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16-11-21
  

  • 全选
    |
  • 王 军, 万 陈, 马宗然, 潘 嘹, 卢立新
    . 2012, (19):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洛川富士苹果为实验材料,研究了果实在临界损伤高度以下,跌落高度对其贮藏时间的影响,构建了洛川富士苹果的亚临界损伤边界曲线。结果表明,在临界高度以下,果实不会出现损伤,但其贮藏时间会缩短;跌落高度越高,贮藏时间缩短越明显;与传统损伤边界曲线相比,亚临界损伤边界曲线依赖于果实的贮藏时间。
  • 王璐璐, 刘美华, 张连文, 潘道津, 孟宪文
    . 2012, (19): 5-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贵妃富士苹果为测试对象,模拟了其在实际运输过程中的振动载荷,进行了运输包装单件扫频振动实验,测出了其固有频率;对10层堆码进行扫频振动传递性能实验,分别测出了底层、中间层(第6层)和顶层运输包装件的固有频率、最大响应加速度和振动传递率。最后探讨了最大响应加速度、振动传递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分析了固有频率和振动传递率峰值与堆码高度之间的关系,研究了其在模拟振动条件下的损伤规律,找出了现有包装的不足,提出了合理的包装设计方案。
  • 汪鲁聪, 刘美华, 张连文, 潘道津, 孟宪文
    . 2012, (19): 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果品实际运输环境出发,采用动态持压技术,模拟了堆码试验,测试了贵妃富士苹果物流运输包装件在运送、堆叠过程中的抗压及耐碰撞能力。用GT-7001-DS型纸箱耐压试验机,测出了贵妃富士苹果物流运输包装件的最大堆码层数为11层,即最大堆码高度为1870 mm;应用TOPS Pro软件模拟了运输包装件集装到车辆装运后的最佳堆码方式。为果品运输包装件的优化设计和运输堆码提供技术支持。
  • 张粉娟, 计宏伟, 王 佼
    . 2012, (19): 15-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应用ABAQUS有限元软件,模拟分析了纸浆模塑托盘支腿在压缩载荷作用下的非线性变形特征和屈曲行为。通过建立简化的托盘支腿模型,设置不同壁厚,对各模型进行了有限元非线性屈曲分析,得到了模型受载变形全过程的力-位移曲线。结果显示,支腿最大承载能力随壁厚增加而增大,支腿承载能力取决于支腿壁厚区间。
  • 陈 琼, 吕新广, 王金容
    . 2012, (19): 19-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跌落冲击试验,分析了双拱瓦楞纸板在冲击高度为0.3,0.4,0.6 m及相对湿度为50%,65%,90%条件下的动态冲击曲线,并建立了其能量吸收图。试验结果表明:随着相对湿度的增大,双拱瓦楞纸板的最佳能量吸收点向左下方偏移,其单位体积吸收能量的能力减弱;当双拱瓦楞纸板被完全压溃后,其最佳能量吸收点不随冲击高度的变化而改变。
  • 吕广庆, 庞冬梅, 周 斌, 王 雷
    . 2012, (19): 22-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产品-包装-车辆”装配系统中的包装耦合体,基于系统与部件水平的实测频率响应函数(FRF),计算了装配耦合动刚度,包括直接逆子结构法和间接逆子结构法。设计了一套实验模型并测量、计算和分析了其系统装配耦合动刚度,实验验证了这2种方法在实际包装耦合体的设计及其缓冲防震性能分析上应用的有效性。
  • 唐亚丽, 赵 伟, 卢立新, 倪 蕾
    . 2012, (19): 25-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羧甲基纤维素(CMC)为主要成膜材料,添加脂类物质及增塑剂,研究了脂质-CMC可食性复合膜阻湿性能的影响因素。影响膜的阻湿性能的因素依次为:蜂蜡>CMC>硬脂酸>PEG400>水/乙醇体积比。随着蜂蜡、硬脂酸含量的增加,可食性膜的水蒸气透过率下降,且2种添加剂均会降低膜的机械性能和阻油性,提高其阻氧性;随着CMC、乙醇、PEG400的含量的增加,膜的水蒸气透过率先下降后上升。结果表明具有较好阻湿性能包装膜的最佳配比为:水/乙醇体积比为95∶5,硬脂酸质量浓度为0.02 g/mL,PEG400质量分数为1.5%,蜂蜡质量浓度为0.004 g/mL,CMC质量质量浓度为0.03 g/mL。
  • 王凤仙, 杨福馨, 刘雪梅
    . 2012, (19):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优化薄膜的制备工艺,采用均匀设计法,对聚乙烯醇(PVA)/甲基纤维素(MC)薄膜吸湿性进行了研究。试验以PVA/MC的体积比、甘油含量、pH、戊二醛浓度为考察因素,以吸湿率为考察指标,建立了4因素7水平均匀设计试验,应用SPSS 软件对数据进行了多元一次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影响薄膜吸湿性的因素主次顺序为戊二醛浓度>甘油含量>体积比>pH;当PVA与MC体积比为2:1,甘油含量为0.11 mL/(100mL),pH为3.06,交联剂浓度为2.26×10-4 mol/L时,制得的薄膜吸湿率为2.68,抗张强度为42.17 MPa,伸长率为48.2%,性能较优。
  • 王风玫, 母 军, 张德荣, 李媛媛
    . 2012, (19): 35-38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提取麻纤维后的加工剩余物——麻杆作为原材料,制备了缓冲刨花板。以不同的密度、施胶量以及厚度进行正交试验,测定了刨花板的性能,分析了麻杆刨花板作为缓冲包装材料的应用性能特点。实验结果表明:以麻杆为原料,在热压温度175 ℃下,用分段式热压工艺制备的刨花板,具有色浅、质轻的特性;在施胶量为10%时,刨花板的静曲强度和弹性模量均为最佳值;当σ>190 N/cm2时,所制备的麻杆刨花板具有较低的缓冲系数,可替代EPE作为缓冲包装材料。
  • 刘 杨, 乔兆磊, 李珊珊, 黄崇杏
    . 2012, (19): 39-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木薯渣为原料,加入可溶性淀粉、交联剂、催化剂和发泡剂后烘焙发泡,制备了新型植物纤维发泡缓冲材料。分析了木薯渣粒度和胶粘剂、发泡剂、催化剂用量等对发泡缓冲材料静态缓冲特性的影响;通过Statistics Analysis System 9.0软件对实验进行了中心组合设计。结果显示最佳发泡条件为:胶粘剂、发泡剂、催化剂添加量分别为2.0,6.0,2.4 g;发泡温度为63~68 ℃,发泡时间为14~17 h。
  • 郭 鑫, 郭玉花, 黄 震, 刘姗姗, 计宏伟
    . 2012, (19): 4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质量比为80∶20)作为基础物质,添加不同比例的分子筛,吹制保鲜膜,研究了保鲜膜的力学性能和摩擦性能。研究表明:随着分子筛含量的增加,薄膜的拉伸强度、伸长率、耐戳穿强度和撕裂强度均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加入分子筛之后,保鲜膜的摩擦系数上升。
  • 庞冬梅, 饶志亮
    . 2012, (19): 4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备了一系列不同比例的明胶-魔芋葡甘聚糖共混膜,研究了明胶含量(质量分数)对共混膜的力学性能、吸湿性能、透光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明胶的引入,有利于改善魔芋葡甘聚糖膜的力学性能,减小魔芋葡甘聚糖膜的吸水率,明胶与魔芋葡甘聚糖的相容性良好。
  • 赵元汇, 郭玉花, 黄 震, 滕立军
    . 2012, (19): 48-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制备了大豆蛋白包装膜,研究了大豆蛋白包装膜的冲击强度、抗拉强度、断裂伸长率、撕裂强度、透光率、透湿率和雾度等性能。研究表明:SPI质量分数为6%时制得的大豆蛋白包装膜的综合性能最好。
  • 张和平
    . 2012, (19): 5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3层共挤流延聚丙烯薄膜(CPP薄膜)的原料树脂中,加入POE树脂,进行了CPP薄膜的改性,研究了在CPP薄膜的电晕层、芯层、热封层分别加入POE树脂后,薄膜的相应性能。结果表明:在电晕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15%的POE树脂,可以将CPP薄膜真空镀铝后的铝层附着牢度提高1倍;在芯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25%的POE树脂,可以使CPP薄膜的模量降低36.3%;在热封层中加入质量分数为40%的POE树脂,可以将CPP薄膜的热封温度降低10 ℃。
  • 贺 超, 方 帅, 许春花, 蒙亚州, 张 琪, 郭玉花, 黄震
    . 2012, (19): 54-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低密度聚乙烯和线性低密度聚乙烯(60:40)为基础物质,添加阻燃剂聚磷酸铵,构成阻燃体系,研究了阻燃体系的成型加工工艺参数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APP含量为30%时,阻燃性能达到FV-0级;造粒时,螺杆转速选择28~37 r/min,牵引速度选择2.8~5.5 m/min;制造哑铃型试样时,料筒温度在185~200 ℃之间,模具温度在91~105 ℃之间,预热5~10 min,充模时间12~21 s,制造矩形试样时,料筒温度在185~190 ℃之间,模具温度在85~110 ℃之间,预热5~10 min,充模时间8~13 s。
  • 唐家美, 郭玉花, 黄 震, 滕立军
    . 2012, (19): 57-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LDPE和LLDPE(60∶40)为基础物质,添加纳米氢氧化镁阻燃剂,构成阻燃体系,研究了阻燃体系的成型加工工艺参数和阻燃性能。研究表明:加入氢氧化镁后,造粒机的主螺杆转速都会提高,物料造粒时的实际挤出温度随着纳米氢氧化镁含量的增加而逐步降低;成型样条时,随着氢氧化镁含量的增加,模具温度逐渐升高,当氢氧化镁添加量大于30%以后,消除了熔滴现象,当氢氧化镁添加量达到50%时,达到了FV-0级阻燃级别。
  • 张惠莹, 张 晶, 孙 昊, 江兴亮, 张新昌
    . 2012, (19): 6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2种途径对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工艺配方进行了优化,以获得性能更好的废纸纤维发泡材料。一是对废纸纤维原料进行NaOH预处理,研究了NaOH预处理对发泡材料性能的影响;二是基于NaOH预处理,采用微波加热发泡工艺改善了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性能。结果表明:NaOH预处理较大程度上改善了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发泡倍率、密度及缓冲性能。试验确定了废纸纤维预处理的最佳条件和基于NaOH预处理的废纸纤维发泡材料的最佳工艺配方。
  • 王奉杰, 边兵兵, 杨昌茂, 陈 宏, 张新昌
    . 2012, (19): 6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一种新型纸质缓冲包装衬垫及其成型工艺。该纸质缓冲包装衬垫主要由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复合而成,通过对纸质缓冲包装衬垫结构特点和产品性能的分析,确定了纸质缓冲包装衬垫的加工工艺流程。纸制缓冲包装衬垫加工的过程包括原材料的供送和移置、施胶、自动成型等步骤,其关键环节为蜂窝衬垫自动成型机构的设计及涂胶设备的选择。该纸质缓冲包装衬垫具有良好的缓冲性能,且能实现规模化生产,对推动纸质缓冲包装材料的应用将起到积极作用。
  • 王东升, 郭永健, 母 军
    . 2012, (19): 7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PET/PE复合薄膜广泛应用于食品和药品包装,但在生产过程中存在热封质量不稳定的问题,为了探索PET/PE复合薄膜热封质量的影响因素,采用热封机对复合材料进行热封,并用拉伸实验对热封强度进行测试,比较分析了热封方向、热封温度、热封速度对热封质量的影响作用,总结得出了PET/PE复合薄膜的最佳热封工艺参数。
  • 韩宇辰, 黄 震, 冯 梅, 潘 茜, 王艺儒
    . 2012, (19): 75-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热重法研究了聚乳酸在空气中的热分解过程,升温速率分别为5,10,15,20,30 K/min,温度范围为室温~1250 K,并利用TGA曲线分析了聚乳酸的热降解特点。结果表明,热分解反应最剧烈的温度介于550~660 K之间,热分解动力学分析表明,该热分解过程为一级反应。热分解反应的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可以通过动力学模型加以估算。
  • 王 君, 许 超, 杨学军, 刘 丞, 申丽霞, 张智力
    . 2012, (19): 79-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红外光谱技术对PVC食品包装材料进行了鉴定分析,并通过蒸发残渣方法,重点研究了不同条件下PVC中物质的总迁移规律。结果表明,PVC产品中含有较高含量的邻苯(脂肪族)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非挥发性化学物,极易在高温下迁移到脂类食品模拟液中。其物质总迁移量大小顺序为:95%乙醇≥正己烷>水≈4%乙酸≈20%乙醇。PVC中物质的总迁移量在高温下是相对较高的,且随迁移时间的延长而增加。
  • 许 超, 王 君, 申丽霞, 张智力, 刘 丞, 王望舒
    . 2012, (19):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取了在食品包装领域常见的再生PET、再生PE、再生PC三类产品,按照食品级原生产品的标准要求,对其进行了检验分析,验证了其是否满足食品包装的卫生要求,另外对可能存在安全隐患的项目进行了探索性检验。在检验的基础上,对我国再生塑料的安全使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 柴晓宇, 严家驹, 张新昌
    . 2012, (19): 89-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瓦楞纸板压线进行PVA局部涂覆前后,在相对湿度为25%,35%,50%环境下测定了其耐折性能和耐破度,分析了PVA局部涂覆对“爆线”现象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相对湿度为25%的条件下,PVA局部涂覆对“爆线”现象改善不明显,在相对湿度为35%和50%时,PVA局部涂覆可有效改善瓦楞纸板“爆线”现象。
  • 李海清, 钱 静, 王 彤
    . 2012, (19): 94-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总结了国内外文献中气相缓蚀剂缓蚀性能评价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密闭空间定量评价方法,并对试验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的最佳试验条件为:试验温度为60 ℃;循环周期为加热8 h静置16 h,24 h为一个循环;试验周期为1 d;溶液为含NaHCO-3 ,Na-2SO-4,NaCl的质量浓度分别为1 g/L的电解质溶液60 mL。对单组分气相缓蚀剂和复配气相缓蚀剂采用密闭空间定量〖JP2〗评价方法进行了定量评价和验证,发现总趋势与废止的部颁92年标准结果类似,说明这种评价法能为高效、快速、定量评价气相缓蚀剂的缓蚀性能提供新的思路。
  • 田海娇, 林勤保, 宋 欢, 王蓉珍, 郭 捷, 薛圆圆
    . 2012, (19): 9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综述了纳米复合食品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检测与迁移的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就纳米复合包装材料中纳米成分检测的前处理方法、形貌检测和含量检测方法以及迁移研究进展进行了总结,为进一步的理论和实验研究提供参考。
  • 史晓娟, 王文生, 王晓敏, 王 迪
    . 2012, (19): 104-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指出了碳足迹分析在包装行业中应用的意义,分别选用EPE、瓦楞纸板和纸浆模塑作为缓冲包装材料,对手提电脑进行了缓冲包装设计,在保证缓冲作用的前提下,计算了分别生产一套上述3种材料的缓冲包装所产生的碳足迹,为手提电脑生产企业选择低碳环保型包装提供数据参考。
  • 孟 婕, 孙 诚, 柴三中, 王建清
    . 2012, (19): 108-112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选用β-二酮配体苯甲酰丙酮(BZA)作为第一配体,再选用适当的协同配体邻菲咯啉(Phen),掺杂惰性稀土离子钆(Gd3+),合成了Eu-xGd-(1-x)(BZA)-3Phen红色荧光剂。通过元素组成、红外光谱、紫外光谱、热性能、荧光性能对其进行了表征,并研究了该掺杂配合物体系的发光机理,利用分子间能量传递模式解释了惰性稀土离子对Eu-xGd-(1-x)(BZA)-3Phen的“共发光效应”。结果表明,这是一类性能优良、成本较低的铕配合物。
  • 冯 玉
    . 2012, (19): 113-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机械凸轮带动的加热器,在不同速度下会造成加热器加热烟包时间的不同,从而影响烟包透明纸的包装质量。为了使加热器在不同速度下对烟包透明纸的加热时间保持一致,利用步进电动机和机械凸轮联合控制加热器的运动,从而实现了不同速度下保持恒定的加热时间,以提高烟包透明纸包装质量的稳定。
  • 朱 慧
    . 2012, (19): 117-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模糊建模系统,对试验数据建立三维模型,验证了影响印刷适性的诸多因素中,纸张的油墨吸收性对于其印刷适性影响最大,其次是纸张印刷表面强度,影响最小的是不透明度,并分析了这3个主要纸张性能的理想参数区间。
  • 顾 萍, 戚昇超
    . 2012, (19): 122-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水洗数码柔版制版参数的测试和研究,详细分析了制版参数对版材的版基厚度、细小网点、线条、文字再现等的影响,确定了最佳的制版工艺参数,为进一步完善水洗数码柔版制版工艺及其应用提供解决方案。
  • 方邢有, 路东琪, 马 青, 周明辉, 郑朝辉
    . 2012, (19): 127-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电感耦等离子体原子发射光谱仪(ICP-AES),同时测定了食品接触材料高分子材料中钡、钴、铜、铁、锂、锰和锌的迁移量,并对ICP-AES法测定时分析线的选择和入射功率、泵速、载气压力的影响,以及基体和共存离子的干扰情况等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此方法简便快速,回收率为85.9%~108%,相对标准偏差为2.92%~6.78%。
  • 刘 恋, 卢立新
    . 2012, (19): 130-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目前铝合金边框光伏组件的运输包装中存在的不足,以规格为1665 mm×1000 mm×50 mm的组件为例,综合考虑了客户要求、产品特性、包装成本、包装效率和产品保护性等因素,设计了一种更为合理的运输包装方案。在方案的内包装中,设计了一种用于固定和分隔组件的塑料围框。利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参考ISTA 3E实验中的底楞跌落试验,进行了围框和组件的瞬态响应有限元分析。结果显示,围框能够维持包装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 付善良, 丁 利, 焦艳娜, 朱绍华, 龚强, 成 婧, 王利兵
    . 2012, (19): 134-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为分析手段,研究了在微波条件下PVC食品保鲜膜中DNBP在3种水基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规律。实验结果表明,DNBP的迁移量随微波功率、加热时间和加热温度的增加而增大,并与食品模拟物的种类有关;当加热温度和加热时间相同时,微波加热条件下DNBP在3种食品模拟物中的迁移量均高于常规加热方式。
  • 米红林
    . 2012, (19): 139-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检测纸浆模塑产品厚度,采用CCD的光学方法进行非接触式测量。通过标定,结果以待测物壁厚的灰度图形式给出,通过像素与实际厚度之间的转换,测出纸浆模塑产品厚度。实验表明,该方法能够准确测量1 mm以下包装产品厚度,且具有精度高、非接触测量、白光照明和适合现场测试的特点。
  • 杨冠林, 吴传续
    . 2012, (19): 142-144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机械设备产品的包装设计流程,并通过具体实例进行了说明。重点对重型机械台套产品进行了详细分析说明,详述了包装方案的制定以及明确的设计流程。在包装形式研究方面,结合国家标准对机械产品包装木箱标准结构(框架木箱)进行了分析。最终得出了机械设备包装的标准化设计流程及工艺标准。
  • 桑凤仙, 李旭诺, 卜欧良
    . 2012, (19): 145-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实验为基础,探究了CTP冲版系统冲版质量的稳定性,测试了电导率、显影温度、冲版速度以及补充量等参数对印版网点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一定条件下显影液的电导率和温度成正比关系,要保证印版网点稳定,需要寻找这4个参数协同变化时的动态平衡关系,获得最佳的显影温度、显影时间与电导率的组合,实现制版质量的标准化控制。
  • 吴琰嘉, 唐正宁, 李俊锋
    . 2012, (19): 149-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印刷网点面积率是评价印刷品质量的重要指标。在CIE L*a*b*色空间中,通过爬山聚类算法对彩色网点图像进行了分割,并经过适当的后续处理获得了良好的分割效果,为研制网点评价系统奠定了一定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