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5-12-22
  

  • 全选
    |
  • 吴涛, 于洋, 辛秀兰, 徐宝财, 禹晓燕, 王鹏
    . 2015, (23):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封端剂γ-氨丙基三乙氧基硅烷(KH550)和丙烯酸羟乙酯(HEA)对聚氨酯分散液(WPU)性能的影响。 方法 采用预聚体法合成聚氨酯分散液, 通过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改性聚氨酯特征官能团进行表征, 探讨KH550和HEA用量对聚氨酯分散液粒径大小与分布、 表面张力、黏度以及附着力的影响。 结果 WPU的粒径随着KH550用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大,且分布变宽, 黏度变小; KH550的引入降低了分散液的表面张力; HEA的引入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较小, WPU的粒径随着HEA用量的增大而逐渐变小,且分布变窄, 黏度变大。2种封端剂改性后分散液在PA、 PET包装薄膜上表现出了良好的附着力。 结论 KH550的引入能够提升水性聚氨酯在薄膜上的附着力, 调节分散液黏度。
  • 石小梅, 徐长妍, 姬安
    . 2015, (23): 17-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方法 以查阅文献的形式了解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制备工艺, 比较分析不同制备方法得到的石墨烯导电相的特点, 阐述广义导电油墨的导电机理。重点介绍石墨烯导电油墨在电子器件和储能器件中的应用,并展望其发展前景。结果 目前对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制备工艺研究主要集中于油墨导电相的制备, 未来研究仍需关注连结料、 溶剂和助剂的选择。对石墨烯导电油墨的导电机理的研究尚未起步, 探讨石墨烯导电油墨的研究进展将有助于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并应用石墨烯导电油墨。结论 石墨烯导电油墨必将成为未来印制电子领域的关键材料。
  • 向华, 龚逸仙, 李军, 林木雄, 欧建志
    . 2015, (23): 2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自制荧光粉一步法制备系列无苯无酮荧光凹印油墨, 并研究其性能。方法 用荧光发射光谱初步表征自制荧光粉, 并探究荧光粉含量对油墨黏度、 细度和附着牢度的影响, 研究所制油墨印刷样张的荧光性能, 筛选与市售荧光凹印油墨性能接近的配方。结果 自制荧光粉为一种稀土铽配合物, 油溶性佳、 分散性好、 亮度高; 所制油墨印刷样张在自然光下无色, 紫外中波下呈明亮绿色; 随着荧光粉含量的增加, 油墨黏度增大, 细度和附着牢度无明显变化; 附着牢度高, 耐光性和耐热性强。结论 当荧光粉质量分数为2%时, 其印刷样张最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与市售荧光凹印油墨最强发射峰的荧光强度相近, 配方无苯无酮符合食品包装要求, 且其细度、 黏度、 附着牢度、 耐光性和耐热性均符合国标要求, 可作为优选配方。
  • 潘丹红, 陈广学
    . 2015, (23): 30-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Epson水性油墨与UV油墨对线条印刷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Epson水性油墨打印机和UV喷墨打印机在相同分辨率设置和相同纸张表面分别打印2种油墨的测试标版, 运用PIAS?-II图像分析系统, 对各个打印样张垂直方向阳线进行测量, 保存测量数据。结果 由Epson水性油墨打印获得的印刷线条宽度均匀、 光滑清晰, 而UV油墨打印获得的印刷线条宽度波动较大、 粗糙模糊。结论 对于精细的文字线条印刷品来讲, Epson水性油墨具有良好的表现能力, 可以满足较高的质量要求。
  • 万云蕾, 周奕华, 钱俊, 苏亚兰
    . 2015, (23): 34-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制备抗氧化纳米铜的化学方法, 以提高纳米铜油墨的导电性。方法 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铜, 在乙醇中用草酸处理后, 混合丙烯酸树脂配成导电油墨, 丝网印刷于PI膜上。对纳米铜和铜膜进行XRD, TEM, SEM, XPS表征。结果 经草酸处理后, 铜膜导电性得到显著提高, 250 ℃真空烧结1 h, 电阻率低至24.1 μΩ·cm。结论 经草酸处理的纳米铜油墨具有抗氧化性, 导电性满足印刷电子要求。
  • 段华伟, 郭清霞, 汤树海, 曾繁鑫
    . 2015, (23): 39-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纳米氧化镁在有机介质中的分散性能。方法 利用油酸钠作为改性剂改性纳米氧化镁粉体, 探究其最佳的改性条件。结果 确定了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的最佳改性条件, 油酸钠质量分数为8%, 改性时间为50 min, 改性pH值为10, 改性温度为50 ℃。在此条件下, 纳米氧化镁的改性效果佳, 亲油化度可达50.4%。通过沉降对比实验可知, 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具有良好的分散性能, 并将改性后的纳米氧化镁添加于油墨之中, 经测试可知添加改性纳米氧化镁的油墨抗菌效果更好。结论 利用油酸钠改性纳米氧化镁可提高其分散性能, 并表现出效果更佳的抗菌性。
  • 叶敏立, 向红, 李大伟, 范小平, 孙魁魁
    . 2015, (23): 43-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析金属罐外壁涂膜中苯和甲苯向内涂膜的迁移规律与影响因素。方法 将食品罐印铁在不同堆码温度、 湿度和压强条件下堆码储放2个月后, 采用体积分数为10%的乙醇模拟液萃取试样内壁涂膜中的苯和甲苯, 并利用正交试验优化得到迁移率最小的贮藏条件。结果未经堆码的金属印铁内涂中未检测到苯和甲苯, 而堆码后的试样内涂中均检出了一定量的苯和甲苯。结论 堆码温度对迁移实验结果的影响比较显著。
  • 储信庆, 计宏伟
    . 2015, (23): 48-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更加精确地测量灰底白板纸和白卡纸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方法 将数字图像相关方法与单向拉伸实验相结合。通过对灰底白板纸和白卡纸试样拉伸变形前后的图像进行分析, 测量其泊松比; 通过对灰底白板纸和白卡纸的力-位移曲线进行分析, 测量其弹性模量。结果 测得了定量为300, 400 g/m2的灰底白板纸的泊松比分别为0.281和0.245, 其弹性模量分别为154.47, 226.06 MPa;300, 400 g/m2的白卡纸的泊松比分别为 0.312 和 0.276, 其弹性模量分别为 209.09, 297.79 MPa。结论同种类别的纸张中, 定量越高, 其弹性模量越大, 而泊松比越小; 在定量相同的情况下, 白卡纸的泊松比和弹性模量都比灰底白板纸的大。
  • 李敏雯, 李夏君, 张钦发
    . 2015, (23): 53-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1,4-环己烷二甲醇酯 (PCTG) 与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的共混相容性, 和PET/PCTG共混材料热罐装瓶的注塑拉伸吹塑成型性。方法 分别测定PET, PCTG和 PET/PCTG 共混材料的差示扫描量热(DSC)曲线和热重分析(TG)曲线以及特性黏度, 研究 PET,PCTG和PET/PCTG共混材料的结晶性能和共混相容性。结果 PET具有良好的结晶性, 而PCTG却没有结晶性, 当PET与PCTG质量比值<32.7%时, 两者共混具有良好的相容性; 两者共混也会造成PET冷结晶温度明显下降, 且升温速率越大, 降低幅度越大。结论 PET与PCTG共混有良好的相容性, 可提高热罐装的耐热温度, 但PET/PCTG共混物瓶的注塑拉伸温度范围会比PET瓶窄。
  • 姜方园, 卢立新, 邱晓琳, 唐亚丽
    . 2015, (23):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环化SBS吸氧共混物并对其性能进行研究。方法 以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SBS)为原料, 在对甲苯磺酸的催化作用下, 制备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环化物 (环化SBS)。将环化SBS与引发剂、 过渡金属催化剂共混制备环化SBS吸氧共混物, 经紫外光照射引发吸氧反应从而吸收氧气。研究环化SBS吸氧共混物的吸氧性能, 以及吸氧反应对吸氧共混物结构与性能的影响。结果 吸氧共混物的吸氧量在第4天时就达到30.7 mL/g, 随着时间的延长, 吸氧量继续增加, 在第10天时基本达到平衡,最大吸氧量为40.2 mL/g。环化SBS经紫外光照射引发吸氧后生成醇类物质, 吸氧后环化SBS吸氧共混物的拉伸强度与断裂伸长率均略有降低, 但是变化不显著。结论 试验制备的环化SBS吸氧共混物具有良好的吸氧性能, 可用于制备单层/多层吸氧薄膜。
  • 苟进胜, 常建民
    . 2015, (23): 62-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胶黏剂对木质包装材料快速热解特性的影响。方法 在固定床反应器装置上进行快速热解实验, 对比胶黏剂、 实木木材和刨花板在不同温度下热解产物的产率。在热解气相色谱质谱联用系统上进行快速热解和产物分析, 对比胶黏剂、 实木木材和刨花板热解产物分布特性, 对比在不同温度和不同胶黏剂含量下刨花板快速热解产物的分布。结果 胶黏剂对刨花板热解油的生成有促进作用, 这种促进作用随温度升高先增强后减弱, 在550 ℃时达到最大值; 刨花板热解产物中氮杂环化合物的种类和含量比木材热解产物要高, 酸类和酚类物质的含量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而胺、 醇、 醛、酯、 糖等成分有不同程度的降低。结论 胶黏剂对刨花板整体热解趋势和产物种类影响不大, 但对热解油产量和产物分布的影响较大, 液相产物中含氮产物的种类、 含量和分布受胶黏剂含量和温度的影响比较明显。
  • 李军, 赵嘉蓓, 王炳涛, 高德
    . 2015, (23): 6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秸秆育苗钵包装容器是一种新型的育苗容器, 已有研究成果中表明该育苗钵包装容器能够提高幼苗的成活率, 但是很少研究该容器的降解情况。方法 以3种不同育苗钵包装容器为研究对象, 通过室内模拟培养试验, 探索在不同水分条件下, 微量元素的降解情况, 揭示了育苗时水分, 施肥情况等对该容器降解速度的影响。结果 试验表明, 70%~80%的含水率能够加速该容器的降解; 在60d培育期间, 前期降解较快, 后期逐减慢。3种秸秆育苗钵包装容器在养分释放方面均表现为C≈N; 降解速率方面表现为C>N。结论 为育苗钵包装容器的制备和降解性能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 班长伟, 牛明军, 段瑞侠, 张丽, 陈金周
    . 2015, (23): 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聚乳酸 (PLA) 为基材,与壳聚糖 (CTS) 相结合制备抗菌复合材料。方法 通过熔融挤出复合工艺制备全生物降解抗菌复合材料, 考察壳聚糖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和抗菌性能的影响。结果 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弯曲强度随着壳聚糖质量分数的增加而略有降低的趋势, 其缺口抗冲击强度基本不受壳聚糖的影响, 断裂伸长率则呈现先上升后减小的趋势。当壳聚糖质量分数为4%时, 复合材料具有较佳的综合力学性能。当壳聚糖的质量分数为8%时, 复合材料具有较明显的抗菌能力。结论 全生物降解聚乳酸壳聚糖复合材料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尚需要继续深入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制备性能更加优良的全生物降解型材料。
  • 欧阳昊, 成伟
    . 2015, (23): 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弹体侵彻蜂窝铝的力学行为。方法 在实验中, 通过轻气炮加速的尼龙弹体冲击蜂窝铝靶体。利用Ansys/LS-DYNA建立了弹体侵彻蜂窝铝的壳单元有限元模型。结果 实验给出了冲击速度为140和167 m/s时弹体的加速度曲线。运用壳单元模型对蜂窝铝的侵彻进行模拟, 得到了弹体的加速度曲线以及蜂窝铝在侵彻过程中的变形图。结论 将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对比, 发现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符合较好, 证明了壳单元有限元模型模拟蜂窝铝侵彻行为的可靠性。
  • 葛正浩, 王凯, 金龙
    . 2015, (23): 78-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求解结构发泡材料的材料属性(包含皮层和芯核)。方法 首先通过三点弯曲试验实验的手段, 求出了以外形尺寸为 18 mm×5.9 mm×106 mm 结构发泡材料试样在载荷 F=15 N 时的挠度(1.42 mm), 再利用Pro/E建立了其参数化等效夹层模型, 并导入Ansys Workbench进行了模拟分析试验, 先设置皮层、 芯核的弹性模量和皮层参数变化范围, 以参数识别方法分析模型参数。结果 通过数据处理得出了模型皮层厚度ts=1.15 mm、 皮层弹性模型E1=571 MPa、 芯核弹性模量E2=304 MPa。结论为结构发泡材料性能分析和研究提供了一定参考。
  • 张纪平, 刘守君, 齐明思, 赵奇, 孙亮, 张峰
    . 2015, (23): 83-8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冲压式空投气囊为研究对象, 对气囊的着陆缓冲过程进行有限元仿真, 以研究其缓冲性能。方法 使用SolidWorks软件建立了气囊和装备的几何模型, 导入到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LS-DYNA中划分网格, 加载并进行求解, 并用后处理软件Ls-prepost对仿真结果进行分析, 得出了气囊的体积和压力变化曲线, 以及空投装备的位移、 速度和加速度的变化曲线。结果 气囊在着陆缓冲过程中的最大压力为0.198 MPa, 空投装备的着陆冲击加速度峰值为175 m/s( 2 17.9g)。结论 空投装备的最大冲击过载是17.9g, 装备最大过载Amax<允许过载20g, 气囊满足性能要求。气囊内压力峰值对于气囊的设计有重要影响, 以气囊峰值压力0.198 MPa为参考标准, 在气囊材料选取和气囊加工方面要确保气囊能承受相当的峰值压力, 以避免缓冲时气囊发生爆裂。
  • 白龙, 孙牧原, 崔国华, 崔浩洋
    . 2015, (23): 88-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可以实现空间三维平动的3-UPU并联机构为研究对象, 对其进行运动学建模、 动力学建模以及工作空间和动力学仿真。方法 通过几何法建立机构的运动学模型, 同时使用拉格朗日方法建立3-UPU并联机构的动力学模型, 最后采用优化后的极限边界搜索法, 建立并分析并联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求解工作空间的面积。在工作空间和速度与加速度的约束下, 采用五次样条曲线进行轨迹规划, 利用Matlab进行逆运动学与逆动力学建模与仿真。结果 通过对动力学建模仿真与工作空间的分析可知,该机构有较大和对称的工作空间, 同时拥有相对简单的动力学方程和较好的动力学性能。结论 3-UPU并联机构在工业自动化柔性包装、 搬运与加工装配中, 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杨春梅, 赵洪元, 任洪娥
    . 2015, (23): 94-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确保封边机的主要零部件能够安全可靠地工作, 对零部件进行力学分析。方法 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对部分零部件进行必要的静力学、 动力学与模态分析。将通过分析找出的最大应力、 应变与材料的许用应力、 应变进行对比, 将各阶临界转速与实际转速进行对比。结果 通过分析找出了最大应力为2.0697 MPa, 远远小于材料屈服极限355 MPa和抗拉强度600 MPa, 实际转速为396~1980r/min, 远远小于各阶临界转速的最小值27 330 r/min。结论 该封边机的主要零部件在工作中是安全可靠的。
  • 赵仕奇, 黄银花, 殷红梅, 何晓佑
    . 2015, (23): 99-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进原有卫生香振动送料包装机的设计弊端, 探究人机工程学在卫生香振动送料包装机中的实现形式, 开展以人为本的产品设计。方法 分析了卫生香包装生产中人与包装机作业控制台和作业区域, 结合国家标准中与作业者人体有关部位第5或第95百分位数值, 进行包装机作业区域设计。结果 根据工作空间及包装机的结构确定了控制台尺寸, 设计出了符合人机工程学的新型包装机。结论新型的卫生香振动送料包装机, 在水平视线向上设置斜度为15°的操作面板, 向下设置斜度为35°操作面板, 坐姿水平视线高度120 mm, 立姿为180 mm, 坐姿岗位相对高度为325 mm, 立姿为900 mm, 可以减轻操作者的疲劳, 提高效率。
  • 朱鹏飞, 黄松和, 梅菊
    . 2015, (23): 103-106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称重传感器受弹性体本身结构特性的影响, 其输入输出成非线性关系, 从而影响了称重传感器的精度, 就称重传感器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展开分析。方法 利用有限元方法对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进行了量化分析, 得出了在0~3 kg量程内的弹性体大变形致非线性相对误差, 并进行了相应的补偿。结论 随着称重物料质量的不断增加, 其大变形致非线性误差相应增加, 量程内相对误差最高达0.05%, 利用该型传感器补偿函数可消除此非线性误差, 进一步提高平行梁式称重传感器精度。
  • 韩刚, 杨智皓, 何邦贵
    . 2015, (23): 107-110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滤棒成型的不规则性,导致了新型激光测径仪测量滤棒直径时传感器会产生入射角差异, 这就会带来测量误差。如何消除激光测径仪测量误差, 得到与滤棒真实直径最相近的测量值便是关键。方法 使用最优直径估计方法获得了最优的测量组合角度, 然后通过求不同组合角度的平均值进行估计, 以减小入射角差异带来的误差。结果 通过最优直径估计法, 在滤棒15°~165°间选取每间隔45°的4个值的平均值, 作为滤棒的测量估计值, 此值与滤棒真实直径的差值满足测量精度 (±0.01 mm) 要求。有效减小了入射角差异带来的误差, 也是最优的测量角分布数值。结论 最优直径估计法能指导合理选取测量角的分布, 并且能有效减小激光测径仪入射角差异带来的测量误差。
  • 刘影, 邢洁芳, 葛力
    . 2015, (23): 11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适于国内中小型印刷企业跟踪校正油墨预置曲线的方法。方法 首先分析了墨键开度曲线的特点, 建立了墨键开度曲线关系模型, 然后在校正曲线前印刷测试文件, 将测得的密度与标准值比较, 设定微调修正系数, 并对机器进行了相应调整。最后用Matlab软件对数据进行拟合, 得出与实验条件所匹配的四色墨键开度曲线, 同时标明了CMYK四色机组各自的墨斗辊转角值, 将曲线保存于墨控系统, 供后续印刷调用。 结果 找到了油墨预置曲线微调幅度和规律, 建立了进一步周期性微调校正的数学模型, 并通过实际生产验证了该方法的可行性。结论 校正后的曲线能够达到墨量预置快速准确的要求, 说明提出的校正方法具有实际意义。
  • 王冰, 杨继全
    . 2015, (23): 116-120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仅在重力作用下纸张进给过程中, 在纸道出口处的无约束动态变形。方法 建立了纸张通过纸道出口的运动模型, 应用非线性方程描述纸张的动态变形, 通过数值计算方法对纸张动态变形运动进行了求解, 分析了不同速度和出口角度对纸张变形的影响。结果 进给速度由100 mm/s增加到500mm/s时, 纸张最大曲率由0.0058减小到0.0029, 纸张的弯曲变形量随着进给速度的增加而减小; 纸张出口角度由20°增加到40°时, 纸张下降高度由36.1 mm减小到28.5 mm。结论 通过调整纸张进给速度和纸道的出口角度, 改变纸张端部的运动位置, 为纸张进给过程中准确到达预定位置提供了设计依据。
  • 乔晓龙, 张居中, 姜雪, 张春红, 李秀燕, 陈默
    . 2015, (23): 121-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善水性上光油的防水性能。方法 以丙烯酸酯水性上光油为研究对象, 通过改变配方中有机硅的含量, 探究有机硅对水性上光油光泽度等性能的影响。结果 有机硅含量对水性上光油的光泽度、 耐温性、 成膜性、 平滑度、 耐划伤性、 干燥速度等性能均有影响。结论 当有机硅质量分数为2%~3%时, 水性上光油的综合性能处于最佳状态。
  • 于海娇, 孙刘杰, 李毓彬, 包观笑
    . 2015, (23): 125-129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结合奇异值和小波变换的优点, 针对彩色载体图像进行水印的嵌入和提取, 提高水印的鲁棒性和安全性。方法 根据基于DWT-SVD的数字水印算法, 对彩色载体图像进行RGB到Lab颜色空间的转换, 对L分量作二级离散小波变换, 选择低频子带并对其进行奇异值分解, 同时对原始QR码水印进行奇异值分解。最后根据人眼视觉系统 (HVS) 特性, 选择合适的嵌入强度因子嵌入水印。结果 文中算法对于高斯噪声、 椒盐噪声、 斑纹噪声和泊松噪声、 JPEG压缩、 小角度的旋转攻击、 缩放攻击以及对比度增强有一定的鲁棒性。结论 该算法能够抵抗常见的水印攻击, 满足数字防伪以及版权保护的需要。
  • 何晓敏, 王颖, 柯能, 张逸新
    . 2015, (23): 130-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非规整的墨点(非二值理想墨点)形态对光谱反射率的影响, 为预测模型的理论研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方法 通过讨论墨点的非规整形态对网点大小、 厚度及油墨透射率的影响, 采用二维高斯函数模拟墨点表面的形态, 由此建立一个Clapper-Yule扩展模型。结果 模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墨点的非规整性导致了网点的物理扩大, 增加了油墨对光的吸收, 降低了最终的光谱反射率。结论 采用Clapper-Yule分程模型对颜色进行预测时需考虑墨点的非规整所带来的物理网点扩大, 该模型适用于单色半色调的颜色预测与控制。
  • 张明西, 张雷洪, 吕巍, 孙刘杰
    . 2015, (23): 135-1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按需印刷平台中的相似搜索效率问题。方法 利用用户与产品之间的 “购买” 关系构建 “用户-产品” 关系, 基于P-Rank提出一种高效的相似搜索方法POD-Rank, 用于从 “用户-产品” 关系中发现相似产品。POD-Rank相似搜索过程依据 “用户-产品” 关系离线计算用户相似性, 并利用用户相似性在线计算产品相似性, 而后进一步提出优化的在线查询处理算法, 以降低查询处理的时间开销。结果 POD-Rank的计算时间开销和存储开销显著低于P-Rank, 而且能够快速响应查询请求。结论 POD-Rank 的相似性计算开销为 P-Rank 的 0.03%, 存储开销为 P-Rank 的 0.06%, 计算效果与P-Rank接近, 能够满足按需印刷平台中大规模产品数据处理的需求。
  • 张明志, 张正健, 陈蕴智
    . 2015, (23): 140-143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分散剂种类、 研磨时间、 储存时间条件对制备出的UV喷墨色浆分散稳定性能影响。方法 通过不同分散剂 (685, CH-13, 及685与CH-13的混合物 (m685∶mCH-13=1∶1)) 制备色浆, 预分散后改变研磨时间 (60, 75, 90 min)、 储存时间 (2, 12, 20 d) 得出9组色浆试样, 根据测量粒径大小和粒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分散剂685分散效果好, 研磨时间为75 min, 储存时间为2 d下色浆分散稳定效果好。结论 分散剂685制备的色浆的分散稳定性最佳, 研磨时间为75 min最佳, 色浆稳定性与储存时间呈现负相关关系。
  • 王茜, 王琪
    . 2015, (23): 144-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频网点的微观立体形态质量会对数码印刷品质量产生根本影响, 选择有效工具对调频网点立体形态进行准确还原。方法 借助明暗恢复算法 (SFS) 对不同数码样张的网点立体形态进行恢复,并基于此分析打样纸张纸面状况对于油墨吸收的影响。利用扫描电镜技术采集纸张纵向与平面信息,将其扫描结果与网点立体数据进行分析对比。结果 网点立体模型准确而直观地还原了单个调频网点及不同样张实地处的网点立体形态, 并且实地处网点质量与电镜分析的结果相互一致。结论 网点立体模型能真实地反映出喷墨过程中的网点传递特征, 电镜分析技术为科学评价样张质量提供了进一步的科学理论支持。调频网点微观形态特性分析为更好地研究网点微观结构与数码印刷品复制质量的相互关系提供了有效手段。
  • 唐耀存
    . 2015, (23): 150-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密度叠印率与其叠印色差的关系, 并尝试确定密度叠印率合格标准。方法 理论推导求解网点百分比叠印率与叠印色差的量化关系, 理论推导网点百分比叠印率与贝雷斯叠印率的量化关系,并通过Excel进行数据分析与计算。结果 当第2色实地密度为1.5时, M/Y, C/Y, C/M的贝雷斯叠印率合格标准分别大于或等于70%, 73%, 86%。结论 网点百分比叠印率与色差呈近似线性反比关系, 密度叠印率受多种因素影响, 叠印率合格标准仅在特定条件下有效。
  • 李琛, 李晓旭
    . 2015, (23): 155-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迎合低碳经济时代的发展, 构建 “无包装” 购物的商业经营模式。方法 采用实体店与电子商务结合的经营方式和 “无包装” 购物连锁店的模式, 商品采用集合包装集中配送、 无独立包装和称重购买的方式, 全过程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环保包装袋或容器, 以减少商品包装废弃物。 结论 该商业模式在便民的同时, 强调全过程低碳环保, 增强消费者的环保意识, 从减少包装废弃物开始, 为低碳经济时代发展提供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