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23期 
刊出日期:2015-05-20
  

  • 全选
    |
  • 董晓萌, 王利强, 张新昌, 游柳青, 卢立新, 郑琪欢
    . 2014, (23):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马铃薯淀粉基可食膜液流变特性。方法 利用Discovery HR-2型流变仪, 研究马铃薯淀粉浓度、 淀粉糊化时间和膜液静置时间对马铃薯淀粉基成膜液体系的静态及动态流变性的影响。结果 成膜液均属于非牛顿假塑性流体, 流变特性均符合Ostwald-de-Waele模型, 且流动指数与稠度系数的变化均受到马铃薯淀粉浓度、 糊化时间及膜液静置时间的影响。所有成膜液在动态流变实验中的低频范围内表现出类凝胶行为, 即弹性模量G′大于损耗模量G″。结论 膜液的流变性对于薄膜的加工过程有十分重要的理论与现实意义。
  • 樊世芳, 王利强, 游柳青, 卢立新, 郑琪欢
    . 2014, (23): 6-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目前鱼鳞胶原蛋白的应用发展。方法 综述鱼鳞及鱼鳞胶原蛋白的结构特性、 提取方法以及胶原蛋白在医药、 食品、 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分析不同提取方法的优点及不足, 并对鱼鳞胶原蛋白的未来发展做出展望。结果 我国水产养殖业虽然发展较快, 但水产品的综合利用滞后于世界平均水平, 且鱼鳞资源丰富, 经济价值较高, 应充分利用鱼鳞资源, 减少资源浪费, 避免污染环境。结论鱼鳞胶原蛋白是目前的研究热点, 也是未来胶原蛋白的发展方向。
  • 姜皎洁, 刘文涛, 唐新颖, 任百霞, 何素芹, 朱诚身
    . 2014, (23): 13-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PLA在酸性条件下降解及其机理。方法 通过在酸性水溶液中降解不同时间, 得到一系列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LA, 利用黏度法、 凝胶色谱以及红外光谱对PLA的降解机理进行研究。结果 PLA的数均分子量随降解时间的增加逐渐减小, 失重率和降解率逐渐升高, 在降解23 d后, 产物的数均分子量从4050降至2490, 失重率从9.9%升至75.1%, 降解率从98.3%提高至99.0%。降解过程中, PLA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布系数基本保持不变, 一直维持在1.25左右。结论 在降解过程中, 酯键的断裂是PLA初步降解的主要方式, H+浓度的升高有利于催化酯键的断裂, 加剧PLA降解。
  • 李瑶, 钱静, 吴丽彬
    . 2014, (23): 17-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改进以T-history曲线为基础计算相变材料潜热的方法。方法 对相变材料降温过程用温度记录仪测得的数据, 分别以高次多项式和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 而后分别计算去离子水和水合盐的相变潜热。对于无过冷度相变材料, 以拟合后降温曲线一阶导数最高点、 一阶导数突变点和拐点分别作为相变起始位置计算相变潜热。结果 三次样条插值法拟合后求得相变潜热值与理论值偏差小于10%, 对于无过冷度的相变材料, 一阶导数最高点作为相变起始点时, 相变潜热计算值与理论值偏差最大为8.01%, 最小为1.55%。结论 采用三次样条插值拟合法计算PCM的相变潜热, 最稳定且接近理论值, 以一阶导数最高点为相变起始点计算无过冷度的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结果更精确。
  • 李志强, 杨丹, 高飞跃
    . 2014, (23): 23-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新型环保复合材料纸蜂窝复合板在建筑板材上的应用价值。方法 介绍纸蜂窝复合板的生产原材料和生产工艺, 并分析其作为建筑墙板的性能优点。结果 通过在商铺装修上的实际应用, 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结论 纸蜂窝复合墙板以其综合优势在建筑工业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应大力开发与推广。
  • 仲晨, 安宏申, 齐藤胜彦
    . 2014, (23): 27-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寻利用振动信号分析仪采集冲击试验数据的方法, 并验证新方法数据的可信度。方法首先, 从力学模型、 数据采集理论及信号处理原理等3方面入手, 分析振动试验与冲击试验数据采集的异同点, 为新方法提供思路及理论支持。其次, 以OROS动态信号分析仪为具体研究对象, 以常规冲击试验数据采集仪Shock Manager为对比仪器进行验证性冲击试验, 进而提出基于OROS动态信号分析仪的冲击试验数据采集方法及具体参数设定。最后, 对比实验结果并进行误差分析以验证新方法的可信度。结果 利用OROS动态信号分析仪采集的冲击波形与常规冲击试验数据采集仪所得数据比较可知, 表征冲击响应波形的三大要素 (最大加速度、 作用时间及速度变化) 的吻合度均很高。结论 将通常用于振动试验的动态信号分析仪进行冲击试验数据采集的思路是切实可行的。
  • 倪卫涛
    . 2014, (23):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智能物流角度探讨运输包装系统的设计实现。方法 就运输包装系统的特点、 智能物流的含义和特征进行分析界定, 阐述物流智能化发展目标要求和现代运输包装系统的功能, 探讨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与结合点。在此基础上, 针对智能包装设计、 物流包装设计标准化与集装化、 运输包装信息的携带和物流作业过程的自动化操作等方面, 提出相应的设计措施, 以适应和实现智能物流的发展要求。结论 智能物流与运输包装相互依存, 作为物流信息载体的运输包装系统是物流智能化的关键要素之一。
  • 惠顺利, 钱静, 李东阳
    . 2014, (23): 37-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Jenike理论的粉粒料流动性测试及料仓设计。方法 Jenike流动函数和F值为表征参数, 研究3种粒径等级(0.25, 0.5, 1)砂和9组配合比(1∶9~9∶1)干混砂浆的流动性能。选取工业砂浆M5, M10, 由壁面摩擦试验计算料仓结构参数。结果 3种粒径等级砂的F值从10.56增大至21.78,流动性能明显提高; 随粒径增大, 比表面积减小, 颗粒间相互作用显著减小, 粒径增大对砂流动性有促进作用; Jenike流动函数图及F值直观反映9组干混砂浆的明显流动性趋势, 水泥含量增加F值逐渐减小, 流动性能降低; M5砂浆壁面摩擦测试表明, 304不锈钢更适合作壁面材料, 计算料仓结构参数为半顶角42.15°、 卸料口尺寸0.72 m。结论 基于Jenike理论, 较好地表征及评价了粉粒料流动性, 得到一种干混砂浆自动包装机料仓结构设计参数, 对粉粒料包装机设计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 陈满儒, 张惠艳
    . 2014, (23): 43-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对灯具市场的调研分析, 提出一种基于CPS理念的灯具包装方法。方法 以装饰性台灯为例, 将其计算机模型作为研究对象, 并以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为平台, 通过静态和动态性能的研究, 得出包装件的应力应变情况。最后利用TOPS Pro软件的优化功能进行装箱优化。结果 从有限元分析数据可以看出, 最大应力与固有频率都满足包装要求。装箱优化后, 卡车的面积使用率为95.7%, 体积使用率为88.6%。结论 通过设计与研究, 得到了一种既合理又低成本的包装方法。
  • 李治江, 冯谨强, 曹文冬, 曹丽琴, 杨萍
    . 2014, (23): 47-51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难以快速获得高精度的稠密视差图问题, 提出一种基于边缘特征和可信度的立体匹配算法。方法 为了增加像素点之间的区分性, 采用鲁棒性较好的AD-Census函数作为匹配代价测度函数。针对匹配窗口跨越视差不连续区域时造成误匹配问题, 算法首先对参考图像进行边缘特征提取, 基于边缘特征约束, 获取形状和大小均具有自适应特性的匹配窗口。视差计算时, 使用WTA算法计算每个像素点的视差值, 同时计算该像素点视差的可信度。最后通过边缘检测图和信度图进行联合优化, 修复可信度较低的像素点的视差。结果 该算法能够快速有效地处理视差遮挡区域和视差不连续区域的误匹配问题。结论 基于边缘特征和可信度的立体匹配算法是一种高效可行的立体匹配算法。
  • 梁晓红, 于振菲, 吴佳鑫, 赵子龙, 呼和, 王羽, 靳烨, 董同力嘎
    . 2014, (23): 52-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聚乳酸(PLLA)的韧性、 强度及阻氧性能。方法 采用双螺杆挤出流延线制备单轴拉伸 PLLA/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LLA/PBS)共混薄膜, 用万能拉伸试验机、 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DSC)和透氧仪, 对不同拉伸比例的 PLLA/PBS 共混薄膜的力学性能、 热学性能和阻氧性进行了评估。结果 随着拉伸比例的增大, PLLA/PBS共混薄膜屈服强度和弹性模量增大, 断裂伸长率呈先增大后降低的趋势。随拉伸比例的增大, PLLA/PBS共混薄膜结晶速率明显提高, 其阻氧性也得到一定的改善。结论 通过单轴拉伸和与PBS共混提高了PLLA的韧性和强度, 中等拉伸比例的PLLA/PBS共混薄膜的阻氧性相对较好。
  • 李伯菊, 许喆, 叶飞, 雷佳杰, 徐丹
    . 2014, (23): 58-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普通碳纳米管(MWNT)与羧基化碳纳米管(MWNT-COOH)对壳聚糖复合膜性能的影响。方法 将质量分数不同的MWNT与MWNT-COOH分别添加到壳聚糖基材中, 采用溶液共混法制得纳米复合膜, 并对复合膜的溶胀性能、 透湿性能、 力学性能、 表面形貌和抑菌性能等进行表征。结果 当MWNT和MWNT-COOH的质量分数均为1%时, 2种复合膜的阻湿性能和拉伸性能相对于纯壳聚糖膜有明显改善, 尤其是MWNT-COOH, 2种碳纳米管的加入均可增强复合膜对大肠杆菌的抑制效果。结论 浓度相同时, 与MWNT相比, MWNT-COOH与壳聚糖间具有更强的结合力, 它的加入能更有效地改善壳聚糖膜的性能。
  • 孙昊, 倪敏娜, 张新昌, 王斌, 龙青, 陈彦鸿
    . 2014, (23): 63-67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制备一种阻燃性能较佳的包装纸板阻燃剂, 并研究分析其阻燃性能。方法 在安全环保及阻燃剂在纸制品方面应用研究的基础上, 选用磷酸胍 (GP)、 氢氧化镁 (MH) 和羟甲基纤维素 (CMC) 作为安全环保阻燃剂, 通过对磷酸胍单组分及多组分复配配方的阻燃效果进行试验和筛选, 分析探讨并确定安全环保阻燃剂的最佳配方及制备方法。结果 磷酸胍阻燃液质量分数为10%, 氢氧化镁质量浓度为20 g/L, CMC质量浓度为10 g/L, 溶剂为水, 涂覆温度为60 ℃时, 制备的阻燃性包装纸板材料的阻燃性能最佳。结论 该配方涂覆B瓦单瓦楞纸板时, 能使纸板达到较好的难燃等级。
  • 宋倩, 张蕾
    . 2014, (23): 68-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UV激光刻蚀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后分子结构的变化, 分析UV激光刻蚀对薄膜结构及透氧、 透湿和力学性能等包装性能的影响, 以便更好应用于食品包装领域。方法 通过激光扫描显微镜分析、 红外光谱分析和拉曼光谱分析, 研究不同刻蚀深度薄膜表面形貌及内部分子结构变化。结果 红外光谱无变化, 说明无新的非极性键产生, 拉曼光谱出现荧光, 在1613 cm-1处的特征峰说明 C=C 双键出现; 激光刻蚀处理可以提高薄膜透氧和透湿性能, 且随刻蚀深度增加而增加, 薄膜正向氧气透过性大于反向, 反向水蒸气透过性大于正向; 薄膜机械性能下降, 刻蚀线方向与拉伸方向垂直时, 其力学性能下降要大于刻蚀线方向与拉伸方向平行。结论 在使用UV激光刻蚀薄膜进行包装设计时须考虑薄膜方向以及刻蚀线方向。
  • 芦春燕, 曹国荣
    . 2014, (23): 74-78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的最佳配方, 研究其涂膜表面的疏水疏油性、 热力学稳定性等性能。方法 以甲基丙烯酸甲酯(MMA)、 丙烯酸丁酯(BA)、 丙烯酸(AA)为原料, 丙烯酸十三氟辛酯(PFOA)为含氟单体, 过硫酸铵(APS)为引发剂, 烷基酚聚氧乙烯醚(OP-10)和十二烷基磺酸钠(SDS)为复合乳化剂, 去离子水为分散介质, 采用半连续种子乳液聚合法制备核壳型含氟丙烯酸酯共聚物乳液。通过CA, FTIR, DSC, TG和AFM等仪器, 对共聚物涂膜的疏水疏油性能、 热力学性能及表面化学成分进行表征。结果 当乳化剂(OP-10与SDS的质量比为2∶1)的质量分数为3%、 引发剂(APS)的质量分数为0.6%、 丙烯酸十三氟辛酯(PFOA)的质量分数为9%时, 单体转化率最高、 凝胶率最低, 涂膜对水和十六烷的接触角分别为114°和85°。结论 合成的乳液具有良好的疏水疏油性和热力学稳定性等性能, 适合油墨罐内壁涂料等产品。
  • 奚雯, 樊令强, 舞剑锋, 何军乐
    . 2014, (23): 79-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电晕功率对单瓦楞钙塑纸板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实验方法对经不同电晕功率(30, 60, 90, 120, 150 W)处理后生产的单瓦楞钙塑纸板的剥离强度、 平压强度和戳穿强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仅考虑电晕功率影响的条件下, 单瓦楞钙塑纸板在功率为60 W时剥离强度取得最大值319.5N。不同功率下, 平压应力-应变变化趋势相似, 在功率为90 W时应力取得最大值0.316 MPa。在功率为90 W时, 戳穿强度取得最大值12.57 J。结论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拟合, 得出单瓦楞钙塑纸板的剥离强度、 平压强度和戳穿强度随电晕功率的增加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 并且分别在电晕功率为86.7, 92.692, 89.5 W时取得最大值。
  • 陈东青
    . 2014, (23):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码垛工业机器人智能化、 人性化操作系统的设计方法。方法 充分运用工业机器人自身控制系统, 配套PLC辅助工业机器人进行数据分析及逻辑判断, 并采用触摸屏作为人机交互界面。结果 经调试, 该操作系统能对工业机器人进行准确控制, 界面设计合理, 操作简单并具有监视功能。结论 该操作系统使控制机器人执行堆垛作业时操作简化, 提高机器人对不同大小物件的适应性, 并且对其他码垛工业机器人具有适用性。
  • 王靓, 宁奎伟, 李明辉
    . 2014, (23): 89-93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啤酒灌装过程中, 贮液缸内液位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啤酒的质量和产量, 而对液位控制的准确、 稳定与否, 关键在对PID参数的选择。方法 针对在贮液缸液位控制调试过程中PID参数选择的盲目性等问题, 采用遗传算法对PID参数进行整定, 并与临界比例度法整定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经过遗传算法整定的PID参数, 其输出响应曲线上升最短时间为3.98 s, 超调量最小可达1.9%, 调整最短时间为2.23 s。经过比例度法整定的PID参数, 其输出响应曲线上升最短时间为1.92 s, 超调量最小达23.7%, 调整最短时间为11.62 s。结论 采用遗传算法整定的PID控制参数总体效果较好, 其输出响应曲线上升时间为3.98 s, 超调量最小可达4.2%, 调整最短时间为2.23 s, 满足控制要求。
  • 张海燕, 刘金金, 徐卓飞, 侯和平
    . 2014, (23): 94-9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凹印机烘干装置风嘴横风板结构参数与风场分布的关系, 以提高烘干系统热风利用效率。方法 通过流体力学输纸模拟计算, 对比仿真计算分析不同宽度横风板风嘴的风场, 选取风场的迹线图和承印物表面的压力分布为主要评估标准, 分析了涡流、 迹线和压力分布随横风板长度的变化规律。结果 随着横风板长度的增加, 涡流逐渐向承印物表面接近, 迹线在承印物表面处密度增加, 承印物表面整体压力略有下降, 压力分布更加均匀。结论 在风嘴出风口区域增加横风板有利于提高热风利用率, 可使承印物表面风场分布更加均匀。为凹印机烘干风嘴结构设计及优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刘权, 苏海, 苗敏婧
    . 2014, (23): 100-103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文档图像中的文本进行精确检测, 深入研究统计特征对于文字纹理特征分类的影响。方法 首先结合Gabor-统计特征获得文档图像的特征图像, 再应用SCA算法提取文本样本和非文本样本, 最后采用SVM实现文本检测, 而统计特征的选择使用Fisher准则实现。结果 依据Fisher准则, 逆差距特征对于 Gabor 特征分类的类间离散度最大, 效果最佳。 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文档图像, 使用Gabor-逆差距特征能够获得较好的检测效果。
  • 章婷, 王晓红
    . 2014, (23): 104-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基于视觉底层特征对不同类型图像权重的图像增强方法。方法 提取图像的视觉底层特征, 如颜色、 亮度、 方向、 纹理和边缘特征; 加权融合成计算显著图; 与眼动仪测得的眼动显著图进行相关系数比较, 以确定各视觉底层特征的最佳权重。再根据权重的大小为不同类型的图像选择合适的图像增强方法。结果 采用基于视觉底层特征的图像增强方法, 其增强后的效果更符合人眼视觉感知。结论 针对不同类型的图像需要充分考虑各视觉底层特征的权重大小, 使其能真实反映视觉感兴趣区域, 以达到提高图像增强后的视觉感知一致性。
  • 潘子兰, 赖河木, 梁东, 范冬梅, 万其卫
    . 2014, (23):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视频序列相邻帧图像之间的相关性, 提出了基于帧间差分的背景图像的视频图像重构算法。方法 利用前2帧的重构图像求得背景图像, 作为下一帧图像重构的先验知识。结果 明显提高了重构图像的质量, 同时也减少了重构图像所需时间。结论 将帧间差分法与压缩感知重构算法相结合得到的视频重构算法, 在视频图像重构的质量和速度上都有明显优势。
  • 包观笑, 孙刘杰, 周中原
    . 2014, (23): 115-119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水印的抗几何攻击能力, 以DCT(余弦变换)变换生产全息水印, 并通过DCT嵌入宿主图像的中频区域, 结合Randon变换技术, 使得水印拥有良好的抗裁切和几何形变性能。方法 首先, 根据FFT(傅里叶变换)和DCT全息的成像特点介绍全息水印。然后, 通过计算机系统将原始图像与参考光干涉, 生成全息图像后经 DCT 变换, 利用 DCT 嵌入到宿主图像的 Y 通道中。最后, 结合Randon变换算法检测扫描图像倾斜角度。结果 以嵌入强度 a为0.4嵌入打印扫描后, 含水印图像的PSNR值达到39.53, 提取水印SSIM达到0.783。嵌入水印有很强的不可见性, 提取水印清晰, 嵌入量较大, 有一定的鲁棒性。结论 该算法能够快速、 准确地从受到旋转、 滤波、 噪声、 裁切和几何形变等攻击的宿主图像中提取水印。
  • 马赛, 曹春平, 孙宇
    . 2014, (23): 120-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金属薄板印刷质量控制的发展趋势和金属薄板印刷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CCD机器视觉的金属薄板印刷机墨层厚度在线检测系统。方法 通过实验获取信号条的墨层厚度 d与实时图片的 RGB 值, 分析由 RGB 值推得的亮度 L*、 饱和度C*ab和色调角 hab与墨层厚度间的对应关系; 通过极限学习机(ELM)对亮度、 饱和度、 色调角与墨层厚度数据进行回归拟合, 建立墨层厚度预测模型。结果 墨层厚度 d与 L*,C*ab和 hab之间存在显著的对应关系。拟合的平均相对误差为2.27%, 最大相对误差为7.33%, 测量误差低于8%。结论 较好地实现了在线墨层厚度检测, 具有很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王丽梅, 邓开发
    . 2014, (23): 126-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水性塑料凹印油墨中各种助剂的不同添加量对油墨干燥速度的影响。方法 保持水性凹印油墨中颜基比不变, 只改变 1 种助剂的含量比例,采用高速研磨的方法制备塑料水性凹印油墨样品, 并通过测试各油墨样品的初干性和黏度, 探讨不同质量分数的各助剂对油墨干燥速度的影响。结果 适量的助剂用量对油墨的干燥速度有一定的提高, 过多的添加则会降低油墨干燥速度。结论 pH稳定剂、 增稠剂、 分散剂和润湿剂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 0.6%, 3.0%和2.0%时, 不但能相应地提高干燥速度, 而且不会对油墨的其他性质如黏度、 附着牢度等产生不良影响。
  • 赵杨柳, 李予, 范晓华, 黄灵阁
    . 2014, (23): 130-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抽滤方式对品红UV喷墨墨水性能的影响。方法 对制备好的品红UV喷墨墨水, 选用聚偏氟乙烯微孔滤膜和布氏漏斗进行抽滤, 第1种滤膜孔径为0.45 μm, 第2种滤膜孔径为0.22 μm, 采用单一滤膜抽滤和采用第1种滤膜抽滤后再用第2种滤膜分层抽滤的方式, 对墨水进行处理。结果 分层抽滤后墨水中颜料粒径全部在0.15 μm以下, 分布最窄。油墨的黏度和表面张力变化不大, 分别为18.5 mPa·s和34.2 mN/m, 光固化时间没有变化, 为1.5 s。结论 分层抽滤有效地减小了品红UV喷墨墨水中颜料的粒径, 对其他性能指标影响不大。
  • 洪亮, 李予, 楚高利, 王娜
    . 2014, (23): 134-137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 RBF 神经网络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预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通过编程借助Measure Tool软件自动测量获取建模和测试数据, 通过反复测试选择建模合适的函数和参数, 最后用RBF神经网络模型进行仿真实验, 以获取较好的RGB转换到Lab色空间的转换模型。结果 RBF神经网络模型测试得到的色块平均色差达到0.75, 最大色差达到19.7。结论 该方法建模简单方便, 网络训练速度快, 转换精度高, 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 舒文娉, 刘全香
    . 2014, (23): 138-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印品图像的各类形状缺陷, 建立基于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 SVM)的印品形状缺陷分类模型。方法 对印品进行符合人眼视觉特性的缺陷识别, 并对提取缺陷进行特征分析。将特征数据导入支持向量机进行训练学习, SVM分类器对缺陷图像进行测试。结果 分类器对点缺陷和面缺陷的识别率为100%, 对线缺陷的分类准确率达93.94%。结论 基于SVM的缺陷分类方法能较好地满足印品质量检测的需求。
  • 李雅琳, 张健, 曲柳, 平清伟, 牛梅红, 石海强, 李娜
    . 2014, (23): 143-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硅藻土壁纸丝网印刷的最佳工艺条件。方法 以印刷压力、 刮板角度和网距等3个主要影响因素为实验因素, 设计正交试验。以实地密度和色差为考察指标, 通过极差与方差分析3个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结果 硅藻土壁纸丝网印刷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印刷压力0.5 MPa、 刮板角度75°、 网距7 mm。结论 用最佳工艺条件印刷的硅藻土壁纸效果良好, 阶调复制曲线接近理想曲线, 为实际印刷提供了现实依据。
  • 冷彩凤, 付家平, 赵骁, 陈燕, 王兴
    . 2014, (23): 149-15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降低酒精润版液中酒精浓度的方法。方法 首先将赛飞扬FS12-100润版液用纯净水配制成质量分数为3%的原液, 测试表面张力; 然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和表面活性剂6501分别添加到原液中, 测试表面张力; 最后将不同质量分数的酒精和表面活性剂 6501 同时添加到原液中, 测试表面张力。结果 在原液中添加质量分数为0.1%的表面活性剂6501和5%的酒精, 表面张力最低为 23.37 mN/m, 可将酒精的质量分数由 12%降低到 5%。结论 表面活性剂 6501 与酒精混合配制成新型的低酒精润版液是可行的。
  • 周清华, 杨萍, 肖吉军, 李希秀
    . 2014, (23): 153-1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某企业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工序优化与生产线平衡。方法 应用工业工程分析方法, 对企业的原生产线及流程进行改造, 根据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的生产工艺特点, 运用生产流水线平衡的位置加权法合理调整生产工序, 同时对作业内容、 作业人员和设备及设施布置进行重新分配和调整。结果 与原生产线方案相比较, 平衡后电动铅笔刨包装生产线流水线平衡率提高了31%, 流水线作业人员减少4人, 提高了订单交付水平, 生产线布局保证了生产过程的流畅性, 满足了计划产量生产要求。结论 采用位置加权法, 结合工序优化、 分解与合并, 可以获得较好的生产流水线平衡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