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7年, 第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17-09-08
  

  • 全选
    |
  • 云雪艳, 李晓芳, 董同力嘎
    . 2017, (17):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材料气体透过性及选择透过性对草莓自发气调包装效果的影响。方法 以密闭系统法测定草莓的呼吸速率,结合米氏方程推导呼吸速率与包装膜渗透性的关系式。采用已知渗透性的薄膜结合渗透系统法测定实际贮藏中达到动态平衡时草莓的呼吸速率,根据米氏和动态平衡方程推导适宜草莓自发气调材料的气体选择比。在此基础上,选用对CO2具有较强选择溶解性的聚乙二醇(PEG)对聚(L-乳酸)(PLLA)进行改性,调整其透气性和CO2/O2选择透过性。结果 在一定使用面积下,经PEG改性后的PLGL35G20膜包装内的气氛组成可以达到较理想的草莓的AMAP气调浓度。结论 PEG起到了良好的调节PLLA薄膜气调包装性能的效果,推测通过调节PEG嵌段和PLLA嵌段的长度及PEG在共聚物薄膜中的含量,可调控薄膜的气体渗透性和选择性,最终使其满足不同果实自发气调包装的最佳要求。
  • 万哲, 卢立新, 丘晓琳
    . 2017, (17): 8-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制胺基载体选择性渗透膜对西兰花品质的影响。方法 以自制选择性渗透膜为包装材料,纯LDPE薄膜处理、硅藻土改性基膜处理、自然放置为对照,于室温密封储存,定期测定各种包装材料内西兰花的品质变化。根据贮存期间各包装材料内西兰花的质量损失率、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褐变度、维生素C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来评价所制备选择性渗透膜的保鲜性能。结果 贮存9 d后,自制选择性渗透膜包装内西兰花的质量损失率、色差、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硬度、褐变度、维生素C含量等指标均高于纯LDPE薄膜、基膜和自然放置对照组,但褐变度低于对照组。结论 自制选择性渗透膜能够通过调节包装中CO2和O2的选择性渗透,有效控制果蔬呼吸速率,以达到延长储存期的目的。
  • 司琦, 胡文忠, 姜爱丽, 马新秀, 王倩影
    . 2017, (17): 13-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奥尼尔”蓝莓为实验材料,研究在1 ℃下,普通贮藏、静态气调包装(O2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30%)和动态气调包装(在O2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50%的环境中贮藏4 d后转为O2和CO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5%,30%)对采后蓝莓果实生理品质以及耐藏性的影响。方法 以7 d为周期,对酶促防御系统的酶活性、抗性相关酶活性、非酶促防御系统的抗氧化物质的含量、呼吸速率、果实硬度进行测定。结果 与普通贮藏相比,动态气调贮藏以及静态贮藏均激发了果实自身的防御系统,而动态气调包装更能够使过氧化物酶、过氧化氢酶和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性得到提高,有效控制了还原性谷胱甘肽的下降,减缓了维生素C含量的降低速率,减缓了丙二醛生成的速率,同时也抑制了多酚氧化酶的活性,有效抑制了蓝莓的褐变与腐败变质。结论 动态气调贮藏能够有效控制蓝莓的衰老与腐败,维持果实原有风味,延长蓝莓的贮藏期与货架期。
  • 胡云峰, 魏增宇, 刘云云
    . 2017, (17): 19-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善气调贮藏双孢菇的技术方法,延长其货架期。方法 分析比较贮藏于4 ℃的不同气体成分下双孢菇的贮藏品质变化规律,并对不同处理组双孢菇在贮藏期间的色泽值、硬度、褐变程度、丙二醛(MDA)含量、呼吸强度及感官评价指标的变化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在O2,CO2,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9.6%,6.9%,83.5%时的低氧气调下,双孢菇各项指标品质劣变趋势最为缓慢,较适用于双孢菇的贮藏;L*值、硬度值与感官指标呈显著的正相关性,ΔE和MDA含量与感官指标呈显著的负相关性,均可作为反映双孢菇品质的重要指标。结论 O2,CO2,N2的体积分数分别为9.6%,6.9%,83.5%时,该气体比例下的双孢菇气调贮藏效果最佳,L*值、ΔE、硬度和MDA含量与感官品质之间的相关性最为显著。
  • 萨仁高娃, 胡文忠, 修志龙, 冯可, 姜爱丽, 姬亚茹
    . 2017, (17): 25-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壳寡糖涂膜与植物精油复配涂膜处理对鲜切苹果品质的影响。方法 将鲜切苹果样品分别经过蒸馏水、壳寡糖、壳寡糖+体积分数为0.25%的百里香油、壳寡糖+体积分数为0.06%的肉桂油、壳寡糖+体积分数为0.25%的百里香油+体积分数为0.06%的肉桂油涂膜处理2 min,然后在灭菌滤纸上晾干,置于托盘后用PVC保鲜膜密封,于4 ℃下贮藏。分别于0,3,6,9,12,15,18 d后取出并测定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即亮度(L*)、彩度(C*)、硬度、质量损失率、抗坏血酸含量、多酚氧化酶活性、过氧化物酶活性、脂肪氧合酶活性。结果 壳寡糖+体积分数为0.25%的百里香油+体积分数为0.06%的肉桂油的涂膜处理可显著维持鲜切苹果的颜色、硬度和抗坏血酸含量,贮藏期内PPO和POD活性均低于其他处理组。壳寡糖涂膜可显著延缓鲜切苹果的质量损失速率,降低样品中脂氧合酶的活性,延缓样品的衰老速度。结论 壳寡糖涂膜对鲜切苹果有很好的保鲜效果,复合精油的添加能更好地维持鲜切苹果在贮藏期间的品质。
  • 李石磊, 肖生苓, 罗瑜莹
    . 2017, (17): 3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保鲜纸涂层氧化淀粉胶对保鲜纸中NaClO2留存率和ClO2释放规律的影响。方法 通过保鲜纸表面及横切面的SEM图片,确定保鲜纸的结构特点,采用纸基表面涂布氧化淀粉胶的方法,用碘量滴定法计算保鲜纸中NaClO2的留存率和ClO2的释放量。结果 保鲜纸纸基表面形成的氧化淀粉胶层可以有效降低保鲜纸基结构对NaClO2留存率和ClO2释放量的影响,NaClO2的留存率和ClO2的释放量得到了提高,ClO2的释放总量为3.4786 mg,增加了70.82%。结论 氧化淀粉胶涂层提高了NaClO2的留存率和ClO2的释放量。
  • 蒲婉璐, 李萍, 邓冰, 樊晓岚, 闫师杰
    . 2017, (17): 36-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冷藏条件下臭氧熏蒸方法对木纳格葡萄采后贮藏的适用性。方法 以新疆木纳格葡萄为试材,研究在0 ℃和−1 ℃条件下的对照组,以及经2.5 μL/L和5 μL/L臭氧熏蒸处理后对木纳格葡萄贮藏效果和品质的影响。结果 在−1 ℃下经2.5 μL/L臭氧熏蒸处理的木纳格葡萄,其贮藏期间呼吸强度弱,很好地保持了果实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可滴定酸含量,贮藏各时期果实腐烂率、落粒率较低,贮藏后具有较高的好果率,保持了果实的品质。结论 在−1 ℃下经2.5 μL/L臭氧熏蒸处理为木纳格葡萄最适宜的环境贮藏参数。
  • 马新秀, 胡文忠, 冯可, 司琦
    . 2017, (17):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多糖类可食性膜应用于鲜切果蔬保鲜包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综述国内外常见的几种多糖类可食性膜的特点及其在鲜切果蔬保鲜中的应用,并对其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结果 多糖类可食性膜具有良好的成膜性,涂膜于鲜切果蔬,降低了果蔬的呼吸及生理生化速率,减少了水分的损失,延缓了乙烯的生成,抑制了褐变的发生,是一种有效的鲜切果蔬保鲜方法。结论 多糖类可食性膜应用于鲜切果蔬的保鲜包装,对鲜切果蔬的外观、风味、质地和营养品质有一定的良好影响。目前多糖类可食性膜涂膜包装仍存在一些问题,并对问题的解决进行了展望。
  • 王霞, 刘影
    . 2017, (17): 48-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亚临界载荷对苹果呼吸速率变化的影响机制。方法 首先通过在跌落临界高度以下设置不同高度的苹果跌落实验;然后测量跌落后的苹果在密封容器内CO2和O2浓度的变化;最后根据实验数据得到跌落高度与苹果呼吸速率的关系。结果 在亚临界高度下,苹果受到损伤冲击后的呼吸速率发生了较大变化。在相同的时间内,跌落高度越高,密闭容器中O2的含量越少,CO2的含量越多,呼吸速率越大。随着跌落高度的增加,氧气的减少率越来越大,二氧化碳的增加率也越来越大。在同一跌落高度下,随着时间的增加,苹果的呼吸速率逐渐减小,当达到一定时间后,呼吸速率趋于平稳。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亚临界载荷下呼吸速率与跌落高度和时间的数学模型。结论 研究结果有助于果品缓冲包装的改进。
  • 叶青青, 李亚娜, 候温甫
    . 2017, (17): 52-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壳聚糖/聚赖氨酸复合膜对柑橘保鲜的影响。方法 采用流延法制备聚赖氨酸质量分数(聚赖氨酸相对于壳聚糖)为0,1%,3%,5%,7%的壳聚糖/聚赖氨酸复合膜,对复合膜进行微观分析和红外光谱分析,采用光密度值法测试该膜的抑菌性,并用该复合溶液对柑橘浸泡后贮藏,测定贮藏期间柑橘各项保鲜指标的变化。结果 复合膜表明光滑,内部结构均匀,其抑菌性随着聚赖氨酸质量分数的提高而增强。复合溶液涂膜减缓了贮藏期间柑橘感官分值的下降,减少了果实含糖量和维生素C含量的流失,降低了柑橘的质量损失率和腐败率。结论 聚赖氨酸提高了壳聚糖膜的抑菌性,复合溶液涂膜对柑橘有良好的保鲜效果。
  • 刘伟, 王洪江, 孟令伟
    . 2017, (17): 58-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目前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现状,探讨新的保鲜技术方向。方法 通过分析果蔬特点,阐述影响果蔬储存的3个主要因素。根据果蔬保鲜安全、营养、新鲜等要求,对国内外多种果蔬保鲜技术进行分析与研究,并提出今后的研究方向。结论 保鲜技术的应用能够延长果蔬货架期,但单一保鲜技术存在一定的缺陷,综合保鲜技术是今后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方向。
  • 赵蕾, 胡文忠, 陈晨, 王倩影, 高凯丽
    . 2017, (17): 64-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薄膜包装材料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综述国内外常见的3种薄膜包装材料的概念、优势以及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并对目前薄膜材料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结果 薄膜包装材料一般具有安全无毒、绿色环保的性能,现已广泛应用于食品、医疗、环境、生物等领域,这里主要介绍了纳米薄膜、可食性薄膜和功能性薄膜包装在果蔬采后保鲜中的应用。结论 薄膜保鲜在果蔬保鲜中的研究目前处于起步阶段,还有很多问题待解决。方便快捷、无毒无害的保鲜技术将会成为未来我国采后果蔬保鲜技术的发展趋势。
  • 徐汾丽, 周美丽, 陈强
    . 2017, (17): 70-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柔性高阻隔薄膜的应用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综述柔性高阻隔膜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总结热蒸发、化学气相沉积、原子层沉积等制备柔性高阻隔薄膜的方法、原理、特点及应用,展望高阻隔膜包装材料的发展前景。结果 高阻隔薄膜制备工艺趋向于单次制备,采用等离子体辅助原子层沉积技术是制备超高阻隔薄膜的首选,原子层沉积(ALD)和分子层沉积(MLD)结合也是获得超高阻隔薄膜的未来发展方向。结论 快速、高效地制备柔性高阻隔薄膜是包装工业的发展趋势。
  • 魏占锋, 董峰, 王小林, 马舒慧
    . 2017, (17): 77-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获得一种可用于食品包装的羧甲基纤维素增强膜。方法 以羧甲基纤维素(CMC)为成膜基底,甘油为增塑剂,分别将质量分数为1%,3%,5%和10%的纳米纤维素(NCC)添加到CMC中,共混流延制备羧甲基纤维素增强膜(CMC-NCC)。结果 NCC的加入,提高了CMC的力学性能和对水蒸气的阻隔性能,还提高了CMC的热性能。FT-IR分析结果表明,CMC与NCC两者间形成了分子间氢键;XRD分析结果表明,NCC可以改变CMC的结晶排列。当添加质量分数为5%的NCC时,CMC-NCC的拉伸强度比纯CMC膜提高了25.6%,断裂伸长率降低了21.3%,透湿量降低了9%,热稳定性提高了2%,透光率维持在87%以上。结论 CMC增强膜具有力学性能高、阻湿性能好等优点,NCC提高了CMC的成膜品质。
  • 张帆, 余立, 朱东红
    . 2017, (17): 82-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气凝胶/硅酸铝纤维制备一种保温包装材料,并研究其导热性能。方法 利用真空抽滤成型方法及微波加热的干燥方法制备保温包装材料,利用正交试验得到影响该保温包装材料的主要因素。结果 导热系数测定结果表明,正交实验最佳配方的导热系数为0.0164 W/(m•K),符合温控包装要求。随着二氧化硅气凝胶加入量的增大,导热系数变小;在最佳体积密度范围51.29~55.09 mg/cm3内,材料的导热系数最低可达到0.013 W/(m•K)。结论 文中方法扩大了气凝胶和硅酸铝纤维材料在包装行业中的应用范围,对于农产品包装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 罗焕虎, 郭妤, 李云, 敖先全, 曾祥钦, 王海荣
    . 2017, (17): 87-9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有机试剂包裹粉体磷酸一铵的接触角和防潮效果之间的关系,探索利用接触角筛选粉体磷酸一铵包裹型防潮剂的可行性。方法 使用油酸、单硬脂酸甘油脂、十二胺、固体石蜡、硬脂酸和十六醇对磷酸一铵粉体进行包裹,采用Washburn动态法测量接触角,用吸湿速率间接表征防潮效果。结果 随着包裹后粉体接触角的增大,其吸湿速度会减小。结论 可以通过测试包裹后粉体接触角的大小来优选包裹剂,使粉体表面改性,提高了粉体的防潮效果。
  • 李翔
    . 2017, (17): 91-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出多元共聚型丙烯酸酯乳液,并应用于纸塑复合膜中。方法 采用乳液共聚合法,优化合成工艺,制备丙烯酸酯乳液胶黏剂。结果 制备胶黏剂的最优工艺条件中乳化剂十二烷基硫酸钠和乳化剂OP-10的质量比为1∶3,总质量分数为4.5%;引发剂过硫酸铵质量分数为0.6%;丙烯酸质量分数为5%;丙烯酸丁酯与醋酸乙烯酯的质量比为13∶6;乙酸锌质量分数为0.2%;选择预乳化种子滴加方法,预乳化时间为30 min,温度为50 ℃,搅拌速度为440 r/min;滴加与保温时的搅拌速度为400 r/min,保温时间为1 h,单体滴加时间为3 h,滴加温度为80 ℃,保温温度为83 ℃;反应结束时加入对苯二酚,其质量分数为0.3%。结论 合成的胶黏剂有良好的粘接性能。
  • 朱大鹏
    . 2017, (17): 96-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识别包装件在随机振动激励条件下的动态特性方法。方法 基于多自由度系统的伊藤方程,运用随机响应矩分析法分析系统的恢复力特性和阻尼特性与响应统计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建立应用推导的代数关系分析系统动态特性的方法。采用单自由度非线性系统和二自由度线性系统作为实例,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从实例中参数识别结果和真实值的对比表明,识别结果的误差小于2%,具有良好的准确性。文中方法是一种仅应用响应数据的时域方法,具有良好的通用性。结论 文中方法可用于随机振动激励条件下包装件的动态特性识别。
  • 曹旭东, 胡洋, 许腾宇, 张玉枫, 方健
    . 2017, (17): 102-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黄冠梨进行振动试验测试,研究其在定则振动系统下的振动特性以及振动加速度、振动频率与其他振动参数对黄冠梨损伤的影响,建立黄冠梨面积、体积损伤率与时间关系模型。方法 通过定则振动中的扫频试验和定频试验,分析黄冠梨的振动加速度与共振频率、能量传递率之间的关系,研究黄冠梨面积损伤率和体积损伤率的变化规律。结果 黄冠梨的共振频率随加速度的增大呈下降趋势,0.85g后共振频率基本无明显变化,7层黄冠梨从下至上各层共振频率变化趋势相似。随着振动加速度的增大,单层黄冠梨的共振频率与能量传递率均逐渐变小。结论 单层黄冠梨的加速度与共振频率呈非线性关系,多层黄冠梨的面积损伤率与体积损伤率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变大,其共振频率随着层数的增加而减小。
  • 晏军
    . 2017, (17): 108-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人工影响天气流动火箭作业车在作业期间随车弹药的包装、运输、存储和安全防护等方面的业务和装备技术保障能力。方法 通过基层走访、文献查找和样机设计,分析人工影响天气流动火箭作业车在作业期间的储运特点、环境因素及易燃易爆危险品在包装、储运方面的发展和现状。结果 通过实际应用表明,人工影响天气火箭车弹药储运箱可以携带WR-98型、HJD-82型、RYI-6300型、BL-1型人影火箭弹合计15枚,能够满足当前火箭作业车的实际需求,极大地提升了多弹型火箭发射装置的安全性能和作业效果。结论 有效地消除了人工影响天气火箭作业车在弹药存储、运输和安全等方面的隐患,提高了作业效率和弹药管理能力。
  • 王江波, 强宝民
    . 2017, (17): 112-1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圆柱壳减振装置在货物包装中的振动特性。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对圆柱壳减振装置的材料属性进行精确建模,使用模态分析方法得到圆柱壳减振装置在径向、横向和周向的模态振型云图,以及所对应的固有频率,在此基础上研究减振装置材料的弹性模量和货物重力对减振装置振动特性的影响。结果 减振装置的自振频率随着材料弹性模量和货物重力的增加而显著提高,结合具体实例将减振装置在无重力挤压下的最低自振频率由原先的11.25 Hz提高到19.51 Hz,在重力挤压下由19.51 Hz提高到31.24 Hz,避免了共振的发生。结论 通过改变减振装置材料的弹性模量可以有效避开外部激励源的谐振载荷频率范围。
  • 陈志强, 史岩
    . 2017, (17): 118-1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一种轻型环保泡沫托盘进行力学性能测试,以确定其额定载荷,评估其各项工作性能,为研究新型托盘性能提供方法和思路。方法 根据ISO 8611—2011托盘检测标准对轻型环保泡沫复合托盘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合不同试验项目的试验数据,对不同用途的情况下这种复合托盘所体现的力学性能进行评估。结果 新型泡沫复合托盘在各项试验中均表现出了良好的力学性能,托盘在不同用途下所表现的额定载荷不同。结论 为合理地设计托盘结构、科学地选择托盘以适于不同物流环境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 马志刚, 赵志强, 王保云
    . 2017, (17): 124-1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泡罩药品包装的检测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升药品包装质量。方法 设计一套基于DSP和触摸屏的泡罩药品视觉在线检测系统,利用TMS320 DM365芯片完成泡罩药品图像的处理和核心控制,由触摸屏和LCD液晶显示屏实现控制系统在线监控和图像处理结果显示,并在硬件结构基础上完成控制系统软件设计。结果 通过对该系统的实验测试可知,该系统准确检测率高达100%。结论 该控制系统能够实现泡罩药品包装缺陷的快速检测,检测准确率较高,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有效降低了生产成本。
  • 周默涵, 狄长春, 杨玉良, 马万鹏
    . 2017, (17): 128-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某空投缓冲系统圆柱筒式气囊的缓冲过程,得出缓冲特性曲线,并校核装备冲击过载。方法 基于有限元理论,利用Ansys中的显示动力学分析软件LS-DYNA建立气囊缓冲系统的有限元模型,采用粒子法,对气囊缓冲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并与传统气囊仿真所使用的控制体积法进行对比。结果 经模拟得出空投着陆缓冲过程中气囊排气口打开时间为63.4 ms,缓冲过程中的最大过载为13.3g,获得了缓冲高度、货台加速度等特性的变化规律。将气囊缓冲特性与使用传统的控制体积法仿真的结果进行了对比,排气口打开时间误差为10.7%,最大过载误差为8.6%。结论 2种方法的结果对比一致性较好,验证了粒子法进行缓冲气囊模拟的可行性,同时使用圆柱筒式气囊缓冲的最大过载满足装备空投对过载不超过20g的要求。
  • 张春和, 郭健杰, 刘小平
    . 2017, (17): 133-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军用战储物资质量性能的影响因素与重点控制指标,研究提出防护包装应把握的关键技术环节。方法 通过对影响军用战储物资的环境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影响军用战储物资质量的关键因素与重点控制指标。结果 针对军用战储物资的特点和防护包装要求,得出了战储物资防护包装的3个关键技术环节,明显提高了其环境适应性和储存可靠性,延长了其储存期限,有效防止“高温、高湿、高盐雾”等气候环境和战场复杂电磁环境对战储物资产生的不良影响。结论 提出的关键技术环节对军用战储物资防护包装工作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
  • 葛露
    . 2017, (17): 139-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简化复杂缓冲包装系统设计,拟建立质量主体-EPS泡沫-瓦楞纸板有限元模型。方法 利用EPS泡沫宏观等效可压缩本构模型,同时采用瓦楞纸板薄壁壳结构,对复杂缓冲系统进行有限元计算。结果 得到了符合实际的层状缓冲结构的变形及质量主体的加速度脉冲。结论 该方法丰富了包装动力学的缓冲包装结构设计方法。
  • 王西
    . 2017, (17): 143-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如何对平板电视的包装衬垫进行合理设计和安全检验。方法 根据缓冲包装五步设计法选取合适的缓冲衬垫。利用有限元软件ABAQUS建立仿真模型并进行单元网格划分,结合显式动力学原理和平板电视撞击地面时弹性势能与时间的关系,对衬垫进行缓冲应力分析和强度检验。结果 通过仿真分析可得,平板电视落地的冲击应力远远小于衬垫能承受的最大应力。结论 在平板电视的配送过程中,以聚苯乙烯泡沫为材料的缓冲衬垫能对产品起到很好的保护作用。
  • 肖帆, 周长江, 胡波
    . 2017, (17): 147-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烟支端面的切割质量,对喇叭嘴机构的动平衡性能进行优化。方法 以两平衡块的设计角度为设计变量,惯性力和惯性力矩的均方根植为优化目标,建立喇叭嘴机构的动平衡优化函数。基于BP神经网络建立喇叭嘴机构动平衡预测模型,利用遗传算法优化该神经网络,以提高其预测精度,且获得最优值。结果 优化后的机构动平衡性能得到明显改善,其中惯性力均方根值减小了37.16%,惯性力矩均方根值减小了8.33%。结论 采用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对喇叭嘴机构进行动平衡优化效果较好,提高了机构的工作稳定性。
  • 聂川, 祝九思, 唐佳
    . 2017, (17): 153-1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连续式包装机的生产效率,提出一种新型的抗积分饱和PI电流控制器设计方法。方法 针对PI控制器积分饱和现象引起的步进电机绕组电流响应过慢问题,根据控制器输入输出状态,确定抗饱和增益值的大小,调整积分作用效果。在控制器输入变化较慢时,充分发挥积分器的作用,减小超调量;在输入变化较快时,使积分器更快地退出饱和,提高系统响应速度。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较传统PI控制和反计算固定增益PI控制能更精确地控制绕组电流,有效提高了电流响应速度和减小了超调量。结论 该方法使绕组电流更好地跟随参考值变化,改善了电机在不同运行状态下的动态性能。
  • 阚常凯, 曹冲振, 张传美, 王凤芹, 许彤然
    . 2017, (17): 158-1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将货架上的货物直接搬运至目的地,真正实现货物到人的目的,设计一款三轴搬运机器人。方法 利用SolidWorks与Workbench软件建立三维模型与有限元模型,对底盘机构与升降机构进行详细设计,并对底盘结构进行模态分析,分析其外部激励来源。结果 两侧升降机构安装板是主要的动态特性影响因素,所设计的底盘结构不会因为外部激励而发生共振。结论 该搬运机器人的结构新颖、设计合理,能够广泛应用于多种场合,如货物拣选、工件存放与搬运等,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 董阳, 邓援超, 黄靖康, 周升
    . 2017, (17): 163-1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纸盒生产设备主轴装置为研究对象,研究纸盒生产过程中误差精度的控制方法。方法 通过分析主轴装置在纸盒生产中的工艺要求和结构特点,提取主轴装置模型的主要参数作为设计变量,应用Workbench软件的响应曲面优化和拓扑结构优化这2个模块对主轴装置的静刚度和质量参数进行优化。结果 将优化结果应用于生产实际中,不仅提高了该装置的静刚度,而且减轻了质量,也将纸盒生产误差精度控制在0.2 mm内。结论 为纸盒生产设备主轴装置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 陈志红, 金旻
    . 2017, (17): 169-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保证贴标机标带张力的恒定,以提高贴标精度。方法 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算法提出一种贴标机恒张力控制方法,详细分析贴标机供标机构的动力学模型,并得到动态力矩平衡方程,阐述影响张力恒定的关键因素。根据单神经元控制理论,提出一种张力自适应控制算法,并设计相应控制器。搭建试验平台,进行相关试验研究。结果 采用所述控制方法,贴标机正标率均大于97%,贴标过程张力恒定。结论 该控制系统贴标精度较高,适用范围广,响应快速稳定。
  • 石红芹, 王艳, 余鹰
    . 2017, (17): 174-1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解决图像的鲁棒性和透明性之间的矛盾,依据压缩感知理论的计算保密性提出一种基于压缩感知的强鲁棒彩色图像双水印算法。方法 首先将水印图像RGB分解后,对G, B分量分块压缩感知获得测量值,再对载体图像G, B分量NSCT分解,对低频分量非重叠分块后LU分解、奇异值分解,将每个分块的水印测量值按不同嵌入强度对应嵌入载体奇异值矩阵中,经过一系列逆变换得到含水印图像。最后用含水印图像R分量分块压缩感知测量值生成零水印,发往IPR中心注册保存。结果 该算法在水印的嵌入和提取仿真实验结果中峰值信噪比大于40 dB,重建的水印图像与原图像相似度极高,且能抵抗剪切、高斯噪声、椒盐噪声、高斯低通滤波和JPEG压缩等类攻击。结论 算法具有很强的鲁棒性和较好的透明性,实现较简单具有切实的可行性。
  • 王志红, 黄惠芬
    . 2017, (17): 179-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识别图像来源于相机还是其他电子设备,提出一种基于小波高阶统计量的图像来源取证方法。方法 利用生成途径对图像性质的影响和数理统计方法,通过对比不同来源的数字图像的生成途径对它们各自性质的影响,从图像的多尺度分析角度,研究不同来源的图像在变换域所呈现的独有特性,提取数字图像小波域的高阶统计特征,以此判断图像的来源。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针对计算机软件、数码相机和扫描仪这3类图像的平均测试正确率达到了97.9%。结论 该方法在确定图像来源上有较高的效率和准确率。
  • 徐逸, 孙刘杰, 王勇, 龚一珉
    . 2017, (17): 183-1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目前数字水印在抗旋转攻击方面鲁棒性较差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DWT变换和仿射变换的抗任意角度旋转的数字全息水印算法。方法 首先对数字水印进行全息加密,保证水印的安全性;结合DWT变换,将水印信息嵌入载体图像;然后通过仿射变换实现图像的角度校正,进而实现抗任意角度旋转攻击及其他常见攻击。结果 水印在受到各种攻击后,仍能被有效提取,尤其是抗任意角度旋转攻击,NC值均大于0.6。结论 提出的算法对任意角度旋转攻击有较强的鲁棒性,可以有效地从含水印的图像中提取水印信息,保证了水印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 袁志华, 杨百龙, 赵文强, 刘宇
    . 2017, (17): 188-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NSCT_SVD水印算法水印容量较小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视觉区域特性和菱形编码的自适应大容量水印算法。方法 对图像进行NSCT变换,对NSCT域低频系数矩阵进行8×8分块,选取每一块中最大的奇异值。根据人眼对图像亮度、纹理及平滑的敏感程度不同,选择在不同的分块嵌入不同大小的水印信息。结果 实验表明,在6幅标准512×512像素的灰度图像中嵌入水印后的PSNR保持在39左右,具有较好的不可感知性,水印容量比DWT_SVD水印算法提升了约41.41倍,比NSCT_SVD水印算法提升了约20.95倍。对常见的中值滤波、高斯滤波、椒盐噪声、旋转和JEPG压缩等攻击具有较好的鲁棒性。结论 该水印算法在满足不可见性和鲁棒性的前提下,增加了水印容量,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田敏, 刘全香
    . 2017, (17): 194-1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保证商品条码在物流系统中的快速识别和信息传递,研究条码的质量检测方法。方法 首先分出条码区域,考虑到条码的特殊属性,需要满足其可识读功能,设计针对EAN-13商品条码的印制质量检测方法,包括可识读检测和印刷缺陷检测。根据条码检测的国家标准,条码可识读检测部分,采用扫描反射率曲线分析法和条码质量分级法对条码的可识读性进行判定。条码缺陷检测部分经过条码校正、条码与字符的分割和条码大小的归一化等处理后,选定基于垂直投影的缺陷检测算法对条码的脱墨和污点缺陷进行检测。结果 条码识读程序对合格品和缺陷品的识读准确率都为100%,条码缺陷检测算法程序的平均检测耗时为93.35 ms,检测准确率为94%。结论 条码质量检测系统具有较高的检测准确率,并且能够很好地满足机器视觉缺陷检测速度的要求。
  • 赵天明, 刘诗德
    . 2017, (17): 200-20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立方体内缩的反向颜色空间转换算法,实现颜色值从CIELab颜色空间到RGB颜色空间的转换。方法 选取4096组建模点和512组测试点,以三维查表插值法为理论基础,设计一种基于立方体内缩的方法逐步搜索符合条件的特征点来代替测试点,计算得到测试点反向转换后的RGB值。结果 通过CIELAB 1976, CIE94和CIE2000色差公式对算法的转换精度进行评价,计算测试点的Lab值和反向转换得到RGB值对应的Lab值之间的色差。测试点的平均色差分别为2.07, 1.53和0.96,大部分色差的分布范围在0~3之间,算法的转换精度较高。测试点反向转换后的结果较为理想,在绿色调区域和亮度较低的红色调区域的精度可进一步提升。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可精准、快速、有效地实现颜色值从CIELab颜色空间到RGB颜色空间的转换。
  • 张志华, 孔玲君, 王勇, 刘真
    . 2017, (17): 206-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实现横向和纵向分切的彩色图像碎片的拼接,提出针对同一张经过横向和纵向分切的彩色图像碎片建立关于相关系数的拼接复原模型和算法。方法 通过获取彩色图像碎片的各单色图像,并提取单色图像边缘的灰度值,根据图像碎片边缘灰度值之间的相似程度自动拼接碎片。结果 文中算法对彩色图像碎片的拼接效果优于常规算法,实验中采用100张彩色图,对每张彩图分切成64张300×300像素的彩图碎片进行顺序复原,综合拼接成功率达到100%,拼接平均耗时1.59 s。此外,文中算法实验性强,不仅能拼接仅纵切的图像,还能拼接横向和纵向分切的彩色图像。结论 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彩色图像碎片的拼接具有很好的适应性和可重复性,对图像碎片的大小和颜色无严格要求,是一套完整有效的针对规则彩色图像碎片的全自动拼接方案。
  • 李不言, 张军, 曾忠
    . 2017, (17): 21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印刷品质量参数的橡皮布印刷适应检测及评价方法,以控制印刷品质量、提升橡皮布质量。方法 在相同检测条件下,使用进口(A, B, C)、国产(D, E, F)胶印橡皮布进行印刷,对印刷品密度、叠印率、色差、网点扩大及橡皮布超肩铁量等参数进行检测。结果 得到了所有橡皮布KCMY密度平均标准差为0.021左右,RGB平均叠印率为92%左右。A, C橡皮布KCMY平均色差大于5,其余橡皮布在4.78左右。B橡皮布KCMY 50%网点面积处平均网点扩大为7%,其余橡皮布在9.7%左右。A, B, C橡皮布印刷后减薄量为0.02 mm左右,其余橡皮布为0.05 mm左右。结论 国产、进口橡皮布油墨转移性、网点还原性均较好,A, C橡皮布的M, Y色彩还原性较差,D, E, F橡皮布回弹性较差。
  • 郑新
    . 2017, (17): 217-2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实现印刷生产过程中网点异常状态的智能诊断,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经验模式分解(BEMD)的网点特征提取方法。方法 通过对网点图像的BEMD分析,获取了其二维本征模式分量,并利用灰度共生矩阵(GLCM)对其进行特征提取,构建印刷网点的特征表示向量。结果 依托支持向量机决策方法开展分类实验,所提出的方法能够准确诊断出网点压力不当、水墨不均等异常状态,网点分类实验的正确率达到90%以上。结论 BIMF-GLCM分析对于网点特性有着很好的表征能力,相关研究为印刷网点智能诊断特征集的构建提供了有效方法。
  • 李娜
    . 2017, (17): 222-2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印刷品个性化制作平台提供一种提升客户满意度、高效优化的方法。方法 采用kano和QFD模型的研究方法,以常用印刷品个性化制作平台为研究对象,通过调查问卷等形式,归纳总结出10个产品服务需求指标,对其分别进行kano分类,满意度和重要度标定,运用数学模型修正不同产品服务重要度,得到各产品服务属性最终重要度。结果 在线设计服务和数据传播速度2个属性的斜率值分别为1.0091和2.6981,重要度为0.6025和0.5974,是平台优化首要考虑的2个属性,并根据kano类型、重要度等参数,得到了印刷个性化制作平台各属性的优化顺序。结论 从客户需求的角度为印刷品个性化制作平台提供了设计和优化的重点。
  • 周继祥, 刘安民
    . 2017, (17): 227-2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循环发展理念下包装产业发展存在的各种实际问题及发展策略。方法 在对循环发展理念和原则以及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必要性进行系统解析,以及在对包装产业循环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深入剖析的基础上,结合循环发展的模式和社会、经济对包装产业发展的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提出包装产业循环发展的主要对策。结果 提出了推行简约包装理念、采用减量化包装设计方法、践行循环再利用包装理念、完善相关法律法规等方面的对策。结论 包装产业循环发展任重而道远,需要国家相关部门、包装行业各相关组织以及科研机构等共同努力。
  • 张异
    . 2017, (17): 233-2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遗传算法(GA)求解包装物回收车辆路径优化问题的性能。方法 通过对传统GA算法的改进,提出混合蜂群遗传算法(HBGA)。首先改进传统GA算法的初始种群生成方式,设计初始种群混合生成算子;其次,提出最大保留交叉算子,对优秀子路径进行保护;然后,在上述改进的基础上引入蜜蜂进化机制,用以保证种群多样性和优秀个体特征信息的利用程度;最后,对标准算例集进行仿真测试。结果 与传统GA算法相比,HBGA算法在全局寻优能力、算法稳定性和运行速度方面均有所改善。HBGA算法的全局寻优能力和算法稳定性均优于粒子群算法(PSO)、蚁群算法(ACO)和禁忌搜索算法(TS),但运行速度稍慢于TS算法。结论 对传统GA算法的改进是合理的,且HBGA算法整体求解性能优于PSO算法、ACO算法和TS算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