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0卷, 第13期 
刊出日期:2016-11-21
  

  • 全选
    |
  • 邱 静, 韩 芳, 郑 平, 宋 伟, 王勇霞, 张 志
    . 2011, (13): 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法同时测定金属包装材料中砷、钡、镉、铬、铅、锑、硒、汞等8种可溶性有害元素的分析方法,全面考察了消解剂种类及其用量、内标元素的选择及方法的干扰等影响其测量的各种因素,确定了最佳的实验测定条件。方法的检出限为0.03~0.18 μg/L,相对标准偏差(RSD)小于5%,加标回收率为87.4%~118.1%。采用该法对金属包装材料实际样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此方法简单、准确、重现性好。
  • 艾连峰, 郭春海, 葛世辉, 陈瑞春
    . 2011, (13): 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不同的条件下,将含有已知量紫外吸收剂的HDPE膜,在水、10%(体积分数) 乙醇溶液,3 g/L乙酸水溶液和精炼橄榄油等4种食品模拟物中浸泡,于一定的时间点吸取少量浸泡液,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紫外吸收剂的含量,研究迁移行为与浸泡时间、温度、食品模拟物属性、紫外吸收剂初始浓度、材料厚度等参数的关系。结果表明:紫外吸收剂只在脂肪类食品模拟物迁出;迁移率和迁移量随温度升高而增加;材料厚度增加,迁移量增大,迁移率降低;紫外吸收剂初始浓度越高,则迁移量越大,迁移率越低。
  • 高珊珊, 王建清, 金政伟, 张 晖
    . 2011, (13): 8-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LiCl/DMAc为溶剂,将5种不同种类及聚合度的纤维素浆粕溶解成了铸膜液,采用相转移的方法制备了纤维素包装膜,并研究了包装膜的机械性能和结构。结果表明:同种类浆粕,纤维素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随着聚合度的增大而增大;针叶浆制备的纤维素膜的机械强度优于用阔叶浆和棉浆制备的薄膜;通过对包装膜表面结构分析可知,棉浆、阔叶浆、针叶木浆制备的纤维素包装膜的表面粗糙度值依次减小,聚合度为1286的针叶浆纤维素膜的断面结构最致密。
  • 刘 学
    . 2011, (13): 1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八角衬垫结构发泡聚乙烯包装系统。基于发泡聚乙烯的应力-应变数据,用有限元思想,计算了发泡聚乙烯包装系统角跌落冲击响应。得到了包装物品应力分布,为角跌落缓冲包装设计、计算提供了有效方法。
  • 刘 静, 汪中厚, 黄德杰
    . 2011, (13): 14-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包裹机推料机构结构复杂和求解凸轮轮廓曲线困难的问题,提出了采用ADAMS设计凸轮轮廓曲线的方法。通过机构分析,建立了推料机构的虚拟样机模型;然后进行了推料板的轨迹规划,通过ADAMS的自动动力学和逆动力学解算得到了摆杆的运动曲线,在此基础上利用反转法和ADAMS的create trace spline功能,得到了凸轮的轮廓曲线;对设计出的凸轮机构进行了正动力学仿真,通过对推料板的运动轨迹和规划轨迹进行一致性比较,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 杨小俊, 兰青山
    . 2011, (13): 17-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抗压强度是自然纤维-纸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板的关键性能指标。为提高复合板的强度,提出了采用Taguchi设计方法与试验相结合,制备自然纤维-纸蜂窝夹芯结构复合板。介绍了复合板成型工艺的全过程,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得出了最佳的工艺因素,减少了实验时间和各种资源的浪费,提高了生产率。
  • 丁 毅, 赵丽娟
    . 2011, (13): 2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缓解木材的供需矛盾,提出了局部以纸代木包装箱的概念。对比了全胶合板包装箱和局部以纸代木包装箱的结构,对局部以纸代木包装箱的力学性能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满足应用条件的情况下,局部以纸代木包装箱比全胶合板包装箱更经济实用,具有更广泛的应用潜力。
  • 刘 乘, 吴 莎
    . 2011, (13): 25-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论述分析目前表征材料缓冲性能的常用方法及其特点(优缺点),介绍了一种快速获得材料缓冲曲线的思路,并且应用该思路编写的软件做了冲击试验数据分析。最后,总结了该法的优越性、可行性以及使用的局限性。
  • 黄 蜜, 吴淑芳, 杜启祥
    . 2011, (13): 28-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瓦楞纸板因其可降解性、优良的缓冲性能和隔温性能,常用于运输包装中。首先利用万能试验机得到了EBE楞瓦楞纸板静态应力-应变曲线,结果表明瓦楞纸板应力-应变曲线具有非单调性的特点,因此求解瓦楞纸板缓冲曲线需要分段处理。最后计算了EBE瓦楞纸板的缓冲系数-最大应力曲线,并给出了使用缓冲曲线设计包装结构的算例。
  • 赵德坚
    . 2011, (13): 32-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对充气包装缓冲设计提供基本参数,以2种规格的PVDC/PE复合膜充气包装垫为研究对象,对不同充气量的充气包装垫进行了静态和动态的压缩实验,研究和分析了充气量对充气包装垫静态缓冲性能及动态缓冲性能的影响。
  • 黄利强, 吴德宝, 黄 岩
    . 2011, (13): 3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因为异型折叠纸盒结构复杂,使得其尺寸标注存在一定的难度。提出了在OpenGL开发环境下,通过对尺寸要素的函数封装和参数解析等方法,实现了异型纸盒尺寸的自动标注。研究结果表明,这种方法可以达到标注要素完整、布局合理等要求。
  • 朱佳金, 周一届, 沈培玉
    . 2011, (13): 39-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ProE软件为平台,运用其行为建模中的分析工具,通过食用油桶,实例阐述了复杂形体容器容积的计算方法,得到了油桶高度与油桶容积间的关系,并进一步研究了容器表面容积刻度线的刻制方法,有效解决了在不规则复杂形状包装容器表面精确标示料液体积的问题。
  • 刘振宇, 张宝华, 严凤斌, 张 帅
    . 2011, (13): 42-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满足弹药仓库堆码的实际需求,通过对箱装弹药储存管理特点和堆码基本原理的分析,提出了数字化堆码管理方案,应用Maya软件对洞库环境、设备和包装箱进行了三维数字建模,设计了堆码方案的交互界面,给出了弹药堆码方案的算法设计。
  • 崔贯勋, 纪 钢
    . 2011, (13): 45-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从个性化包装产生的原因出发,分析了个性化包装的特点及个性化包装设计的重要性,阐述了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个性化包装设计的基本方法,详细说明了关联规则挖掘在个性化包装中应用的关键技术,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规则挖掘的个性化包装设计模型,并给出了其关键步骤的实现方法。
  • 孙聚杰
    . 2011, (13):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某电视机顶盒的运输包装设计为例,在保证集装箱一定装箱率的情况下,探究了可降低物流成本的运输包装方案。首先进行了其外包装瓦楞纸箱的设计,其次,结合缓冲包装设计方法,利用UG软件,分别设计了EPS和EPE以及纸浆模塑3种材料的缓冲衬垫造型,并进行了试验数据和成本对比。提出了一套完整的运输包装设计思路,可以直接应用于实际生产。
  • 吕洪燕, 彭彦平, 孙秋花, 王学俊
    . 2011, (13): 53-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开发了一种用包装胶带将缓冲发泡塑料与塑料中空板或瓦楞纸板粘合在一起的自动化机械。实现了不同尺寸规格缓冲底垫的胶带自动粘贴功能,并很好地解决了胶带跑偏、胶带应力大、粘贴不牢等问题。实际应用表明:该自动化机械结构设计巧妙合理,操作使用简便,容易控制产品质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 王 刚, 叶东明
    . 2011, (13): 57-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顺序离合压工艺要求及偏心离合压中机构关联参数间的相互约束关系,采用VC++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技术,基于VC++框架结构进行了参数化设计,通过修改和控制个别参数,从而可以方便快捷地获得机构的安装位置等其他关键参数,极大地提高了设计人员的工作效率。这种设计方法可以应用到不同类型、规格的设计中,对缩短设计周期、提高设计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 邢洁芳, 张 杰, 陈杜娟, 白艳文
    . 2011, (13): 60-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CTP成像滚筒平衡状态多变的特点,根据刚性转子动平衡原理,完成了动平衡机对成像滚筒的配重实验。基于实验,找出了滚筒旋转过程中不平衡的机理和机构平衡块移动及定位的基本规律,为解决印版幅面尺寸变化而产生的滚筒不平衡提供了实验依据。此配重实验在测试、产品组装及设备使用过程中的调节等方面,还存在精度不高、效率低等问题。
  • 李金城, 刘 真, 张显斗, 杨根福, 戴俊萍
    . 2011, (13):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色的筛选与优化是多基色色彩高保真复制的关键技术。以显示器色域为扩展目标,提出了印刷色彩高保真复制基色筛选算法。研究表明,传统印刷所复制的红绿蓝在中间调红色、亮调绿色、暗调蓝色区域,相比显示器色彩再现具有最显著的不足,提出了以淡红色(Lr)、淡绿色(Lg)为新基色,与传统C,M,Y,K组成六色色彩高保真复制的基色向量,并筛选出了符合要求的Lr,Lg基色油墨。使用色彩预测模型对新的基色组合进行了色彩复制和色域的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基色筛选机制所得到的六基色,能够有效扩大印刷复制的色域。
  • 田全慧, 刘 真
    . 2011, (13): 69-73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Kodak的Approval打样系统测试了13种印刷常用纸张,总结了纸张底色对印刷色彩的影响,并比较了校正纸张底色的3种色度转换方法:不同测量衬垫的色度转换方法、相对色度转换方法和基于测量数据的多项式转换方法。分析比较发现:如果印刷中使用理想黑,则不同测量衬垫的色度转换方法与相对色度转换方法是等效的;印刷色彩由于纸张底色差异所引起的色彩偏差,并非完全符合线性的转换关系,因此基于测量数据的多项式的色度转换方法的转换结果更加准确,特别是当2种纸张间底色的色差大于4ΔE-a*b*时;由于多项式的转换需要使用所有复制色彩的测量数据,造成了实际应用中的诸多不便,因此ISO 13655标准中的不同测量衬垫的色度转换方法较适用于纸张底色偏差的校正。
  • 吕兆锋, 王晓红
    . 2011, (13): 74-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包装印刷中胶印专色油墨精确配制这个瓶颈问题,以X-RiteColor Master油墨配色系统为平台,进行了专色油墨精确配制的方案设计和实验。研究结果表明,配色系统色种数据库的建立与优化、标准墨色分光光谱数据的采集、面向印刷条件和样本的配方筛选,是专色油墨精确配制的关键。建立的专色油墨精确配制方案,不仅配色精度高、速度快、色差小,而且适合实际生产应用。
  • 刘海燕
    . 2011, (13): 79-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凹版印刷中,图像层次的变化,取决于墨层厚度的变化,而墨量不象其它印刷方式一样可以在印刷过程中调节,而是取决于网穴的体积和油墨的转移率。针对凹版印刷过程中影响油墨转移的主要因素,用凹版印刷适性仪进行了打样,测量了样张的墨层厚度,计算了油墨转移率,用油墨转移率定量分析了承印物的性质、油墨粘度、印刷压力、印刷速度对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的影响,从而探讨了凹版印刷油墨转移的规律和特性。
  • 李 斌, 张逸新
    . 2011, (13): 82-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VR)建立了RGB色空间到CIE Lab色空间的转换模型,分别采用CIE DE2000与CIE 1976L*a*b*色差公式对模型精度进行色差计算。采用CIE DE2000色差公式得到的测试组色差平均值、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2.6597,5.2194和0.2065,采用CIE 1976L*a*b*色差公式得到的测试组色差平均值、最大和最小值分别为2.8656,5.8791和0.3769。实验结果表明,CIE DE2000与CIE 1976L*a*b*色差公式计算的色差值基本一致,均符合彩色扫描仪特征化精度要求,可将CIE DE2000色差公式用于扫描仪特征化管理中。
  • 赵志强, 陈 虹
    . 2011, (13): 86-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供一个基于计算机的虚拟印刷故障学习与培训平台,构建了由学习模块和诊断模块构成的虚拟印刷故障培训系统。其中的学习模块以掌握印刷故障的基本知识和培训基本技能为目标,以数据库为技术支撑,以“故障学习”和“虚拟实践”为子模块。通过研究子模块的基本功能、构建方法和信息检索流程,为虚拟印刷故障培训系统学习模块的开发奠定基础。
  • 任乐义, 刘 真, 问双双, 杨晟炜
    . 2011, (13): 89-92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模式抖动加网技术在光栅防伪中的应用问题,通过对阈值矩阵进行改进,提出了在一定范围内随机选择阈值矩阵的模式抖动加网的方式,实现了随机矩阵的模式抖动加网方法在光栅防伪技术中的较好应用。
  • 潘光华
    . 2011, (13): 93-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较轻的铝合金为网纹辊材料,分析了网纹辊网穴参数及网穴雕刻与表面陶瓷处理技术,经过反复变换网纹辊网穴雕刻及陶瓷处理方法,总结出了铝合金表面可行的网穴雕刻及陶瓷处理工艺,研究出了轻型环保陶瓷网纹辊的制作工艺流程。
  • 李艳茹
    . 2011, (13): 97-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配送中心订单拣货问题的特点,以订单客户的满意度为目标,建立了数学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遗传算法来求解该问题。在算例中,将遗传算法与先到先服务和最早工期优先规则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遗传算法可以明显优化目标函数值,有助于提高配送中心的拣货效率,提高客户满意度,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 章 惠
    . 2011, (13): 102-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首先介绍了一些主流的色彩空间,对色彩空间转换流程进行了介绍,随后对国内外关于各种主流色彩空间的转换的研究文献进行了综述,最后给出了未来色彩空间转换研究的发展方向。
  • 徐绍虎
    . 2011, (13): 108-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纳米材料在食品包装中的应用,指出了与传统的食品包装材料相比,纳米材料在保鲜效果、抗菌能力以及阻隔性能方面更加优越,应用前景广阔。
  • 李翠薇, 杨祖彬
    . 2011, (13): 112-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阐述了我国食品软包装的环保性能现状,从印刷方式、材料、印刷工艺、设备等方面对食品软包装的环保性能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应用环保油墨、做好印刷包装物的设计,以及对印刷过程中的各项工序和工艺严格把关,并采用绿色包装印刷技术等发展对策。
  • 杨祖彬, 曾莉红
    . 2011, (13): 117-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食品包装使用的材料、工艺、包装机械设备等都可能对食品造成污染,引起食品安全问题。分析阐述了我国食品包装机械在食品卫生安全方面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探讨了我国食品包装机械的技术发展路径,并指出了食品包装机械科技发展的重点是应用高端实用的高新技术。利用高新技术进行专业化发展,推行GMP制造标准,提高绿色包装机械的开发设计能力,是建立我国食品包装机械新体系、保证食品安全的必由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