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5-08-10
  

  • 全选
    |
  • 申江, 杨萌
    . 2015, (15): 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食品冷链的技术发展现状, 为促进食品冷链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近年来国内外食品冷链技术的应用和研究现状进行分析, 介绍食品冷链中各个环节 (预冷、 速冻、 冷库、 冷藏运输及冷藏销售等) 的技术进展。结果 我国食品冷链各个环节的技术及应用还存在一些问题, 还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结论 食品冷链技术的发展, 不仅需要完善冷藏链的相关法律、 法规及标准体系, 更需要研究和开发能耗低、 可靠性高且具有智能化的冷链设施和装置。对于果蔬冷链, 发展智能化产地冷链装置是完善果蔬冷链的必要条件。冷链设施正常运行还需要专业的长期售后服务或巡回维护。
  • 邹毅峰, 谢如鹤, 刘广海
    . 2015, (15): 9-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生鲜食品品质动力学模型的方向。方法 归纳整理国内外生鲜肉、 生鲜鱼、 蔬菜、 水果及其冷链物流过程中的品质动力学模型相关文献, 并进行比较分析。结论 在生鲜食品品质下降过程中, 各种品质特性的变化速率是不一样的, 但是对于某一种特定的生鲜食品而言, 总可以通过一些关键指标 (如微生物菌落总数、 硬度、 维生素C、 叶绿素等) 建立品质动力学模型, 品质变化速率一般遵循Arrhenius关系式。肉类、 鱼类等动物性食品的品质动力学模型遵循一级反应方程式, 而果蔬等植物性食品的品质动力学模型一般遵循零级反应方程式, 由于其要考虑的因素和检测的指标更多, 所以品质动力学模型趋于多样化。将食品品质动力学模型应用于冷链物流管理是一个新兴的研究领域, 由此建立一些简明的、 能够满足物流需求的品质动力学模型和指标亟待解决。
  • 刘爱芳, 谢晶
    . 2015, (15): 16-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生物保鲜剂在金枪鱼贮藏中的研究现状。方法 首先分析金枪鱼贮藏过程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 其次介绍抗氧化生物保鲜剂、 抑菌生物保鲜剂、 复合保鲜剂在金枪鱼保鲜中的应用现状。结果 金枪鱼贮藏过程中常见的腐败微生物为假单胞菌、 腐败希瓦氏菌等, 生物保鲜剂的复合使用以及与气调包装技术结合可增加保鲜效果, 延长货架期。结论 生物保鲜, 尤其是复合保鲜剂以及生物保鲜剂与其他物理保鲜技术相结合在金枪鱼保鲜中极具发展潜力。
  • 黄艳, 章学来
    . 2015, (15): 23-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的应用进展, 提出仍需解决的问题。方法 综述了蓄冷技术应用于蓄冷板冷藏车、 蓄冷型保温运输箱、 控温包装、 低温仓储冷库等领域的研究进展, 同时对食品冷链用蓄冷剂的相变温度、 相变潜热、 用量等相关参数及其与微胶囊等技术的复合研究进行了论述。结果 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的各环节中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背景和节能潜力。结论 蓄冷材料本身、 蓄冷板冷藏车、 蓄冷式多温共配技术等是今后蓄冷技术在食品冷链物流中应用的研究方向。
  • 朱怡馨, 陈晨伟, 罗敏成, 谢晶, 杨福馨, 侯忱希, 童瑶
    . 2015, (15):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可折叠水产品运输保温包装箱。方法 借鉴纸包装结构设计中的可折叠设计思想, 以塑料中空板为箱体材料, 结合保温材料, 得到可折叠水产品运输保温包装箱结构设计方案, 将其与普通塑料泡沫箱进行物流成本对比分析, 通过抗压试验测定分析不同类型水产品运输保温包装箱的抗压强度。结果 该包装箱实现了空箱储运时可折叠, 降低了物流成本; 箱子抗压强度好, 优于市场上常用的水产品塑料泡沫箱, 同时可通过调整外箱体材料及保温材料来优化包装箱的各方面性能; 在采用该包装箱进行水产品包装时, 需在内包装中增加塑料袋来满足水产品物流运输过程中防水渗漏的要求。结论 该可折叠水产品运输保温包装箱的结构设计方案可行, 力学性能好。
  • 徐明悦, 李洪军, 贺稚非, 王珊
    . 2015, (15): 34-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对兔肉在冷藏期间品质特性的影响。方法 测定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的物理特性, 并研究包膜处理对 (4±1)℃冷藏兔肉的pH值、 剪切力、 硬度、 挥发性盐基氮 (TVB-N)、 硫代巴比妥酸值 (TBA)、 高铁肌红蛋白含量 (MetMb) 和菌落总数等指标的影响。结果 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的抗拉强度为(13.82±0.46)MPa, 伸长率为(28.08±0.23) %, 水蒸气透过率为(1.24±0.03) ×10-10 g/ (m·s·Pa)。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可使兔肉冷藏过程中的剪切力和硬度减缓下降, 在贮藏中后期显著延缓兔肉pH, TVB-N, TBA, MetMb值的上升(P<0.05), 明显抑制兔肉表面微生物菌落总数的增加。结论 玉米淀粉-壳聚糖可食膜可有效减缓生鲜兔肉在冷藏过程中的品质劣变, 具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 严灿, 刘升, 贾丽娥, 阚朝勃, 段小明, 王达
    . 2015, (15): 40-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0 ℃条件下不同聚乙烯薄膜包装雪青梨贮藏24周后对其品质的影响。方法 采用0.03 mm厚的PE膜、 0.06 mm厚的PE膜和微孔膜对雪青梨进行包装后, 测量在0 ℃贮藏24周的品质变化。结果 在 0 ℃条件下贮藏 24 周后, 微孔膜包装雪青梨的品质最好, 其感官评价为 7.0, 失重率为1.65%, 硬度为24.36 N, 维生素C含量为6.68 mg/100 g, 可溶性固形物、 可滴定酸、 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分别为10.93%, 0.107%, 4.61%。结论 薄膜包装能够抑制雪青梨冷藏期间失重率的升高和延缓感官评价、 维生素C、 可溶性固形物、 可溶性糖和可滴定酸含量的降低, 微孔膜包装的雪青梨品质最好。
  • 李保国, 朱玲, 马静
    . 2015, (15): 45-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延长双孢菇的保质期、 减少腐烂损失做相关实验研究。方法 采用真空预冷技术对双孢菇进行保鲜实验研究。结果 经不同真空压力预冷处理后的双孢菇, 其失重率、 硬度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 特别是经1 kPa真空预冷处理的双孢菇质量损失和硬度减少最低。随着预冷终温的降低,双孢菇的质量损失和硬度下降减缓, 经真空预冷终温 5 ℃处理的双孢菇质量、 硬度、 色差变化率最低。结论 经真空预冷处理的双孢菇在贮藏期间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 真空预冷技术能有效延长双孢菇的贮藏期。
  • 夏文汇, 彭瑶, 何玉影
    . 2015, (15): 50-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食品安全有效监管问题, 从供应链物流角度对我国食品及食品包装供应链物流运行机制进行研究。方法 运用供应链管理和物流管理的基本概念、 原理和研究方法, 从食品安全视角阐释食品供应链物流运行现状、 问题及其相关因素。结果 明确提出了食品供应链物流三大运行机制,即建立安全保障机制, 包括主要内容及构建食品包装安全的采购、 冷链和追溯三大核心物流系统; 建立食品供应链物流集成机制; 建立食品供应链物流企业的公共道德责任机制。结论 从食品安全视角研究食品供应链物流的运行机制问题, 建立食品包装供应链物流安全保障体系, 有助于食品及食品包装物流安全长效机制的建立。
  • 张帆, 孙昊, 张新昌, 钱江, 杨晓玲, 喻翠
    . 2015, (15): 55-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电晕处理、 磷酸/硅烷偶联剂 (KH550) 溶液及二者结合的方式对竹材中竹青、 竹黄进行表面改性, 研究其表面润湿性能、 化学成分变化, 以及对所制备环保代木包装材料性能的改善。方法以水和甘油为测试液, 采用切线法测量接触角变化和进行红外光谱分析; 将经3种处理方式处理后的竹纤维与木纤维以质量比1∶1混合, 加入7%(占纤维绝干量的比例)大豆基胶粘剂后制备环保代木包装材料, 测试其物理力学性能, 并与同类材料的性能进行比较。结果 经电晕处理、 磷酸/硅烷偶联剂(KH550)溶液处理和联合处理后, 制备的环保代木包装材料的静曲强度分别为24.8, 13.1, 17.1 MPa;内结合强度分别为 1.73, 1.46, 1.68 MPa; 吸水厚度膨胀率分别为 4.9%, 6.9%和 5.9%; 密度分别为0.788,0.690和0.769 g/cm3。与未处理后所制备的环保代木包装材料相比, 经过处理后制备的环保代木包装材料在物理力学性能上均有提高。结论 3种表面处理方法改性竹青、 竹黄表面, 对竹青、 竹黄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和环保代木包装材料性能的改善以电晕处理最为显著。
  • 王海莉, 肖生苓, 岳金权, 刘银鑫
    . 2015, (15):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不同木素含量的纸基对保鲜纸中亚氯酸钠留着率的影响规律。方法 采用化学浆和化学机械浆配抄不同木素含量的纸基, 采用涂布法制得保鲜纸, 利用 《纸浆 酸不溶木素的测定》 中的方法测定纸基中木素的含量, 用碘量法测定亚氯酸钠的留着率。结果 随着时间的延长, 纸基中亚氯酸钠的留着率均出现下降趋势, 但下降程度和速率不同。结论 纸基中木素含量与化学机械浆的比例呈正相关性, 木素会导致亚氯酸钠留着率的降低, 木素含量与亚氯酸钠留着率的降低程度呈正相关。
  • 安胜男, 牟信妮, 王丽超, 王鹏, 张书驰, 孙诚
    . 2015, (15): 67-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市场多样化的需求, 研究扩展对称结构 n棱柱(台)折叠纸盒的自锁底作业线。方法集中研究了各种对称结构多棱柱(台)盒底的第3粘合点, 定义了自锁底纸盒的第1、 第2、 第3非成型作业线, 提出了 n≥5的 n棱柱(台)型自锁底折叠纸盒设计的第3非成型作业线。结果 n不论是奇数还是偶数, 对称结构的 n棱柱(台)折叠纸盒在自锁结构设计时, 第3非成型作业线是盒底主板的轴对称线, 该线是盒底1个角或1对角的角平分线, 其起始端由盒体的成型作业线或第1非成型作业线在盒底投影的位置决定, 这是此结构设计的关键。结论 提出的第3非成型作业线, 可以增加自锁底的粘合面积和盒底强度, 同时使自锁底设计的盒型更加多样化。
  • 孙亮, 齐明思, 王俊元, 赵奇
    . 2015, (15):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缓冲性能优良的缓冲结构, 并评估其填充材料的力学性能。方法 把泡沫铝原材料加工成试样尺寸, 用钻床给泡沫铝试样钻孔, 填入不同体积分数的聚氨酯。采用冲击实验的方法对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在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试样中, 聚氨酯的体积分数为4.9%时材料韧性最好。结论 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结构的缓冲性能比泡沫铝单体更好,是最理想的抗高冲击、 高过载缓冲防护材料。
  • 邢月卿, 孙德强, 方健, 李剑玲
    . 2015, (15): 77-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率曲线的实现方法。方法 讨论了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的原理、 算法和具体实现过程; 在频域分析过程中, 采用加窗函数减少能量泄漏, 采用韦尔奇方法改进功率谱估计的方差特性; 采用振动台、 振动控制仪、 A/D转换板、 加速度传感器等硬件, 以正弦扫频方式对由质量块和缓冲材料组成的包装系统进行激励, 通过对采集到的激励信号和响应信号的分析处理, 得出缓冲材料时域和频域分析方法的振动传递率。结果 基于数据分析处理和振动传递特性测试实验的原理, 利用软件LabVIEW编制程序, 实现了缓冲材料振动传递特性测试系统的开发和振动传递率曲线的2种绘制方法, 2种方法得到的曲线比较接近。结论 该测试系统操作简单, 人机界面友好, 为缓冲包装材料的优化防振设计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
  • 陈秀, 卢立新, 王军, 蒋焕新
    . 2015, (15): 83-86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枕形袋式气调包装气体置换过程的三维流场, 改进气体置换装置的结构。方法 以BBFG-120枕式包装机为物理模型, 设计一种枕形袋式气调包装机气体置换新结构; 建立传统结构与新结构气体置换装置的物理和数值模型; 使用Gambit建立分析模型并划分网格, 应用Fluent软件对气体置换过程进行模拟分析; 建立评价气体置换装置性能的指标, 分析气管置入位置与气管数量对气体置换性能的影响。结果 相较于传统结构, 新结构具有气体置换率较高、 气体耗气量较低、 气体流动平稳和压力分布均匀等特点。结论 新结构在各方面的性能均优于传统结构, 为袋式气调包装机的设计提供了参考。
  • 杨佳, 赵春玲, 计宏伟, 郑海友, 冯智劼
    . 2015, (15): 87-90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高温 40 ℃条件下塑料包装桶和钢塑复合桶的堆码强度。方法 利用 SolidWorksSimulation CAD/CAE软件建立塑料包装桶和钢塑复合桶运输性能试验模型和模拟运输试验条件, 模拟分析其在高温堆码条件下的力学行为, 得到堆码载荷作用下应力场和变形场。结果 塑料包装桶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的21.13%, 最大位移为4.12 mm; 钢塑复合桶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极限的11.09%, 最大位移为0.0374 mm。容量200 L的塑料包装桶及钢塑复合包装桶的堆码高度能够达到3 m, 此时包装容器的最大应力并未达到屈服强度, 包装容器仅发生弹性变形。结论 通过高温堆码强度模拟分析,能够评价塑料包装桶和钢塑复合桶的强度。
  • 杨光照, 章军
    . 2015, (15): 91-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片弹簧骨架气动柔性手爪, 以苹果为对象对抓持全过程进行研究。方法 片弹簧大变形状态分析等效于悬臂梁, 利用微分方法和Matlab编程, 求解该大变形的非线性微分方程。结果 建立了驱动负载、 抓持负载下的力学模型, 求解出了手爪片弹簧大变形和稳定抓持时所需的气缸压强,为该柔性手爪的应用提供了依据。结论 该柔性手爪可以实现对目标抓持物的稳定抓持。
  • 徐敏, 陈州尧, 李俊蒂
    . 2015, (15): 95-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码垛路径以节省码垛时间。方法 在一定姿态的约束下, 对常见的四自由度机械臂进行建模分析, 利用几何学求得逆运动学解。将码垛机器人码垛看作一类有顺序约束的旅行商问题(TSP), 采用模拟退火算法寻找最优的码垛路径, 并进行码垛实验。结果 通过与随机选择的码垛路径进行对比, 发现基于模拟退火算法的运动方案缩短了码垛的时间。结论 通过模拟退火算法对码垛路径进行规划, 提出了快速码垛的方案, 对实际生产中码垛和上、 下料系统开发都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 王南, 崔浩洋, 周莎莎
    . 2015, (15): 99-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芯片封装 “两转一移” 柔性并联机构3-SPR和3-RPS的运动特性和静力学特性, 并比较优劣。方法 运用螺旋理论对运动副不同分布的3-SPR和3-RPS机构进行运动学分析, 并运用螺旋分析法求解机构的等效约束力及驱动力, 得出在外载荷下机构的等效平衡方程; 通过Matlab软件编程进行理论计算, 运用SolidWorks软件进行建模及Adams静力学仿真, 以验证理论计算的正确性, 并运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仿真验证。结果 运动副摆放位置不同, 其约束力对3-SPR和3-RPS机构产生的影响也不同, 3-SPR并联机构的约束力作用于定平台, 相对于3-RPS并联机构的约束力作用于动平台, 其约束力所产生的扰动更小, 支链的变形更小。结论 3-SPR机构具有更好的稳定性, 在芯片封装、 压印等高精度包装工程应用中可满足更高的精度要求, 为柔性机构的研究提供了理论参考。
  • 李志, 安维胜, 伍玉玲, 李赟喆
    . 2015, (15): 104-107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缩短设计周期、 节约生产成本和方便设计人员操作, 开发基于SolidWorks的塑封机构参数化设计系统。方法 在SolidWorks平台上, 通过使用Visual C++6.0的ATL COM向导模式, 对生产蝇香产品的塑封机构进行参数化定制开发。结果 在Visual C++6.0的MFC中建立的人机交互界面上输入蝇香产品的直径等参数, 可以快速得到塑封机构的零件模型、 装配体模型和工程图。结论 建立的塑封机构参数设计系统能够缩短计周期, 降低生产成本, 指导生产实践。
  • 李光, 樊明
    . 2015, (15): 108-1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实现蜂窝纸板包边工序的机械化和自动化, 提出一种新型蜂窝纸板包边工艺, 并对其制品的侧面载荷性能, 即侧面戳穿的承载状况进行研究。方法 提出了包含压溃、 压痕、 上胶、 折边和侧面压紧等5个关键工序的新型包边工艺, 并与现有手工包边工艺生产的蜂窝纸板进行对比实验, 测试和分析了2种包边工艺生产的4种不同厚度蜂窝纸板, 在侧边受集中载荷下戳穿所需的最大载荷。结果 手工包边生产工艺的蜂窝纸板侧面受集中力时, 最大戳穿力只与包边纸的性能有关系, 蜂窝纸板厚度对其没有太大的影响; 新型包边工艺生产的蜂窝纸板在侧面受集中力时, 最大戳穿力与包边纸的性能有关, 同时蜂窝纸板厚度对其也会产生较大影响; 新型包边工艺生产的同种规格蜂窝纸板侧面戳穿所需的最大载荷大于手工包边方式生产。结论 新型包边工艺大大提高了蜂窝纸板的侧面载荷能力, 同时可实现机械化和自动化加工, 极大地提高了蜂窝纸板后道工序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 张丹静, 石秀东, 梁小龙, 范亚运
    . 2015, (15): 113-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纸盒灌装设备的吸包机构凸轮型线进行优化。方法 通过对机构自由度的研究, 得出吸包头运动与凸轮型线为一一对应关系, 基于此对吸包机构进行基于ADAMS的仿真, 得到不同时间组合下凸轮的理论型线, 通过对凸轮型线压力角和曲率进行分析, 获得最优凸轮型线。结果 对比发现,优化后凸轮型线的位移、 速度、 加速度曲线过渡部分更加光顺, 悬停吸包时速度和加速度均为0, 吸包过程可靠性高。结论 基于ADAMS的凸轮型线逆向求解优化方法可行, 结果可信度高。
  • 杨铁, 张云鹤, 马岩, 任洪娥, 丛亮, 杨春梅
    . 2015, (15): 119-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PLC控制系统对电动机进行正反转控制, 提高封边机板材进给系统动作调整的自动化程度。方法 在对封边机板材进给系统动作要求进行分析的基础上, 基于PLC控制系统, 对封边机板材进给系统中电动机正反转及整体控制进行程序设计, 以实现进给系统中电动机的动作顺序控制。结果 利用PLC控制封边机板材进给系中电动机的动作顺序, 实现了进送料、 宽度调整、 输送和机架与升降台等机构的动作调整, 封边机板材进给系统的工作过程能自动控制。结论 该封边机板材进给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保证了板材运动的稳定性和控制的可靠性, 提高了生产效率。
  • 张昌凡, 罗利祥, 何静, 张淼滢, 周飞, 廖慧君
    . 2015, (15): 124-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相带第1匝发生短路故障对永磁电机失磁的影响。方法 利用有限元法, 在对电机的设计参数及绕组结构进行介绍的基础上, 运用ansoft软件建立了永磁电机模型, 并计算了不同故障类型对永磁电机的失磁影响; 提取了不同故障下, 永磁电机短路线圈的电流变化波形和磁密矢量分布图; 从绕组分布的2个不同方面,讨论了不同相带的第1匝发生短路故障时, 去磁磁场的大小、 失磁区域的大小和失磁区域分布之间的关系。结果 失磁区域的大小和分布与短路线圈的空间位置有关。结论 该研究结果可以作为判断短路线圈与永磁体失磁位置的依据, 也为永磁同步电机的设计提供了技术参考。
  • 刘攀, 刘真, 吴光远
    . 2015, (15): 130-134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色度色域映射中出现的同色异谱现象, 提出一种基于点集模型的光谱域映射算法。方法 以设备采样样本为基础, 在LabPQR空间内构造色度色域和PQR色域, 以此描述光谱色域; 采用分级映射方法, 在Lab和PQR等2个子空间内对目标光谱依次判断并进行映射。结果 以munsell 1269个色块为检验样本进行试验, 结果显示: 提出算法色度误差为1.0779, 光谱误差为5.12%。结论 提出算法能够有效降低同色异谱现象, 并拥有较高的光谱输出精度, 映射之后的结果能够满足在多种光源下与目标的视觉匹配。
  • 郭凌华, 邢铁豆, 刘国栋, 陈燕
    . 2015, (15): 135-137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解决目前半色调加网信息隐藏技术中显隐效果不佳的问题。方法 通过分析显隐菲林片的显隐机理, 从微观几何角度出发, 建立隐藏信息与显隐菲林片之间的几何匹配关系。结果 隐藏图文与显隐菲林片之间匹配关系的建立, 使二者能够实现一对一的精确匹配, 模拟实验的显隐效果清晰。结论 为半色调加网的信息隐藏与显隐提供了参考方法。
  • 刘峰, 邵丹
    . 2015, (15): 138-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显著像素复合矩阵的多图像同步无损实时加密算法。方法 提出引入ZigZag机制,扰乱所有明文像素位置。定义显著像素择取机制, 将置乱后的密文像素分割为显著像素与次要像素, 形成多个显著像素矩阵。设计迭代复数模型, 将这些显著像素矩阵形成复合矩阵, 借助奇异值分解与Logistic映射, 得到矩阵密钥最后构造扩散函数, 利用矩阵密钥对显著像素复合矩阵执行扩散, 获取密文。结果 文中加密机制高度安全, 且无失真, 与当前多图像加密机制相比, 文中算法的加密效率更高,可满足实时性传输需求。结论 文中算法可同时对多幅图像进行实时安全加密传输。
  • 洪亮, 楚高利, 邓倩, 王娜
    . 2015, (15): 145-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预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编程, 借助MeasureTool软件自动测量, 获取建模和测试数据, 通过反复测试选择建模合适的参数, 并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以获取较好的RGB-Lab色空间转换模型。结果 经广义回归神经网络模型测试, 得到色块平均色差达到2.5275, 最大色差达到19.3620。结论 该方法建模简单方便, 网络训练速度快, 转换精度高, 对显示器颜色空间转换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 顾桓, 田红, 高妍
    . 2015, (15): 149-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Internet的云端通讯、 云数据分析和服务的机联网应用系统, 实现远程维护和工艺指导等设备增值服务。方法 基于凹印和柔印设备的机联网工程实践, 通过Windows Azure云平台,构建包括数据平台和网关、 印刷企业自有云和制造商服务云的三层云框架, 形成以数据网关WCF数据服务组件、 印刷企业云ServiceBus通讯组件为核心的设备运行数据的流程与接口, 并借助Azure的OLAP和机器学习平台, 结合设备运行和工艺管理数据, 形成印刷设备的智能云服务REST API平台。结果 提高了大型包装印刷设备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创新了其云端化管理的应用模式, 提供了实用的系统应用案例。结论 该系统将包装印刷设备与云计算结合起来, 为设备制造商和印刷企业的设备管理及生产实践提供一种新的方案。
  • 任少杰, 郝永生
    . 2015, (15): 153-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我军导弹装备管理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形势, 提出了一种基于射频识别技术的导弹装备管理方案。方法 详细阐述了方案的设计思想, 介绍了工作原理及流程,并客观分析了方案的特点。结果 对数据分区实现、 编码方式选取、 读写器技术参数选择等关键问题给出了解决方法。结论 提出的方案为信息化条件下实现我军导弹装备高效安全管理提供了新的手段, 可行性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