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9年, 第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9-04-23
  

  • 全选
    |
  • 邓丙乾, 张鹏, 李江阔, 李冬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恭城月柿采后全程冷链保鲜体系下品质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采后恭城月柿进行1-MCP处理,并对照未处理的果实,随后转入全程冷链物流运输体系,研究不同流通环节期间柿果的色差(L和C)、可溶性固形物(TSS)含量、可滴定酸(TA)含量、呼吸强度、乙烯生成速率、抗坏血酸(VC)、可溶性单宁、总酚含量、果肉硬度、纤维素酶(CX)、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和果胶酯酶(PE)活性保鲜品质的变化,并将处理组与对照组进行对比。结果 在全程冷链物流保鲜体系下,A和B两处理组的贮藏期分别为49,63 d;与常温物流相比,贮藏期分别延长了27 d和41 d;A处理组柿果品质改变节点为贮藏期21~42 d;呼吸强度、抗氧化物质和软化酶活性变化拐点分别为34,21,21 d,并于49 d时丧失基本流通性能;1-MCP处理组柿果的品质改变节点发生在贮藏期49~56 d内;对总酚和PE影响呈极显著(P<0.01);与A处理组相比,B处理组的L值、C值、TA含量、呼吸强度、Vc含量、单宁含量、总酚含量、穿刺和PE酶活性分别高出1.19,1.60,40.93,0.90,1.33,2.05,3.12,4.3,0.55倍,但对TSS含量和呼吸强度峰值的影响并不显著(P>0.05)。结论 全程冷链保鲜体系可维持柿果的感官价值,减缓营养物质的流失,推迟呼吸高峰期,降低抗氧化物质的转化及软化相关酶活性,其中以1-MCP处理最佳,是恭城月柿的最佳采后贮运方案。
  • 梁佳钰, 杨春莉, 车丹, 柳双双, 王莹, 杨春瑜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响应曲面试验确定制备橄榄油微胶囊的最佳工艺。方法 以大豆分离蛋白和黑木耳多糖为新型壁材,橄榄油为芯材,亚麻籽胶为乳化剂,采用乳液聚合-冷冻干燥法制备橄榄油微胶囊,其实验指标为包埋率,并利用透射电镜观察微胶囊的形态。结果 在固形物质量分数为15.4%、壁芯材体积比为5︰1、乳化剂的质量分数为0.24%的条件下,包埋率可达到77.22%。 通过透射电镜观察微胶囊形态可知,橄榄油微胶囊基本呈圆球形,分布均匀,包埋效果较好。结论 响应曲面试验可以很好地对橄榄油微胶囊的制备工艺条件进行优化,制备的橄榄油微胶囊对橄榄油的抗氧化作用有着加强效果。
  • 李瑞, 刘云, 阚欢, 郝佳波, 毛云玲, 陆斌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选取云南17个产地的核桃仁为研究对象,测定核桃仁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并研究脂肪酸的种类及各脂肪酸的含量。方法 依据GB 5009.7—2016测定总糖含量,依据GB 5009.5—2016测定蛋白质含量,依据GB 5009.6—2016测定粗脂肪含量,依据GB 5009.168—2016测定脂肪酸含量。结果 云南17个产地核桃仁中糖类的质量分数为2.54%,蛋白质的质量分数为18.42%,粗脂肪的质量分数为66.44%,其脂肪酸多为不饱和脂肪酸,主要由油酸和亚油酸构成。娘青(漾濞)脂肪酸含量最高,质量分数为92.23%,曲仁1号(会泽会珠)脂肪酸含量最低,质量分数为88.65%。核桃仁中多不饱和脂肪酸n-6系列与n-3系列的质量比为8.49︰1,基本符合联合国粮农组织提出的推荐值((5~10)︰1)。所测脂肪酸中α-亚麻酸的变异系数最大,为29.41%,亚油酸变异系数最小,为9.89%。17个产地核桃仁中大沙壳(江川雄美)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与饱和脂肪酸(SAF)的质量比值最高,为14.89,是降血脂作用最明显、脂肪酸性质评价最佳的核桃仁。结论 通过对云南不同品种核桃仁进行测定分析可知,云南核桃仁的营养成分丰富,且有利于品种优选,具有深入开发及加工利用的价值。
  • 巴良杰, 罗冬兰, 赵治兵, 王瑞, 吴邦超, 曹森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探究不同的1-甲基环丙烯(1-Methylcyclopropene,1-MCP)处理对布福娜保鲜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布福娜为实验材料,分别采用不同含量(0,0.5,1.0,1.5 μL/L)的1-MCP处理布福娜,4组果实均置于(4±1)℃低温下贮藏,在贮藏期间每10 d测定1次布福娜果实的生理指标。结果 不同的1-MCP处理均能有效抑制布福娜贮藏期的果实呼吸强度,不仅可以延缓质量损失率、腐烂率、相对电导率、pH值和丙二醛的增加速度,还可以抑制含水率,以及还原糖、可溶性固形物、可滴定酸和Vc等含量的降低。其中,1.0 μL/L的1-MCP处理效果要优于0.5,1.5 μL/L处理。结论 1-MCP处理布福娜果实的保鲜效果良好,有利于延长布福娜果实的贮藏期,保持较好的果实品质,以1.0 μL/L的1-MCP处理效果最佳,可用于布福娜采后保鲜。
  • 雷鹏, 付志强, 张蕾, 徐雅, 曹恩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进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提升EPE高速、大变形冲击仿真精度。方法 通过万能材料试验机对EPE进行静态压缩试验,获得不同压缩速率下的应力-应变曲线,结合热激活机制Seeger模型与反比例函数模型,对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应变率项进行改进,并用试验验证模型的可靠性;基于改进后的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以ABAQUS软件为平台,对EPE材料进行冲击模拟仿真,并用试验数据验证仿真的准确性。结果 模拟仿真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在冲击高度为1200,1300 mm的条件下,最大加速度误差分别为6%,2.03%。结论 改进后的Sherwood-Frost本构模型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基于该模型对EPE进行高速、大变形的冲击仿真,准确性较高。
  • 李雪佳, 钱静, 张敏, 卞永明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普通型七层瓦楞纸板和X-PLY 型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和侧压强度的回归计算方程。方法 通过分析X-PLY 型瓦楞纸板的结构特征,并进行边压强度和侧压强度的对比试验。基于应力-应变曲线实验数据,讨论BBB,BAB,BCA,X-PLY(BBB),X-PLY(BAB),X-PLY(BCA)型组合板材的强度特性和承压规律,并利用SPSS软件对试验结果进行回归分析。结果 因为结构的特殊性,X-PLY 型瓦楞纸板两方向的压缩强度同普通七层瓦楞纸板相比差异性较小,得到普通型七层瓦楞纸板和X-PLY 型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和侧压强度的回归计算方程误差在5%以内,模型的拟合性能较优。结论 该方程可以为X-PLY 型瓦楞纸板强度的预测和纸板的配纸提供参考依据。
  • 赵晓兵, 杜兴丹, 陈安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获得正切型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的近似解析解。方法 将正切型系统简化为3次、5次非线性系统,经无量纲处理后获得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应用牛顿谐波平衡法求解系统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得到跌落冲击响应一阶、二阶近似解析解,并获得系统位移响应最大值、加速度响应最大值以及跌落冲击持续时间等重要参数的解析表达式。结果 通过算例分析表明,牛顿谐波平衡法二阶近似解与龙格-库塔数值解接近,相对误差控制在2%以内。结论 牛顿谐波平衡法为非线性缓冲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有效解析方法。
  • 刘仁, 鲁鹏, 吴敏, 黄崇杏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纳米纤维素在包装中的应用与国内外的研究现状,阐述纳米纤维素在改善包装材料气体阻隔性能方面的作用机理、作用方式及作用效果,并对纳米纤维素在气体包装材料领域中的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方法 归纳整理国内外文献,简单介绍纳米纤维素的基本性能和制备,以及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并重点整理分析纳米纤维素复合材料在阻隔包装材料领域的应用与进展。结果 纳米纤维素具有来源广泛、可降解、可再生以及高结晶度等优良特性,在包装材料中加入纳米纤维素可以显著提高包装材料的气体阻隔性能。结论 随着对纳米纤维素研究的不断深入,纳米纤维素在气体阻隔包装材料中的应用会越来越广泛。
  • 江萍, 杨旖旎, 胡顶峰, 庞君武, 李大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甲壳素纳米纤维、多壁碳纳米管、碳布、吡咯为原料,制备柔性超级电容器复合电极薄膜。方法 先利用化学氧化法提高碳布的表面粗糙度,再通过真空抽滤在碳布表面附着甲壳素纳米纤维和多壁碳纳米管,以增加碳布的负载空间,最后通过原位聚合吡咯来增加复合薄膜的电容性能。同时制备氧化碳布/聚吡咯复合薄膜作为对照组。结果 制成的氧化碳布/甲壳素纳米纤维/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复合薄膜在扫描速率为5 mV/s时,质量比电容达到了307 F/g,是氧化碳布/聚吡咯质量比电容(175 F/g)的1.75倍;在电流密度为2 A/g时,经过2000次循环后电容保留率为72.3%,库仑效率为73.8%。结论 制备的氧化碳布/甲壳素纳米纤维/多壁碳纳米管/聚吡咯薄膜具有较高的比电容和循环稳定性,可以作为超级电容器电极材料应用于物联网行业的有源储能包装。
  • 张波波, 黄崇杏, 郭威, 王健, 黄浩河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近年来国内外聚(3-羟基丁酸酯-co-3-羟基戊酸酯)(PHBV)的改性研究进展,为进一步开发PHBV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方法 以PHBV薄膜材料为主,根据PHBV的优缺点,从物理改性和化学改性2个方面进行阐述。结果 PHBV是一种拥有生物可降解性的热塑性树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PHBV的脆性大、韧性差,必须对其进行改性,且物理和化学改性均有优缺点。结论 大量研究表明,PHBV经过改性后性能有所改善,但由于其相容性差导致复合材料性能的提升幅度有限,因此,有待开发和完善PHBV的生物降解性,且工艺简单、成本又低的改性技术。
  • 于佳佳, 陈欣, 贺祥珂, 高翠玲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分析不同种类包装材料的阻隔性及耐揉搓性,以研究材料在包装不同类型食品时的合 理性,并探讨压差法、等压法测试不同阻隔性材料的可比性及适用性。方法 采用压差法和等压法分别 测试食品包装常用材料 PET/Al/PA/CPP,PET/Al/CPP,PET/VMPET/CPP,PET/VMCPP,PET/PET- AlOx/CPP,PET-AlOx/PA/CPP,KPET/CPP,KOPP/CPP,PET/CPP,BOPP/CPP 样品的氧阻隔性,及其 经 270 次揉搓后的氧气透过量。结果 氧气阻隔性由高到低依次为 PET/Al/PA/CPP,PET/Al/CPP, PET/VMPET/CPP,PET-AlOx/PA/CPP,PET/PET-AlOx/CPP,PET/VMCPP,KOPP/CPP,KPET/CPP, PET/CPP,BOPP/CPP;与揉搓前样品的氧气透过量相比,KOPP/CPP,KPET/CPP,PET/CPP,BOPP/CPP 样品揉搓后氧气透过量增加量均低于 3%,其余 6 种样品揉搓后氧气透过量增加了至少 5 倍;除揉搓前 PET/Al/PA/CPP 样品外,其余样品的 2 种方法测试结果偏差均低于±10%。结论 在材质结构、镀层种类 及致密性,以及各层厚度、柔韧性等因素的影响下,10 种样品的阻隔性及耐揉搓性差异较大,适用于 包装不同类型的食品;同时,压差法测试高阻隔样品时结果偏高,等压法测试高透过量样品时结果偏低, 2 种方法均可用于除揉搓前 PET/Al/PA/CPP 样品外其余样品的测试。
  • 王凯文, 杨蕊, 叶芃, 贾翀, 张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纤维板中游离甲醛释放的问题,基于大豆与木片共磨技术开展无胶纤维板研究。方法 利用一定比例大豆和木片原料共磨并制备无胶纤维板,通过对板坯密度、板坯含水率、预处理时间、热压时间、热压温度等几个变量的研究,分析其对无胶纤维板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 在单因素试验范围内,随着密度和板坯含水率的增加,板材物理力学性能均有所提升。方差分析表明,热压温度对板材物理力学性能的影响最大,在最优条件下压制出来的板材静曲强度为10.12 MPa、弹性模量为1653.94 MPa、吸水厚度膨胀率为19.7%、内结合强度为0.476 MPa。结论 当板材密度为0.8 g/cm3,预处理时间为3 d,热压时间为30 min,热压温度为180 ℃时,压制出的无胶纤维板综合性能最佳。
  • 李彭勃, 农光再, 李怡静, 邢德月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黄麻纤维为原料,制备高透气度茶叶泡袋纸。方法 通过机械打浆处理和NaOH/尿素/ZnO水溶液改性处理,探索最佳打浆度和改性体系的最佳配比,对茶叶泡袋纸干抗张强度、湿抗张强度、 撕裂度、透气度、厚度和紧度等进行测定,并对茶叶泡袋纸进行初步应用和安全评价。结果 打浆度在45~70 ?SR之间的黄麻纤维均可制备性能良好的茶叶泡袋纸;当黄麻质量(绝干)为10 g,改性体系体积为500 mL时,NaOH、尿素、ZnO的最佳质量分数配比为6%∶10%∶0.4%,该条件下滤纸的透气度为3868.9 μm/(Pa?s),抗张强度为0.60 kN/m。结论 改性茶叶泡袋纸的热浸泡效果优于未改性茶叶泡袋纸。热浸出物检测结果显示,重金属指标和感官指标均符合国标规定的生活饮用水要求,采用黄麻制备茶叶泡袋纸可行。
  • 翟纬坤, 王源升, 王轩, 杨宏波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聚乙烯醇(PVA)发泡成型技术及其吸水性能的研究进展。方法 详细介绍PVA泡沫的4种发泡方法(机械发泡、化学发泡、成孔剂发泡、物理发泡剂发泡),4种成型工艺(模压、熔融挤出、注塑、熔融沉积)以及吸水性能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在海军舰艇冷链运输中的应用进行展望。结果 PVA极性泡沫是一种新型的环保泡沫塑料,通过不同的发泡方法和成型工艺,配以不同的改性剂,可以制得不同领域需求的材料。结论PVA泡沫具有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经济环保等特点,在农产品冷链运输和包装领域具有较大的发展潜力,在发泡方法和成型工艺的优化、储水储热性能等方面有较大的研究空间。
  • 赵素芬, 涂志刚, 谢文彬, 刘晓艳, 张莉琼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制山梨醇类成核剂对BOPP烟膜表面耐磨性能的影响。方法 利用山梨醇类及其复配自制的成核剂,通过对比试验研究成核剂对烟膜力学性能的影响;对BOPP烟膜表面热封层进行耐磨性能改性,随后开展耐擦伤性能检测试验,通过平板上薄膜雾度变化来衡量耐磨性能。结果 山梨醇类及其复配自制成核剂能明显改善烟膜的力学性能,尤其在硬度方面效果显著;与无添加成核剂的膜相比,当成核剂质量分数为0.2%时,烟膜热封层的邵氏硬度提高了近22.7%;经摩擦后,成核剂改性后烟膜的雾度提高了33.1%;此外,成核剂的加入对烟膜其他性能指标影响不大,也不需要对生产工艺做特别调整。结论 研制的BOPP烟膜成核剂可以提高共聚PP薄膜的表面硬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BOPP薄膜表面的耐擦伤性能。
  • 刘腾, 郑元林, 武军, 葛纪者, 杨伟栋, 张朝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一种适用于胶版印刷机的环保型水基油墨清洗剂。方法 以吐温-80、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为表面活性剂,碳酸钠为碱性助剂复配达到清洗目的,去离子水和乙醇为溶剂,三乙醇胺为抗再沉积剂,苯并三氮唑为缓蚀剂,尿素为增溶剂,氯化钠为电解质,研究环保型油墨清洗剂的合成条件。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影响产品性能的各种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得到了最终优化的配方,水为70 g,乙醇为15 g,十二烷基二甲基甜菜碱为6 g,吐温-80为12 g,碳酸钠为3 g,尿素为2 g,苯并三氮唑为1 g,三乙醇胺为1 g,氯化钠、消泡剂适量。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为透明、无沉淀、无分层液体,净洗力为99.8%。结论 产品综合性能良好,适用于胶版印刷机的油墨清洗。
  • 徐彦明, 陈蕴智, 罗婉如, 张正健, 贺建国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制备一种可用于纸张丝网印刷、具备烫金效果的水性金墨,以提高包装印刷品的印刷效果。方法 通过采用不同种类的树脂、分散剂及颜料,辅以调节剂、润湿剂、消泡剂等助剂来制备纸张丝网印刷用水性金墨。通过测量油墨的干燥速度、粘度、粒径、光泽度等性能,以分析不同配方对油墨性能的影响。结果 不同种类的树脂对金墨性能有不同的影响,水性丙烯酸树脂C所制备的金墨粘度较小,油墨彻干性、光泽度相对较好;与BYK198相比,BYK190,BYK193分散剂适合制备水性金墨,并且随着分散剂含量的提高,油墨的粘度、彻干性、光泽度均得到了改善。结论 得到了一种纸张丝网印刷用水性金墨及其相关的油墨配方,用以替代传统烫金工艺,提升了包装印刷品的印刷效果。
  • 娄海峰, 朱赢鹏, 童俊华, 李振, 唐曲曲, 孙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不同长度尺寸的医用胶带和包装纸盒为对象,设计一种由取盒机构、推料机构、传送机构、封盒机构及机架组成的自动装盒机,实现对不同长度盒型的包装作业。方法 以圆柱齿轮行星轮系旋转式取盒机构为基础,设计优化一种圆-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取盒机构;设计具有可调节功能的推料机构、封盒机构及传送机构;通过试制并调试样机,进行2种规格胶带和纸盒的试包装。结果 新型取盒机构在取放盒点的加速度比原机构减少了14.3%,在纸盒与阻挡物碰撞点的速度也比原机构减少了14.3%,样机可进行不同长度规格物料包装作业。结论 圆-椭圆齿轮行星轮系取盒机构增加了装盒机取放盒的可靠性,装盒机设计合理,能适应不同长度尺寸盒型的装盒需求,为包装行业同类应用提供参照。
  • 金洪勇, 雷沪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传统凹印制版电镀时因人工装夹版辊夹紧强度差、劳动强度大,导致的镀层不均匀、漏液、生产效率低等问题。方法 针对工件的装夹要求,设计一种全自动版辊装夹机构,对夹具的夹紧力、挠度以及导流能力进行验证计算,并对夹具进行实证分析。结果 设计的全自动夹具夹紧强度高,能为滚筒表面输送均匀的电流,明显提高了镀层均匀性,降低了劳动强度,使生产效率提升了42%,并解决了漏液问题。结论 全自动夹具在装版效率、镀层质量、漏液控制、能源消耗等方面明显优于手动夹具,能够在生产中完全替代手动夹具,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 杨玮, 李沁, 王晓雅, 岳婷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子母穿梭车式立体仓库中复合作业路径优化问题,有利于提高系统运行效率,降低成本。方法 对于子母穿梭车式立体仓库在一次存取货作业中复合作业方式的实际调度路径,考虑到其运动机构的加(减)速度,以完成复合作业总时间最短为目标建立数学模型。针对该系统复合作业的运行特征,提出一种结合遗传和蚁群算法各自优点的混合粒子群算法进行优化求解。结果 实例验证可知,与粒子群算法和蚁群算法相比,文中提出的混合粒子群算法具有性能稳定、优化效率更高等优点。结论 文中所提复合作业路径优化方法能够有效地缩短子母穿梭车式立体仓库的复合作业时间,提高了进出库调度效率。
  • 王恩童, 赵鲁华, 管德永, 窦新禹, 李洋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克服现阶段下甩挂货运过程中存在的空载率高、牵引车利用率低等问题,从服务点间的货运关系出发,对货运单循环系统中共享策略下甩挂车辆调度问题进行设计研究。方法 以牵引车行驶总里程为目标函数,构建共享策略下甩挂车辆调度模型,并基于模拟退火算法对其进行优化求解。结果 以山东省的2家小型运输企业为案例进行了仿真分析,与普通车辆调度模式分析比较可知,共享策略下调度模式的空载率、单位货运成本、单位货运油耗、牵引车利用率分别优化了79.6%,50%,22.6%,171.4%。结论 文中构建的共享策略下甩挂车辆调度模型及其求解算法可行有效,在减少空载行程、提高燃油利用率等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
  • 翟宇鹏, 张志杰, 张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传统物流行业机器人避障系统中存在的测距精度低、抗干扰性差等问题。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DSP的温补与小波阈值滤噪的高精度超声测距系统,包括DSP最小系统、超声波传感器、LCD显示模块、温度补偿电路和报警电路等。超声波测距系统通过实时采集环境温度来修正声速值,采用小波阈值变换算法对回波信号进行处理,以提升回波信号的信噪比和起始点锐度。结果 应用CCS4.2软件与DSP芯片进行调试、实验,实验表明在距离0~1200 mm内,系统的测量误差为±4 mm。结论 采用小波阈值变换算法和温补电路,提高了传统物流机器人避障系统的测距精度。
  • 任工昌, 张魏, 张强, 杨悦欣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轻工装备领域缺乏系统性的创新设计理论和方法等不足,运用TRIZ理论来指导轻工装备领域开展创新设计。方法 对TRIZ理论的研究现状、基于TRIZ的深度知识获取、基于TRIZ的计算机辅助创新系统开发、TRIZ在我国轻工业领域中的应用等4个方面的相关研究成果进行整理,并深入分析。结论 总结出TRIZ在轻工装备领域的研究不足,提出了轻工装备领域创新设计研究展望,指出今后面向轻工装备领域的创新设计研究重点、构建创新设计研究框架,为开展轻工装备创新设计提供了方法与思路。
  • 王秀娇, 李瑞琴, 樊晓琴, 郭旺旺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用于球体表面装饰的串联式球面剪叉机构的运动学性能与轨迹规划。方法 运用螺旋理论和修正的Kutzbach-Grübler公式计算机构的自由度,利用球面三角运算法则和坐标变换法,建立串联式球面剪叉机构的运动学模型,并采用Denavit-Hartenberg(D-H)四元数法对机构进行正运动学和逆运动学的求解,利用Matlab软件进行机构的工作空间求解,利用SolidWorks动态仿真法对机构进行轨迹规划,并进行运动性能分析。结果 通过实例得出了机构在球面上按给定轨迹运行时的运动规律与实际规划轨迹的运动规律性能相符。结论 串联式球面剪叉机构具有工作空间大、运动灵活、运动性能良好等优点,适用于在球体外包装表面上雕刻、喷绘以及其他相关应用领域。
  • 陈水胜, 孔加超, 陈梦婷, 周世棠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优化瓦楞辊的齿形结构,研究瓦楞辊各齿廓啮合点的运动学方程,并对其啮合非线性方程组求解,得到运动学分析图谱。方法 利用微分几何和相对运动学原理建立齿廓函数,采用加权拟牛顿法,并编制相应计算程序,对各齿廓啮合点运动学方程进行求解。结果 通过计算实例,将U,V和UV型瓦楞辊各类楞型的原始参数代入啮合方程计算,得到一一对应的运动学性能分析图谱。该图谱显示瓦楞纸板成型时,瓦楞辊齿廓啮合引起的中心距变化规律一致,仅是对称于不同的分度角坐标轴,满足传动比i=φ2/φ1=?1,且满足齿形侧楞平行条件,φ2?φ1=180°,即两切线平行时为啮合的交替点。结论 该图谱揭示了楞型尺度参数与瓦楞辊工作时转角速度、中心距变化加速度和位移的关系,并能评价各类楞型运动性能的优劣,给瓦楞辊的设计制造与误差分析提供了依据,特别是为其运动学、动力学和加工原理分析奠定了理论基础。
  • 李泽, 闫学文, 温志宏, 何秋生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搓纸轮生产企业人工包装成本高、效率低、包装精度差等问题,设计一种新型的搓纸轮自动包装控制系统。方法 系统综合应用PLC和单片机,通过多个机械手的协同工作完成搓纸轮的自动包装;应用基于GPRS网络的无线通信技术,实现系统故障的手机短息提醒,并通过DTU将系统数据上传到云监控服务平台;基于WinCC开发人机交互界面,实现对系统运行的现场级监控;基于Labview开发监控系统,并综合应用云监控服务平台,实现对系统运行的远程控制端监控。结果 该控制系统包装效率可达4 个/min,包装故障率低于1%,无线通信故障率低于0.1%。结论 实际测试表明,该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和稳定性,符合工业应用需求。
  • 赵海文, 李锋, 赵亚川, 齐兴悦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电梯厅门柔性生产线机器人装箱后厅门状态识别问题,提出一种基于YOLO模型的电梯厅门装箱状态快速识别方法。方法 采用工业相机采集装箱后厅门图像信息,并制作成样本训练集,然后将训练集输入到目标识别分类检测模型中,通过调整网络结构参数进行迭代训练。结果 经过测试验证,文中提出的识别方法对装箱后厅门的状态分类识别成功率在99%以上,而且识别速度明显优于传统机器视觉处理算法。结论 文中提出的厅门装箱状态快速识别方法,可有效解决工业环境中复杂多变光照因素对传统机器视觉处理算法造成的识别效率低、误判率高等问题,并能满足生产系统节拍要求。
  • 李东, 刘佳斌, 曹志宏, 周益林, 王延军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成摞纸质金融产品捆扎效果差等问题。方法 通过对一代结构机进行设计、实验,以及对二代结构机进行优化设计,完成捆扎条传送、产品定位与捆扎条烫接、捆扎条裁切、捆扎条折纸及勉纸等机构的模块化设计。结果 该捆扎机能自动实现捆扎条的定长传送、定长裁切、折纸及烫接;当出现故障时,可实现线下维修,能够将因停机维修造成的损失降到最低。还能根据不同产品厚度自适应调整折纸位置,实现捆扎百张纸质金融产品松紧一致的目标。结论 经过实际应用,文中研究的自动捆扎机工作可靠、运转良好,具有推广价值。
  • 李丹, 翟震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减少实际工作生产环境对智能组合秤称量精度的影响,增加电磁振动系统对环境的抗干扰性能。方法 用RBF神经网络PID算法改进组合秤中的电磁振动系统,并在基础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上引入动量因子的平方,减少拟合误差和参数调节过程中的震荡现象。结果 与基础的RBF神经网络PID控制算法相比,改进后算法的收敛速度更快,拟合精确度更好;当仿真长度增加时,依然可以很好地逼近目标函数。结论 改进后的算法使电磁振机的振幅和振动频率更加稳定,可以减少环境中噪音对其的干扰。
  • 王岩, 何邦贵, 叶恬雨, 王超, 张恒云, 夏家良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出一种文件袋密封涂胶装置,其涂胶机构能够适应不同尺寸的文件袋密封的涂胶,使机构更易于适应复杂的工况环境。方法 基于TRIZ理论的动态化原理和机械系统的替代原理,创新设计一种文件袋密封涂胶机构。结果 该文件袋密封涂胶装置能够对不同尺寸的文件袋进行精准涂胶,消除了人为涂胶可能产生的的泄密问题,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和安全性。结论 运用TRIZ理论,成功地解决了现有涂胶装置对不同尺寸文件袋施胶存在的成本高、生产效率低以及封口不准确等问题。
  • 刘善慧, 史文亮, 尹秉政, 赵庆海, 胡兵兵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凹版印刷电子装备的制造精度和一致性,提出一种将模糊控制与PID(Proportion-Integral-Differential)控制有机融合的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方法 在2层套准系统模型基础上,结合多层套准系统的套印工艺,建立4层套准系统非线性耦合数学模型,有机结合模糊控制和PID控制设计4层套准系统模糊PID控制策略,并利用Simulink软件对所提出的控制策略进行仿真研究。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提出的套准系统模糊PID控制策略很好地抑制了张力波动、速度干扰、料带性能变化引起的套准误差。结论 提出的多层套准系统控制策略实现了高精度套准控制,具有比PID控制器更好的控制性能。
  • 向磊, 姚齐水, 李超, 杨文, 余江鸿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优化变刚度印刷滚筒结构,有效提升其抗轴向挠曲变形能力,改善印刷压力分布不均匀的状况。方法 根据轴承径向载荷分布理论,建立变刚度印刷滚筒的等效支撑模型,利用有限元分析变刚度印刷滚筒轴向挠曲的变形情况,选出对其挠曲变形影响较大的因素,通过正交试验法建立变刚度印刷滚筒结构分布及结构尺寸的试验组,采用极差分析法,以变刚度印刷滚筒最大挠曲变形量为评判指标,分析各因素对轴向挠曲变形的影响主次程度及影响规律,得出较优的结构分布和结构尺寸。结果 筒体壁厚、加强筋数量对变刚度印刷滚筒最大挠曲变形的影响程度较大,加强筋厚和芯轴直径的影响程度次之;优化后,变刚度印刷滚筒中部挠曲变形得到了改善,轴向最大挠曲变形量降低10.2%。结论 合理改进变刚度印刷滚筒结构可减小其轴向挠曲变形,有效地提升了印品质量。
  • 张欣阳, 孙瑞霞, 赵振龙, 赵海平, 张成新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有效地减少因CTP制版机丝杠传动系统热膨胀所产生的制版质量问题。方法 通过对CTP丝杠传动系统进行热误差实验,分析其膨胀量与丝杠温度、丝杠位置的关系,并建立补偿数学模型。结果 经检验,所得模型的计算值与实际测量值偏差保持在[0.0320 mm, 0.0406 mm]区间内,基于这一结果,操作人员可以利用CTP驱动软件,应用模型的计算结果对CTP制版机进行热误差优化预设置,补偿扫描头的热误差,进而提高CTP制版质量。结论 通过对CTP制版机进行热误差补偿,可以有效地减少因丝杠热膨胀导致的扫描激光头扫描位置发生变化,版材内容发生偏移、变形、套印不准等问题的发生,提高了印刷质量。
  • 张小寒, 杨东刚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当前较多图像修复算法在对损坏区域实施填充修复时没有考虑图像块之间的相关性,导致修复图像中存在振铃以及连接间断等不足,拟设计平滑度测量因子耦合互相关制约的图像修复算法。方法 将图像的Laplace算子引入到优先权的计算过程中,以增加图像的边缘信息,优化数据项的成分,并利用置信度、图像的Laplace算子和数据项构造优先权计算模型,以获取优先修复块。利用等照度线的二阶导数,构造平滑度测量因子获取图像的平滑度,并以图像的平滑度为导向,对最优匹配块的搜索区域进行定位。通过误差平方和函数(Sum of Squared Differences,SSD)在定位的搜索区域中搜寻最优匹配块,并采用互相关系数函数对最优匹配块的唯一性进行制约,以提高所获最优匹配块的准确性。结果 实验结果显示,与当前修复技术相比,所提方法具有更高的连接完整性和清晰度。结论 所提方案可对损坏图像完成较好的视觉复原,在图像信息处理领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万兵, 李威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善哈希序列对篡改内容的正确识别率和鲁棒性,提出基于颜色矢量角度直方图耦合离散余弦变换压缩的鲁棒哈希算法。方法 结合插值运算和Gaussian滤波器,对图像实施预处理,使其对于任意的认证目标均可产生一个固定长度的哈希序列;引入极坐标变换LPT(Log-polar transform),对规范尺寸图像完成坐标变换,输出二次图像;借助SVD(Singular Value Decompostion)方法来处理二次图像,输出全局鲁棒特征;提取规范尺寸图像中所有像素分量的颜色矢量角度,并计算其对应的直方图,形成色彩感知特征;将全局与色彩感知特征组合,将其视为1D哈希序列;基于离散余弦变换DCT(Discrete Cosine Transform),对1D哈希序列实施压缩,输出一组交流系数;引入Logistic映射,根据其输出的混沌序列来设计差异加密方法,对交流系数实施扩散,从而形成目标哈希序列。基于l2范数距离和优化的识别阈值,对待检测图像内容的真伪实施判别。结果 试验结果显示,相对于已有的哈希机制而言,所提方案具备更强的鲁棒性,对各类几何攻击均有更高的检测准确度。结论 所提哈希方法具有较高的鲁棒性与识别正确率,对商标检索、信息防伪等领域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 郭含, 张鹏, 王茜, 邵曦浩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当前航空炮弹包装盒密封性检测存在的不足,设计一种基于LabVIEW的航空炮弹包装盒和小型航空弹药引信,以及火工品包装密封性检测系统。方法 将待检包装置于检测平台密封箱内,将PLC控制器作为下位机,控制加气机和气体电磁阀工作。先向密封箱内充气,达到设定压力后保压一段时间,再利用气压传感器采集箱内的气压信号,经调理后送入USB数据采集卡,并传到以LabVIEW作为开发平台的上位机中,对采集的信号进行存储、处理与显示。结果 对预先选取的2个包装盒进行验证,分别置于1,2号密封箱内,测得气压下降率分别为13.82%和3.45%,经分析认为气压下降率>5%即认定包装失封,因此判定1号包装盒密封失效,2号密封良好。结论 基于LabVIEW的测试系统具有自动化程度高、可扩展性强、搭建方便等特点,对提升航空弹药的保障效率有一定意义。
  • 杨永伟, 张静, 王清晨
    摘要 ( )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弹药的铁路运输适应性,实现弹药快速、安全运输。方法 运用对比、统计分析等方法,研究弹药包装箱试验存在的问题,结合规章制度、标准以及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结果 研究发现,弹药包装箱试验存在试验监管不到位,堆码高度、跌落高度、条件、温度设置等试验条件与跌落试验判定标准和铁路运输行业规章制度不一致,试验单位资质不符合要求等问题,需要对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加以改进。结论 现行弹药包装箱试验不符合铁路运输要求,只有根据铁路运输行业要求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对试验过程进行规范,才能保证弹药铁路运输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