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5-05-06
  

  • 全选
    |
  • 孙成, 匡华, 徐丽广, 马伟, 刘丽强, 吴晓玲, 朱建平, 胥传来
    . 2015, (1):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木质食品接触材料本身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其迁移。方法 根据国内外研究结果的有关资料, 对木质食品接触材料中存在的重金属、 胶粘剂、 烟熏剂、 多环芳烃、 防腐杀菌剂、 漂白剂及着色剂等有害化学物质的来源、 毒性分析、 其迁移到食品和环境中的可能性及对人体的危害作综合论述。结果 木质食品接触材料应用广泛, 由于原料及加工过程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可能迁移到食品中,容易引发食品安全问题。结论 食品接触材料是导致食品安全问题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研究分析木质食品接触材料本身所含有的有害物质及其迁移, 为相关木材包装企业的质量控制和科研工作者提供参考。
  • 余丽, 匡华, 徐丽广, 马伟, 刘丽强, 吴晓玲, 朱怡橙, 朱建平, 胥传来
    . 2015, (1): 6-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食品包装用纸中常见残留污染物的种类及其分析方法, 为以后的研究提供方向。方法 分析和总结近些年来国内外有关食品包装纸中污染物的研究成果。结果 食品包装纸中常见的污染残留物主要有六大类, 包括重金属及其化合物、 荧光增白剂、 病原微生物、 有机挥发性溶剂类物质、增塑剂、 有机氯化合物等。结论 通过对比各污染物的分析方法, 指出快速、 高灵敏、 廉价的检测技术是发展方向。
  • 杨慧敏, 封棣, 栗真真, 王凤寰
    . 2015, (1): 12-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食品接触橡胶材料中的一些化学物质及其迁移的研究现状, 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方法 查阅并总结近些年来国内外食品接触橡胶材料的相关文献及已发布的相关卫生标准。结果橡胶在食品工业中应用广泛, 由于橡胶材料复杂的配方成分及加工过程, 使其在与食品接触的过程中会有一些潜在的化学物质迁移到食品中, 从而对消费者健康带来危害。结论 作为食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 食品接触橡胶材料的安全问题不容忽视, 其中的高关注度化学物质的检测标准和非目标化合物向食品中迁移的问题是今后研究的重点。
  • 杨龙平, 章建浩, 黄明明, 严文静
    . 2015, (1): 19-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阐述几种常用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 并对其安全性进行研究。方法 分别阐述Ag, TiO2, SiO2, ZnO, 蒙脱土等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方面的应用。结论 纳米材料能有效改善包装材料的特性, 保持食品的品质和风味, 防止微生物滋生, 具有显著的意义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 梅博, 丁利, 程云辉, 许宙, 王利兵
    . 2015, (1): 24-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进展。方法 介绍表面等离子共振(SPR)原理和近几年来纳米材料在SPR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并重点综述常见的几种纳米材料 (包括金纳米粒子、 金纳米棒、 银纳米粒子、 磁纳米粒子、 石墨烯和量子点)在 SPR 生物传感器中的应用新进展。结果 SPR 生物传感器是对表面折射率变化敏感的一项分析技术, 然而, 传统的 SPR传感器无法检测极小的折射率变化, 这就阻碍了其在超灵敏检测中的应用。结论 采用纳米材料提高SPR检测灵敏度和特异性是SPR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
  • 许宙, 梅博, 丁利, 唐瑶, 王利兵, 程云辉
    . 2015, (1):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新的基于半胱氨酸修饰的金纳米粒子的检测重金属铅离子的方法。方法 采用柠檬酸钠还原法合成粒径为13 nm 的金纳米粒子, 并用半胱氨酸进行修饰 (Cys-AuNPs)。在Pb2+诱导下,Cys能通过螯合配体结合作用捕获Pb2+, 导致AuNPs聚集, 使AuNPs特征峰的位置和强度发生变化, 且溶液颜色发生变化。结果 该比色法的检测范围为0.02~5 μmol/L, 检出限为0.01 μmol/L。通过对比Pb2+与其他金属离子的紫外可见光谱, 证明该方法特异性好。结论 该比色法可用于Pb2+的实际检测应用中。
  • 蔡义林, 邓大庆, 丁鑫, 沈敏, 齐斌, 朱颖越
    . 2015, (1):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阳离子聚合物 (PDDA) 能诱导金纳米粒子聚集, PDDA与单链核酸之间的电荷吸引效应能够阻止PDDA的诱导作用, 以及BPA核酸适配体的特异性, 构建一种新型生物传感器检测分析双酚A含量的方法。方法 在含有特定浓度的单链DNA金纳米粒子溶液中依次加入双酚A和阳离子聚合物, 室温下混匀反应, 最后利用紫外检测器扫描整个体系光谱图。研究特定波长下的吸光值随双酚A浓度的变化值。结果 在最佳优化条件下, 检测体系在特定波长处吸光值随BPA浓度的不同而发生变化, 在质量浓度为1~50 ng/mL时呈良好线性关系, 检出限为0.6 ng/mL。将该检测体系应用于BPA类似物的检测, 有较为明显的专一性。应用该法测定湖泊水中 BPA 标样的含量, 回收率为 95.6%~108.0%。结论 该方法对工业生产和食品安全中BPA 的痕量检测具有一定的应用前景。
  • 刘印平, 路杨, 王丽英, 杨立新, 常凤启
    . 2015, (1): 37-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食品中16种塑化剂的快速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简化净化步骤, 不同试样采用不同的萃取溶剂, 然后用固相萃取柱净化、 洗脱, 洗脱液浓缩后, 用气相色谱-串接质谱仪测定, 内标法定量测定不同食品中16种邻苯二甲酸酯。结果 16种邻苯二甲酸酯的线性关系较好, 方法检测限范围为0.01~0.03 mg/kg。在高中低3个水平下进行加标实验, 得到的平均回收率为65.7% ~ 115.3%, 相对标准偏差小于15% (n=6)。结论 该方法简便快速, 溶剂消耗量小, 且应用串接质谱更好地消除了基质效应的干扰, 灵敏度高, 定性更准确。
  • 韩井伟, 王正国, 杨娟, 张丽, 孙敬忠
    . 2015, (1):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微波消解法处理木质包装材料,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法测定木质包装材料中铬、 钴、 镍、 铜、 砷、 硒、 镉、 锑、 钡、 汞、 铊、 铅等12种重金属元素的方法。方法 样品用HNO3-H2O2混合酸进行微波消解, 选择 45Sc, 72Ge, 115In, 209Bi等元素, 作为内标校正基体干扰和信号漂移, 采用八级杆碰撞/反应池技术消除质谱干扰, 优化了仪器的工作条件。结果 待测元素的标准曲线相关系数为0.9997~1.0000, 方法检出限为0.01~0.28 μg/L, 加标回收率为89.4%~112.5%, 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75%~3.81%。结论 该方法快速简便、 准确可靠, 可用于测定木质包装材料中的重金属元素。
  • 朱蕾, 张俭波, 张泓, 王竹天, 骆鹏杰, 刘润雨
    . 2015, (1):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全面、 深入了解美国、 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对食品接触用粘合剂的管理模式, 比较各自优缺点, 分析其中可为我国在构建食品接触用粘合剂标准体系中所用的先进内容。方法 从法规历史发展、 管理部门和管理方式等方面, 对中国、 美国、 欧盟等主要发达国家和地区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接触用粘合剂法规管理体系进行系统介绍和比较分析, 通过分析我国标准体系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方法。结果 主要发达国家已形成了较为系统和完善的食品接触材料和食品接触用粘合剂法规管理体系, 但在管理内容和方式上有所不同, 部分管理方式可为我国所借鉴。结论 对我国食品接触用粘合剂的生产和使用开展调查, 在国内情况调查基础上, 结合其他国家和地区粘合剂的管理特点, 适当借鉴其管理优势, 尽快建立我国食品接触用粘合剂产品安全标准。
  • 路杨, 王丽英, 刘印平, 任贝贝, 常凤启, 杨立新
    . 2015, (1): 51-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河北地区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中11种荧光增白剂使用情况。方法 使用超高效液相色谱-荧光检测法对河北地区96份纸质食品包装材料使用情况进行研究。结果 在此次检测的96份样品中, 共检出阳性样品 11 份, 检出率为 11.4%。共检出目标化合物 10 种, 阳性样品浓度最大值为436.4 mg/kg。结论 检测数据表明, 河北地区纸质食品包装材料荧光增白剂滥用情况比较严重, 其滥用状况值得关注。
  • 刘伟, 卢立新
    . 2015, (1):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低温(2±1) ℃下, 1-MCP和MAP对水蜜桃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1-MCP、 气调及1-MCP+气调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水蜜桃, 评定其腐烂指数、 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和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结果 在低温条件下, 1-MCP、 气调及1-MCP+气调相结合的方法处理后的水蜜桃在经过30d的储存之后其腐烂指数低于30%; 硬度仍保持在13.0 kg/cm2以上; 可溶性固形物保持在10.4%左右;维生素C含量在3.0 mg/100 g以上。结论 1-MCP、 气调及1-MCP+气调相结合的方法处理水蜜桃均能有效减缓水蜜桃硬度、 可溶性固形物、 维生素C含量的下降, 抑制其腐烂指数的上升, 减少腐烂率, 其中1-MCP+气调处理效果优于1-MCP和气调单独处理。
  • 王宝霞, 李大纲
    . 2015, (1): 6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利用机械法处理废弃滤纸浆制备功能性包装复合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研磨和高压均质的方法, 分别从未处理和乙酸预处理废弃滤纸浆中分离出 2 种不同尺寸的纤维素纳米纤丝(CNFs), 悬浮液抽滤成膜, 并采用浸渍法制备2种CNFs/PVA复合膜, 对其力学性能和透光率进行测试。结果 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 (SEM) 观察, 未处理滤纸浆的纤维素纤丝直径分布在300~500 nm之间,乙酸预处理后纤丝直径明显减小, 主要分布在60~100 nm之间。乙酸预处理滤纸CNFs/PVA复合膜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和透明性, 其中拉伸强度高达90.45 MPa, 较PVA提高了201%, 透光率为81.3%, 较PVA降低10.3%。结论 对2种方法制备的CNFs/PVA复合材料性能比较表明, 经乙酸预处理后的滤纸CNFs膜性能明显提高, 其对PVA的增强效果更佳, 可以作为高强度、 高透明包装材料使用。
  • 祝丹婷, 钱静, 蔡蓉
    . 2015, (1): 65-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质量比的MgCl2·6H2O和Mg(NO3) 2·6H2O的混合水合盐作为储热相变材料的热物性能。方法 制备不同混合质量比的MgCl2·6H2O和Mg(NO3) 2·6H2O, 用温度记录仪测其步冷曲线,得到相变温度和过冷度, 再用高低温交变箱测试长期循环性能, 最后用DSC对相变材料循环前后的相变潜热进行测试比较。结果 质量比为5∶5的MgCl2·6H2O和Mg (NO3) 2·6H2O的混合水合盐相变材料表现出良好的热物性, 具有相变温度适合、 过冷度小、 相变潜热大和长期循环性能稳定等特点, 可以作为潜在的储热相变材料。
  • 李志英, 高飞跃, 杨丹
    . 2015, (1):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依据包装缓冲设计及动力学理论分析新型环保纸蜂窝夹芯板的最佳厚度。方法 通过平压实验、 弯曲实验、 抗冲击实验和单点吊挂实验分析蜂窝纸板的各项力学性能。结果 平压实验时, 压溃过程呈先后顺序, 其压力-位移曲线呈双峰形态。在复合材料中间部位施加压力时, 压力可达板自重的0.75倍以上, 70~110 mm厚的板均能承受30 kg的大软体冲击(冲击高度为500 mm), 满足墙体抗冲击性能标准; 厚度小于90 mm的墙板, 其损坏情况为孔洞周围石膏板被压溃, 表现为轻微损伤; 厚度大于90 mm的墙板, 其力学性能良好。结论 墙板的最佳厚度为90 mm。
  • 吴萍, 高铭悦
    . 2015, (1): 74-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瓦楞纸板为材料进行易碎物品容器的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以玻璃杯为设计对象, 基于人机工程及国家标准数据确定易碎品包装的形状及尺寸, 探讨其在运输、 携带及销售展示中用到的现有包装形式, 并找出其优缺点。结果 根据瓦楞纸板的包装特性, 克服了现有缓冲包装的缺陷, 设计出了玻璃杯在运输、 携带及销售展示过程中用到的瓦楞纸板包装结构。结论 得到了一套较优的瓦楞纸板易碎品包装结构设计。
  • 张贺傢, 王赞, 张新昌
    . 2015, (1): 80-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善纸浆模塑的表观性能, 提高纸模制品的附加值。方法 研究一种双层纸浆模塑制品的成型工艺过程, 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双层纸浆模塑制品成型工艺的影响因素。结果 正交试验表明, 纸浆模塑制品的湿坯含水率和特种浆料的打浆度都能引起制品色差的变化, 最佳条件下的色差ΔE=0.41。结论 通过正交试验分别确定了 3 个条件因素对色差影响的主次顺序, 分别为湿坯含水率、 打浆度和浆料配比, 并通过极差分析确定了最佳条件因素, 湿坯含水率为15%, 特种浆料打浆度为20 °SR, 外层特种浆与内层普通浆的质量配比为0.45。
  • 宋小辉, 孙伟, 刘凤, 牛明军, 陈金周
    . 2015, (1):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利用废旧PET生产扁丝的专用设备, 以解决PET扁丝生产过程中断丝情况严重, 无法正常连续生产的难题。方法 通过分析扁丝生产的工艺过程, 合理划分生产线工位, 并对其设备进行机械结构设计, 验证其合理性。结果 制得的PET扁丝有较好的韧性、 拉伸性能, 断裂强度达50 MPa以上, 可应用于生产高性能的编织袋和集装袋。结论 其专用设备组成的生产线可实现PET扁丝的连续化生产。废旧PET的利用既降低了生产成本, 提高了经济效益, 又充分利用了资源, 同时也有利于环境保护。
  • 李晓光, 钟飞
    . 2015, (1):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管道外防腐层大修施工中人工操作的不足,研制一种防腐卷材自动缠绕机。方法 介绍该机的结构组成及性能特点, 分析行走机构的运动学特性。综合考虑施工现场环境和试验结果, 对该方案进行优化。结果 该缠绕机各项指标均满足设计要求, 结构合理, 操作简便。结论 该机提高了管道外防腐层大修的效率和质量, 降低了劳动强度, 对提高管道修复装备自动化程度具有重要意义。
  • 吴沛沛, 徐兰萍
    . 2015, (1): 94-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款化妆品网购包装, 改变现有网购化妆品包装现状。方法 针对现有化妆品网购包装结构特点, 分析常见化妆品网购包装存在过度包装现象严重、 包装保护性能差、 包装难以循环使用、 便利性差等问题。在此基础上, 制定4个设计目标, 使化妆品网购包装朝着增强保护功能、 尺寸标准化、 可重复使用和 “以人为本” 方便使用的方向优化。结果 设计出了一款适用于6种不同尺寸商品的化妆品网购包装, 该包装兼有环保性、 经济性和有效性。结论 使用该设计作品逐步取代传统网购包装, 降低了成本, 减少了对环境污染、 提高了保护性, 有利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为未来的网购包装提供了理想的包装解决方案。
  • 吴雪莹, 王宝刚, 曾凯芳
    . 2015, (1):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1-甲基环丙烯 (1-Methylcyclopropene, 1-MCP) 处理对李果实采后生理作用及贮藏期间品质变化的影响。 方法 从1-MCP处理对李果实采后的呼吸作用、 乙烯生成、 抗氧化相关酶活性、贮藏期间硬度和失重率等方面的影响, 阐述1-MCP在李果贮藏保鲜技术上的应用现状及进展。结果采用1-MCP处理可以有效延缓李果实后熟, 减轻其贮藏品质的劣变, 并能控制李果实贮藏期的褐变和腐烂发生, 延长贮藏时间和货架期。 结论 李果实种类繁多, 成熟期也略有差异, 不同品种的李果实对于1-MCP处理的响应效果不同, 需要进一步系统和深入研究1-MCP处理对不同品种李果实的影响及其相关机理。
  • 赵嘉蓓, 陈思佳, 高德, 许晨光, 黄信鹏
    . 2015, (1): 103-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种由稻壳粉为主要材料制备的生物基育苗秧钵包装容器的力学性能进行测试。方法 通过静态拉伸试验测得其弹性模量及泊松比, 然后通过对秧钵整体的压缩实验, 测得秧钵杯体不同位置处的极限载荷。在此基础上, 利用有限元软件对该秧钵进行模拟计算。结果 通过模拟计算发现, 该秧钵在受压时整体的应力分布可以分为4层, 其中上层杯口处的应力最大, 最容易破坏, 而秧钵中间部分的应力则较小。结论 该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基本吻合。
  • 刘守君, 齐明思, 黄宏胜, 赵奇, 孙亮, 李瑞琴
    . 2015, (1): 107-110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目前着陆缓冲气囊充气展开方面的功能缺陷, 设计研究一种新型自充气式气囊。方法 详细论述气囊的结构及其自充气原理, 建立气囊整体结构模型; 分析气囊进气孔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并进行相关计算; 最后理论分析气囊缓冲着陆过程及其缓冲性能。结果 新型自充气式缓冲气囊展开时仅有1/6的体积需要自带气源充气, 进气口结构能满足空投下落时气囊的自充气, 实例计算得出空投载荷的最大冲击加速度只有60 m/s2, 小于允许的最大冲击加速度。结论 新型自充气式气囊能够大大减轻空投系统自身的重量, 进气口结构能满足气囊功能要求, 使空投物资受到的冲击加速度小于允许的最大值, 气囊能对空投货物起到很好的缓冲保护作用。
  • 刘继飞, 韩雪山, 陈志强
    . 2015, (1): 11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外包装瓦楞纸箱对整体缓冲性能的影响。方法 实验设定400, 600, 750 mm等3个等效跌落高度, 设置单种EPE与EPE/瓦楞纸板组合材料的对比实验组, 测定试样的动态压缩残余应变、最大加速度变化率, 并绘制应力-应变曲线、 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及缓冲系数-最大应力曲线。结果 EPE/瓦楞纸板的缓冲性能明显优于单种 EPE, 最大加速度值平均减小 5%~13%, 缓冲系数减小2%~10%, 同时极值点的承载能力提高了20%左右。结论 瓦楞纸板组合材料的缓冲性能明显增强,考虑外包装箱瓦楞纸板的缓冲作用具有实际应用意义。
  • 陈少克, 舒俊, 陈琼雁, 周军
    . 2015, (1): 116-1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行全自动热成型机开发, 提高其生产效率、 生产质量和整机的稳定性, 增加系统的柔性。方法 在分析热成型机动作控制工艺的基础上, 明确热成型机工作过程复杂的逻辑控制关系; 将PLC、 位置控制模块、 传感技术和触摸屏等先进的控制手段和技术, 引入热成型机的控制系统中, 对全自动热成型机控制系统的软、 硬件系统进行了设计。结果 实现了热成型机的动作顺序控制、 控制参数及工艺参数控制, 系统运行良好, 功能和性能有了提高。结论 经实际运行, 系统工作稳定、 快速, 成品质量好, 操作方便, 实用性强。
  • 冯玉
    . 2015, (1): 121-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烟草包装过程中不可避免地有不合格品产生, 研究利用视觉检测系统及时发现不合格品, 以有效提高烟草包装质量。方法 给出烟草包装机的视觉检测系统设计方案, 分析视觉检测系统的检测过程及原理, 并进行实机测试。结果 添加视觉检测系统后, 不合格烟包的有效剔除率比原来提高 2.5%左右。结论 通过在烟草包装机上添加视觉检测系统, 利用图像相似性检测及边缘检测原理, 可以有效提高不合格烟包的剔除率, 降低了包装材料的消耗, 减轻了下游机的运转负担。
  • 王亮, 刘瑞琳, 王昌昊
    . 2015, (1): 125-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降低自动书本打包机折纸板高频噪声的改进措施。方法 通过有限元软件COSMOSWorks, 对固定折板振动进行动力性建模, 并进行模态分析, 明确零件1~6阶的固有频率, 并提出改进措施。结果 折纸板振动固有频率降低, 达到了低频噪声的频率范围, 前 6 阶固有频率降至200 Hz以下。结论 使用消音孔来降低高频噪声的方案是有效的, 为书本打包机中其他零部件的减噪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 金大鑫, 陈晓慧
    . 2015, (1): 129-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定量化分析工业包装回收的成本组成及其经济效益。方法 通过构建工业包装回收组合成本模型, 考虑设计、 采购、 运输、 库存和回收处理等成本, 分析工业包装在使用寿命周期内回收的经济效益, 并通过实际案例分析验证了模型。 结果 通过企业的实例研究, 在寿命周期6 a里, 不回收时木制托盘总成本是 21 228 万元, 实施回收后塑料托盘的总成本是 12 048.8 万元, 节省成本 9179.2 万元。结论 在工业包装的使用寿命周期内, 良好的回收处理可以给企业带来经济效益, 同时产生很好的生态和社会效益。
  • 于跃飞, 许旭萍, 周吉清
    . 2015, (1): 134-138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心理物理学实验, 在暗室下构造基于LCD显示器的人眼对比敏感度函数。方法 通过测试不同颜色空间的自相关性, 选择通道间相关性最小的颜色空间; 选择4个颜色点制作不同空间频率、 不同对比度的光栅图像; 安排15人进行观测试验, 得到不同空间频率下的心理对比度阈值, 将得到的数据进行拟合得到对比敏感度函数模型。结果 拟合得到了L通道、 A通道、 B通道的人眼对比敏感度函数。结论 Lab颜色空间的自相关性数值以0.1134最低, 其正交性最好。得到的对比敏感度函数也符合人眼的低通特性, 研究结果对图像色差模型的改进和图像压缩具有重要意义。
  • 张琳, 吴养育, 王莹莹
    . 2015, (1): 139-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表面活性剂与油墨及废纸纤维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浮选脱墨的重要意义, 研究办公废纸脱墨中表面活性剂的吸附行为。方法 选取十二烷基苯磺酸钠 (C12H25NaO4S, SDBS) 和全氟辛酸钠(SPFOF15NaO2, SPFO) 等2种常用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以及疏水性炭黑和亲水性办公室废纸纤维等2种典型物质, 通过润湿实验, 研究它们在浮选脱墨时的吸附性能。同时, 通过在表面活性剂中添加钙,进一步探索钙和表面活性剂的结合作用对炭黑和废纸纤维表面吸附性的影响。结果 在不添加钙形成聚集时, 随着SDBS或SPFO平衡浓度的增加, 炭黑或废纸纸纤维表面的SDBS或SPFO吸附密度将增加, SPFO在废纸纤维和炭黑表面及SDBS在纸纤维表面能形成双分子层吸附, 但SDBS在碳黑表面是单层吸附; 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添加钙时, 随着钙离子浓度的增加, 炭黑表面的SDBS或SPFO吸附均增加, 当溶液pH值为9时, 纸纤维上SPFO最大吸附密度高于SDBS, 在纸纤维上的SPFO吸附存在 “钙排斥” 效应; 炭黑上的SDBS吸附性与pH值无关。结论 钙在办公废纸脱墨中是有效的催化剂, 可以与阴离子表面活性剂产生协同吸附作用, 提高废纸脱墨效果。
  • 周清华, 杨萍, 肖吉军, 黄木兰
    . 2015, (1): 145-1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A公司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在线质量控制及其改善方向。方法 应用排列图、 因果图等质量分析工具, 对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在线包装质量问题进行5M1E(人、 机、 料、 法、 环、 测)分析, 其中机体刮花占一次不合格率的46.54%, 是主要包装质量问题之一; 进一步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机体刮花的产生因素进行分析, 用Yaahp软件求出产生包装质量问题各种因素的权重。结果 确定了各种因素的重要程度, 从而确定员工操作工艺不规范、 缺乏技能培训、 技能不熟练和质量意识淡薄是产生机体刮花包装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结论 通过综合运用质量管理分析方法和层次分析法, 确定了引起包装质量问题的主要因素, 为包装生产线在线质量管理改善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