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21期 
刊出日期:2016-11-15
  

  • 全选
    |
  • 张小英, 王军, 马琼
    . 2016, (21): 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Span-80/Tween-80和SDBS/曲拉通X-100这2种复配乳化剂的不同HLB值(表面活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值)对正十四烷/蜜胺树脂微胶囊团聚现象的影响。方法 调节2个系列复配乳化剂的HLB值,通过原位聚合法制备正十四烷/蜜胺树脂相变微胶囊。制备的相变微胶囊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热重分析法(TG)表征其化学结构、表面形貌和热学性能。结果 使用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制备相变微胶囊,当Span-80/Tween-80复配乳化剂的HLB值为12.03时,微胶囊表面形貌和热性能良好,且团聚现象最少。使用SDBS/曲拉通X-100复配乳化剂制备微胶囊,当HLB值为12.78时,相变微胶囊的表面形貌、粒径分布和分散性均较好,团聚现象少,潜热较高,为135.6 J/g,热稳定性较好。结论乳化剂HLB值对蜜胺树脂相变微胶囊性能有重要影响。
  • 郝宇华, 黄震, 王静文, 杨心语, 范兴月, 李亚丽, 彭郁雯
    . 2016, (21): 8-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生物质材料对塑料废弃物热降解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为对象,探讨甘蔗渣对其热分解行为和动力学的作用。方法 利用溶液共混法制备PMMA/甘蔗渣混合物,采用热失重法研究其在氮气中的热分解过程,通过最大失重速率法和Ozawa等失重法计算PMMA热分解反应的动力学参数活化能和频率因子。结果 甘蔗渣使得PMMA的初期热分解温度明显降低,但是PMMA的热分解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却都显著增加。最大失重速率法的计算结果表明,PMMA加入甘蔗渣后的热分解活化能增加了26.2 kJ/mol,等失重法的结果显示活化能和频率因子分别为168.14 kJ/mol和28.41 min-1,比纯PMMA相应地增大了72.6 kJ/mol和12.52 min-1。结论 甘蔗渣的加入对PMMA的热降解有显著的影响,使其热分解变得困难,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其他生物质对PMMA热分解的影响。
  • 陈曦, 汤雪松
    . 2016, (21):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卡式多通道微注灌装机系统,实现从液体及粉末的微量灌装到卡式对象的自动封装。方法 设计系统机械结构,包括自动送卡环节、微注灌液环节、微量灌粉环节、封装环节,同时设备基于可编程控制器、人机界面监控,采用闭环控制并结合接近开关、行程开关实现对整个系统的精确控制。结果 该设备能够完成卡式对象的微量灌装及自动封膜。结论 该系统自动化程度高,整个生产过程稳定,产品规格性能优异,能够解决微量灌注、高效封膜的难题。
  • 李宏卫, 王军
    . 2016, (21): 1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得到非线性保守包装系统跌落冲击的近似解析解。方法 提出一种新的非线性分析方法,选取三次非线性和瓦楞纸板型的混合非线性跌落冲击模型为例,分析得到近似解析解。结果 原控制方程无需简化,近似精度随着近似阶数的提高而提高,对强非线性问题仍然有效。结论 该研究为非线性包装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分析方法。
  • 傅一波, 王冬梅, 朱宏
    . 2016, (21):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果蔬储运的控温需求,研制一种复合相变蓄冷剂。方法 以甘露醇水溶液为基础,通过添加碳酸钠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进行蓄冷剂的制备,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凝固曲线和融化曲线法对蓄冷剂的热物性和长期循环性能进行分析测试,最后筛选出最优方案。结果 测得最终蓄冷剂为质量分数5%的甘露醇、质量分数2%的碳酸钠、质量分数3%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其余为水,onset温度(起始融化温度)为−4.5 ℃,相变潜热为292.5 kJ/kg,往复融冻实验表明,该蓄冷剂具有较好的稳定性,无明显的过冷及相分离。结论 该蓄冷剂潜热较高,稳定性能较好,能长期反复使用,可应用于果蔬控温储运领域。
  • 仲晨, 王丽丽
    . 2016, (21): 2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明确推车配送环节的振动水平(PSD曲线),通过对比实验提供汽车与推车配送环节的振动差异数据,为更好地进行运输包装设计提供可靠依据。方法 利用路谱记录仪DER-1000进行实验数据的记录。首先通过准备实验明确推车配送环节的加速度均方根(grms)水平;进而制作轻、重2种包装件原型,先后测量推车配送环节不同道路和不同固定状态下的数据以及日照—上海实测汽车配送数据;最后,通过对比相应的grms和PSD曲线,分别对推车配送环节与汽车公路运输环节进行对比分析。结论 推车配送环节的振动水平显著高于汽车运输环节,约为公路运输的10倍,在进行实际包装件设计时必须考虑推车配送环节的振动情况。
  • 付志强, 李芸, 杜昱雯, 康勇刚
    . 2016, (21): 34-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纸浆模制双向波状结构的静态压缩缓冲性能进行有限元仿真模拟,分析影响仿真结果的各种因素。方法 设计纸浆模制双向波状结构,制备样品并测试其缓冲性能;建立有限元模型并进行模型可靠性的验证,在此基础上分别讨论网格数目、摩擦因数、材料模型、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变化对仿真结果的影响。结果 网格数目的划分、泊松比、材料模型和弹性模量的变化对纸浆模制双向波状结构的仿真结果影响较大,摩擦因数的变化对仿真结果影响较小。结论 在进行有限元分析前应对模型进行网格无关性验证;材料模型应选取各向同性;静态压缩时载荷值会随着弹性模量和泊松比的增大而增大,呈现非线性增长模式。
  • 李志强, 梁佩, 李文怡, 李俊
    . 2016, (21): 40-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该研究依据国标规定的包装件试验方法及理论,对用于文物包装的无酸瓦楞纸盒进行各项性能测试,并确定最优方案。方法 参考运输包装件基本试验标准,通过抗压、堆码、跌落和振动试验,对比分析5组试样的各项性能。结果 抗压试验时,5组试样载荷-变形曲线形态基本相似,B楞折叠纸盒的抗压性能优于E楞折叠纸盒,天地盖式折叠纸盒的抗压性能优于摇盖式折叠纸盒,粘贴纸盒的抗压性能优于折叠纸盒;堆码和跌落试验时,确定了堆码高度为500 mm,堆码层数为9层;正弦变频振动试验时,确定了每组试样的共振频率。结论 在博物馆存储、运输工作中,建议选用E楞天地盖式折叠纸盒作为古代钱币的最终包装方案。
  • 朱大鹏
    . 2016, (21): 46-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一种能同时识别包装系统中非线性弹性和非线性阻尼特性的方法。方法 首先将单自由度包装系统运动方程式推导为第1类Volterra非线性积分方程式,为在包含噪声的条件下准确求出方程的解,采用Landweber迭代正则化方法求解该积分方程,由于迭代次数对求解结果的准确性有很大的影响,文中采用L曲线准则确定迭代的次数。在求解Volterra方程后,利用方程的解和系统自由响应数据同时识别包装系统非线性弹性和非线性阻尼。结果 文中采用一个数字实例验证了该方法的准确性。结论 文中提出的方法可有效识别包装系统的非线性特性。
  • 王章苹, 魏专
    . 2016, (21): 52-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纸浆模、EPE材料的单元结构与组合结构,以提高其缓冲性能。方法 通过Ansys仿真分析单元结构的静态压缩实验,对比不同材料结构单元在静载时的承载能力,在此基础上,建立产品缓冲结构单元模型,运用Ansys/LS-DYNA的Drop Test模块进行动态跌落实验,比较不同材料结构单元与缓冲性能,并通过试验验证。结果 验证了组合结构在静载和跌落冲击时的缓冲性能优于单个缓冲结构。结论 在缓冲包装中,通过优化缓冲结构单元可提高结构的缓冲能力。
  • 刘琴, 吴帅帅, 徐丹
    . 2016, (21): 57-6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以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Octa TMA POSS)为填料,制备壳聚糖基复合膜,对壳聚糖薄膜的水蒸气阻隔性能和力学性能进行改善。方法 采用溶液共混流延法制备复合膜,测定其水蒸气透过系数、表面接触角、溶胀度、溶解度、吸附等温曲线、拉伸性能、成膜液流变性能、微观形貌和X射线衍射等。结果 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提高复合膜对水分子的阻隔性,尤其是质量分数为3%时,其水蒸气透过系数下降了15.9%。同时,壳聚糖薄膜的力学性能也得到改善,在质量分数低于5%时,壳聚糖薄膜的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可同时得到提高。结论 四甲基铵基笼形聚倍半硅氧烷的加入可改善壳聚糖薄膜的阻湿性能和力学性能,可大大提升其在食品包装领域的应用潜力。
  • 丁华, 黄倩, 王建清
    . 2016, (21): 63-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对纸质品造成主要危害的黑曲霉、草本枝孢霉及球毛壳霉为实验菌株,研究牛至、柠檬草和丁香精油的复配抑菌性能。方法 采用滤纸片扩散法研究3种植物精油的抑菌效果,并检测其抑菌持久性;通过三因子二次正交旋转设计探索3种植物精油两两复配的复合抑菌性能,并确定最优复配配方,利用气相色谱法对最优复配防霉剂的主要化学成分进行定性分析。结果 牛至、柠檬草及丁香精油对黑曲霉的最低抑菌体积分数分别为0.05%, 0.1%, 0.2%,对草本枝孢霉的分别为0.05%, 0.1%, 0.2%,对球毛壳菌的分别为0.025%, 0.05%, 0.1%;牛至和柠檬草精油的最佳体积比为1∶1,其分级抑制体积分数的指数值为0.75,表现为相加作用。结论 牛至与柠檬草精油复配后抑菌效果最为突出,且2种主要抑菌物质香芹酚和柠檬醛并未发生化学反应。
  • 肖慧, 张克宏, 赵荣荣, 张晓飞, 万昭佳, 彭辉
    . 2016, (21): 69-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PE, PP为原料,接枝马来酸酐(MAH)后,与高岭土经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挤出,制备PE-g-MAH/PP/高岭土复合材料。方法 采用电子万能试验机分析复合材料的拉伸性能;采用电子悬臂冲击实验机分析材料的缺口冲击强度;采用水平垂直燃烧仪测试分析复合材料的阻燃性;采用红外光谱仪分析复合材料的化学结构。结果 含MAH质量分数为5%的PE与PP按质量比1∶1混合后,加入15%的高岭土,制备的PE-g-MAH/PP/高岭土复合材料拉伸强度、缺口冲击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均为最佳,分别为10.925 MPa, 40.6 kJ/m2, 89.5%;复合材料的阻燃性与高岭土加入量呈先快速增大后慢速降低趋势,加入量为15%时阻燃性最好;复合材料各组分间实现了化学键合。结论 适量的高岭土提升了PE/PP复合材料的阻燃性,而MAH的加入改善了PE, PP和高岭土间的相容性。
  • 孙炳新, 韩春阳, 罗思, 郭迎, 揣成智
    . 2016, (21): 7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脂肪酶溶液中的生物降解性能。方法 将P(3HB- co-4HB)/PBS共混材料置于脂肪酶溶液中进行酶解实验,利用质量损失率、扫描电镜(SEM)、X射线衍射(X-RD)和偏光显微镜(POM)等测试手段或指标,对材料的生物降解性能进行分析。结果 质量损失率与SEM结果表明,实验用脂肪酶对P(3HB-co-4HB)的降解效果不明显,而对PBS有着较为显著的降解效果。X-RD分析表明,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19.9°和22.7°处的结晶衍射峰强度随酶解时间不断下降,表明主要是PBS组分发生了降解。POM结果表明,P(3HB-co-4HB)酶解前后球晶的形态基本不变。结论 实验用脂肪酶对PBS酯键的水解相对容易,而对P(3HB-co- 4HB)酯键的水解难度较大,P(3HB-co-4HB)/PBS共混材料在酶解时,存在PBS优先降解的情况。脂肪酶酶解对材料的晶区与非晶区并没有选择性。
  • 王艳明, 于静, 李敏贤, 杨贵华, 张宁, 郝佳琦
    . 2016, (21):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以三聚磷酸钠代替甲醛制备无甲醛淀粉胶黏剂。方法 以淀粉、聚乙烯醇和聚丙烯酰胺为原料,次氯酸钠为氧化剂,水为溶剂,三聚磷酸钠为交联剂,制备无毒环保型改性淀粉胶黏剂。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聚丙烯酰胺用量、氧化剂种类、氧化剂用量、水用量等因素对淀粉胶黏剂性能的影响。结果 实验表明,在淀粉质量为9 g,聚丙烯酰胺质量为1 g,次氯酸钠为氧化剂且体积为2.5 mL,水体积为160 mL,pH值为8~9的条件下,所得淀粉胶黏剂的综合性能最好。结论 产品性能稳定、粘结效果好、无毒环保,适合在工业生产中大量使用。
  • 王咚, 黄颖为
    . 2016, (21): 86-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添加剂改善离子液体溶剂再生纤维素的性能。方法 以离子液体为纤维素溶剂,利用柔性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增韧纤维素薄膜,并对复合薄膜的结构进行研究。利用拉伸实验仪和扫描电子显微镜,研究复合薄膜的力学性能及拉伸机理。结果 PBS质量分数为1%时,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由纯纤维素的45.6 MPa和7.21%提高到58 MPa和15.6%,分别提高了30.7%和48.2%。结论 PBS是以共混的形式存在于纤维素基体中,它们之间没有化学键作用,PBS的含量显著影响其颗粒的大小和分散状态。低含量下PBS微颗粒均匀分散在纤维素基体内,降低了纤维素分子间氢键的密度,有利于纤维素分子链滑移,增强复合薄膜韧性。
  • 李菲, 肖根生, 宋卫生
    . 2016, (21): 92-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PVA)复合薄膜(添加紫外线阻隔剂)的紫外线透过率和透明性能。方法 将不同种类、不同质量分数的紫外线阻隔剂与PVA原料混合制备复合薄膜,检测其紫外线透过率、透光率、雾度。结果 添加有机紫外线吸收剂UV-284后,薄膜能够有效阻隔大部分紫外线,但影响薄膜的外观,复合薄膜呈黄色。无机的紫外线阻隔剂在PVA薄膜中容易发生颗粒团聚,当Nano-TiO2的质量分数为2.5%时,复合薄膜的平均紫外线透过率达到2%左右,若再增加质量分数则紫外线透过率变化不大。结论 紫外线阻隔剂有效降低了PVA薄膜的紫外线透过率,但同时复合薄膜的透光率降低,雾度上升。综合比较,PVA薄膜中添加Nano-TiO2的紫外线阻隔效果,比加入相同质量分数的UV-284或Nano-ZnO的复合薄膜要好。
  • 包能胜, 张雷雷, 黄金, 黄学佳
    . 2016, (21):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如何实现高效的无溶剂涂布,获得稳定的预定厚度涂层。方法 在建立两辊间隙间涂布液流动数学模型的基础上,从涂布液辊间间隙分流分配关系和总结构内涂布液流量平衡两方面,分析无溶剂五辊顺转涂布系统涂布厚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转移钢辊和涂布钢辊的速比,计量辊和转移钢辊之间的间隙以及橡胶转移辊的压力等是对涂层厚度有直接影响的因子,毛细准数是涂层竖条道缺陷的主要影响因子,而涂布液的非牛顿特性会加重竖条道缺陷。结论 设计无溶剂五辊顺转涂布系统时,需要综合考虑辊的直径、施加给橡胶辊载荷大小的范围、橡胶辊的硬度、适用涂布液的粘度范围和速度极限等因素。
  • 孙军艳, 吴冰莹, 来旭东
    . 2016, (21): 103-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轿运车使用数量最少为目标研究整车物流中乘用车的装载问题,以降低物流成本。方法 建立轿运车混合装载的数学模型,并用枚举法列出混合装载的所有装载方案;筛选装载率在90%以上的方案建立组合矩阵,以此和乘用车的数量类型等作为约束条件,建立求解轿运车最少数量的数学模型;用遗传算法求最优解,并对计算结果进行验证。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遗传算法计算得到的最优配载方案与枚举出的最优解相近,但遗传算法计算时间仅为枚举法计算时间的1/200左右。结论 用遗传算法对整车物流中乘用车的装载问题求最优方案的方法收敛速度快,计算结果与理论最优解相近,可兼顾计算时间和计算效果。
  • 康柳, 储德淼, 赵美霞, 母军
    . 2016, (21):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缓解托盘用人造板抽样检测时资源浪费且费时费力的现状,推进实现常用板材的无损检测。方法 采用纵向共振法对9层胶合板、单板层积材及一种工厂用新型层积材进行共振频率的检测并计算得到动弹性模量,分析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静曲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胶合板、单板层积材的动弹性模量与静弹性模量、静曲强度之间分别在0.001水平上具有较强的线性相关性,新型层积材的动弹性模量、静曲强度、静弹性模量在0.001水平上也具有一定的线性相关性,较胶合板及单板层积材相关性稍差。结论 3种结构人造板弹性模量与静曲强度均存在一定的线性相关性,纵向共振法在新型层积板材上的可应用性较胶合板及单板层积材略差。
  • 李军涛, 夏琨, 木濑洋
    . 2016, (21): 115-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单环单向循环搬运系统的搬运量和系统效率,在单环单向循环搬运系统中增加交叉环且优化交叉环的布局(设置位置及数量)可以避免小车间不必要的等待时间,为搬运系统提供捷径,且提高搬运效率。方法 构建系统的数学模型并对不同交叉环布局(设置位置及数量)进行理论分析,在2种基本调度算法下进行仿真实验优化。结果 通过理论和仿真实验分析得出,2种基本调度算法下,交叉环设置为布局1时的系统干涉情况最小,但系统单位时间搬运量较少;交叉环设置为布局4时系统单位时间搬运量最大,但系统干涉增加。结论 从减少能源消耗(干涉)的角度优化,交叉环应设置1条且设置在系统正中间位置,系统干涉时间最小,单位时间搬运量也最少;从单位时间搬运量最大的角度优化,应在每2个处理站点中间设置多条交叉环,单位时间搬运量最多,但系统干涉时间最大。
  • 夏晶晶, 苗红涛
    . 2016, (21): 122-1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影响强生口腔护理产品Rembrandt软塑包装热封强度的因素进行研究。方法 基于Ansys有限元方法分析内部气压大小对软塑管热封性能的影响。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当管尾长度在44~54 mm之间,管身尺寸在65~70 mm之间,管壁厚度在0.4~0.5 mm之间时,软塑管的应变满足初始条件的要求;软塑包装的热封失效与材料的密度无关,随着弹性模量的增大,材料的最大应变值逐渐减小。结论 要想获得理想的热封(良好的强度和外观)并满足生产效率,需要材料、结构、温度、压力、时间等多个方面共同作用。
  • 秦旭锋, 蔡建, 尹亚阁, 孙凤云, 李辉, 卓毅
    . 2016, (21): 127-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减少人力和物力资源的浪费,节约产品成本,通过有限元分析技术确定箱盖树脂传递模塑工艺(RTM)的工艺参数。方法 对箱盖RTM工艺树脂流动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箱盖结构在线注射-点出射和点注射-点出射工艺下,当注模压力为0.2,0.4 MPa时对应的树脂流动前锋位置和压力分布结果。结果 综合成本和效率两方面因素,选择0.4 MPa作为RTM的注模压力。采用线注射-点出射工艺得到稳定的树脂流动前锋形状,能够有效预防干斑的产生。结论 分析结果与实验具有较好的吻合性,能够有效指导RTM工艺中模具的设计,可降低“试错法”带来的高昂成本和低效率,对提高复合材料构件的制造水平具有明显积极作用。
  • 石更强
    . 2016, (21): 132-1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虚拟仪器对真空包装气密性进行检测,判断食品包装是否存在泄漏。方法 构建的真空包装检测系统由压力传感器测得信号,经过调理电路传至数据采集卡,并最终输送到计算机,通过Labview软件构建的虚拟仪器将变化的压力信号通过图形显示出来。结果 通过实验,利用虚拟仪器对真空包装气密性密封进行检测,判断出了食品包装是否存在泄漏。加压结束后,容器内压力随时间增加会慢慢减小,则表明该包装有泄漏;加压结束后,容器内压力随时间基本保持不变,则表明包装的密封性良好。结论 用虚拟仪器对真空包装气密性密封进行检测是以后重要的发展方向。
  • 李蓓蓓, 黄秀玲, 沈黎明
    . 2016, (21): 137-1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运输包装的案例进行分析,使得运输包装的优化设计能达到增强保护性,降低包装综合成本的效果。方法 在收集大量运输包装设计案例的基础上,通过对新旧方案的分析比较,归纳总结出结构、材料、尺寸等优化方法,全面覆盖了运输包装优化设计的各个方面。结果 根据企业实际案例,提供了不同的优化参数,如产品体积减小了34%,角跌落和面跌落G值减小,单件包装材料成本降低,产品的集合装载率提高了46%等。结论 提出“三步走”的运输包装优化设计方法,最终实现了减量、减容、减费、增效的目的,从而降低了包装的综合成本。
  • 钟声标
    . 2016, (21): 142-14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由应力-应变曲线推导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进行发泡聚乙烯缓冲包装结构设计的方法。方法 利用发泡聚乙烯的应力-应变曲线推导得到最大加速度-静应力关系,结合算例验证方法的可行性。结果 得到了符合设计要求的缓冲材料的最小厚度值。结论 此方法丰富了包装动力学的基本理论,方便了缓冲包装结构设计。
  • 楚莉沙, 黄莉莉, 汪良峰, 俞建峰, 崔政伟
    . 2016, (21): 145-1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了解汽化过氧化氢灭菌在国内外的发展概况与研究现状,为新的研究提供内容和方向。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和学科组进行的大量实验研究,整理过氧化氢有关的灭菌方法,总结并分类目前汽化过氧化氢灭菌的研究和应用,对汽化过氧化氢灭菌面临的主要技术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结果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是一种新型高效的杀菌方法,已经在生物安全实验室和制药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现阶段逐渐被应用到食品包装方面,特别是饮料无菌灌装过程中。其灭菌效率与过氧化氢浓度、灭菌时间和灭菌温度等存在一定的关系。结论 汽化过氧化氢灭菌仍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 张一
    . 2016, (21): 152-15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单个樱桃番茄在亚临界载荷下受到跌落冲击而发生的延时损伤,以及这种损伤对果品呼吸强度的影响。方法 以樱桃番茄为研究对象,设计多组跌落高度实验分析其损伤程度与跌落高度的关系,得出樱桃番茄的临界跌落高度。设计临界高度以下不同高度的对比实验,然后把跌落后的樱桃番茄放入密封的保鲜盒内,在相同的条件下间隔时间测量其CO2/O2浓度的变化。最后,绘制出跌落高度与呼吸速率的关系图,根据数据拟合出亚临界载荷强度与呼吸强度关系的数学模型。结果 临界高度以下,樱桃番茄受到损伤冲击后的呼吸速率会发生变化;跌落高度越高,在贮藏初始阶段,樱桃番茄的呼吸速率下降越快,最后趋于平衡;跌落高度越高,呼吸速率越大。结论 研究结果对果品包装上的改进具有重要价值。
  • 许哲, 杨帅, 牟晓华, 王董测
    . 2016, (21): 157-1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有限元分析和优化设计2种现代机械零部件设计的主要途径,来改善已研究的工业机械零件的强度、质量等。方法 通过在三维软件中建立机器人转动关节固定支架的三维模型,应用ADAMS仿真软件进行动态仿真,得出支架在关节转动状态下的受力分析,然后根据分析的数据结果在Ansys Workbench下进行受力分析和优化设计。结果 固定支架的自身质量减少了21.7%,但整体强度加强了。结论 此方法优化效果良好,可以明显改善机械零部件结构的质量和强度等。
  • 骆开荣, 胡仲勋
    . 2016, (21): 162-1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锁底式纸盒为研究对象,研究其底部机械化折叠的实现方式。方法 通过分析锁底式纸盒底部折叠动作的工艺要求和技术原理,探讨自动折叠装置关键执行机构的设计与布局,利用adams对重要机构进行优化。结果 通过各执行机构的协调动作实现了纸盒底部的折叠成形,优化后的机构增大了纸盒的尺寸折叠柔性。结论 基于传统人工折叠工艺,依据机械设计理论,制定出合理的机械折叠工艺,完成了自动折叠装置的设计。
  • 侯高强
    . 2016, (21): 169-1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目前应用较广的,集瓶子消毒或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连续回转式多功能灌装机设计关键进行分析和总结。方法 通过对其基本工艺流程进行分析,指出消毒或清洗、灌装、封口为一体的连续回转式多功能机的使用条件、相关参数和要求,明确灌装主体部分灌装工位数、工作转速和生产能力之间的关系;设计出瓶子运行路径,并对首、末两级转盘的夹瓶结构进行分析,指出其结构特点。结果 设计的输送传递机构避免了对瓶子频繁的翻转,可以减少翻转次数1~2次;延长倒瓶消毒或清洗时间1.2~1.5倍,提高了产品质量。结论 研发的连续回转式多功能灌装机,夹瓶稳定、运行平稳,为其系列化设计及技术改造提供了参考。
  • 马晓宇
    . 2016, (21): 173-1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包装机械热封机构的温度控制精度,以保证包装效率和产品质量。方法 针对包装塑料薄膜热封的温度控制,基于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设计一种自动包装机热封温度控制系统。介绍自动包装机热封的基本原理,阐述单神经元自适应PID控制算法的基本原理,并设计一种温度控制器。基于模糊集理论,实现控制器比例、积分和微分系数学习速率的在线调整。基于ARM Cortex-M3和PIC单片机搭建自动包装机热封温度控制系统。 结果 将该热封温度控制系统应用于自动包装机中,可以将热封温度误差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结论 通过仿真验证了文中所述自动包装机热封温度控制系统稳定性较好,具有一定的抗干扰、自适应、自调整能力。
  • 李旺杰, 张含叶, 张为, 朱福明, 宋玉卿, 喻星星, 周亮
    . 2016, (21): 179-18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目前快递行业中纸箱包装存在的效率低、人工耗费高等问题,以350 mm×230 mm×190 mm标准邮政纸箱为研究对象,设计一种半自动纸箱包装机。方法 该包装机的机械系统由托盘转动机构、开箱成型机构和折叶折曲机构组成,通过这三大机构实现纸箱的折纸包装。结果 开箱成型机构实现了纸箱的开箱、成型,折叶折曲机构实现了纸箱短叶、长叶的折合,托盘转动机构保证了包装过程中各工序之间运动的连续性。结论 该包装机能够在保证包装质量的前提下,大幅度提高包装效率、降低包装成本。
  • 王磊
    . 2016, (21): 182-1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现数字图像与QR二维码信息的安全保密。方法 基于频域-空域双重加密的思想,提出Haar整数频域变换耦合动态引力模型的图像无损加密认证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于QR二维码的加密传输。首先引入Haar小波变换,定义频域系数修整模型,将明文分解为4个子带;随后基于256位外部密钥,迭代3D Chen系统,建立混沌序列择取与优化机制,有效消除瞬态效应,从而输出3个优化子序列,通过融合这些序列,输出一组密钥流,基于升序排列,形成位置扰乱源,对4个子带完成频域置乱,再利用Haar逆变换,形成置乱密文;构建像素点质量动态估计模型,改进引力模型,对置乱密文完成空域扩散;定义密文深度分段扩散机制,对初始密文完成二次扩散,提高密文的NPCR(Number of Pixels Change Rate)与UACI(Unified Average Change Insensitive)值;最后,引入HASH检测机制,赋予算法决策功能,对图像在传输中是否遭到攻击进行认证。结果 与基于混沌理论的加密技术相比,文中算法具备更高的安全性与抗剪切攻击能力,且解密图像的失真度最小;同时,对QR二维码信息也具有较高的保密度和较低的解密失真度,在安全加密的同时,也较好地保留了QR二维码的原有结构信息。结论 文中算法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能够安全保护图像与QR二维码在网络中安全传输,在包装与印刷防伪条码领域具有较好的实际应用价值。
  • 杨熙, 王琪, 高晴华, 韩雪莹
    . 2016, (21): 192-1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根据潜像信息嵌入的通道不同,产生的隐藏和提取效果会存在差异的原理,研究一种拼接潜像分通道嵌入的相位调制光栅防伪技术。方法 将蝴蝶形态的潜像分割成对称的左右2个部分,在CMYK 4个通道两两成组分别嵌入潜像的左侧部分和右侧部分,无缝对接形成完整的防伪信息;对整体潜像隐藏性进行主客观评价,证明K版的不适用性;设计与不同加网线数宿主图像所对应的数字光栅,提取隐藏信息,潜像显著性好。结果 分通道拼接潜像法有良好的防伪效果,其中潜像的两部分分别位于C版和M版时其隐蔽性与提取显著性均最佳,K版不适合作为防伪信息的嵌入通道,宿主图像的加网线数对拼接潜像的防伪效果无明显影响。结论 该研究成果实现了潜像的双通道参与,提高了工艺的复杂性,增强了仿伪效果,为相位调制潜像防伪技术提供了新的理论。
  • 汪祖辉, 孙刘杰, 邵雪
    . 2016, (21): 198-2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有效消除噪声图像中的椒盐噪声、高斯噪声甚至混合噪声,改进三维块匹配算法,提出一种新的图像去噪算法。方法 首先,该算法将含噪声图像用图像块之间的相似性构建三维矩阵。然后,在图像块之间进行硬阈值滤波降低噪声,对图像块集合加权平均重建得到初步估计去噪图像。最后,对初步估计结果图像进行块匹配,在图像块内和图像块之间进行维纳滤波和加权中值滤波,得到最终去噪图像。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对图像采集的常见噪声均表现出理想的去噪效果,PSNR值均大于31 dB。对比维纳滤波、中值滤波、硬阈值小波滤波,文中算法对高斯噪声、椒盐噪声和混合噪声的去噪结果PSNR值为31.5334~36.6466 dB,均高于其他算法,最高差值达到12.08 dB。结论 结合中值滤波和三维块匹配算法的图像去噪算法,能够较好去除噪声图像的多种类型噪声,是一种较为优秀的去噪算法。
  • 李晨昊, 谢德红, 陈梦舟
    . 2016, (21): 204-2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图像中难以有效去除大量奇异点或离群数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凸包优化的盲源分离方法来去除图像中的混合噪声。方法 该方法把混合噪声和原图均看作未知的源信号,依据噪声图像中混合噪声与原图内容的加性关系建立盲源分离的模型,并利用凸包优化的方法构建源信号(凸包极点)的仿射包,然后通过最小化仿射包到凸包(噪声图像)上的投影误差,求解混合噪声和原图2个源信号,实现去噪混合噪声、复原原图的目的。结果 实验结果发现,无论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强弱,该方法去噪复原后的峰值信噪比和平均结构相似性分别在39.9129 dB和0.9以上。结论 由实验数据证实该方法可有效地从盲源分离的角度去除图像中高斯-脉冲混合噪声、复原原始图像。
  • 李翔, 叶欧, 张鹏伟
    . 2016, (21): 211-2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型印刷企业供应物流管理中的采购管理和库存管理系统,实现按需付费的供应物流管理服务。方法 首先采用基于BPMN(业务流程建模与标注)的业务流程和用例图对系统进行分析,构建系统的业务流程和数据流程模型;其次采用类图实现系统的数据库设计,采用标准化的服务语义定义系统的服务接口;最后在本地计算机上开发测试系统,并将系统部署到GAE (Google App Engine)平台上。结果 基于云计算的中小型印刷企业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可满足中小型印刷企业拿来即用、按需付费的低成本信息化需求。结论 该系统将供应物流管理系统和云计算技术结合起来,提高了中小型印刷企业的信息化水平,降低了企业信息化的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