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4-07-03
  

  • 全选
    |
  • 林渊智, 苏羽航, 刘向, 陆吉兵
    . 2014, (9):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升流延聚丙烯( CPP) 包装膜整体性能,改善 CPP 膜使用的性能缺陷。 方法 利用低熔点聚烯烃弹性体( POE) 材料与三元共聚聚丙烯( PP) 共混作为热封层,通过纳米二氧化硅( SiO2) 增大挺度,并添加适量的滑剂解决薄膜发黏的问题,采用三层共挤流延法制备气调保鲜用 CPP 薄膜。 结果 在热封层中添加 14 份 POE-A4085 S、4 份纳米 SiO2 和 1 . 5 份爽滑剂,控制熔体温度为 240 ~ 250益 ,冷却辊温度为 24 益 ,利用三层共挤制备出始封温度低于 102 益 ,落镖冲击质量为 289 g,拉伸模量仅下降 4 . 44% 的高性能气调保鲜用 CPP 薄膜。 结论 POE / 纳米 SiO2 体系与三元共聚 PP 相容性好,增韧效果明显,挺度不下降。
  • 王华山, 陈頔, 揣成智
    . 2014, (9): 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 LLDPE / CS 共混膜表面缩合对羟基苯甲醛,制备表面席夫碱基 LLDPE / CS 功能包装膜。 方法 采用 L9(33) 正交实验探讨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及反应物浓度对 LLDPE / CS 包装膜表面的壳聚糖席夫碱基含量的影响。 结果 达到表面基团最大含量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45 ℃ ,对羟基苯甲醛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25% ,反应时间为 12 h。 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黑曲霉的抑菌实验表明,对羟基苯甲醛席夫碱基 LLDPE / CS 共混包装膜具有抑菌性所需要的最低基团含量分别是 0 . 1 ,0 . 2 ,0 . 3 mmol / cm2,且随着表面席夫碱基团含量增加而增加。 结论 FTIR 和1H NMR 分析结果表明,表面基团具有席夫碱的结构特征。
  • 贾芳, 陈意光, 席绍峰, 李慧勇, 王继才, 谭建华, 赵田甜
    . 2014, (9): 10-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采用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食品包装材料中柠檬酸三乙酯、柠檬酸三丁酯、乙酰柠檬酸三丁酯、柠檬酸三辛酯的增塑剂。 方法 采用正己烷超声萃取处理待测样品,全扫描定性目标物,选择离子扫描定量。 结果 4 种增塑剂的线性相关系数 r >0 . 997 ,回收率为 92 . 7% ~ 102 . 3% ,相对标准偏差为 3 . 2% ~ 7 . 3% 。 结论 该方法操作简单,结果准确,灵敏度高,稳定性好,适用于食品包装材料中 4 种柠檬酸酯增塑剂的同时测定。
  • 菅宗昌, 潘瞭, 卢立新
    . 2014, (9): 14-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保温材料厚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流系数、温差对一种典型潜热性控温包装保温效果的影响。 方法 对该种典型控温包装系统进行计算机建模,将建好的模型导入 Ansys 中,通过分别改变模型中的保温材料厚度、保温材料导热系数、对流系数、温差等参数,以模拟物最先达到临界温度所经历的时间作为保温有效时间,并研究其影响。 结果 厚度对保温时间影响明显, 成正比例关系,在较低的对流系数,较低的温差以及较小的导热系数下它们的变化对保温时间影响明显。 结论 此种典型控温包装系统在蓄冷剂量一定时,保温容器厚度对其影响明显,温差、对流系数、导热系数在很小的范围内对其影响明显。
  • 王启慧, 朱典想, 潘昌怀, 周国平, 徐长妍
    . 2014, (9): 18-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现包装人造板的防白蚁功能。 方法 采用联苯菊酯、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为防白蚁剂,制备具有防白蚁功能的三聚氰胺甲醛树脂胶( MF) 速生杨胶合板。 研究防白蚁剂对 MF 胶黏剂的初粘度和胶合强度,白蚁作用方式,胶合板的防白蚁性能和力学性能等的影响。 结果 所用的防白蚁剂在 MF 中分散性良好,无分层现象。 防白蚁剂对胶合强度有不良影响,溴氰菊酯和高效氯氰菊酯对弹性模量、静曲强度产生不良影响,但其浓度对弹性模量、静曲强度无显著影响。 结论 当联苯菊酯占 MF 的质量分数为 1 . 25% ,或溴氰菊酯占 MF 的质量分数为 5% ,或高效溴氰菊酯占 MF 的质量分数为 2 . 2% 时,胶合板的防白蚁性能最佳,白蚁死亡率达到 100% ,而且其主要力学性能指标均达到国家标准要求。
  • 董林利, 邓靖, 汤建新
    . 2014, (9): 27-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常温贮藏条件下 PVA 活性包装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性能。 方法 采用 3 种不同的包装膜( PE 膜、PVA 包装膜、PVA 活性包装膜) 对圣女果进行保鲜包装,通过对圣女果的感官评价,同时测定其失重率、腐败率、维生素 C 及总糖含量等各项指标的变化,比较 3 种不同包装膜对圣女果的保鲜效果。 结果 3 种包装膜均适用于圣女果的保鲜包装,可延长其货架寿命;通过对保鲜后圣女果各项性能指标进行检测,发现 PVA 活性包装膜能够更好地延缓圣女果的腐败,降低变质率,维持较高的维生素 C 及总糖含量,延长圣女果的保鲜期。 结论 PVA 活性包装膜将圣女果的保鲜期延长了 6 d以上,达到了很好的保鲜效果。
  • 张燕, 杨福馨, 蒋硕, 杨辉, 欧丽娟
    . 2014, (9): 32-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聚乙烯醇柠檬酸改性薄膜对鲜切苹果保鲜性能的影响。 方法 以市售红富士苹果为材料,进行鲜切处理,分别采用不同浓度柠檬酸改性的聚乙烯醇薄膜密封包装。 以不含柠檬酸的聚乙烯薄膜包装为对照,在室温下贮藏 6 d,研究添加柠檬酸的聚乙烯醇薄膜对鲜切苹果保鲜效果各指标的影响。 结果 贮藏到第 6 天时,C 处理组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和其他处理组,可较好地保持果实硬度,对维持果实可溶性固形物含量、维生素 C 及感官评定有明显作用。 结论 质量分数为 2%的柠檬酸改性的薄膜具有较好的保鲜效果。
  • 高欣
    . 2014, (9): 36-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 CO 组、无氧组、真空组、低氧组、高氧组、普通组等 6 种包装方法对冷鲜禽肉感官特性和保质期的影响。 方法 测定禽肉在贮藏不同时间后的感官特性、 理化指标( pH 值、 TVB-N 值、TBA 值、汁液损失率) 和菌落种数的变化。 结果 随着贮藏时间的增加,各组的感官特性呈现下降趋势,CO 组感官指标较好,12 d 时保持新鲜;理化指标和菌落总数整体呈上升趋势,CO 组、无氧组和真空组上升较慢,保持新鲜 9 ~ 12 d。 结论 CO 组、无氧组和真空组保鲜效果较好,保鲜期达 12 d,添加了 CO(0 . 5% ) 对禽肉的感官特性有明显效果,总体保鲜效果为 CO 组>无氧组>真空组>低氧组>高氧组>普通组。
  • 孙建明, 李昭, 吴龙奇
    . 2014, (9): 4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保护抗氧化要求比较苛刻的产品,研究一种更加可靠的抗氧化包装工艺。 方法 通过对现存抗氧化包装工艺的研究,对目前常用的空间除氧技术原理及效果进行分析,设计研究出一种新型抗氧化包装工艺— — —无氧包装工艺。 结果 首次定义了无氧包装的相关概念,划分了无氧包装的除氧级别,设计出了无氧包装的工艺流程以及无氧包装的实现方法。 无氧包装工艺主要有密闭空间系统和除氧系统等,并且设计了密闭空间的结构和除氧系统的工艺原理。 结论 利用无氧包装工艺可克服传统抗氧化包装工艺中存在的问题,满足更加苛刻的抗氧化保护的要求,可使最终残氧量( 体积分数) 低于 0 . 0001% ,且残氧量可控。
  • 潘光华, 柏子游, 王冬梅
    . 2014, (9): 47-5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 高低瓦楞辊冶 组的齿形及具体尺寸,为制造高低瓦楞辊组提供设计参数,从而生产出高低瓦楞夹芯。 方法 在分析传统“ 等高瓦楞辊冶 齿形及有关标准尺寸参数基础上,预先确定基本尺寸参数值,并采用 AutoCAD 设计制图得出瓦楞辊齿形其他尺寸参数,然后模拟瓦楞辊滚压纸板过程,并测量纸板在瓦楞辊齿上的包角。 按照纸板成形过程中张力的必要条件验算纸板成形的可行性,反复设计验算。 结果 得出了高低瓦楞辊齿形尺寸参数值。 结论 这种齿形尺寸参数的高低瓦楞辊能使纸板在瓦楞辊齿上的包角值为 340 o 和 332 o ,达到纸板成形过程张力要求,可作为高低瓦楞辊齿形尺寸参数。
  • 韩变玲, 卢立新, 余渡元, 王睿娜
    . 2014, (9): 52-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 Workbench 设计和分析塑料托盘结构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方法 通过建立塑料托盘的有限元模型,对其施加相应载荷,模拟塑料托盘试验时的受力情况,分别计算托盘在均载堆码、叉举、底铺板、弯曲下的挠度值,并与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结果 塑料托盘 4 个挠度值的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相对误差在 10% 以内。 结论 采用 Workbench 对托盘进行受力分析具有可靠性和可行性。
  • 梅志凌, 孙昊, 张新昌
    . 2014, (9):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环保生物质包装材料的热压成形制备工艺,并对其性能进行评价。 方法 将凤眼莲作为生物质原材料,通过磨浆并经水浴处理之后,添加助剂配方并经热压成形制备了环保生物质包装材料。 将助剂配方、热压温度、热压压力作为影响因素,进行正交试验,选取尺寸稳定性、力学性能、防水性能作为指标, 对其性能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价。 结果 加入海藻酸钠 ( 0 . 8% ) , CMC-Na(0 . 4% ) ,琼脂(0 . 8% ) 作为胶黏剂,尿素(2% ) 作为增塑剂,乳化石蜡( 1% ) 作为防水剂,在热压温度为 150 ℃ ,压力为 10 MPa 条件下制得的生物质包装材料具有较好的综合性能。 结论 通过加入环保助剂配方,采用热压工艺可以制备出性能良好的生物质包装材料。
  • 邢月卿, 陈满儒, 孙德强
    . 2014, (9): 61-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瓦楞纸板缓冲材料包装某品牌笔记本电脑的方法。 方法 利用 Pro / E 软件为电脑机身设计 3 套缓冲衬垫结构,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最佳设计,利用 Ansys 软件对最佳设计缓冲结构包装件的静态压缩、模态、跌落等特性进行仿真测试分析。 结果 该缓冲结构衬垫吸收了大部分的应力,模态分析没有发生共振,包装件的加速度峰值小于笔记本电脑的脆值 60 g。 结论 只要缓冲结构设计合理且选配材合适,瓦楞纸板完全能够满足笔记本电脑及类似电子设备的绿色缓冲包装需求。
  • 姚文亮, 孙德林, 刘文金
    . 2014, (9): 66-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微波辅助加热处理条件下梓木的弯曲工艺。 方法 当微波处理频率一定时,分析比较梓木浸水材与尿素浸泡材的软化弯曲性能差异,探讨微波处理时间、木材初含水率以及微波处理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梓木软化效果的影响。 在单因素实验基础上,采用响应面法建立二次回归模型,并对微波辅助软化弯曲工艺进行优化。 结果 梓木经尿素浸泡处理后弯曲性能得到明显提高,且微波处理时间、木材初含水率以及微波处理功率等工艺因素对梓木软化弯曲性能影响显著。 结论 当微波处理时间为 2 min、初含水率为 40% 、微波处理功率为 500 W 时,梓木的最小弯曲半径比 h / r 能达到 1 / 5。
  • 牛正一, 李良春, 高飞, 苏建彬
    . 2014, (9):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时、准确获取弹药在道路运输、装卸搬运等环节中的受力状态。 方法 分析弹药在不同运输环节中的力学环境,确定弹药受力方式与类别。 在此基础上利用 MEMS 技术设计一种可以测量 3 个不同轴向加速度的电容式微加速度计,通过理论分析和模拟仿真验证其工作原理,推导出加速度与输出信号的关系。 以微加速度计为核心进行元器件选型搭配与软件方案设计,制作加速度记录仪,搭建测试平台,进行信号检测。 结果 该加速度记录仪能够实时检测重力加速度变化。 结论 利用 MEMS 技术制作的加速度记录仪可以实现对运弹药受力状态的实时监测。
  • 许茏
    . 2014, (9): 76-7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将 CAD 技术融入包装机械中曲柄 杆的机构设计。 方法 在论述曲柄 杆机构设计公式的基础上,基于 SolidWorks 软件通过实例对此类设计的机构进行求解、分析及仿真。 结果 此种方法设计的精度达小数点后 8 位,分析以及仿真结果可指导设计。 结论 此方法操作简单、实用性强、精度高,较好地解决了此类机构的设计及仿真问题。
  • 苏绍兴, 黄金梭
    . 2014, (9): 80-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实现在高强度复合纸板生产过程中对分切机输送速度的精确控制,以提高纸板的整体强度和生产效率,研究电机速度控制的方法。 方法 介绍高强度复合纸板的制作工艺流程,并围绕分切机中驱动电机的速度控制进行硬件系统设计,采用 PID 控制和模糊控制的复合嵌套控制方法,设计一套参数自整定的模糊 PID 速度控制系统,并进行系统仿真。 结果 模糊 PID 控制系统的超调量小于 5% ,调节时间比传统 PID 控制方法缩短 30% 以上,调节后期的振荡基本消除。 结论 模糊 PID的复合嵌套控制方法具有超调很小、响应速度快等优越性,改善了系统的动态性能,增强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
  • 李凌, 呼咏, 梁宁, 苗峰, 喻虎, 呼延宜人
    . 2014, (9): 85-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市场上常见的条码打印机不能进行自动贴标,打印出的标签需要由人工进行贴标,标签不美观也不卫生的问题,设计并制造一台自动试管贴标机。 方法 利用 CATIA 软件对试管贴标机进行三维建模,利用 Ansys 软件对贴标机的薄弱环节— — —副辊进行静力学分析,研究副辊的应力及变形情况。 然后对组成试管贴标机的零件进行采购和加工,并进行装配。 最后对直径为 准12 mm 的试管进行贴标试验。 结果 试管贴标机中主辊电动机和回转轴电动机的转速分别为 650 r / min 和 195r / min 时,试管的线速度能与条码打印机出纸的速度相匹配,能够正确地进行贴标。 结论 试管贴标机理论上是正确的,能够实现高效、准确地贴标。
  • 陈艳艳, 陈广学, 陈奇峰, 邰晶磊, 陈琳琳
    . 2014, (9): 89-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使苹果电脑显示器能够准确地表达输入颜色信息和显示输出的色彩,研究 2 种标准光源参数对苹果电脑颜色显示性能的影响。 方法 首先分别制作采用 D50 和 D65 标准光源相应的显示器特性文件,然后用 Eyeone Pro 测色计和 Measuretool 软件对比分析采用这 2 种不同特性文件时,显示器显示色块效果的差别,最后在 CHROMiX ColorThink 软件中生成 2 个特性文件对应的色空间及获得相应白点 Lab 值。 结果 色块色差平均值为 7 . 09 ,大部分灰色色块色差小于 1 ,但一些蓝色和品红色块色差很大,范围为 6 . 38 ~ 40 . 63 ;在相应的色空间,D65 光源对应的白点颜色值比 D50 光源的偏蓝。 结论 色块颜色显示效果的差异与 D50 和 D65 光源特性有密切关系。
  • 顾轶凡, 刘真, 朱明
    . 2014, (9): 95-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进一步提高色域映射质量,深入研究空间色域映射算法。 方法 利用高斯拉普拉斯算子对原图的边缘细节进行提取,叠加到映射后图像上再进行二次映射,得到的图像使用结构相关性和图像色差模型进行评价,将数据与最小色差法、CUSP 和 Bala 等人提出的算法进行比较。 结果 基于高斯拉普拉斯算子的色域映射算法的结构相关性和图像色差都比 Bala 等人提出的算法要好。 对于色彩艳丽、细节丰富的图像,空间色域映射算法结构相关性和图像色差反而不如普通算法。 结论 基于高斯拉普拉斯算子的色域映射算法能够提高图像的映射质量,但是空间色域映射算法映射质量并不一定优于非空间类色域映射算法。
  • 何颂华
    . 2014, (9): 99-10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同色异谱黑在光谱降维中的应用。 方法 基于同色异谱黑光谱特性提出 MBPCA光谱降维法。 该方法将颜色光谱分解为基本光谱和同色异谱黑光谱,基本光谱的基向量由原始光谱通过 PCA 法得到的前 3 个基向量构成,原始光谱与基本光谱之间的残余光谱作为同色异谱黑光谱,其基向量由残余光谱通过 PCA 法推导。 结果 当降维光源与实际光照光源一致时,只要基向量数目超过 3 个,其低维模型的色度精度皆为 0 ,当用 6 个基向量重构光谱时,在 4 种标准光源下的平均色差接近于 1 。 结论 MBPCA 法与 PCA 法相比,其光谱重构精度与 PCA 法接近,色度精度比 PCA 法有明显提高,其六维模型能有效满足光谱颜色复制的需要。
  • 洪亮, 李瑞娟
    . 2014, (9): 105-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粒子群算法优化 BP 神经网络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的预测准确性的方法。方法 主要通过数据归一化处理、改进最大限制速度、惯性常数和适应度函数来优化 BP 神经网络的权值和阈值,以缩小其分布范围,再用 BP 神经网络法进行色差预测。 结果 改进粒子群算法优化 BP神经网络预测模型,测试 20 次得到色块平均色差为 2 . 8526 ,最小平均色差为 2 . 0453 。 结论 该方法大大降低了 BP 神经网络预测模型陷入局部极小值的可能性,对显示器色彩空间转换具有较好的非线性拟合能力和更高的预测准确性。
  • 冀利利, 孔玲君, 刘真, 蒋振飞
    . 2014, (9): 110-116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色域映射中色域边界的描述方法。 方法 在均匀区域分割法的基础上提出一种基于阈值的非均匀区域分割算法,通过调整阈值和分割数量, 对不同类型图像的色域边界进行均匀描述。 结果 使用较少的边界点准确地描述色域边界,并且边界点的空间分布均匀,没有出现大量边界点集中的情况。 结论 通过与均匀区域分割法对比,该算法可用较少的采样点和分割数目精确地描述色域边界,对实现从图像到设备的色域映射有重要意义。
  • 唐柱斌, 肖志坚
    . 2014, (9): 117-1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借助光栅材料实现高档印品的防伪技术。 方法 结合光栅材料特殊的光学特性和半色调图像加网技术,提出隐形潜像防伪技术,采用最小阈值矩阵的原理,实现变角度加网防伪技术。详细论述每种防伪技术的原理,分别使用 Photoshop 和 Matlab 编程模拟来实现这些算法。 结果 以EPSON Stylus Pro7880 C 为图像输出设备,在隐形潜像防伪技术中,当光栅片线条角度与印刷品呈 45 o或 135 o 时,可以清晰看到隐藏的潜像信息;在变角度加网中,使用对应光栅在特定角度 21 . 14 o 条件下叠加在含水印图像上,清楚地观察到了防伪信息。 结论 通过实验,表明光栅隐形潜像防伪技术在印品防伪中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
  • 郝发义, 邓开发
    . 2014, (9): 122-126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印刷条件下基于网点形状的半色调全息防伪算法,该算法能够无失真地提取嵌入的防伪信息。 方法 首先对二值图像信息进行全息加密,然后对拼接的全息数据进行二值化,再把全息二值数据作为选择网点形状的判断条件,把数字图像生成半色调图像。 提取防伪信息时利用全息数据的全局特性,只需任意裁切大于 32 伊32 网点大小半色调图像块,就能解密出网点携带的防伪信息。结果 提取的防伪信息与嵌入的防伪信息的相似度能够达到 100% ;半色调图像经过鲁棒性攻击,相似度能够达到 90% 以上。 结论 该算法能够无损失地提取防伪信息,有一定的鲁棒性及安全性。
  • 李文霞, 司占军, 顾翀
    . 2014, (9): 127-13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对 J2205 北人对开双色胶印机定位装置进行改装。 方法 首先对J2205 进行实地考察,确定改装方案,并对其结构进行划分,然后利用 SolidWorks 作为建模工具建立胶印机数字化模型,VRML 虚拟现实建模语言作为输出交互工具发布到网页上,并验证改装后的 J2205性能。 结果 结合无侧规技术成功实现了胶印机的虚拟改装,改装后的 J2205 节约了 25% 的纸张轴向定位时间,定位更加准确,能够提高套印精度。 结论 J2205 胶印机虚拟定位装置的改装能够对印刷机进行反复改装,降低了生产成本,并可利用传感器进行定位,充分发挥其智能作用。
  • 唐亚丽, 黄秀玲
    . 2014, (9): 132-13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介绍缓释抗菌包装在食品包装中的研究现状。 方法 从实验和理论 2 方面详细讨论其发展现状,并指出目前的研究瓶颈。 结果 在实验研究方面,多集中于单层抗菌材料,对影响抗菌剂缓释过程的因素缺乏深入探讨。 在理论模型研究方面,缺少对活性成分释放机理的研究。 结论 缓释抗菌包装的研究还处于初级阶段,还有很多问题有待解决,如加工方式、环境条件以及食品-材料界面等对缓释动力学过程的影响等。
  • 朱丽萍, 卢明, 何渊井
    . 2014, (9): 136-139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自 1964 年首次发布钢桶国标以来我国钢桶包装容器的标准化历程。 方法 通过解析历次发布的国家标准( GB 325 或 GB / T 325 ) 及最新报批的 GB / T 325 . 4 ,GB / T 325 . 5 ,从钢桶型式、规格尺寸、卷封工艺、检验项目等方面阐述我国钢桶制造技术标准化的更新改进。 结果 钢桶包装容器标准化的发展趋势,一方面是钢桶不断满足现代物流集装化运输和机械化作业需要,另一方面是保证危险包装产品的质量安全的需要,也是绿色包装形势的需要。 结论 钢桶行业的发展要面向世界,开放性地参与国际交流,标准化工作要充分考虑国际文件,引领钢桶行业发展。
  • 王作雨, 彭国勋
    . 2014, (9): 140-1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生态文明角度进行军品物流包装系统的设计。 方法 就军品物流包装的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内涵进行全面分析,阐述实现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环保低碳等有关的实用技术方法。 使用计算机辅助设计 / 计算机辅助工程、有限元仿真分析等实用技术方法进行军品物流包装的生态设计。 结论 运用生态设计方法对军用物流包装系统进行优化设计,是军工部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