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3期 
刊出日期:2016-11-21
  

  • 全选
    |
  • 严晓飞, 初红艳, 蔡力钢, 于海辉
    . 2012, (3):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胶印机匀墨系统中,串墨辊在串墨机构带动下在轴向做往复运动,同时在驱动作用下做周向转动,通过摩擦力带动匀墨辊转动。利用ANSYS软件建立了串墨辊和匀墨辊模型,添加不同的边界条件,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匀墨辊的应力和变形以及运动情况。结果表明:匀墨辊受到大小相同、方向不断变化的剪切应力,匀墨辊和串墨辊之间存在相对滑动,匀墨辊在接触区存在压应力,在接触区附近存在拉应力。为进一步研究油墨在轴向和周向的打匀以及油墨的传递特性提供参考依据。
  • 蔡锦达, 秦绪祥, 王 亮, 王 英
    . 2012, (3): 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软管封口旋盖机的工作流程及响应快、精度高的控制要求,设计了以PLC为核心的控制系统,结合交流伺服及其他硬件,对软管封口旋盖的生产流程进行了较好的控制。详细介绍了封口旋盖机的工作流程和控制时序方案,给出了程序流程图、工作时序图。最后提出了旋盖转矩的控制方法以及控制系统的设计方案。该控制系统性能稳定,控制精度高,生产速度快。
  • 张洪军, 陆佳平, 李国华, 郭子刚
    . 2012, (3):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一种平底软包装容器底部的折叠成型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包装薄膜折叠成型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了成型装置主要结构参数的理论关系。在基本实验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主要结构参数的影响和确定,并通过Pro/E对多目标参数设计实施了进一步的优化,形成了初步的理论设计结果,为折叠成型装置设计提供参考。
  • 丁国华, 朱元泓, 李 博, 梁权峰
    . 2012, (3): 14-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对24色块、140色块、1269色块3种不同颜色数量的哑光色卡光谱反射率进行主成分分析(PCA),利用分析所提取的最大6个特征向量重构光谱,并使用均方根误差值(RMSE)和CIE1976色差值对结果进行评价。实验结果表明:同等条件重构后,140色卡在累计贡献率和色差方面均优于另外2种数量的色卡,均方根误差也仅次于1269色卡,表明不同色块数量的训练样本会影响光谱重构精度;重构后的光谱反射率均在对应黄色、绿色、蓝色等的中间波段,再现效果最好,蓝紫色相对较弱,橙色-红色表现最差。
  • 刘光发, 王建清, 赵亚珠
    . 2012, (3): 19-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海藻酸钠为壁材制备牛至精油微胶囊,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微胶囊的最佳制备工艺条件,并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和抑菌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制备牛至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条件为:海藻酸钠质量分数2.5%、氯化钙质量分数1.5%、壁芯比为1∶1、乳化剂为0.2%的吐温-80和0.1%的单甘酯,在此条件下,微胶囊中牛至精油的包埋率为60.48%,其内部为多孔结构,且抑菌效果良好,当其用量达到0.02 g时,对灰霉的抑菌圈直径达到90 mm。
  • 周美丽, 付亚波, 许文才
    . 2012, (3): 23-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单体六甲基二硅氮烷(HMDS)和氧气作为反应气体,采用等离子体增强化学沉积的方法在壳聚糖、PET等基材上沉积薄膜。在薄膜的制备工艺中,改变各种工艺参数制备了阻隔薄膜,通过分析沉积薄膜厚度、傅里叶红外光谱、水蒸气和氧气的透过率,探讨了薄膜性能的变化。实验证明:等离子体输入功率以及单体的比例对薄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很大的影响,利用这种工艺可以很好地改善薄膜的气体透过性。最后对薄膜的选择透过性的机理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 朱 永, 卢立新
    . 2012, (3): 27-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密闭容器法的基础上,测试了圣女果在不同初始氧气含量和容积率下的呼吸速率。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处理,得出了圣女果在初始氧气含量(体积分数)为15%~20%以及容积率为5%~10%时,呼吸速率测定结果更加接近真实值。对圣女果的气调保鲜和储存具有指导意义。
  • 杨 静, 张 蕾
    . 2012, (3): 3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别在2种厚度的PP薄膜(40,50 μm)上以一定间距打不同数量的孔(280 μm),制得了PP微孔薄膜。将PP微孔薄膜(40 μm)制成了自立袋来包装西兰花。通过改变自立袋上微孔的位置,观测袋内气体和西兰花叶绿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开孔位置影响袋内O-2和CO-2气体含量;打孔数量为2个,孔间隔2 cm,开孔在西兰花花蕾处时,袋内花蕾处呈低O-2和高CO-2状态,所包西兰花的叶绿素含量最高,西兰花最新鲜;在环境温度一定的条件下,PP微孔自立袋的厚度、开孔位置、孔径和孔数是影响袋内气体含量的重要因素。
  • 寇海娟, 商贵芹, 邵晨杰
    . 2012, (3): 3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迁移试验是评价食品接触材料卫生安全性能的一个重要指标。从食品分类及对应食品模拟物、食品模拟物选择和迁移试验条件(时间和温度)入手,深入分析了我国和欧盟食品接触材料检测标准中迁移试验方法的差异,阐述了各方法的优缺点,并对我国食品接触材料相关标准修订和制定提出了建议。
  • 都学飞, 欧阳效卓, 张汪年
    . 2012, (3): 39-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比较分析了4种厚度EPS缓冲包装材料的压缩变形回复性、外力-位移曲线等性能。结果表明,EPS缓冲材料的回复性、永久变形与材料的厚度有很大关系,而它的外力-位移曲线的走向大致相同,厚度越大吸收的能量越多,缓冲性能越好。
  • 刘丽霞, 范贵生, 董同力嘎, 黄丽雪, 吴光继
    . 2012, (3):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环境相对湿度和温度对3种不同取向聚丙烯(PP)薄膜的水蒸汽透过率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温湿度的增大,聚丙烯薄膜的水蒸汽透过率也增大;聚丙烯薄膜的水蒸汽透过系数受温度的影响要显著于相对湿度;在一定的温湿度条件下,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单向拉伸聚丙烯(OPP)和未拉伸聚丙烯(CPP)3种薄膜的透湿系数值依次增加,说明拉伸取向操作可提高PP薄膜的阻湿性能。
  • 刘幸幸, 王家俊, 刘海龙, 樊春艳
    . 2012, (3):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壳聚糖(CS)和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基材,制备了可降解包装膜。用红外光谱、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对复合包装膜结构进行表征。对复合包装膜的拉伸性能和透光性能进行了测试和分析。结果表明:CS和SPI之间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当SPI质量分数为10%时,复合包装膜的拉伸性能优于纯壳聚糖膜,透光性较纯壳聚糖膜略有下降。
  • 邓 威, 傅和青, 黄 洪
    . 2012, (3): 51-54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预聚体分散法,以DMPA作为亲水性单体,合成了一系列具有软段结晶性水性聚氨酯乳液(WPU)。通过FT-IR、粒径测量仪、接触角测量仪、XRD等对乳液性能和涂膜性能进行了表征。实验结果表明:乳液的粒径随DMP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zeta电位和黏度随之增大;涂膜的接触角和断裂伸长率随DMP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拉伸强度随DMPA含量的增加而增加;软段微区的结晶性能随着DMPA含量的增加而减小,当DMPA质量分数增加至5.6%时,软段微区表现出非晶态。
  • 李晓越, 费逸伟, 杨宏伟, 赵 伟
    . 2012, (3): 55-58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聚乙烯高分子材料氟化后化学稳定性增强的原理,并选用经过氟化处理的聚乙烯微球进行了耐油实验。结果表明,经氟化处理后的聚乙烯微球表面形成了一层有效的阻隔层,能够阻止油分子进入微球内部。
  • 于志慧, 丁 毅
    . 2012, (3): 5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包装多元化的现象,基于多层次灰色综合评价法建立了包装方案评估模型,并给出了实例分析。首先根据评价指标及其权重确定了评价样本矩阵,然后根据评价灰度计算了其评价系数,并由此得到了评价向量及矩阵,最后对方案进行了综合评价和排序。该模型采用将定性问题定量化处理的方法对包装方案进行综合评估,评估结果全面、客观、科学,有很强的适用性。
  • 肖 玮, 孙智慧, 晏祖根
    . 2012, (3): 63-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粉针剂粘性大、流动性差的特点,深入分析了以压电双晶片为驱动元件的振动送料器的工作原理,设计了连续振动充填装置,建立了虚拟样机模型,并采用COSMOS Motion进行了仿真分析,优化了装置的工作参数,在保证精度与稳定性的前提下,实现了医药粉料的快速充填。
  • 陈少克
    . 2012, (3): 6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热成型机开合模机构工作原理的分析,设计了一种新的凸轮曲柄连杆开合模机构,同时对凸轮曲柄连杆开合模机构进行了运动学及动力学分析,给出了凸轮曲柄连杆开合模机构的位移、速度及加速度的设计方程和仿真曲线,验证了该凸轮曲柄连杆机构设计的合理性。
  • 朱 琳, 关祥毅, 刘义翔, 金向阳, 冯建元, 王阳俊
    . 2012, (3): 7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V带与轮槽接触面间周向摩擦力与拉力不共线,导致V带实际运动轨迹并非理论圆弧。为描绘V带真实运动轨迹,实验设计了3种测量方法,讨论了各方法的精确性、操作性,并利用距离传感器法测定了不同转速条件下V带的真实运动轨迹,为准确计算V带当量摩擦系数影响角γ以及当量摩擦系数μ-V提供了有效途径。
  • 陈 杰, 梁爱锋, 吴淑芳
    . 2012, (3): 75-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裹包机中常用的曲柄-摇杆机构,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运用牛顿-辛普森迭代方法,得到了曲柄摇杆机构角位移随时间变化以及角速度与角加速度随时间变化的曲线;最后,通过角加速度-时间分析得到了该曲柄-摇杆机构的最优结构尺寸。
  • 欧阳焕, 周一届, 曹海燕, 范增良
    . 2012, (3):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全锥面翻领成型器的基本思想,分析了其优缺点,并对其数学模型进行了详细研究,包括领口交接曲线、肩曲面、边界曲线。在计算机上对所建模型进行了Pro/E三维仿真验证。为正确设计圆形管全锥面翻领成型器提供理论依据。
  • 文 奇, 卢立新, 黄祥飞
    . 2012, (3): 8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获取实测振动PSD路谱后,因为路线多样、数据量庞大以及处理过程复杂,给实测振动PSD路谱工程化应用带来了极大的不便。为了有效地将实测数据运用于包装测试中,以Visual Basic 6.0为前台语言,SQL Server 2000为后台数据库,开发了路谱信息处理软件,实现了路谱数据从实际环境至实验室处理过程的所有步骤,并兼具了线路信息存储功能,同时分别建立了不同的数据库,满足数据存储与后期扩展、更新要求。
  • 朱火美, 蒲洪彬, 李伟光
    . 2012, (3):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综合考虑数控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生产、运行、服务过程中的特征参数基础上,研究了数控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伺服配置评价体系结构,并采用了模糊集、层次分析法和区间分析法,实现了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伺服配置评价指标分析与计算。构建了基于iSIGHT的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伺服配置设计系统,实现了数控瓦楞纸板伺服配置需求与伺服配置候选方案的映射。最后,采用逼近于理想解法方法,进行了候选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伺服配置方案的优选研究。实验结果表明,提出的方法可以有效、合理实现数控瓦楞纸板印刷模切机伺服配置评价。
  • 刘 真, 于明伟, 朱 明
    . 2012, (3):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更好地发挥投影仪在大屏幕拼接显示系统中的作用,需要对投影仪的颜色系统进行深入研究,使之达到颜色一致的效果。以2台投影仪组成的拼接显示系统为例,比较了阶调曲线法、颜色主刺激值修正算法和BP神经网络在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过程中的特点,得出了BP神经网络是投影仪颜色空间转换的最优模型,可推广应用于同类型颜色空间转换模型的研究。
  • 郝健强, 唐万有, 蒋瑞雪, 易端阳
    . 2012, (3): 94-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印刷全画面检测系统的特点和对待检测图像的特定要求,使用相位相关法解决了印刷全画面检测系统中的图像定位问题。在实现过程中,运用四元数理论,充分利用了彩色图像中各通道的色度信息,在提高处理性能的同时,尽可能保留定位后彩色图像的忠实再现。经图像质量参数和印刷参数检测软件评价表明,该方法能够较好地运用到印刷全画面检测系统中。
  • 张 岩, 刘士伟, 李玉山
    . 2012, (3): 9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柔性版制版质量控制是柔性版印刷品质优劣的关键,通过分析柔性版制版过程各环节质量控制要素及其控制参数,建立了一套数字化的制版质量控制参数的获取与优化方法。对柔印标准化管理有积极推动作用,对实际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
  • 郑美琴, 段 纯
    . 2012, (3): 104-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专色油墨的干退密度对颜色的影响,对不同专色油墨进行了实验,记录并分析了实验数据,得到了不同专色油墨的主密度、BK值和色差变化情况,找到了专色油墨干退密度和颜色的变化关系,为生产时对专色油墨的控制提供基础。
  • 朱志伟, 陈广学, 陈奇峰, 陈双莲
    . 2012, (3):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颜色科学尤其是喷墨印刷的高速发展,对颜色复制效果的评价成为了喷墨印刷最重要的评价参数之一,同时也使颜色复制效果的评价越来越趋于定量化。选取了4种不同类型、不同物理性能的喷墨打印纸张,通过对纸张的白度、光泽度、粗糙度和吸收性等性能参数的测量和分析,得到了喷墨打印纸的各项性能参数对颜色复制的影响,对于喷墨打印中纸张类型的选择和提高喷墨印刷的复制精度,具有一定的实际指导意义。
  • 李炳芳, 冒晓东
    . 2012, (3): 113-116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研究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印刷色彩管理技术,提出了通过表单实现网络印刷客户端显示色彩再现的一种方法。以网络客户的显示色彩为基础,借助网络客户的视觉观察和表单数据,获取了客户端色彩显示数据;经计算再现色彩数据,实现了客户端显示色彩的所见即所得。实验表明,方法可以解决网络印刷客户端显示色彩的再现问题,提高网络印刷质量,缩短周期,降低成本,提高效率。
  • 刘莹莹, 钱军浩
    . 2012, (3): 117-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行为对印刷质量的影响,分析了纸张性质、印刷条件与油墨转移渗透的关系。油墨在纸张中的渗透深度可以采用测量的方法得到,也可以通过模型进行计算预测,对比分析了目前各种渗透深度计算方法的优缺点。分析表明,通过确定各印刷条件、油墨和纸张的相关参数,就可以对印刷质量进行预测。最后提出了一种补充修正方法。
  • 周荣勇, 唐正宁
    . 2012, (3): 121-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使用Q-switched Nd :YAG激光对普通塑料薄膜上多层彩色油墨进行了激光烧蚀,从而产生了全触觉多色图像。研究表明这种方法产生的图像是具有防伪功能的。
  • 杨利娴, 黄 萍, 赵建国, 叶代启, 黄碧纯, 吴军良
    . 2012, (3): 125-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印刷业是典型的挥发性有机物(VOCs)排放源。总结了美国、欧盟、日本的印刷行业VOCs污染控制法规、政策等,以及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了我国印刷业VOCs污染状况。在以上基础上,最后提出了我国开展印刷业VOCs污染控制的一些建议。
  • 秦睿睿, 许文才, 陈邦设, 薛志成, 罗世永
    . 2012, (3): 132-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压辊类涂布、刮刀类涂布、挤出涂布、帘式涂布、旋转涂布和喷雾涂布等涂布技术的特点。指出了选择合适的涂布方式、加强涂层在线检测控制和调整涂布液流变特性,是涂布技术向更快、更精发展的重要手段。
  • 张春和, 吴志斌, 赵复涛
    . 2012, (3): 137-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装备器材包装质量的优劣进行全面、准确、量化的评价,建立了一种基于综合层次分析评价方法的评价模型。在讨论装备器材包装质量各项要求的基础上,分析了装备器材包装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防护性、安全性、保障性、可视性、环保性、经济性等构成要素,根据质量目标、装备器材特性和装备器材流通环境建立了确定的评价指标体系。实例验证结果表明,该评价模型简便、易行,为评价装备器材包装质量提供了量化依据。
  • 张天才, 王永凤, 冯利军, 张 凯, 邓爱明, 陈 亮, 王运奇
    . 2012, (3): 142-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水性聚氨酯为粘结剂,短切碳纤维为导电填料,制备了系列不同电阻率的导电涂料,研究了导电涂料中碳纤维对表面电阻率、雷达波透过率及RCS的影响,并通过调节涂层碳纤维含量实现了对复合材料外形伪装诱饵RCS的控制。实验结果表明,导电涂料具有优异的雷达波反射特性,可应用于装备伪装领域假目标RCS控制、复合材料包装箱电磁屏蔽以及装备防静电包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