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4-11-21
  

  • 全选
    |
  • 刘鹏, 许文才, 李东立, 付亚波, 廖瑞娟, 王雅珺, 何晓辉, 吴魏霞
    . 2014, (15):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延长“夏黑”葡萄在常温条件下的货架期。 方法 以裸放和普通LDPE 包装作为参照组, 对比研究了 SO2缓释杀菌包装、添加 1-MCP的 SO2缓释杀菌包装等 2种保鲜包装方案对葡萄货架期的影响。 实验中每 2 d 分别对包装袋内的顶空气体组成, 葡萄的外观质量、水分损失、褐变程度、硬度、糖分、总酸含量和 VC 含量进行测试分析。 结果 SO2缓释杀菌包装能够形成适合葡萄贮藏的自发气调氛围,并且能够抑制葡萄霉菌的滋生。 常温保存 8 d后,裸放组和 LDPE 组的果梗褐变和烂果严重,而 SO2缓释杀菌包装、添加 1-MCP 的 SO2缓释杀菌包装中葡萄褐变程度分别为 1 级和 0 级, 烂果率分别为3.13%和 1.1%。 结论 SO2缓释杀菌包装中葡萄的外观和口感均具有商品性,保鲜效果明显。
  • 赵春霞, 李大虎, 程玉娇, 张敏
    . 2014, (15):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用高氧气调对双孢蘑菇进行处理, 研究不同 O2体积分数对双孢蘑菇品质的影响。 方法测定双孢蘑菇的感官评价、呼吸强度、硬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L*值和 PPO 活性等指标。 结果 在温度为 5 ℃、相对湿度为 90%的贮藏条件下, 高氧能较好地维持双孢蘑菇的硬度值、白度值和感官指标; 高氧处理组(O2体积分数为 80%)能抑制双孢蘑菇的呼吸强度和 PPO 活性; 高氧气调包装对双孢蘑菇的失重率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无明显影响。 结论 高氧气调(O2体积分数为 80%)对双孢蘑菇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 罗敏, 张吉坪, 李晨曦, 周冕
    . 2014, (15): 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鉴于实验室仪器分析方法不适合现场快速检测食品容器中的双酚A,建立薄层色谱(TLC)方法对样品中双酚 A 进行定性检测。 方法 以 PC 材质桶装水水桶作为样品, 甲醇为提取溶剂 , 石油醚/乙酸乙酯/乙腈体系(体积比为 7∶3∶0.5)为展开剂 , 碘蒸汽显色, 检测出食品容器中的双酚A, 并通过红外光谱验证测定结果。 结果 采用 TLC 法能有效地分离检测食品容器中的双酚A。 结论 TLC 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重现性好,适用于食品容器中双酚A的现场快速检测。
  • 于惠钧, 吴婉, 成运
    . 2014, (15): 15-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满足药品缺陷检测系统的具体要求, 需要有更好的图像分割效果。 方法 在二维Otsu法的基础上, 提出 新的阈值分割输出函数, 并改进传统算法, 使运算量大幅度降低。 结果 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 该方法更能顾及药品图像边缘细节, 具有好的分割效果, 且分割速度也能满足实时检测要求。 结论 该改进算法用于铝塑泡罩药品包装缺陷检测更具有适用性和实时性。
  • 卢宇宏, 杨传民, 汪浩
    . 2014, (15): 19-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动态特性, 为分析和评价蔬菜纸面膜成型机的工作性能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通过 Unigraphics NX 建立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实体模型, 然后导入 Ansys Workbench 进行模态分析, 提取并分析前 6 阶固有频率与振型变化。 结果 滚切装置机架的最小固有频率为334.74 Hz, 机架最大变形发生在第 4阶振型右支撑板前梁的中间部分。 结论 滚切成型装置机架的激振频率远小于最小固有频率,不会产生共振与严重噪声。
  • 刘劲阳, 蔡锦达, 杨宝山
    . 2014, (15):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纸护角生产线的生产要求, 设计一种满足纸护角连续送料时定长剪切的飞剪式定长剪切机构。 方法 运用旋转式飞剪原理, 采用伺服系统的闭环控制, 使飞剪式定长剪切机构能实现在定长剪切过程中对纸护角跟踪的“速度-位置双同步”。 结果 飞剪式定长剪切机构省去了传统机构在送料过程中剪切所需的停顿时间, 大幅度提高了生产效率。 同时, 可以对不同厚度、不同长度以及不同送料速度的物料进行定长剪切。 结论 飞剪式定长剪切机构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廉, 可广泛用于多种产品的定长剪切。
  • 黄立军
    . 2014, (15): 29-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重心位置对包装机械手寿命的影响,在不改变包装机械手原整体结构前提下,提高包装机械手使用寿命。 方法 使用数学方法, 计算并分析带负载的一自由度包装机械手在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中的水平运动。 设定带载包装机械手在运动机构中的多个分布位置, 并简化定位机构的负载重心, 通过编制封装的面向对象语言 C++计算程序, 计算出二导轨四滑块直线运动滚动导轨副负荷重心多个位置的理论额定寿命值。 结果 根据计算获得的位置, 将包装机械手抓取负荷的重心位置利用 PLC 控制及参数调整, 实现了抓取包装机械手负荷重心位置偏置。 结论 通过实际应用 , 验证了理论计算的可靠性与可行性,负载包装机械手使用寿命得到了提高。
  • 杨清桃, 王雪, 李晓刚
    . 2014, (15): 35-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可快速拆装的钢丝捆扎箱,在满足钢丝捆扎箱抗压性能的同时,箱体总体成本最低。 方法 根据储运条件, 初选箱体结构和构件尺寸, 以箱档厚度为变量, 构建箱体所用材料体积的目标函数, 以箱体横档和立档均满足强度条件为约束条件, 构建新的目标函数, 求解出原目标函数变量的解。 结果 通过拉格朗日乘子法优化计算, 钢丝捆扎箱横档和立档厚度应分别大于 35 mm和 20.4mm; 借助 SolidWorks 软件的建模和有限元分析, 对比实木板和胶合板 2 种箱板, 箱档厚度为单档 36mm、单档 21 mm、中间双档 21 mm等 2种箱板共6种箱型的应力、位移、质量和体积,发现胶合板箱综合情况最优,中间箱档采用双档 21mm的结构;抗压试验和堆码试验验证了仿真实验的结果。 结论 数学优化方法和计算机有限元分析方法, 为快速拆装钢丝捆扎箱结构优化设计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方法和手段,研究结果为钢丝捆扎箱在国内开拓市场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实践依据。
  • 陈鸣, 陈安军
    . 2014, (15): 4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单自由度无阻尼 Duffing方程, 应用何氏频率-振幅关系(HFAF)得到简单的近似解析解。 方法 以三次非线性包装系统为研究对象, 应用何氏频率-振幅(HFAF)关系分析系统跌落冲击响应, 得到跌落冲击响应的近似解;为提高解的精度, 与包装动力学分析的能量法结合, 通过能量法求解最大位移及加速度, 对近似解进行修正。 结果 修正后的近似解其位移和加速度峰值与数值分析的结果相比较,相对误差小于 0.1%,近似解解析表达简单,物理意义明确。 结论 研究结果可为非线性包装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提供一种新的快速近似分析方法。
  • 朱学旺, 张思箭, 刘青林, 王东升
    . 2014, (15):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了 GJB 150.16A 推荐的包装运输试验条件对应的试验加速因子 。 方法 基于Miler-Palmgrem模型的疲劳损伤等效基本理论, 导出了车辆实际运输时的行驶速度、结构的材料疲劳参数与试验加速因子之间的数学表达式, 并对不同的运输工况进行了加速因子的定量分析。 结果 不同的运输工况(行驶速度)和不同的结构材料(疲劳参数), 当应用 GJB 150.16A推荐的包装运输试验条件时, 其试验加速因子相差很大, 变化范围为 1.6~9.0。 结论 设计包装产品的运输试验时要考虑运输工况对加速因子大小的影响。
  • 郝蒙, 陈安军
    . 2014, (15):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三次非线性缓冲包装系统为例, 研究悬臂梁式易损件的跌落冲击特性。 方法 建立悬臂梁式易损件和产品包装系统的跌落冲击动力学模型, 综合应用龙格-库塔法和有限差分法对模型进行数值分析。 结果 算例分析表明, 易损件的位移响应沿杆长方向变化不明显, 加速度响应变化显著;位移和加速度最大值均出现在易损件自由端, 易损件内应力最大值出现在易损件与主体的连接部。结论 易损件最大应力是否超过许用极限,可作为评判产品失效的准则。
  • 卢晶昌, 杨光, 杨波, 韩敏, 李琴, 袁少飞
    . 2014, (15): 53-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浸渍纸释放甲醛的问题, 对大豆蛋白胶用于强化地板装饰纸的压贴工艺进行探索, 找到合理的压贴工艺流程。 方法 在热压温度为 130 ℃, 热压压力为 2.5 MPa, 热压时间为 2 min,施胶量为 160 g/m2,对施胶后的装饰纸干燥至恒重以及控制板面涂水量为 75~80 g/m2的条件下,将装饰纸和高密度纤维板组坯、热压, 计算装饰纸表面水渍面积百分比, 并测定其表面胶合强度。 结果 表面胶合强度大于 1.0 MPa, 达到 GB/T 18102—2007 的技术要求, 解决了装饰纸表面的水渍问题。 结论 大豆蛋白胶可以用于压贴强化地板装饰纸, 确定其工艺流程为: 单板整理→施胶→干燥→板面涂水→组坯→热压→检测。 为表层纸以及平衡纸的压贴提供了参考。
  • 李国志, 高建立, 李文凤, 陈满儒
    . 2014, (15): 59-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采用 AutoCAD 绘制纸箱/纸盒结构时修改尺寸的工作效率, 开发基于 AutoLISP的纸盒/纸箱 CAD 系统, 该系统开发的主要任务是软件系统的工作流程、总体开发方案以及程序设计。 方法 采用相对极坐标描述节点、 参数化设计、 盒( 箱) 型库与盒素库相结合、 拼合法设计等方法, 用AutoLISP语言进行程序设计。 结果 设计出的软件系统可以根据纸盒CAD、纸箱 CAD 的数学模型, 实现纸盒/纸箱结构参数化绘图 , 具有对输入数据合法性检验和出错处理、输出结构展开图及自动标注尺寸功能。 结论 在实际应用中该系统可大大减少设计中的重复工作,并为后续工作提供便利。
  • 王付修, 蔡军锋
    . 2014, (15): 63-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海军陆战旅担负的任务和岛屿作战弹药储运的特点, 提高海军陆战旅岛屿作战弹药的储存可靠性, 增强弹药包装防护能力。 方法 采用理论研究和事故树分析等方法, 论述了海军陆战旅岛屿作战弹药环境效应对弹药储运的影响, 建立了弹药失效事故树。 结果 通过事故树最小割集,温度、湿度、氧气、盐份是引起弹药储存可靠性下降的主要诱因 。 结论 采用阻隔、吸湿、吸附、除氧等方法可有效提高弹药防护水平, 通过“阻隔+吸湿+吸附+除氧”的综合防护措施, 可系统地解决海军陆战旅岛屿作战弹药在高温、高湿等恶劣环境条件下的综合防护难题。
  • 陈阳阳, 朱志松, 郭东军, 严晓照
    . 2014, (15): 67-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声发射信号的钢桶泄漏检测方法。 方法 利用声发射传感器、前置放大器、采集卡和计算机搭建采集系统, 分析漏孔直径为 0.2 mm和无泄漏状况下泄漏频率特点。 对采集的声发射信号采用小波包分解, 提取了泄漏信号的 3 个特征频段(16 ~ 30 kHz, 33 ~ 47 kHz, 95 ~ 102 kHz)的能量特征, 将其作为支持向量机的输入特征向量, 对已经训练好的支持向量机进行测试, 判断钢桶是否泄漏。 结果 经试验测试, 判断准确率达 100%。 结论 通过小波包能量与支持向量机相结合的方法,可以成功地对直径 0.2 mm及以上漏孔的钢桶泄漏进行检测。
  • 李治江, 冯谨强, 曹文冬, 徐俊龙
    . 2014, (15): 71-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双目相机的光栅立体图像合成方法。 方法 首先用双目相机采集场景中 2个观察角度的二维平面图像数据。 基于双目立体视觉理论, 采用一种鲁棒性较强的基于区域分割的图像匹配方法, 得到精度较高的深度图。 然后分析序列视差图像的成像模型, 建立一种基于双目图像对生成序列视差图像的方法, 得到连续角度等间隔的序列图像。 最后基于柱镜光栅的光学特性形成的立体印刷图像编码规则 , 对序列视差图像进行纵向条纹抽样分割, 等间隔的抽取每幅序列视差图像中的对应列实现光栅立体图像的合成。 结果 验证了该光栅立体图像合成方法的有效性。 结论 基于双目相机的光栅立体合成方法,可以使立体印刷产品实现个性化、便捷化的即时输出。
  • 刘宁宁, 孙刘杰, 范冬梅, 万其卫
    . 2014, (15): 77-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进和优化适用于扫描图像的几何畸变校正算法。 方法 通过分析扫描仪产生几何畸变的原因 , 总结现有图像畸变校正方法, 并与现有的图像处理软件——Photoshop 软件相比较, 建立合适的数学模型和算法流程。 经由图像预处理, 利用直方图均衡化法使图像增强, 并用凯尼算子进行边缘检测, 然后用雷顿算子提取图像轮廓, 最后采用连接点法校正畸变图像, 并用 Matlab 仿真加以实现。 结果 文中算法处理迅速, 不需手动处理, 校正后平均相似度可达 0.95, 效果优良。 结论 预处理后的扫描图像经点连接法进行几何畸变校正, 作为一种可以快速处理扫描几何畸变校正方法的补充,算法适用于扫描图像的几何畸变,具有重要的实用价值和研究意义。
  • 刘苏阳, 唐万有
    . 2014, (15): 83-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消除线阵CCD 在采集图像过程中引入的噪声。 方法 根据印刷品检测系统中常引入高斯噪声和椒盐噪声结果, 分别应用小波变换算法和高斯-中值混合算法进行去噪处理。 结果 通过与不同方法的对比分析, 表明该 2种方法可行。 结论 小波变换对高斯噪声图像能达到很理想的去噪效果, 高斯-中值混合算法实现了在去噪的情况下还保持图像本身的细节部分, 对椒盐噪声去噪效果明显。
  • 李金凯, 李治江, 范婵媛, 徐俊龙
    . 2014, (15): 87-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印刷企业中普遍存在的图像数量巨大、管理混乱以及利用率不高等问题,研究印刷图像的编目技术。 方法 首先分析 DC 元数据标准应用到印刷图像编目存在的优势与缺点, 针对存在的问题, 构建印刷图像的描述模型。 在原 DC 元数据标准的基础上, 根据印刷图像的特点增加印刷图像特有元数据项, 修改原 DC 元数据内容描述项, 引入语义层次模型对图像内容进行描述。 对印刷图像的编目流程进行设计, 并通过 VS2012 进行实现。 结果 以 DC 元数据标准为基础的图像编目框架, 能够较为快速、准确地实现对图像的编目与检索。 结论 该描述模型与编目流程能够将图像与企业管理信息进行紧密关联,对图像内容的描述与表达更加全面,基本实现了对图像的规范化管理。
  • 洪建华, 王晓红, 吕兆峰
    . 2014, (15): 9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使数字输出设备的色彩复制更加保真, 提出一种新的色域映射算法。 方法 在基于改进凸壳算法色域边界描述算法的基础上, 以 ECI 2002, IT8.7/4和 TC3.5 色表为特征点提取对象, 提出基于特征点的临近替代映射算法, 并在 Epson Stylus Pro 7910 设备上通过实验对该映射算法的应用效果进行主客观评价。 结果 基于特征点的临近替代算法与基于改进凸壳算法的色域边界描述算法匹配效果良好。 结论 根据最后的 Z分值可知, 文中提出的映射算法以 ECI2002色表为特征点时应用效果最佳。
  • 刘玄玄, 王晓红, 吕兆锋
    . 2014, (15): 97-100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新的基于数字输出设备的色表优化模型,实现数字输出设备呈色适性更准确的描述。 方法 通过对ECI2002色表、IT8.7/4色表、TC3.5 色表与数字输出设备之间的呈色适性分析,选取以ECI2002色表为基准,设计基于 Epson Stylus Pro 7910打印机的色表优化模型,采用 4种主客观评价指标对4种色表进行实验对比分析。 结果 文中提出的优化后的色表在描述该数字输出设备的呈色适性上明显优于其他 3 种常用色表。 结论 优化色表在 3D(Lab)色域范围、二维面积(S)、中性灰再现能力以及颜色色差等方面均好于其他3 种色表,证明该色表模型用于表征设备呈色适性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刘文霞, 陈永利, 于宏梅, 班文龙
    . 2014, (15): 101-104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聚集态网点阈值矩阵的动态生成方法与算法, 及潜在的应用问题进行分析与探讨。 方法 依据网点网格坐标系, 建立网点函数阈值矩阵的生成方法以及网点灰度阈值矩阵的阈值动态分布原则 , 并得到网格内元素的阈值映射关系式。 结果 网格内元素的排布顺序越大, 网格内获得的阈值就越大, 通过对网点函数进行特殊处理, 可使网点阈值矩阵的数据中心点相对于网格中心产生一定的偏移, 形成具有特殊加网效果的阈值矩阵。 结论 在不影响图像外观的情况下, 通过在网点函数中引入特殊的位相变化信息, 加网时就能在图像预定区域生成含有特殊位相编码信息的网点分布, 可为图像特定区域植入预期的有意义的编码信息, 在图像复制、信息隐藏和印刷防伪等领域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 田玉萍
    . 2014, (15): 105-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使当前加密系统具有更强的密钥敏感性以及更大的密钥空间, 以提高抗各种攻击性能。 方法 提出一种新型的基于置乱神经元耦合混沌神经元的图像加密算法。 加密系统的置乱和扩散由 2个不同的 3 层神经构成, 分别是置乱神经元层和混沌神经元层, 混沌密钥生成模块则通过相应的权值和偏置来对这2层结构进行控制。 在混沌神经元层扩散过程中, 3 个混沌系统用来生成权值矩阵和偏置矩阵, 通过非线性标准化、按位异或操作来进行非线性组合, 并通过Tent映射来进行激活, 以获得扩散信息。 在置乱神经元层置乱过程中, 利用混沌密钥生成模块获取置乱矩阵, 对扩散信息进行线性置乱处理, 再通过二维 Cat混沌映射对信息进行非线性置乱处理, 并与当前加密算法进行对比。结果 与当前加密算法相比, 文中算法安全性更高, 平均熵值为 7.9991, 且该加密算法的密钥空间大,为 2160× 1060, 密钥敏感性强, 错误与正确密钥之间的密文差异率为 99.765%。 结论 设计的加密算法高度安全,可有效抗击各种攻击。
  • 蔡昊, 董春法, 张祥林
    . 2014, (15): 113-117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 DOD 式压电喷墨打印系统液滴形成过程。 方法 简化压电式喷墨打印头的几何模型, 建立基于流体体积法的流体仿真模拟系统, 模拟给定压力条件下液滴生成的全过程, 并以此进行数值实验来评估油墨的表面张力和黏度对喷墨中液滴形成形态的影响。 结果 给出不同瞬间液滴的形态, 得出适合于给定条件的最优参数组合。 引入流体力学中的无量纲常数Z, 评价表面张力和油墨黏度在耦合作用下液滴的成形状态。 确定表面张力约为 40 mN/m、黏度约为 10 Pa· s、无量纲常数Z为4.56的油墨能够得到理想的单液滴喷射形态。 结论 将仿真的结果应用到实验中, 对比分析可知吻合较好,证明了数值模拟的可靠性。
  • 郭健, 唐正宁
    . 2014, (15): 118-123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粘弹性非牛顿流体中聚合物参数对喷墨液滴形成过程中各项数据的关系, 通过所得数据进行数值处理, 构成关于聚合物参数变量的液滴类型空间。 方法 模拟实验中采用 FENE-CR流体模型, 将 FENE-CR流体模型中的本构方程与纳维斯托克斯方程和连续介质力学相结合, 推导出流体聚合物参数与流体粘弹性的关系。 建立液滴喷射模型, 采用 Flow 3D 数值模拟方法模拟聚合物参数变化对喷墨液滴形成过程的影响。 结果 得到了 聚合物参数(聚合物延展性 L、聚合浓度 C和聚合物De值)对喷墨印刷中墨滴断裂过程的各项主要数据: 主液滴最终速度vf、液滴尺寸 V、墨尾最大长度Z,墨尾一次断裂时间 tb的具体关系曲线。 结论 对于非牛顿粘弹性流体, 虽然高分子聚合物在整个流体中所占比例很小, 但是它的存在对流体粘弹性变化影响显著, 聚合物种类和浓度的不同会最终导致液滴形成过程中各项数值发生巨大的变化。
  • 张士洲, 唐正宁
    . 2014, (15): 124-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利用凹版胶印方式印制电子产品必须满足的相关条件。 方法 从网形状的角度探究对“锯齿”边缘的影响, 采用模拟分析的方法研究接触角对油墨转移的影响。 结果 100%的油墨从网穴转移到橡皮布上必须满足cosθ 像> 1+cosθ 版。 如果采取圆形网点、椭圆形网点等其他形状的网点,无论在何种印刷压力下都会产生“锯齿”边缘;采用方形网点, 在适当的印刷压力下可以降低甚至消除“锯齿”边缘。 结论 上板接触角与油墨的转移率呈负相关关系,下板接触角与油墨转移率呈正相关关系。 印刷电子产品应当采用方形网点。
  • 郑西龙, 赵秀萍
    . 2014, (15): 128-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优化丝网印刷 RFID 天线的固化条件。 方法 通过正交实验对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进行探讨和分析, 并运用隧道势垒模型对天线电阻的温度特性进行解释。 分析不同的固化时间和固化温度组合对 RFID 天线导电性能的影响。 结果 随着固化时间的增加和固化温度的增大, 天线电阻都是先减小后增大。 结论 固化时间为 20 min, 固化温度为 150 ℃时, RFID 天线的线条清晰, 边缘平滑,无粘连,天线的平均电阻值最小,导电性能最佳。
  • 周玉松
    . 2014, (15): 132-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印刷机齿轮在高速印刷时的振动状况。 方法 借助 Labview软件为平台开发印刷机齿轮振动在线检测仿真系统, 并结合虚拟仪器和传感器融合技术, 研究印刷机的振动状况。 结果 通过仿真系统得出原始齿轮振动信号中的啮合频率受转频 2倍频(23.6 Hz)和 3 倍频(34.69 Hz)调制。 结论 虚拟仪器与传感器信息融合技术可以监测到印刷机在高速印刷时的振动状况, 并通过相关特征波形提取分析,实时检测到齿轮磨损、断齿故障。
  • 李丹希, 刘全校, 陈雪, 杜金婷, 刘玲
    . 2014, (15): 137-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桑皮纤维组成成分、结构特征、提取工艺及其研究进展。 方法 化学脱胶法和生物脱胶法是研究桑皮纤维提取最常用的方法。 结果 桑皮与其他造纸原料相比具有高果胶含量、低木素含量的特点, 果胶的质量分数最高为 11.16%, 木素的质量分数最低为 8.74%; 不同地域桑皮的果胶含量相差 30%左右, 木素含量相差约为 50%。 桑皮纤维的横截面呈现椭圆或不规则状, 纤维表面粗糙、不平整。 桑皮纤维提取的重点在于果胶的脱除, 桑皮脱除果胶的方法主要有化学法和生物法 2 种。 结论 纺织方向上的研究近乎完善, 造纸方向上的研究还刚刚起步, 而开发桑皮纤维相关产品以提高其应用价值是下一阶段研究的主要方向。
  • 罗少锋, 陈文阁, 赵吉敏, 陈可夫
    . 2014, (15): 145-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军品包装军民融合的发展机制。 方法 在分析军民融合的现实意义基础上, 对比分析了军地双方的目的需求、能力优势和薄弱环节, 提出了军品包装军民融合的基本构想, 并针对实施军民融合的关键环节, 提出了促进军民融合发展的建议。 结果 军民融合对提升军用物资防护能力、促进包装行业创新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结论 构建军民融合的新型包装发展模式, 既要加强沟通协调, 在科研、标准、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展开深度合作, 也要重视信息技术的应用和法规制度的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