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17期 
刊出日期:2015-09-10
  

  • 全选
    |
  • 徐长妍, 简伟程, 赵春玲, 李大纲, 周捍东, 姬安, 王广静, 熊雪平
    . 2015, (17):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利乐包装废弃物/高密度聚乙烯阻燃木塑材料的热重动力学。 方法 以利乐包装废弃物和高密度聚乙烯为原材料, 以马来酸酐接枝聚乙烯、 硬脂酸金属皂和聚磷酸铵及三聚氰胺分别为耦联剂、 润滑剂和阻燃剂, 增强材料为玄武岩纤维; 采用挤出法和注塑法制备阻燃性TPP/HDPE木塑复合材料, 并采用热重分析方法, 在升温速率为 5, 10, 20 ℃/min 的条件下, 探讨 TPP/HDPE 复合材料在 20~700 ℃的热降解动力学行为。结果 Kissinger法研究结果显示,与仅采用聚磷酸铵和三聚氰胺作为阻燃剂的TPP/HDPE复合材料相比, 采用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和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阻燃剂, 可以提高木塑复合材料的活化能, 添加玄武岩纤维可进一步提高利乐包装/聚乙烯复合材料的热稳定性; 采用Coats-Redfern方法计算聚磷酸铵、 三聚氰胺和玄武岩纤维作为复合阻燃剂的TPP/HDPE复合材料的动力学参数表明,复合材料热解反应第1阶段和第2阶段的表观活化能分别为35.26, 171.16 kJ/mol。结论 研究结果为解决纸/铝/塑包装废弃物污染的回收综合利用探索了一条新的途径, 研制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力学和防火性能, 可用于地板、 墙板等建筑领域及包装领域。
  • 范春玲, 高欣, 陈玉明, 刘长亮
    . 2015, (17): 8-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在低温贮藏条件下对鲜切榴莲保鲜品质的影响。方法 实验材料为新鲜榴莲, 榴莲剥皮后挑选96块, 分别用LDPE, HDPE和LDPE/PP薄膜袋对鲜切榴莲进行普通包装, 对照组不进行包装, 每组试验重复4次。在(4±1)℃条件下贮藏, 分别于2, 4, 6, 8, 10 d后进行取样, 测定各项指标。结果 LDPE薄膜、 HDPE薄膜和LDPE/PP复合膜能延长榴莲保鲜期。结论 HDPE薄膜袋在抑制榴莲失重率、 维生素C减少速率、 褐变等方面明显优于LDPE薄膜和LDPE/PP复合膜。
  • 王海莉, 肖生苓, 岳金权, 李石磊
    . 2015, (17): 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存储温度对保鲜纸中亚氯酸钠留着率的影响。方法 利用碘量法测定亚氯酸钠的留着率, 用白度仪测定基材白度的变化情况, 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 (XPS) 对纤维表面的化学特性进行表征。结果 不同温度下, 亚氯酸钠留着率呈现出不同的下降趋势。通过白度测定结果可知, 木素和亚氯酸钠反应会造成亚氯酸钠留着率降低。XPS测试结果表明, 存储温度升高, 木素和抽出物含量降低。结论 低温环境有利于亚氯酸钠留着率的保持。
  • 王丽颖, 韩晓冬, 孟婕, 张蕾
    . 2015, (17): 17-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延长绿颜色蔬菜的货架寿命, 保护绿色蔬菜品质。方法 模拟某超市果蔬区的销售环境,以鲜切西兰花为例, 选择单基双能转光剂 (RBI), 吹制添加质量分数为0.5%, 0.8%, 1.2%, 1.5%, 2.0%的低密度聚乙烯 (LDPE) 薄膜。对转光薄膜的气体透过性和光学性能进行测试, 分别将添加不同含量单基双能转光剂的LDPE薄膜包装鲜切西兰花, 并置于模拟超市的光照环境下, 测定试验样品的质量、 维生素C含量、 叶绿素含量等变化, 并对试验样品进行感官评价。结果 对比超市现有绿颜色蔬菜的包装薄膜, 在LDPE薄膜中添加适量转光剂可以达到保护鲜切西兰花品质、 延长其货架寿命的效果。结论 添加质量分数为1.2%单基双能转光剂的低密度聚乙烯薄膜的保鲜效果最好。
  • 李广生, 许亚宁, 王建清
    . 2015, (17): 22-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气调与具有抑菌作用的柠檬草精油用于馒头的保质包装。方法 通过精确控制气体配比、 柠檬草精油添加量等方法包装馒头, 并对其关键质量指标pH值和菌落总数进行定期检测。结果 根据评价指标, 馒头最佳气调包装气体配比(体积分数)为N( 2 30%)+CO( 2 70%), 柠檬草精油最佳添加量为6 μL。结论 采用气调(N( 2 30%)+CO( 2 70%))、 柠檬草精油(6 μL)以及二者联合应用于馒头的包装, 其货架寿命均获得明显延长。
  • 付翠霞, 朱宏, 宋敏, 王世杰, 王亚平, 王慧, 马蕊
    . 2015, (17): 25-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液体软包膜对低温酸奶整体风味的影响。方法 通过对不同厚度、 不同种类液体软包膜盛装低温酸奶产品后物理性能、 感官风味变化的分析, 研究包装酸奶产品的液体塑料包装膜最佳厚度及种类。结果 黑白膜包装的样品要比乳白膜包装的样品的相对稳定性好, 常温正常条件下使用厚度在80 μm以上的黑白膜优于其他厚度薄膜。同时, 保证一定的运输存储环境——即低温存储才能维持产品在整个货架期的整体风味。结论 采用不同厚度、 不同种类的液体软包膜影响不同存储条件下的酸奶整体风味。
  • 王书丽, 于静, 李敏贤, 郭小松, 王书肖
    . 2015, (17): 3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一种无毒环保型改性玉米淀粉粘合剂。方法 以淀粉、 聚乙烯醇为主要原料, 高锰酸钾为氧化剂, 硼酸为交联剂, 水为溶剂, 研究改性玉米淀粉粘合剂的合成条件。通过单因素变量法对影响产品性能的原料量、 氧化剂用量、 糊化剂用量、 pH值、 交联剂用量等因素进行考察。结果 优化的合成工艺参数为水360 g, 玉米淀粉30 g, 高锰酸钾0.0045 g, 聚乙烯醇100 g, 硼酸0.054 g, NaOH 2.4 g,氯化钙、 尿素、 乙醇、 消泡剂适量, 在此条件下合成的产品为半透明粘稠状液体, 黏度为70 Pa·s。结论产品综合性能较好, 适合在啤酒工业中的贴标机生产线上应用。
  • 许鑫, 齐明思, 刘守君, 孙亮
    . 2015, (17): 35-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仿真探索突风对空投气囊空投轨迹的影响状况。方法 研究突风对传统空投产生的影响, 利用Matlab软件中的Simulink模块分别研究有无突风对空投精确度的影响。结果 竖直突风对空投轨迹误差的影响是水平向左方向偏差约为600 m, 水平向右的突风对水平位移误差的影响是水平向右方向偏差约3 km以上, 而水平向左的突风对水平位移误差的影响是水平向左方向偏差约2 km以上。结论竖直突风对空投轨迹的影响较小, 而水平向右的突风影响最大。
  • 石宇强, 吴隔格, 张涛
    . 2015, (17): 39-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在瓦楞纸箱包装设计需求分析中将顾客需求映射至产品关键属性的方法。方法 详细分析瓦楞纸箱包装设计需求映射具体过程, 即用层次分析法 (AHP) 对顾客需求重要度排序, 运用质量功能配置 (QFD) 和AHP完成顾客需求重要度向产品技术需求的映射, 综合完成产品技术需求向产品关键属性需求的映射。结果 结合实例说明了顾客需求能够有效映射为产品关键属性。结论 该方法能够达到需求映射的目的。
  • 边兵兵, 李伟平, 沈新, 李洪贵, 张新昌
    . 2015, (17): 44-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纸浆模塑制品分体式成形模具的开孔问题, 以保证制品厚度均匀、 外观美观。方法 通过分析纸模制品成形过程中滤液流动的能量损失, 建立滤液在分体式模具内的出流过程的能量方程, 以研究模具特定部位间应具有的开孔率关系。结果 建立了模具不同部位之间的开孔率关系式, 并研究了模具各部位的布孔方法。结论 为保证纸模制品壁厚一致, 模具不同部位间的开孔率需满足一定关系;模腔底面宜采用60°错排的布孔方式, 而直立侧壁可划分成若干连续的单位开孔区, 采用非均匀性布孔方式。
  • 简超, 戴君, 卢立新, 张惠忠
    . 2015, (17): 49-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瓦楞纸板在沾染油脂后其力学性能受到的影响。方法 采用涂布的方式将油脂均匀涂覆在瓦楞纸板表面, 通过改变涂布量及样品放置时间来研究油脂沾染量及沾染时间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 边压强度及耐破强度的影响。结果 瓦楞纸板粘合强度、 边压强度及耐破强度均随着油脂沾染量的增加呈现不同程度的下降, 随着油脂沾染时间的增加先下降后趋于稳定。结论 油脂的沾染对瓦楞纸板粘合强度的影响较大, 对边压强度及耐破强度的影响较小。
  • 牟信妮, 孙诚, 王波
    . 2015, (17):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优化折叠纸盒结构与拼版方式, 提高纸板利用率。方法 基于纸盒拼版影响因素, 优化拼版设计方案。结果 在实际生产中, 需根据纸盒结构灵活选择拼排方式, 纸板尺寸及纹向也是制约拼版的关键因素, 根据拼版需求, 可对折叠纸盒结构进行局部、 整体、 综合等结构优化策略, 使其结构合理、 排版紧密。结论 折叠纸盒结构拼版设计需综合考虑各方面影响因素, 在可实施的前提下得出最优拼版方案。
  • 熊立贵, 陈新, 皮阳雪, 李彭, 涂志刚, 盘卫星
    . 2015, (17):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达到保护产品的目的, 探讨壁挂式空调外机产品包装用环保材料及创新结构设计。方法 通过对产品进行包装测试, 验证环保材料对产品的保护功能。通过运输、 跌落、 脚踩、 堆码等产品包装测试试验, 验证环保包装的选材及优化结构设计的可靠性。结果 绿色产品包装的结构设计具有节约能源、 资源, 包装材料用量少, 能循环回收利用, 避免或减少废弃物产生, 减少对环境产生的污染等特点。结论 壁挂式空调可采用蜂窝材料、 EVA材料、 纸护角材料, 以及瓦楞纸材料设计的创新结构, 不仅适用于全自动化生产工艺流程作业, 而且能更好地保护产品。
  • 王嵩, 张秋菊, 陈中杰
    . 2015, (17): 6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大袋包装机吸袋装置对不同材料包装袋的吸袋能力, 以提高真空吸附的上袋成功率和工作效率。方法 分析真空吸附装置的吸附原理, 针对吸附性能的主要影响因素建立真空吸附模型; 引入泄漏系数, 设计吸附能力试验, 分别对内衬编织袋、 覆膜编织袋和纸塑复合袋等3种包装袋进行试验,记录气压变化情况。结果 采用泄漏系数可以有效表征真空吸附装置对不同包装袋材料的吸附能力, 吸附不同编织袋时气压变化并不相同, 试验确定内衬编织袋、 覆膜编织袋和纸塑复合袋的泄漏系数分别为0.192, 0.089, 0.042; 根据泄漏系数和工作效率, 吸附这3种包装袋时真空源气压区间应分别设定为59~64, 70~75, 66~71 kPa, 真空吸附上袋成功率达99%以上。结论 得到了不同包装袋材料的吸附能力系数和合理的真空吸附工艺参数, 为合理确定气源的工作区间、 满足真空吸袋装置的吸袋响应时间和上袋成功率要求提供了参考依据。
  • 信义兵, 高跃飞, 刘海涛, 刘松, 任洁
    . 2015, (17): 6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产品包装领域的特殊需求, 设计一种由链条和液压缸组成的小型自动升降输送平台方案。方法 采用Proe软件进行输送平台结构设计, 并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 Workbench对托板进行分析与优化, 得到其最大变形和等效应力。结果 对输送平台进行虚拟装配, 显示设计的新型带升降机构输送平台能够满足产品输送的工作要求。对托板进行有限元分析与优化, 不仅使托板的应力和应变满足要求, 而且使自身的质量降低了20.7%。结论 该方案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虽然结构复杂, 但能巧妙地实现所需的运动要求。
  • 段文军, 张悦, 岳翠萍, 徐志刚, 冯巍
    . 2015, (17): 72-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升级改进高岭土熟料的半自动生产流程。方法 按照其生产工艺过程, 基于DCS的控制方式设计由5个工位组成的全自动高岭土灌装码拆垛循环控制系统, 包括空匣钵自动输送系统、 生料高岭土自动灌装系统、 高岭土包装物匣钵机器人码垛系统、 匣钵垛高温烧制系统、 成品垛自动机器人拆垛系统、 成品高岭土自动回收料系统等。结果 实现了高岭土生产过程的全自动化, 减少了工人直接接触高温和风尘环境的机会。结论 自动循环控制系统运行稳定可靠, 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提高了生产效率。
  • 陆新宇, 王利强, 廉晓根
    . 2015, (17): 76-79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套标签裹包折标机构。方法 基于机构设计理论与方法, 将解析法与AutoCAD辅助作图法相结合, 对裹包折标执行机构进行参数设计; 利用SolidWorks软件的建模工具, 对裹包折标机构进行局部结构建模设计。结果 针对矩形纸板标签及特定裹包要求, 设计提出了标签裹包折标的系统机构原理, 以最小传动角理论对关键折标机构完成了参数化设计, 并设计了结构模型, 理论上验证了设计的标签裹包折标机构的可行性。结论 设计的标签裹包折标机构适用于刚性或柔性物体包装, 为标签裹包系统设计及技术应用提供了理论参考。
  • 邱枫, 杨臻, 原永亮
    . 2015, (17): 80-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产品自动化包装, 设计一套新型电磁式锁紧机构, 对其性能进行仿真分析。方法 使用UG和ADAMS软件, 对锁紧机构进行三维建模设计和动力学仿真分析, 得到电磁式锁紧机构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曲线。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 速度每增大5 mm/s, 锁紧机构与吸附块的接触力增大15 N左右,吸附块的后退位移增大1.7 mm左右。合理控制锁紧机构的速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系统的平稳性。结论通过仿真分析得到了系统的运动规律和动力学曲线, 验证了电磁式锁紧机构的可行性, ADAMS可以准确预测复杂机构的运动规律。
  • 刘宏
    . 2015, (17): 84-8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标准冲击载荷下印制电路板的挠度响应以及各参数对电路板脆值的影响。方法 考虑印制电路板在三角脉冲下的跌落冲击, 将四边点支的电路板简化成梁的模型。将脉冲激励考虑为内在的位移, 建立模型求解电路板的挠度和加速度响应, 进而与电路板的本身特性比较, 来考虑电路板的可靠性。结果 当受到三角脉冲跌落冲击时, 板的最大挠度变形和最大加速度都发生在板的中间位置附近, 并且发生在中间时刻。结论 为电路板在三角形脉冲下跌落冲击提供其可靠性的理论依据。
  • 刘琳琳, 由磊, 孙正成, 武吉梅
    . 2015, (17): 87-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凹版印刷机热风干燥系统的工作特性, 确定最佳干燥工艺参数。方法 以FR400凹印机干燥装置为研究对象, 从油墨溶剂阶段性挥发的干燥机理出发, 建立多束气体冲击平面射流干燥模型;通过Fluent完成干燥箱的流体场数值计算, 基于干燥箱几何结构研究热风的复杂流动状态, 分析湍流产生原因及对干燥效果的影响; 通过数值切片技术, 提取印刷品表面热风速度和温度值, 研究干燥参量波动的范围和特征, 讨论不同位置处热风不均匀特征和产生机理, 以及不同区域干燥过程中风速和温度的变化特征。结果 干燥箱左腔体导流板两侧及右腔体上端产生湍流, 风嘴之间形成了间隔分布的涡流区域; 干燥箱中间区域风嘴的热风速度较为均匀, 上、 下两侧较差, 中后部风嘴处热风温度较高, 左侧区域效果较差。结论 热风干燥系统的几何结构对干燥效果的影响显著, 合理的干燥箱结构设计和印刷图文布置有利于印品的干燥, 为干燥系统优化改进与创新设计提供了依据。
  • 王瞿建, 田全慧
    . 2015, (17): 95-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实现 LCD显示器的光谱特征化, 提出一种基于子空间划分的BP神经网络结合PCA的光谱特征化模型。方法 对显示器色空间进行子空间划分, 在各子空间中进行模型的训练与检测。结果子空间划分后模型的色度和光谱精度, 较未进行子空间划分的模型有明显提高, PCA在不影响模型精度的同时, 降低了光谱维度, 提高了算法的运行效率。结论 该模型是一种高精度显示器特征化模型。
  • 魏长宝, 张莉华
    . 2015, (17): 100-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边界识别噪声检测耦合差分曲率驱动扩散模型的脉冲噪声图像降噪算法, 用于高密度(≥50%) 脉冲噪声的消除。方法 基于传统边界识别噪声检测BDND, 定义噪声像素分类规则, 设计新的边界识别噪声检测M-BDND机制; 定位噪声边界, 精确识别噪声像素点, 形成噪声区域与完好区域; 利用噪声像素点的周边信息形成掩码, 对其进行修复, 有效填补噪声像素点, 而在完好区域只将像素点进行复制; 构造了差分曲率驱动扩散模型控制噪声像素区域的扩散过程, 完成图像复原, 并对该模型进行了数值分析。结果 与当前图像降噪技术相比, 对于等密度随机值脉冲噪声而言, 提出算法的误检率与虚警率更低; 在噪声密度高达90%时, 仍然具有可接受的降噪效果, 能够更好地保留原图的边缘与细节特征, 且复原图像的一维行距像更好, 与真实图像的吻合程度高。结论 该算法可用于高密度脉冲噪声的图像降噪处理。
  • 王琪, 邱晓琳, 王茜
    . 2015, (17): 107-1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借助数字图像处理方法提取网点结构, 直观反映网点的微观形态特征。方法 针对光学显微镜采集的网点图像, 提出一种利用中值滤波去除网点图像噪声, 使用非极大值抑制原理判断边缘点, 结合二值化和细化, 对网点结构进行最后处理的微观结构提取方法, 寻找最真实的网点与承印物边界; 通过模拟测试图, 验证了提出方法的合理性。结果 使用该方法得到的网点结构图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边缘检测方法, 能有效抑制背景噪声, 较大程度地保留非重叠网点边缘信息, 且客观评价指标良好。结论 提出的算法为基于微观网点评价印刷品质量提供了理论依据。
  • 王文举, 赵萍, 陈伟, 谢寒, 孙刘杰, 姜中敏, 陈景华
    . 2015, (17): 112-118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解决在不同光照强度下, 彩色印刷品缺陷检测的实时性和精确性问题, 基于CIE L*u*v颜色空间和SURF算法, 提出一种面向彩色印刷品缺陷的快速精确检测方法。方法 采用中值滤波器, 对采集到的待检测印刷图像进行滤波去噪; 将采集到的样张图像与待检测印刷图像由RGB颜色空间转换到CIE L*u*v颜色空间; 基于SURF算法, 构建CIE L*u*v颜色描述向量的122维特征描述符; 使用双线程并行方法, 计算样张图像与待检测印刷图像中兴趣点间的欧式距离进行匹配, 以兴趣点的全部匹配成功来表明待检测印刷图像无缺陷。结果 在光照度150~650 lux范围内, 能够对常见的位置偏移、 墨迹沾染、 色彩改变等印刷质量缺陷进行检测, 其平均耗时为650 ms。 结论 该方法所需硬件配置简单, 对光照强弱变化有较好的适应性, 对常见的印刷质量缺陷能够给予快速精确的检测。
  • 郭倩, 陈广学, 陈奇峰
    . 2015, (17): 119-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DCT-SVD的双QR码数字水印算法。方法 按照QR编码规则, 将文字信息编码生成QR码载体图像和QR码水印图像; 对水印QR码图像进行置乱, 把置乱后的水印图像用奇异值分解原理嵌入经DCT分块变换的载体QR码图像中, 形成嵌入水印后的QR码; 运用提出的算法从载体QR码图像中提取QR水印, 并用手机扫描打印的载体QR码和提取的QR码。结果 提出的算法可以抵抗旋转和剪切等几何攻击, 同时对高斯噪声、 椒盐噪声、 低通滤波、 均值滤波和JPEG压缩攻击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结论 该算法不需要附加设备的参与, 不增加印刷成本, 能够抵抗打印扫描攻击, 是一种高鲁棒性的数字水印算法; 进一步可以实现二维码的防伪革新, 能够广泛应用于数字作品的版权保护。
  • 梁巧萍, 徐永建, 杨保宏, 张新宇
    . 2015, (17): 126-13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图像分割方法得到纸张z向截面中印刷墨层区域的图像, 利于更好地分析研究油墨在纸张中的分布。方法 利用物理切割方法和超景深显微镜拍摄, 得到高分辨率的纸张z向截面彩色图像, 将该图像从RGB颜色空间转换到HIS空间, 采用欧式距离作为相似性度量, 实现油墨层的分割。结果 在HIS空间对油墨层图像进行分割时, 分割阈值选取为3倍样本标准差最大值时, 分割图像精确; 当分割阈值取4倍或者2倍、 1倍时, 出现了过度分割或者欠分割。结论 分割得到的油墨层图像有利于定量计算油墨的渗透深度及渗透分布, 为进一步定量研究油墨与纸张的相互作用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 彭 燕
    . 2015, (17): 131-133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论述基于PLC工业控制器的多闭环回路的PID算法实现, 改进印刷机上的PID控制过程。方法 针对陕西北人机组式凹版印刷机的张力控制系统, 采用PLC编程实现速度和张力调节器的算法;在经典PID和数字PID算法基础上, 采用试凑法对PID控制器进行参数整定, 并在凹版印刷机上进行验证实验。结果 速度环实验表明: 在500 r/min的情况下, 电机很快达到设定值, 当外部扰动出现时, 大约经过6 s电机重新进入稳定状态; 张力环实验表明: 当卷径为92~800 mm时, 所整定的PID参数能够满足4个阶段收卷的不同任务要求, 正常运行时系统运行速度为100~200 m/min, 且系统出现外部干扰时能够很快调节摆辊位置, 使其恢复到垂直位置。结论 多级PID控制方式和参数整定能满足当前国产凹印机的收卷需求, 但当卷径不断变化超出800 mm时, 或者印刷速度大于200 m/min时, 整定好的PID参数会使系统性能变坏, 仍不能满足高效高速凹印机的生产任务要求, 需不断改进张力控制方案。
  • 张洪
    . 2015, (17): 134-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基于贝叶斯方法的供应商选择模型。方法 建立一个供应商选择动态过程, 将供应商的历史信息与供应商提供的自身信息联系起来; 利用贝叶斯方法对供应商达成采购企业目标的能力进行评判和修订, 并进一步评估供应商风险。结果 贝叶斯方法为包装企业评价和选择供应商提供了规避风险的有效手段, 可以提高包装企业的竞争力。结论 基于风险视角下的供应商选择与评价模型, 是保证包装企业在控制供应商风险的前提下对供应商进行选择评价的重要工具。
  • 包睿, 仇振安, 徐淑权
    . 2015, (17): 139-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液晶环氧树脂改性E-51树脂体系的黏度和固化动力学, 为发射箱湿法缠绕成形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旋转黏度计测试树脂体系在25, 30和35 ℃下的静态黏度, 用非等温DTA法研究树脂体系固化动力学, 并用T-β外推法推导固化工艺参数。结果 在25, 30和35 ℃下, 8 h后树脂体系的黏度分别为1219, 1568和1789 mPa·s; 固化工艺参数为Ti=71 ℃, Tp=131 ℃, Tf=181 ℃, 并获得了固化动力学方程。结论 树脂体系黏度小于2 Pa·s, 满足发射箱湿法缠绕工艺要求, 固化工艺制度为70, 100,130和180 ℃下分别恒温固化2 h。
  • 孙文顺, 仇久安
    . 2015, (17): 14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设计焊条自动包装机上的焊条在线计数装置。方法 在调查现有焊条生产线生产现状的基础上, 结合现在使用的包装方式, 采用伺服电机控制焊条计数, 由旋转编码器进行计数设定, 用红外线探测头控制被追踪的焊条, 到达分离位置进行分离, 完成计数。结果 设定150根焊条为1个包装, 伺服电机的追踪运动, 能准确找到开始计数的被追踪焊条, 计数没有偏差, 焊条包装每包的质量误差不超过企业标准要求。结论 设计制造的焊条在线计数装置, 能很好地完成输送带上大量焊条的分包计数,能在实际生产中代替人工, 提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