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20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20-01-13
  

  • 全选
    |
  • 张鹏, 朱文月, 李江阔, 薛友林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几种气体调控研究进展,为微环境气体调控贮藏果蔬提供一定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综述气体调控应用气体范围、设备设施,以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并对我国气调贮藏果蔬的未来进行展望。结果 气调贮藏是目前国际上一种比较先进的果蔬贮藏手段,但在我国由于起步晚、设备成本和普及度等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其进一步的发展。结论 微环境气体调控保鲜果蔬是未来果蔬贮藏的发展方向和研究热点,融合多元信息的气体调控越来越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青睐。
  • 那广宁, 高聪聪, 纪海鹏, 张飞鹏, 李奔腾, 陈存坤, 张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研究不同保鲜剂组合对无核白葡萄采后贮藏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无核白葡萄为实验材料,选取CT2 4包+CT5 1包、CT2 2包+CT5 1包、CT2 2包+CT5 1包+O3 10.7 mg/L 1h和CT2 2包+CT5 1包+ClO2 3 mg/L 1h等4种保鲜剂组合处理葡萄,每隔15 d测定呼吸强度、腐烂率、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硬度、还原糖、多酚氧化酶活性和抗坏血酸酶活性等各项指标。结果 在温度(-1±1)℃的贮藏条件下,在4种处理中,随着贮藏时间的延长,采用CT2 2包+CT5 1包处理后效果较好,在贮藏75 d后,CT2 2包+CT5 1包+O3 10.7 mg/L 1 h处理组果实的呼吸强度为4.16 mg/(kg•h),腐烂率为30.3%,可溶性固形物质量分数为20.83%,可滴定酸质量分数为0.86%,硬度为4.16 kg/cm2,还原糖质量分数为15.62%,多酚氧化酶活性为0.41 U/(min•g),抗坏血酸酶活性为18.42 U/(min•g),明显优于其他3种处理。结论 CT2 2包+CT5 1包+O3 10.7mg/L 1h处理能够较好地延长葡萄的贮藏期,维持果实的贮藏品质。
  • 纪海鹏, 张佳楠, 董成虎, 关军锋, 陈存坤, 于晋泽, 席兴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臭氧浓度对美人指葡萄的保鲜效果。方法 以美人指葡萄为实验材料,设置0,6.72,12.84,19.26 mg/m3等4种臭氧浓度对果实进行处理,通过测定贮藏期间美人指葡萄的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硬度、色差、还原糖含量和多酚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来研究美人指葡萄在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变化。结果 结果表明,3组臭氧处理组对美人指葡萄均有一定的保鲜效果,其中19.26 mg/m3处理组的效果要优于6.72和12.84 mg/m3处理组。在整个贮藏过程中,19.26 mg/m3处理组果实的果柄耐拉力、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和还原糖的含量分别下降了2.71 N,1.58%,2.76 N,5.51%,果皮的L*值提高了4.22,同时多酚氧化酶(polyphenol oxidase, PPO)的活性降低了0.072 U/(min•g)。结论 采用19.26 mg/m3臭氧浓度能够有效保持美人指葡萄采后果实的品质,减缓了美人指葡萄果柄耐拉力的降低进程,以及还原糖含量的减小趋势,保持了果实的硬度、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果皮色泽,同时抑制了多酚氧化酶活性,延缓了果实褐变的进程。
  • 张建超, 张鹏, 田世平, 薛友林, 李江阔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几种常用的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技术及建模方法,为苹果及其他水果病害的无损检测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方法 综述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技术和建模方法的原理,以及国内外的研究进展。结果 在苹果霉心病的无损检测中,光谱检测技术应用较广泛,生物电阻抗特性、各种成像检测技术和机器智能感官仿生检测技术逐渐得到发展,融合多源信息的霉心病检测技术也越来越受到研究者的青睐。结论 苹果霉心病无损检测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许多检测技术和建模方法的参数还需要进一步优化。随着研究的深入,无损检测技术不仅可以应用于水果病害的检测,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食品工业,具有广阔的研究前景。
  • 曹森, 赵成飞, 崔世江, 陈文静, 黄元彬, 罗冬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探究复合保鲜剂对鲜切天麻保鲜效果的影响,为鲜切天麻采后保鲜提供参考依据。 方法 以鲜切天麻为实验材料,采用四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考察茶多酚、柠檬酸、抗坏血酸、壳聚糖复配对鲜切天麻感官评价的影响,以鲜切天麻感官评价为控制指标,筛选出适宜鲜切天麻的复合保鲜剂配方。结果 复合保鲜剂的最佳配方为茶多酚质量分数1.25%,柠檬酸质量分数0.50%,抗坏血酸质量分数0.20%,壳聚糖质量分数0.90%。与采用清水处理相比较,该复合保鲜剂在4 ℃下贮藏15 d,能有效维持鲜切天麻的硬度和色差L*值,延缓其天麻素和多糖含量的下降, 保持鲜切天麻PPO活性和POD活性。结论 复合保鲜剂能有效地保持鲜切天麻的商品价值,可用于鲜切天麻采后保鲜。
  • 吴文能, 曹森, 雷霁卿, 袁萍, 李江阔, 王加忠, 王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对“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主要致病菌的抑制活性。方法 以“贵长”猕猴桃为实验材料,对猕猴桃软腐病进行分离纯化鉴定,采用抑制菌丝生长速率法,并采用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对猕猴桃软腐病的抑制活性进行测试。结果 从“贵长”猕猴桃软腐病中分离鉴定出灰霉菌(Botrytis 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4种食药两用中草药粗提物在50 mg/mL时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一定抑制活性,其中八角茴香对4株致病菌都具有较好的抑制活性。结论 采用菌丝生长抑制速率法,发现八角茴香对霉菌(Botrytis cinerea)、拟茎点霉菌(Phomopsis sp.)、葡萄座腔菌(Botryosphaeria dothidea)和青霉菌(Penicillium sp.)等具有较好的抑制率。
  • 张冉, 杨丽丽, 李秋莹, 李颖畅, 孙彤, 励建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复合缓释涂膜对美国红鱼鱼片的保鲜性能,获得具有长效作用的高效保鲜材料。方法 将具有缓释作用的茶多酚脂质体(TP-Lips)与溶菌酶(LZM)复合后加入至壳聚糖(CS)涂膜液中,采用流延法制备TP-Lips/LZM-CS复合缓释涂膜。以美国红鱼鱼片的新鲜度为指针,评价复合涂膜的保鲜性能。结果 TP-Lips/LZM-CS复合缓释涂膜可有效抑制鱼肉中微生物的生长,延缓鱼片pH、硫代巴比妥酸(TBA)值的升高和鱼肉质构指标的变化。结论 TP,LZM和CS的复合使用有效地拓宽了抗菌谱,同时,脂质体和涂膜共同组成的缓释体系,使TP和LZM的作用时间更长,TP-Lips/LZM-CS复合涂膜的保鲜性能最优,并能够将4 ℃下冷藏美国红鱼鱼片的货架期延长至15 d以上。
  • 师广强, 田勇浩, 吴建帮, 阳锋, 张存雍, 刘扬, 赵劲飞, 张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解决库尔勒香梨在包装、运输过程中因静压产生的香梨损伤问题。方法 在不同压缩速率、不同摆放位置、不同缓冲压头条件下,利用万能试验压缩机测量分析香梨机械特性参数变化规律。结果 各压缩特性参数的分布规律大致相同,生物屈服极限、破坏极限、变形能、破坏能均随着压缩速率的增大逐渐增大,屈服极限、破坏极限在随压缩速率增大而增加的过程中有极值存在。香梨纵向部位压缩特性参数均大于横向部位压缩特性参数。在相同摆放位置下,泡沫缓冲压头的压缩特性参数最大,钢板压头下的特性参数最小。当速率为30 mm/min时,在泡沫缓冲压头下,香梨横向摆放时的生物屈服极限为105.98 N,变形能为242 N•mm,破坏极限为155.25 N,破坏能为582 N•mm。香梨纵向摆放时的生物屈服极限为135.91 N,变形能为521 N•mm,破坏极限为177.07 N,破坏能为942 N•mm。结论 不同缓冲压头下的压缩特性参数曲线分布规律大致相同,屈服极限和破坏极限在随压缩速率增大而增加的过程中有极值存在。香梨纵向摆放受到外界的机械损伤小于横向摆放所受的机械损伤,在香梨包装、贮藏、运输过程中应考虑摆放位置,尽可能让香梨纵向受力。当使用泡沫材质进行包装时,香梨机械损伤最小,在香梨包装时应考虑选用泡沫包装材质。
  • 吕晋妤, 陈淑祥, 焦毅, 胡晓青, 帅松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木鱼石作为食品接触材料时,对食品中钙、铁、镁元素的迁移来证实木鱼石是否具有对人体有益的功效。方法 在全矿区采样,将木鱼石磨片,采用水性食品模拟液、酸性食品模拟液浸泡法,利用原子吸收光谱仪,对钙、铁、镁元素的迁移进行研究。结果 山东长清木鱼石中钙、铁、镁元素等3种主要元素在水性、酸性食品模拟液中均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迁移。结论 山东长清木鱼石主要组成矿物为白云石,木鱼石在水性食品模拟液(蒸馏水)浸泡液以及酸性食品模拟液中都可以迁移出铁、钙、镁,其中酸性食品(体积分数为4%的乙酸)模拟液迁出的钙、铁、镁元素含量远高于水性食品。
  • 常江, 金向阳, 巩雪, 聂义然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辟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的新途径,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方法 利用玉米秸皮进行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并对制备的微晶纤维素的成分、含量及不同制备条件下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 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当反应时间为69 min,反应温度为50 ℃,纤维素酶质量为0.98 g时,玉米秸秆皮微晶纤维素的聚合度取得最优值为104;同时,利用响应面法分析了各因素对响应值的影响规律,建立了回归方程,根据方差分析结果,所建立的方程具有极显著性。结论 玉米秸皮微晶纤维素的制备及在喷墨打印纸制备产业的应用,为玉米秸秆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有效的途径。
  • 张平平, 闫淑, 黄凯, 刘亚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有效提升柔印薄膜水墨的印刷适性,对润湿剂W1、消泡剂D1以及增稠剂T1在柔版薄膜水墨制备过程中不同添加量产生的影响及其最佳值进行探究。方法 通过对柔印薄膜水墨粘度、细度、附着牢度及稳定性等性能测试,确定了润湿剂W1、消泡剂D1以及增稠剂T1的最佳用量。结果 随着润湿剂W1含量的增加,柔版水性油墨的润湿性先增加后减小,W1质量分数最适为0.6%~0.9%;加入增稠剂T1后,柔印水墨体系粘度明显增大;当T1的质量分数超过0.9%后,柔印水性油墨的粘度突增,且热稳定性差;当消泡剂D1的质量分数为0.4%时,可以达到很好的消泡及抑泡效果,且附着及热稳定性能优异。结论 柔印薄膜水墨中加入适量的润湿剂、消泡剂及增稠剂可以增加其印刷适性。
  • 邓倩, 张小芳, 陈天佑, 陈明帅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分析不同配方和比例原材料对水基丝印油墨性能和印刷适性的影响。方法 分别以聚氨酯乳液、丙烯酸树脂乳液、水性色浆为主剂,增稠剂、干燥剂、消泡剂等为辅助剂配置水性油墨;利用平行板粘度计、旋转粘度计等检测油墨的粘度、软硬程度、流动值、拉丝性能、耐抗性等相关性能。结果 随着丙烯酸树脂乳液相对于水性色浆比例的增大,粘度逐渐增加,丝头越短,油墨越硬,光泽度提高;随着聚氨酯乳液相对于水性色浆比例的增大,粘度逐渐减小,丝头越长,油墨先变软后变硬,光泽度降低;随着增稠剂加入量的增大,油墨粘度增大;随着催干剂的加入,油墨干燥时间缩短。结论 丙酸烯树脂乳液与水性色浆的质量比为5∶1时为较优配方;聚氨酯树脂乳液与水性色浆的质量比为3∶1时为较优配方。
  • 林晶, 陈鼎, 李超鹏, 张炜, 陆俊杰, 毛益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瓦楞纸板生产线后端纸板垛自动捆扎问题,设计一种自动捆扎设备。方法 针对绕绳打结等要求,选用经济实惠、轻便灵活的塑料绳,由此设计、试验、制造出能对瓦楞纸板垛进行绕绳、打结动作的机构。结果 设计的自动绕绳打结机构使用电机、气缸驱动,替代人工对瓦楞纸板垛进行自动捆扎,降低了劳动强度,工作效率明显提高。结论 所设计的自动绕绳打结机构能满足瓦楞纸板的捆扎要求,降低了人工成本,提高了生产效率,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王娴, 陈满儒, 陈建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善目前国内低压电器在运输过程中破损率较高,且运输包装保护性较差的现状。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包装材料对产品进行缓冲包装结构设计,使用Iron CAD对产品进行建模,随后导入PreSys进行缓冲包装结构前处理。生成K文件使用LS-DYNA进行求解,并利用LS-PosProt进行后处理,最后借助Matlab中曲线拟合工具箱进行曲线拟合。结果 该缓冲包装结构能够在塑壳式低压断路器跌落过程中吸收冲击,保证产品不受损坏。结论 低压断路器运输包装设计绿色环保且保护性能良好。
  • 张帆, 杨懿, 吴四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电炖锅包装,比较EPS与瓦楞纸内衬的包装效果,以及替代可能性。方法 参考电炖锅产品流通过程中的环境参数,对产品进行有限元建模和约束处理,基于Ansys Workbench中的有限元思想,通过模态分析、随机振动、跌落等情况,分析得到不同力学载荷作用下产品的变形、应力、应变,以及破损情况,通过改变包装内衬实现电炖锅的包装优化设计。对优化后的包装件进行仿真分析,并与原包装件进行比较。结果 最大应力出现在产品的螺栓连接处。裸机、EPS泡沫包装件和瓦楞纸(B楞)包装件的最大应力分别为353.25,115.69,171.84 MPa。结论 瓦楞衬垫的抗压强度、抗冲击性能、抗振性虽都差于EPS泡沫包装,但还是可以很好地保护电炖锅,因此具有良好包装结构设计的瓦楞纸包装可以取代传统EPS泡沫包装。
  • 李雪梅, 朱召阳, 王剑, 陈燕明, 李喆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粉体包装领域自动化程度低且工作环境对人体有较大危害的问题,设计一种阀口袋动态拾取系统。方法 首先分析阀口袋动态拾取系统软硬件设计和工作过程;然后,分析相机图像坐标到机器人世界坐标的转换关系、手眼标定过程,以及对采集到的图像进行畸变校正、滤波等图像处理过程;最后,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算法对流水线上运动的阀口袋实现定位和拾取。结果 实验表明,机器人能够对输送机上的阀口袋实现定位和动态拾取,拾取误差小于1 mm,连续运行情况下可实现每分钟5~7袋的上袋速度。结论 该拾取系统运行稳定,具有较高的运行效率和拾取精度。
  • 苏江, 童杰, 向燕, 沈燕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满足现代工业领域中对轻、薄、小产品平稳输送的要求,设计一种利用压电双晶片振子惯性力作为驱动源的新型直线式振动送料器。方法 在对振动送料器的工作原理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压电振子动力学模型,利用Matlab软件分析振子长度和质量对冲击力与变形量的影响,研制送料器样机并进行性能测试。结果 当振动频率为209.5~214.5 Hz时,送料器具备输送物料的能力;当系统共振时,输送速度最快,随着电压的增加,送料速度呈线性关系增加。结论 与同型号的电磁振动送料器相比,研制的压电直线式振动送料器消耗电流仅为其14%,工作噪音下降了17 dB。与同型号日本压电送料器相比,输送速度提高了10%。
  • 陈永平, 王凯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物流、包装等行业物料包装的效率,设计基于ABB并联机器人的物料和包装盒传送带的包装系统,实现物料的动态拾取及放置。方法 在系统中,建立传送带基坐标和物料移动工件坐标,当物料进入追踪队列后,被链接上物料移动工件坐标,DSQC377B追踪模块对物料的位置信息进行记录,机器人根据DSQC377B追踪模块反馈的信息,实现物料和包装盒的动态追踪。结果 通过实验验证,该系统可以实现物料和包装盒的生产线的动态追踪,机器人平均拾取放置速度可达到每分钟60个,拾取传送带漏抓率小于0.2%,产品盒放置率达到100%。结论 该系统大大提高了物料包装的效率,降低了成本,并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可满足工业实际要求。
  • 李远, 农秉茂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包装搬运机器人的运动精度,提出基于改进S型曲线的包装机器人轨迹曲线的规划方法。方法 首先分析包装搬运机器人的工艺要求,以码垛机器人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轨迹规划问题,采用改进S型曲线实现了码垛机器人轨迹规划。为进一步提高机器人运行效率,基于遗传算法对整个运动过程所需时间进行优化并给出了具体优化过程。最后,搭建实验平台并进行相关实验研究。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基于所述轨迹规划方法,码垛机器人的重复定位精度可以达到0.5 mm,运动过程无速度和加速度突变,机器人运行平稳。结论 该控制系统有效提高了包装机器人的运行效率,对于机器人稳定可靠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 徐翔斌, 何世奇, 李秀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移动机器人拣货系统(RMFS)的货位指派问题进行研究,提出基于荷兰式拍卖机制的货位指派模型来提高RMFS的拣货效率。方法 构建荷兰式拍卖模型并按周转率对指定区域的SKU进行逐步调整,以货位指派匹配度为期望指标,实现SKU的需求模式与仓库存储结构之间的合理匹配。结果 通过与随机指派模型对比发现,在不同仓库规模、需求偏度、订单规模等情况下,基于荷兰式拍卖的货位指派方法可以使拣货路程下降21.15%、工作时间平均下降20.57%左右。结论 与传统指派方法相比,提出的货位指派模型可以大幅度降低RMFS系统的拣货距离和时间,大幅度提升在线零售企业的RMFS的拣货效率。
  • 王晓红, 庞云杰, 麻祥才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由于现有无参考质量评价方法无法准确判断真实失真图像的质量,提出一种基于图像底层特征和高级语义提取的真实失真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首先根据真实失真图像的底层特征指标进行k-means聚类,在每一类图像中利用深度卷积神经网络(Deep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DCNN)的方法提取图像的一级高级语义特征,采用多种特征函数对一级高级语义特征进行聚合,得到图像的二级高级语义特征,并建立了高级语义特征与平均意见主观分(Mean Opinion Score, MOS)的高容量回归器。结果 提出的算法在KonIQ-10k图像库预测出的质量分数与对应MOS值能达到很高的一致性,Spearman秩序相关系数(SROCC)和Pearson线性相关系数(PLCC)分别能达到0.95和0.97。结论 提出的算法能够快速且准确地对真实失真图像质量作出评价。
  • 吕明珠, 吴学毅, 成刚虎, 岳喜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并改进基于十字线套准标识符的印刷品套印偏差检测算法,以提升偏差量检测精度。方法 使用K-means聚类算法对分色后得到的C,M,Y,K图像分别进行聚类处理,然后分割图像并提取出各色前景像素,进而使用C,M,Y图像中的前景十字线分别减去K图像中的十字线,以消除四色重叠区域的干扰,最后提取十字线中心并计算偏差量。结果 使用15幅印刷品图像样张进行实验,改进的基于K-means聚类十字线的套印偏差检测算法的检测结果,比大津法更接近人工测量值,误差在±0.04 mm以内。结论 基于K-means聚类的十字线分割法对前景十字线的提取,较大津法抗叠印干扰性更强。
  • 刘照邦, 袁明辉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快速统计货架商品信息,提出一种基于深度神经网络的货架商品自动识别方法。方法 摄像头采集的货架商品图像经过深度神经网络算法处理,得到了图像中商品的SKU和位置。针对货架商品识别这种密集检测场景,文中方法改进了通用深度神经网络目标检测算法,将算法分为检测和分类2个阶段且重新设计了部分网络结构。最后,将文中方法和传统货架商品识别方法以及通用深度神经网络目标检测方法进行了比较。结果 实验证明该方法的检测阶段的模型平均正确率达到96.5%,分类阶段的分类准确率达到99.9%。整图测试的查准率为97.56%,查全率为99.26%。结论 相较于以往使用传统的目标检测模型进行货架商品识别以及使用SIFT等人工算子提取特征并分类识别商品具体SKU,文中方法的商品检出率和分类准确率都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具有很好的应用潜力。
  • 戚奇杰, 汤德芳, 陆俊, 黄芳芳, 杜芳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研究印版参数对凹印水性油墨印刷性能的影响,解决凹印水性油墨在应用过程中出现的圆点缺失、实地流平性不佳、细小文字发虚等印刷外观质量问题。方法 通过调整网穴开口值、网角、网线等印版参数的试验方法,并结合凹印印刷原理,对印品的实地流平性、色差、圆点呈现度、文字清晰度等外观质量进行分析。结果 当银色印版网穴开口值为200 μm、深度52 μm、针角125°时,采用银色凹印水性油墨印制的印品外观效果达到最佳,银色圆点清晰完整、不变形;在网线80 l/cm、针角130°、网穴开口值154 μm、深度36 μm条件下,当网角为35°时,红色印版印制的红色凹印水性油墨印品实地外观较佳,墨色均匀、边缘光洁;红色印版网线为95 l/cm、深度为38 μm时,采用红色凹印水性油墨印刷的细小文字线条清晰完整、不变形。结论 印版参数应根据不同凹印水性油墨的特点以及印刷图案外观的要求进行相应的调整,解决因不同种油墨所带来的印刷适应性问题,才能保证印刷品外观质量的一致性。
  • 边少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图像处理的直管段端面圆边缘检测算法与装置,用于直管段精确计数,以提高计数精度和包装效率。方法 使用CCD采集直管段端面图像,在Matlab软件中编写检测算法,分别通过对像素坐标、阈值大小的调节来增强图像的对比度,完成图像的灰度化、二值化预处理。将霍夫变换与Harris Laplace算法相结合,并对管段端面进行边缘检测;通过设定管径大小实现端面圆形边缘的识别、显示与计数。结果 将直管段放入设计的视觉计数装置中,通过可动挡板使端面对齐后,采用图像处理技术来实现视觉计数,多次测试结果验证了系统的正确性。结论 该方法可以用于直管段的自动计数。
  • 钟发春, 刘忠平, 朱珈庆, 吴先前, 敬仕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获得基于纳米颗粒增强的冲击吸能材料。方法 基于剪切增稠液体技术,将纳米微球分散于多元醇基体中,制备中低密度的软质聚氨酯泡沫材料,利用SEM、SHPB、落锤冲击和爆炸冲击波试验分析材料的结构、冲击吸能特性和冲击波衰减特性。结果 纳米微球增强聚氨酯泡沫材料具有优异的冲击吸能特性和冲击波衰减能力。结论 纳米微球增强聚氨酯泡沫材料可以应用于护具装备、缓冲包装和冲击波防护领域。
  • 张蕊, 姚洪志, 惠蕾, 付东晓, 赵团, 纪向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满足炸药、火工品等危险品使用的智能仓储及运输管理系统,以提高危险品物流的信息化和智能化管理水平。方法 采用RFID技术设计危险品信息识别系统,分析炸药和火工品等危险品在系统常用频率和电场强度下的响应特性,并研究其电磁安全性。结果 危险品信息识别系统在13.6 MHz和915 MHz等2种频率下可以用于危险品仓储和运输管理。结论 研制了危险品智能仓储及运输管理系统,明确了其安全使用要求。应根据具体场景综合分析危险品的特征频率和安全射频功率,建立适合的安全性评价方法和标准,以保证安全。
  • 李娜, 张青平, 张思才, 徐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一种可抵御放射性物品C型货包撞击试验环境的内容器密封结构,为类似放射性物品运输容器的密封结构设计提供参考和依据。方法 开展C型货包内容器密封结构设计,利用数值分析方法确定一种可行的密封结构,通过撞击试验校验此密封结构的有效性。结果 货包在经历速度不小于90 m/s的箱顶角碰、箱顶正碰及箱体侧碰至刚性靶试验后,内容器的整体标准漏率均小于0.01 mPa•m3/s。结论 设计的密封结构可抵御冲击刚性靶速度不小于90 m/s的撞击试验环境,可对放射性物品进行有效防护。
  • 张晓志, 毛长勇, 刘强, 代久双, 谢金蓂, 谢杨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解决当前发射药包装物材料存在的结构复杂、自重大、难以适应包装工艺自动化的突出问题,选用一种可塑性较强的改性HDPE塑料作为代替材料。方法 利用差热扫描量热仪和真空安定性试验仪研究了改性HDPE塑料与典型发射药的相容性;采用加速热老化试验研究了改性HDPE塑料的力学性能变化,并预测了其热老化寿命;通过弹道射击试验研究了经过500 km公路运输和自由跌落后,改性HDPE塑料内装发射药的内弹道性能变化。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改性HDPE塑料与典型发射药的相容性较好;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后,拉伸强度无明显变化,冲击强度出现下降趋势;在25 ℃贮存条件下,平均热老化寿命为17.51年;经运输、自由跌落试验后,改性HDPE塑料对内装发射药的保护性较好,内弹道性能无明显变化。结论 改性HDPE塑料可作为发射药用包装箱的主要材料。
  • 毛长勇, 刘强, 代久双, 戴秋洪, 谢金蓂, 张永明, 梁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解决当前发射药包装物存在的结构复杂、自重大、难以适应包装工艺自动化的突出问题,提高对发射药包装、贮存、运输、使用过程的适应性,设计一种结构合理、防护可靠的新型发射药包装物。方法 根据发射药包装物技术要求,进行包装物材料选用和结构设计,通过性能研究,全面考核新型发射药包装物的相容性、防静电性能、老化性能、力学性能、密封性能、环境适应性、防拆封功能等。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设计和研制的新型发射药包装物与内装典型发射药相容性良好;表面电阻率为1.37×106~7.23×108 Ω;在25 ℃贮存条件下,平均热老化寿命为17.51年;新型发射药包装物配质量为45 kg,堆码3层,未出现倒垛、变形及破损现象;包装物经高温、低温、温度冲击后无变形、失效、永久硬化,且表面无裂解;密封性良好,可有效防止非正常拆封。结论 该新型发射药包装物可实现对现有包装物的替代,可在火炸药行业推广应用。
  • 罗少锋, 陈文阁, 李娅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野外条件下军事装备封存封套材料的选择方法和技术指标,指导封套材料的选择,并提供技术依据。方法 依据军事勤务需求确定封套材料的技术指标,依据有关技术检测标准确定封套材料的检测方法,选择典型气候环境条件,并进行为期1年的野外曝晒试验,委托第三方试验检测机构对试验前后封套材料的性能开展技术检测,最终依据检测结果选择满足要求的封套材料。结果 经过野外曝晒试验和第三方技术检测,从9种新研的封套材料样品中选出了3种符合技术指标要求的封套材料。结论 提出的封套材料选择方法和技术指标合理可行,选出的封套材料性能良好,适合用于军事装备野外封存防护,有利于提高军事装备的完好率。
  • 宋克超, 朱霞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智能包装的概念、分类以及应用,为智能包装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提供参考,为我军加快军品智能包装的应用提出建议。方法 分析军品智能包装为军事物流现代化带来的影响,探索分析军品智能包装在军事物流中的应用场景。结果 智能包装作为一种新型包装技术,其未来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军品包装应当向智能化方向发展。结论 军品智能包装应当加快开发新技术,创新军品智能包装应用模式,制定军品智能包装相关标准,促进军品智能包装军地结合发展。
  • 代久双, 毛长勇, 刘强, 戴秋洪, 邬晓飞, 田政富, 赵其林, 赵媛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发射药塑料包装箱的阻燃性能,设计一种新型阻燃改性HDPE塑料箱。方法 利用燃烧和相容性实验研究了十溴二苯醚和三氧化二锑2种阻燃剂含量、比例对HDPE塑料阻燃性能和相容性的影响,并通过理论分析探讨了2种阻燃剂对HDPE塑料的阻燃机理。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未经阻燃改性的HDPE塑料阻燃效果较差,随着阻燃剂含量的增加,阻燃性能得到提高,相容性变差。结论 阻燃剂中十溴二苯醚和三氧化二锑的质量比为2∶1时,阻燃效果最佳,阻燃剂含量(质量分数)低于11%时,可以满足相容性要求。
  • 赵西友, 刘胜祥, 王仁杰, 武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充气式跳伞专用护具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索,弥补伞兵靴对踝关节防护的不足,改变对臀部(尾椎、腰椎)无防护措施的情况,从而降低伞兵的踝关节和臀部(尾椎、腰椎)损伤概率。方法 研制了一种可穿戴的跳伞专用护具,根据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合理的设计方案,包括结构、外形、材料以及成型工艺的设计,通过理论分析和穿戴试验,验证了设计方案的可行性和合理性。结果 充气式跳伞专用护具的结构、材料、工艺、性能均能满足液体类无伞空投的要求,伞兵穿戴后取得了优良的防护效果。结论 充气式跳伞专用护具是一种实用、方便、经济的新型跳伞防护装备,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边浩然, 祁德元, 安建宾, 郑旭雄, 刘生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进弹药托盘化、集装化保障在海军战术弹药仓库中的应用方法。方法 实地调研部分海军战术弹药仓库,参与弹药保障任务。结果 总结了海军战术弹药仓库的保障特点,即直接对作战舰艇保障、保障时效性要求高和部署位置靠前。从弹药接装和日常弹药保障等2个方面阐述了弹药托盘化保障在海军战术弹药仓库的应用现状,并指出托盘化保障在海军战术弹药仓库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有汽车运输载质量利用率低,不适于舰上储存,以及弹药包装结构不便于取弹。结论 结合海军专用弹药保障实际,提出研究新型结构弹药包装和开发储运一体化集装平台的建议,为我军弹药托盘化保障发展研究提供了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