以直接影响该产业经济发展的产品创新和价值提升。
Select
基于用户自我表达的族群细分研究
李洪海, 刘新
. 2017, (10): 124-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李宁青少年品牌设计研究项目案例,阐述一种基于用户自我表达的族群细分方法与实践。方法 研究者进入样本用户的生活场景,让用户使用素材进行自由拼贴,讲述自身的经历,展示自己物品等,获得大量用户对物品、对自身经历以及对自我本身的观点与信息。研究者定义了以“个人导向—社会卷入”、“理想驱动—任务驱动”为维度的用户分类模型,对用户信息进行分析。结果 得出了二三线城市青少年中4大类别共10个用户细分类型。结论 基于自我表达的研究方法,是一种将主动权交给用户,并从用户动机角度定义用户细分维度的有效的用户研究方法。
Select
智能手机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探析
徐延章
. 2017, (10): 128-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智能手机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探讨创新设计的策略。方法 以腾讯视频、爱奇艺、优酷视频为例,进行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趋同性表现分析,从传统文化、用户认知与行为、用户体验要素角度,挖掘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趋同的根源,并探讨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的创新策略。结论 视频APP交互体验设计应在文化传承中,在尊重用户认知和行为规律的基础上,把握用户体验设计的要素,实现设计的创新与突破。
Select
基于遗传算法的移动终端交互界面布局优化
马皎
. 2017, (10): 133-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遗传算法与移动终端界面布局中舒适度影响最大子集特征之间的关系。方法 利用层次分析法进行了三维及二维共同协作的人机约束条件,选择交互界面中布局的特征,找出对交互界面布局中人的最优舒适度影响最大的子集特征。 结论 通过对案例的可用性测试分析数据并得出移动终端交互界面布局优化设计的要点。
Select
基于适度原则的童车可持续设计研究
于东玖, 喻红艳
. 2017, (10): 137-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优化童车寿命周期,解决儿童成长快速与产品使用需求之间的矛盾。方法 分析童车市场现状和目前存在的问题,结合D4S(Design For Sustainability)中的适度原则,对童车可持续设计的具体应用策略进行初步探索。结论 在可持续理论的指导下,得出设计可持续童车时可采用的策略,并通过“爱自行”童车案例进行实际策略运用的论证,能有效解决童车使用周期短的问题,为童车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意义。
Select
基于一物多用思想下的儿童推车设计研究
岳涵, 刘永翔
. 2017, (10): 141-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一物多用的设计思想,发现扩大儿童推车使用功能的设计方法,以延长其生命周期和使用范围。方法 通过时间和空间两个设计方向,进行设计方法总结和实践探讨。将儿童推车和儿童三轮车进行设计整合,以延长其使用时间;将儿童推车、婴儿床以及婴儿摇篮三者有机结合,以延长其使用范围。结论 一物多用的设计思想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使用范围,通过对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的设计方法进行探索,不仅为儿童推车的绿色设计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而且还为其他产品的通用性设计提供了借鉴案例。
Select
交互通用性设计原理在儿童早教生态产品中的应用研究
陆超
. 2017, (10): 146-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交互通用性设计原理在儿童早教生态产品中的应用。方法 以市场上新开发设计的一款儿童早教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群体对该产品使用情况的分析研究,从感知触碰、视觉索引、语音识别等基本的交互方式,去构想儿童早教机器人的生态功能,并将其通用性的设计特征,运用全新层面的科学技术得以呈现。结果 儿童早教生态机器人的开发过程,将全面诠释交通通用性设计原理的创新性和必要性。结论 通用性设计原理能够更进一步地拓宽产品交互的研究层面,由此可见交互通用性设计原理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在未来儿童早教产品的开发过程中,设计师将会着重运用交互通用性设计原理对产品新功能进行深层次的再设计,从而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Select
藏式民居家具的创新设计研究
凌霞, 陈飞虎
. 2017, (10): 151-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传统藏式民居家具进行创新设计分析。方法 以藏族人民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变化为基础,对传统藏式家具的造型、装饰风格、文化表达等设计要素进行分析,划分构成传统藏式家具的设计体系,并进行创新性设计。结论 从藏式民居家具的功能,材料和文化内涵入手提出创新设计的方法,并结合笔者对新藏式民居家具的创新设计实例,体现传统藏式家具营造的当代价值。
Select
基于壮族干栏建筑美学的产品设计策略研究
邱珂, 曹菲菲, 林志兵
. 2017, (10): 155-1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壮族干栏建筑的形式美、结构美、功能美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方法 基于壮族干栏民居悠久的文化传统和文化内涵,从壮族干栏民居的由来及发展入手,通过理论讲解以及对经典案例进行分析,探究壮族干栏民居的形式、结构、功能等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策略。结论 干栏住宅形式是广泛分布于南方少数民族地区的一种古老的居住形式,彰显着这些地区地域文化传统和历史风貌,具有独特的美学风格和美学特点,是具有传承价值的建筑形式。将壮族干栏建筑的精髓应用到现代产品设计当中,探索产品设计发展的新方向,有利于增强设计作品的民族性,提升设计作品的文化内涵,同时对干栏住宅的传承和发展来说,也具有重要意义。
Select
古代女性坐具形制演变及设计思想研究
申明倩, 李军
. 2017, (10): 160-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国古代不同时期女性坐具形制特征及设计思想,为设计具有民族文化特征的现代女性坐具提供借鉴。方法 详细考证文学典籍、绘画作品、实物遗存等历史资料中所涉及的女性坐具,梳理其形制演变脉络,从形制、功能、尺度等方面挖掘设计思想。结论 考证了中国古代女性坐具在矮形期、过渡期、高形期和鼎盛期的常见形制,提炼出古代女性坐具中所蕴含的役人思想以及在“文”和“质”上的相得益彰,并以古代绣墩为原型进行设计实践。
Select
自然式儿童游憩设施设计研究
胡喜红
. 2017, (10): 166-1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然式儿童游憩设施设计的要点及策略。方法 从主体(儿童)的内在需求、客体(自然)的外在支持角度,探讨借助自然式儿童游憩设施设计构建儿童与自然新型关系的理论可行性。结果 归纳出自然式儿童游憩设施的设计要点,即可提供多样的游玩体验、充分激活儿童潜能、低碳及易于维护,及与环境充分结合的自然式儿童户外游憩设施,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儿童的户外游憩质量。结论 自然式儿童游憩设施是引导儿童主动亲近和感知自然,构建儿童与自然新型关系的关键性媒介。
Select
快速成型技术在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常伟, 杨艳石
. 2017, (10): 171-1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木工工艺的邂逅,在家具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运用分析、比较的研究方法,了解3D打印快速成型技术的优势,探讨传统工艺与3D打印技术相结合的表现效果。结论 通过不断探索快速成型技术与传统工艺的结合,在3D打印这一现代技术的影响下,“新”、“旧”技术的结合将成为家具设计创新的突破口,并基于模块化的设计理念,推导出家具产品创新设计的思路与方法。
Select
高校校园盗窃类财产型犯罪预防设计研究
郑洁, 赵锋, 梁栋, 姚恒
. 2017, (10): 175-1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国内高校校园突出的以盗窃为主要形式的财产安全犯罪问题,以设计预防犯罪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设计寻求相应的犯罪预防手段。方法 通过对我国高校校园内盗窃类财产型犯罪行为特点进行分析,结合大学校园财产型犯罪的特征,提出了基于情景犯罪预防策略的校园财产型犯罪预防框架。并以学生宿舍为例进行了针对性的研究和设计实践。结论 为校园财产安全及设计预防犯罪研究提供了可供借鉴的思路和方法。
Select
非遗文创产品重庆荣昌夏布的创新设计研究
李昱靓
. 2017, (10): 180-1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非遗文创产品重庆荣昌夏布的设计要素与设计方法。方法 从重庆荣昌夏布的设计实证分析出发,分析创新设计要素,并提出行之有效的创新设计方法论,以构建非遗文创产品严谨、科学的开发体系。结论 通过对荣昌夏布的工艺、形态、质地等方面的综合设计实践,以及创新设计要素及设计方法的构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创意产品的创新提出了行之有效的设计路径。
Select
平面广告中的视幻艺术表现
谢筱冬
. 2017, (10): 184-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视幻艺术在平面广告中的运用与融合。方法 分别从视幻艺术的形与色对其艺术特征进行归纳和总结,探讨平面广告中运用视幻艺术的实际意义和实践价值。结论 合理地运用人的视觉机能和视觉心理,根据广告传达的内容,有针对性选择相应的视幻错觉形式,可以达到创造出神奇而丰富视觉的效果,激起人们浓厚的观看兴趣,从而达到视觉信息良好传递的目的。
Select
园林借景理法在书籍设计中运用方式研究
谢琼
. 2017, (10): 188-1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中国古典园林借景理法,对借景原理在书籍装帧中的应用深入分析。方法 通过对优秀书籍设计案例中狭义和广义的借景运用手段进行分类研究,深入分析借景理论在园林和书籍设计中运用的异同,并进行概括。结论 借景理法虽然是中国古典园林设计的最高理论依据,但是同样适用于书籍设计等平面设计领域,将“借景无由,触情俱是”运用到书籍设计中,从而为书籍设计提供一定的设计思路和理论依据。
Select
复杂二维契合图形研究及应用展望
郑凯达, 张锡
. 2017, (10): 192-1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补充与完善现有契合图形设计方法,并对其实际应用提出构想。方法 首先采用程序的穷举法推导出正十二边形以下正多边形的所有契合解,并以此为基础从几何变换的角度进行复杂契合图形的创新设计。结论 给出了简单契合图形转化成旋转对称图形与轴对称图形的通用方法,以及正四边形通过变换形成契合图形的特殊规律,提出了“布尔契合”的思想,形成一种新的契合图形。最后阐述了此理论在当代设计领域与设计思潮下的应用价值。
Select
字体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
江帆
. 2017, (10): 197-20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字体设计在现代平面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方法 以字体设计的产生与发展为线索,结合字体设计在平面设计中的三大应用原则,分析与总结字体设计在海报设计中的创新应用策略。结论 恰当、新颖的字体设计能够帮助现代平面设计丰富文化内涵,传递有效信息,实现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
Select
水墨意境在茶包设计中的融合运用
王科本
. 2017, (10): 201-2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传统水墨意境的艺术手法在茶包设计中的融合运用。方法 通过阐述水墨意境的构成元素以及艺术表现,探析文字、图形、色彩以及意境在茶包视觉设计中的融合运用,以独特新颖、富有变幻的水墨韵味强化包装的艺术感染力和视觉冲击力。结论 水墨意境以简胜繁的艺术特点与茶文化有着自然的契合,融合运用到茶包视觉设计中,能够实现包装外部特征与内在意蕴的完美结合。
Select
赣品外销视角下的特色旅游商品包装设计
于红梅, 王作明, 隋丹婷
. 2017, (10): 205-2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善目前江西旅游商品包装缺乏特色表现力,特别是不同语言环境下的传播功能未得到拓展的问题。方法 通过对图文信息国际化设计,重点考虑各国文化、政治、经济、知识产权因素,强调包装的品牌意识,提升包装材料工艺标准,将赣鄱文化元素以视觉传达的方式融入旅游商品包装设计。结论 打通赣品外销的语言文化障碍,设计成被境内外游客识别认可的文字和图形信息,吸引、促进外籍人士购买;提高包装文化内涵,满足出入境相关法律法规,实现包装设计的经济价值与文化价值。
Select
雅安荥经砂器目的性仿生设计研究
徐平, 支宇, 章勇
. 2017, (10): 209-2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荥经砂器的创新设计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从设计的目的性视角探讨仿生设计的分类及相应的设计方法,考察荥经砂器目的性仿生设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荥经砂器仿生设计中生物符号选择和特征提炼的设计建议。结论 荥经砂器正处于产品现代性表达的探索阶段,目的性仿生设计是其创新设计的重要方法,该方法的运用关键在于对有理、传神、重情3个方面的把握。
Select
论青铜器狞厉纹饰的稚气之美
余森林, 唐旻圆, 韩敏
. 2017, (10): 214-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青铜礼器的纹饰特点为出发点,从美学的角度来探讨青铜狞厉纹饰所传递的美学思想。方法 通过对青铜狞厉纹饰的分析,解析纹饰在不同阶层与方面中的稚气之美。结论 狞厉纹饰表达了在特定历史进程中的稚气之美,这种质朴美感经历了文化沉淀,经过数千年的传承并流传下来,是无法被后人复制和超越的。
Select
关于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记忆容器与文化载体的研究
张悦群, 高宇
. 2017, (10): 218-2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工业遗产作为城市记忆容器与文化载体的双重功能,研究城市文化传承和创新的全新可能性。方法 通过分析工业遗产这一概念及其文化层面的相关特征来研究工业遗产对于城市记忆与文化的开发潜力的影响。结论 工业作为现代城市发展的技术基础,其遗产事实上承载着工业时代以来的城市记忆,这对从全新的层面认识工业遗产有着重要的理论意义。如何理解工业遗产的处理与城市建设的关系对于未来的城市文化建设有全新的启发。
Select
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邵士德
. 2017, (10): 223-2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应用及发展策略。方法 以民间美术对平面设计的思维拓展和内涵作为理论支持,分别从招贴设计、包装设计和标志设计3方面辅以实例进行论证,最后探讨民间美术在平面设计中的发展方式。结论 将民间美术独特的形式、丰富的内涵融入平面设计中,是平面设计突破传统局限,创造全新的、富含民族特色的设计作品的绝佳之选。
Select
老年公寓的导向标识形态设计研究
王照伟
. 2017, (10): 226-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老年公寓导向标识形态设计的策略。方法 结合老年公寓标识导向系统所存在的问题以及实际需求,从材料、尺度、色彩和文字4方面入手,探究开发建设老年公寓标识导向系统的对策与建议。结论 研究和论证老年公寓的标志导向系统并找出营造便捷、有序、安全、温馨的老年生活空间的方法能帮助老年人独立自主生活,使其身心愉悦。
Select
孕妇待产担架人性化设计研究
郑仁华, 陈萍, 叶江红, 王棱, 李洪玉
. 2017, (10): 229-2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市场上现有担架产品无法满足待产孕妇对担架的特殊需求,通过研究待产孕妇在使用担架过程中的需求特点,探索该人群对担架的特殊人性化需求。方法 基于人机工程学的一般原理,对担架的使用过程进行动作分解,从担架的操作者和孕妇两方面进行人性化需求分析。结论 获得了孕妇待产担架在功能、人机交互以及情感因素等三方面的人性化设计措施,以此为指导能设计出一款操作简单、安全合理、结构巧妙、用户体验优异的待产孕妇专用担架。
Select
基于小空间的家具设计研究
化越
. 2017, (10): 234-2372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室内小空间的家具设计方式。方法 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国内外优秀的小空间家具设计作品进行分析,从家具组合及家具状态2方面对小空间家具设计的方法进行总结、归纳。结论 基于小空间的家具设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内充分发挥家具的功用,实现人、家具、空间3者之间的平衡,能适应都市住宅的发展趋势。
Select
特色小镇建设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要素研究
吴耀, 孔国琴
. 2017, (10): 238-2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特色小镇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建设背景下的旅游产品设计。方法 通过对青田石雕特色小镇、龙泉中国青瓷小镇、百山祖乐氧避暑小镇等较有代表性的历史经典产业特色小镇建设为例,对特色小镇建设中的特色产品设计与传统旅游文化用品设计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 提出了基于历史经典产业结合现有的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发展特色小镇背景下对旅游纪念品开发设计的新思路。结论 传统景区旅游纪念品和文创产品在转变为特色小镇的文创用品设计时,要结合产业要素、文化要素和旅游要素
Select
明式风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徐晶
. 2017, (10): 243-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明式风格在现代家具设计中的应用。方法 从现代家具设计的不足谈起,分析明式家具的雅致含蓄、不落俗套、天人合一,三大风格特征及其对现代家具设计的理论支持,最后以现代橱柜设计为例,从造型、材料两方面对明式风格的借鉴进行详细论述。结论 明式家具典型的风格特征是现代家居设计的灵感源泉。在进行现代家居设计时,设计师要对明式传统家具造型及其整体的风格特征进行提炼,汲取明式家具的精华,使其与现代家具工业化大批量生产的特点完美融合,如此才能创造出既有中国特色,又能面向世界的现代家具产品。
Select
苗族银饰“蝴蝶妈妈”的文化记忆
戴荭
. 2017, (10): 246-2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推广苗族银饰艺术与工艺的传承与创新,保护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方法 以苗族历史与民族服饰文化为基础,通过对“蝴蝶妈妈”和“鹡宇鸟”等图腾纹饰的解析,归纳苗族银饰的锻制技艺及流程,展现蕴涵其中的民族信仰、生活习俗、愿望等民族文化内涵。结论 创新苗族银饰纹饰的应用和家族式锻制技艺的传承模式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承和民族文化产品市场的繁荣。
Select
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中的应用方法研究
王朝侠, 王群超
. 2017, (10): 251-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索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运用方法。方法 从平面装饰、造型、功能和传统纹样的立体转化4个方面展开,研究了传统吉祥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创新方法,阐述了传统纹样在新中式家具设计中的应用细节,并结合具体的设计实例进行验证。结论 传统吉祥纹样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缩影,家具是技术与艺术的统一。将传统吉祥纹样与新中式家具相结合,不能照搬与模仿传统纹样,必须进行纹样的再设计,才能达到新中式家具的创新设计,更加直观、形象地表现我国传统文化,进一步推动家具设计的发展。
Select
概念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解析
席彬
. 2017, (10): 256-2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概念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有效应用进行分析。方法 以创意思维为切入点,运用案例对概念包装设计的创意思维特征以及表达进行剖析,阐明了创意思维在概念包装设计过程中的核心地位。结论 引导设计师在有效思维模式下进行概念包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