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2年, 第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6-11-21
  

  • 全选
    |
  • 刘春芝, 许洪高, 高彦祥, 李绍振
    . 2012, (15):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纸铝塑复合包装、普通PET瓶和充氮PET瓶包装的橙汁为研究对象,监测其物理指标,如褐变度、可溶性固形物、pH值、表观黏度及流变特性,在不同温度下贮藏24周过程中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试验周期内不同包装橙汁褐变度的变化符合一级动力学模型;橙汁的流体性质均属于假塑性流体;pH值随贮藏时间延长而降低;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在4 ℃和20 ℃下无显著变化(P>0.05),而在37 ℃和55 ℃下呈上升趋势。研究表明,纸铝塑复合包装可以保持橙汁物理品质相对稳定,而从节约成本和携带方便等方面考虑,充氮PET瓶仍是较优的包装方式。
  • 文韵漫, 张亚宁, 杨 坚
    . 2012, (15):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气相色谱-质谱(GC-MS)检测食品包装材料表面印刷油墨中光引发剂二苯甲酮(BP)和4-甲基二苯甲酮(MBP)迁移量的方法。样品以正己烷为提取溶剂进行振荡提取和超声波辅助萃取,提取液用GC-MS分析检测。结果表明:该方法线性范围为0.02 ~0.1 mg/mL,检测限为0.004~0.005 mg/mL,在0.01,0.02,0.10 mg/mL 3个添加水平下,2种光引发剂的平均回收率为88.2%~114.5%,相对标准偏差(n=6)为5.13%~7.95%。该方法简单快速,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的日常检测需要。
  • 吕 帅, 张裕中
    . 2012, (15): 10-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灌装高粘稠物料的活塞式灌装机的结构和参数,利用软件Proe/E建立了三通阀及进出料口内流道的三维几何模型。应用前处理软件Gambit进行网格的划分、细化,然后对出料口在Fluent中进行计算研究,应用CFD对活塞式灌装机的阀和活塞的运动关系进行分析,并对阀芯运动到不同位置时的流速、压力,以及高粘稠物料的湍流强度进行了分析,获得了阀在不同位置时,不同流量下受到的湍流强度、流速、流量系数与流量、角度之间的关系。对高粘度物料的灌装和结构参数优化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李良春, 黄 刚, 李文生, 王治霜
    . 2012, (15): 16-2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ANSYS/LS-DYNA对一种新型着陆缓冲气囊进行了仿真分析。采用C-V的气囊控制算法,分别从气囊的材料定义、模型构建和仿真结果分析等方面对整个着陆缓冲过程进行了全面的仿真,通过对结果的分析,验证了该气囊设计的冲击最大加速度为8.6 g,小于所设计通用弹药许用脆值,完全满足设计要求。
  • 成培芳, 宋树鑫, 孙 阳, 刘建志, 张 师, 任文明
    . 2012, (15): 21-24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模压成型法制备了一种新型的可生物降解的缓冲包装材料,并通过正交试验研究了原材料配比对材料表观密度的影响,获得了主要的影响因素和各组分的最优配比。试验结果表明,马铃薯淀粉与纤维的质量比为5∶1,PVC含量为45 g,增塑剂甘油含量为50 g,AC发泡剂含量为0.70 g时,淀粉/纤维缓冲包装材料的表观密度最大。最后对材料的缓冲性能和泡孔结构进行了研究,并就其缓冲性能与传统的塑料缓冲包装材料进行了比较。
  • 迟 建, 于志彬, 郝庆红
    . 2012, (15): 25-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优化的超声提取法提取市售食品和食品包装袋中的邻苯二甲酸酯类化合物(PAEs),并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λ-max=227 nm)测定其含量,结果显示:被测定的食品和食品包装样品中普遍检出了PAEs,其含量范围在0~1 308.88 mg/kg之间;塑料袋包装食品中PAEs含量高于非塑料包装的食品;油脂含量高的食品中PAEs含量也高。结果表明,食品中PAEs主要来源于包装材料,高油脂是导致食品中PAEs含量高的一个重要因素。
  • 郭 风, 慕春玲, 郗 丹
    . 2012, (15): 29-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市场上常见的液体包装用聚乙烯乳白单膜,实现了以65%乙醇为浸泡液,蒸发残渣测量不确定度的评定。通过实验与不确定度的影响因素分析,建立了蒸发残渣不确定度的数学模型,计算了各不确定度分量。实验结果表明:扩展不确定度为1.22 mg/L(k=2),蒸发残渣的测定结果为(7.0±1.22) mg/L。
  • 胡大辉, 杜治国
    . 2012, (15):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解决目前现有电子标签防碰撞算法在电子标签数量较大时,读取效率低且耗时较长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二元指数后退的时隙选择算法,当碰撞发生时,改进算法以二进制指数方式进行时隙的增加,并随机选择时隙发送数据,重复这个过程直到所有标签被正确读出。仿真试验表明,在电子标签数量急剧增加时,改进算法的读取效率较高,电子标签读取所需时隙基本不增加。
  • 常英英, 卢博友, 周新梅
    . 2012, (15): 37-3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跌落方位的控制是跌落试验机自动控制技术的核心,目前大多采用人为固定跌落方位。为了降低操作复杂程度和人为误差等因素的影响,设计了一种基于虚拟仪器LabVIEW的包装六面体棱跌落的控制方案。方案采用梁式测力传感器将测得的信号通过数据采集卡传输到主机端,然后用LabVIEW软件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实时显示、监测与控制。
  • 刘 乘, 刘 勋, 沈训乐
    . 2012, (15): 4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把静态压缩本构方程拟合得到的应力-应变数据作为缓冲材料的载荷曲线,利用有限元仿真软件ANSYS LS-DYNA对DY-3重锤冲击EPP材料进行了仿真,得到了响应加速度-时间曲线,并与试验曲线进行了对比,误差在6%以内,说明了利用本构方程拟合的应力-应变载荷曲线,既能克服将缓冲材料简化为线性材料导致的缺陷,又避免了需要通过试验获取载荷曲线的弊端。
  • 张志昆
    . 2012, (15): 44-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单阐述了瓦楞纸箱抗压强度计算的若干公式。依据国家标准对若干种规格的瓦楞纸箱进行了抗压试验;使用所列公式对其抗压强度进行了计算,并对二者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纸箱在其他规格相同的条件下,高度为400 mm、长宽比为1.6左右、周边长为1 600 mm左右,这3个条件达到其中之一时,瓦楞纸箱的抗压强度较好;除Kellicutt公式外公式计算值与实测值相比过于保守,对实际生产参考意义有限。认为纸箱的设计生产有必要参考最优的尺寸数据进行。
  • 储 火, 张绍云, 杜启祥
    . 2012, (15): 48-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不同截面形式的柱状薄壁结构,其缓冲性能存在一定差异。基于ABAQUS/Explicit程序,对不同截面形式的柱状薄壁结构动态变形过程进行了有限元仿真,并在结构材料用量相同的条件下,简单比较了各种截面形式对动能吸收能力的差异。研究方法对缓冲包装设计等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李晓刚
    . 2012, (15): 5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研究包装件在实际流通环境振动特性下的振动规律,以车辆、包装件构成的六自由度运输包装系统为基础,构建了在以白噪声为输入的路面不平激励下的振动模型,建立了路面不平激励的数学模型、运输车辆以及包装件的动力学模型。借助Matlab/Simulink仿真技术,对运输包装系统随机振动进行了频域分析,得到了内装产品及易损零件随机振动加速度响应的幅值频谱和功率谱密度。仿真结果表明了随机振动强弱程度与频率的关系,全面反映了随机振动规律,为缓冲包装设计提供了理论依据。
  • 丁 毅, 马胜利, 赵丽娟
    . 2012, (15): 55-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提高汽车座椅工位器具的可靠性,对汽车座椅工位器具的动力学特性进行了研究。采用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模拟的方法,得到了汽车座椅工位器具的模态分析、谐响应分析以及线性曲屈分析结果,从而为工位器具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 张铭君, 李 琛, 张帅帅
    . 2012, (15): 58-60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一种拼装式食品周转箱,详细介绍了周转箱的侧板、底板和连接件的结构,并分析了周转箱的成型工艺。研究表明,该拼装式周转箱清洁卫生性能优良,能够灵活地组合不同尺寸,可循环使用,节约材料、空间和成本,能体现绿色环保思想。
  • 洪雪琴, 陆佳平, 王艳菊
    . 2012, (15): 61-63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太阳能组件包装在集装箱内的合理装载布局问题,提出了根据集装箱尺寸来设计改变运输包装件尺寸的方法。通过对运输包装件尺寸、组件产品装载数量和集装箱装载效率3者之间关系的计算,得出了较合理的太阳能组件包装模型,实现了集装箱装载效率最大化、包装方式的最优化,为行业产品包装提供理论依据和参考价值。
  • 宫运启
    . 2012, (15): 64-6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快速、有效地估算产品包装成本,可及时响应顾客对产品包装的询价、报价等方面的需求,也可为产品包装设计方案的技术经济评价、成本的降低提供支持。给出了针对产品包装特点的实例检索过程,采用分层实例推理的思路,以及知识引导策略和最相邻近策略相结合的检索方法,提出了利用相似实例的成本估算方法。以汽机旁路产品的包装成本估算为例,验证了方法的可行性及有效性。
  • 麒 麟
    . 2012, (15): 68-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建立了组合吸收能量机构的力学模型,研究了组合吸能机构的破坏模式,分析了该机构的加速度-时间曲线,为机械碰撞情况的吸收能量应用提供求解思路。
  • 杜启祥, 储 火, 张绍云
    . 2012, (15): 70-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对包装机齿轮机构中齿轮接触的有限元分析,得出了齿轮接触应力的分布和最大应力,对其中遇到的接触问题进行了探讨。实验验证了有限元模拟结果的准确性,有助于研究齿轮的失效原因,改进包装机齿轮的设计。
  • 王 川
    . 2012, (15): 72-7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叙述了用Pro/Mechanica软件对印版滚筒体进行前2阶模态分析的过程,根据分析结果,计算出了印版滚筒体的前2阶固有频率和振型。与滚筒齿轮的啮合频率比较,判断了滚筒的工作特性,为印版滚筒体的振动特性分析、振动故障诊断和预报以及结构动力特性的优化设计提供了依据。
  • 姚军财
    . 2012, (15): 75-7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结合CRT显示器的显色特性,基于线性插值的方法,对GOG模型进行改进,提出了一种新的考虑三电子枪相互干扰和环境亮度等影响因素的精确控制CRT显示器色度和色差的模型。通过实验测量和理论计算,结果表明,提出的模型颜色控制精度能够达到色度Y,L*,a*,b*的平均可控精度分别为0.255 4,0.280 4,0.072 5,0.125 5,可控色差精度为0.350 7ΔE*-ab,模型比现有的GOG模型在精度控制上有较大的提高。
  • 江新忠, 洪 亮, 朱 明
    . 2012, (15): 80-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针对同一色彩在不同显示器之间呈现出的差异,根据显示器色彩管理的基本原理和规范化应用流程,通过实验测量对显示器色彩管理文件进行了校正和规范,并对显示器特性文件进行了质量评价。
  • 王子煜, 孙刘杰, 李孟涛
    . 2012, (15): 84-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提出了一种增强数字水印系统鲁棒性的数字水印技术。算法将标识信息编码为快速响应矩阵码(QR码),将其作为数字水印,利用离散小波变换方法将QR码嵌入到了载体图像二级小波分解后的中频系数中,在保证水印不可见性的前提下能增强水印的鲁棒性。设计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将QR码作为数字水印,能增强水印安全性和鲁棒性,且该方法适用于任何水印算法。
  • 张桢杰, 刘 真
    . 2012, (15): 88-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分析基于线性回归、指数修正、胞元划分等3种算法原理的基础上,设计了实验,以评价3种算法在精度、稳定性上的优劣,从而为改进和优化分区纽介堡分色算法提供方向和思路。研究表明:在高保真印刷环境下,线性回归纽介堡方程精度和稳定性最低,指数修正纽介堡方程精度和稳定性其次,胞元划分纽介堡方程精度和稳定性最高。
  • 严爱国, 刘 真
    . 2012, (15): 9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颜色分区理论,对颜色分区理论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了剖析,提出了分区边界以及共享区域的概念和分区边界描述的修正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了判断颜色是否在共享区域内的规则。通过构建多色分色模型对修正算法进行了检验,对进行共享区域判断和不进行共享区域判断进行了比较。分色实验结果表明,分区边界描述修正方法能很好地解决颜色分区理论产生的误差,能进一步提高多色分色模型的精度。
  • 金张英, 郑 亮, 管雯珺
    . 2012, (15): 97-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ISO 13660 标准建议的测量方法,使用基于扫描仪的数字印刷质量检测系统进行了线条印刷质量评价和分析。采用液体墨粉和固体墨粉的静电照相数字印刷机,分别在2种不同类型纸张上输出了数字印刷品作为测试样张。根据检测系统测得的数据,分别从线宽、粗糙度和模糊度等ISO 13660定义的线条和字符质量属性,分析和评估了2款数字印刷机输出的印刷品的线条质量。测量分析发现,由于2款数字印刷机在成像系统、结构设计和墨粉上的差异,使其线条质量上也存在差异。
  • 徐明亮, 李成渊, 梅 娟
    . 2012, (15): 104-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SURF特征,在标准印铁图像中选择了若干特定的子区域,进而在检测印件图中选择与其大致对应的子区域,并提取了其中的SURF特征。将所提取的特征和标准图中相应区域中的SURF特征进行匹配,根据匹配结果,利用最小二乘法获得了2幅图的变换参数。随机选择一定数量的匹配像素点,计算了各自8邻域RGB平均值,并转换到了L*a*b*颜色空间,根据L*a*b*色差可判断印铁图像是否合格。实验结果表明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同时判别速度满足实际需要。
  • 裴 璐, 张 华, 赵士杰, 骆辉德
    . 2012, (15): 109-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实验的方法,从OPP膜上获取了10种凹印网穴深度在2种印刷速度下的实地密度数值,在MATLAB中建立了网穴深度与实地密度之间的一阶线性数学模型和非线性倒指数数学模型,探讨了凹印网穴深度与样品实地密度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凹印网穴深度与样品实地密度之间存在明显的非线性关系。
  • 陈海生
    . 2012, (15): 113-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设计了UV胶印油墨的配方,选用了4种填料分别配制油墨样品,测试了油墨样品的黏度、固化时间、细度及耐摩擦性等主要特性。研究表明:不同种类的填料及其用量对油墨性能的影响不同,所选的4种填料中,选用硫酸钡加填可显著提高油墨层的耐摩擦性;使用二氧化钛加填配制的油墨样品,填料用量为5%(质量分数)时,油墨的细度小,黏度适中,固化时间短,耐摩擦性较高。
  • 章珍霞, 张逸新
    . 2012, (15): 117-120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研究了采用喷蜡蜡线掩膜和丝印银线结合制作太阳电池选择性发射极印刷的特点,并通过实验对比分析,得出了选择性发射极太阳能电池相比常规电池:短路电流高了0.032 A,开路电压提高了0.003 V,串联电阻降低了0.16 mΩ,填充因子提高了0.02,转换效率提高了0.16 %。此外,SE电池各电性能参数比常规电池的电性能参数更稳定。
  • 沈丽燕, 钱军浩
    . 2012, (15): 121-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小型偶极子天线为研究对象,采用无选择和选择性2种不同的喷墨印刷方式印制,对比了2种印刷方式下天线的识别距离和油墨耗用量。实验证明,在表面电流密度较高处进行选择性印刷,以增加墨层厚度的方法,有利于降低喷墨印制无源超高频RFID标签天线的成本,性价比明显提高。
  • 易 欣, 于 伸, 苏丽萍
    . 2012, (15): 125-128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对厨房家具生产企业引入聚乙烯热收缩包装膜技术的可能性和技术问题进行了分析。通过经验总结和包装试验,对PE热收缩膜包装技术在厨柜上的应用技术和应用效果进行了探讨。结合厨柜企业包装成本高的现状和板式厨柜的特点,对PE热收缩包装膜应用成本进行了分析。研究表明,在板式厨柜中应用PE热收缩包装膜技术是有一定的前景的。
  • 赵春燕, 蔡 建
    . 2012, (15): 129-131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炭黑填充聚烯烃防静电机理,对影响炭黑填充聚烯烃防静电塑料薄膜性能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讨论,探讨并提出了防静电塑料薄膜的制造工艺过程控制的要点。
  • 陈 愚, 孙凤云
    . 2012, (15): 13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述了贮运发射箱的优点和用途,介绍了通用贮运发射箱的基本构成,着重对贮运发射箱不同类型的箱体、箱盖、定向器的优缺点进行了阐述,指出了贮运发射箱的设计原则和设计依据。
  • 葛红美, 乔向东
    . 2012, (15): 136-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使印刷包装企业能够发挥自身生产能力,制定出合理的生产计划,满足客户不同需求,提出了以约束理论及生产排产理论为指导思想,建立企业间网络互动服务,实现资源共享与优势互补的解决方案;同时,以苏北地区小型印刷包装企业生产排产为例,运用约束理论5步骤法,进行了瓶颈资源的识别,建立了网络互动服务,给出了基于约束理论思想的详细解决方案。
  • 罗龙均, 李良春, 张 易, 何庆鹏
    . 2012, (15): 141-1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借鉴地方企业对废旧产品的回收模式,结合我军实际,得到了由各战区销毁机构、装备制造厂家和第三方认证企业等3种回收机构所各自形成的3种回收模式。运用核心能力理论进行分析,得出了我军报废武器装备的回收处理,应以各战区销毁机构为主导,配以装备制造厂家和第三方认证企业的合作来共同进行。为我军报废武器的处理提供了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