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7期 
刊出日期:2014-05-24
  

  • 全选
    |
  • 吴宇梅, 程娟, 胡长鹰, 王志伟, 王楠
    . 2014, (7):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建立快速溶剂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纸张中邻苯二甲酸二异丁酯( DIBP)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 DBP) 和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己基) 酯( DEHP) 的含量。 方法 对本地超市采购的 11种食品包装纸和 20 种纸巾纸中这 3 种增塑剂的含量进行了测定。 纸样前处理条件, 萃取剂为正己烷,萃取温度为 100 益 ,静态萃取时间为 5 min,循环次数为 2 次。 质谱采用全扫描模式( m / z 范围为50 ~ 600 ) 用于色谱条件优化,采用选择离子监测模式( SIM) 进行定量,各物质定量离子均为 149 。 结果 所有纸样均含有增塑剂,22 种同时含 3 种增塑剂。 3 种增塑剂总含量范围为 7. 8 ~ 1876. 8 mg / kg。个别餐巾纸和抽纸 DEHP 含量高于欧盟对塑料和塑料制品中 DEHP 的限量。 汉堡纸中增塑剂含量最低。 结论 建立的检测方法快速有效,应当关注市售食品包装纸和纸巾纸中增塑剂的含量。 建议制定标准及法规,给出相关纸样增塑剂限量等。 纸中还有一些其他未知化合物,其安全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 王晓香, 夏杨毅, 张斌斌, 张丹, 彭增起, 尚永彪
    . 2014, (7): 11-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新鲜的黑山羊肉为原料,研究真空和气调包装对山羊肉贮藏过程中感官质量、pH 值、色泽、菌落总数、TVB-N 值等主要技术指标变化的影响。 方法 将山羊屠宰后取其后腿,在-18 ℃ 下冷却到中心温度低于 4 ℃ 后,去掉筋腱和脂肪,切分成约 30 g 的肉块,随机分成 2 组,装入已灭菌的包装袋内进行真空和气调包装,4 ℃ 贮藏,每隔 3 d 进行技术指标的测定。 结果 贮藏到 16 d 时,气调包装组的感官品质明显优于真空包装组;整个贮藏期,2 组试样的 pH 值都低于 6 . 6 ,即符合标准中对山羊肉 pH 值的要求;贮藏的前 16 d,气调包装组的 a*值高于真空包装组,表明气调包装较好地保持了羊肉的自然色泽;贮藏到 16 d 时,真空包装组的菌落总数为 6 . 12 ,已超标,而气调包装组的试样属于次鲜肉;贮藏 20 d,气调包装组的 TVB-N 值仍不超标,而真空包装组的 TVB-N 值为 21 . 48 ,已超标。结论 采用气调包装比真空包装好,能使山羊肉贮藏 16 ~ 20 d。
  • 彭颋, 薛飞, 周强
    . 2014, (7): 17-2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运输车辆-非线性包装系统耦合系统在路面脉冲激励下的隔振特性。 方法 整体考虑路面-运载工具-缓冲包装材料-物品之间耦合的非线性振动传递模型,建立基于二分之一系统的五自由度路面脉冲激励下车辆-非线性包装系统运动分析理论模型,推导得到系统动力学方程并求解。 依据结果比较考虑车辆-非线性包装系统耦合及不考虑两者耦合对运输包装件的影响,从而得知考虑车辆-非线性包装件系统耦合系统下包装件最大竖向位移是不考虑两者耦合情况下的 1 . 25 倍左右,并分别对隔振材料非线性因素及路面不平顺因素对包装件的影响进行分析。 结果 在车辆运输过程中,隔振材料的非线性因素及路面不平顺因素对包装件系统的响应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结论 对于精确进行被动隔振设计和隔振效果评价具有积极意义。
  • 姚培培, 肖生苓, 岳金权
    . 2014, (7): 22-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打浆度、温度和压力下,热压干燥与真空干燥方式对纸浆模塑材料强度性能的影响。 方法 分别利用热压干燥方式与真空干燥方式对纸浆模塑材料进行干燥成形,检测不同打浆度、温度和压力下模塑材料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戳穿强度和挺度,最后用扫描电镜对 2 种干燥方式下的纤维结构进行?臁?结果 热压干燥制得的模塑材料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戳穿强度和挺度均比真空干燥的性能高;材料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戳穿强度均随打浆度的提高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耐破指数、戳穿强度和挺度随热压温度的升高而增强;热压压力增大,材料的戳穿强度增强,而挺度减小。 通过扫描电镜??采用热压干燥方式的纤维间的结合比真空干燥方式的更紧密。 结论 热压干燥方式下,打浆度为 65 o SR,温度为 110 益 时,材料的抗张指数、耐破指数和戳穿强度值最高,分别为 26 . 235 N·m / g,1 . 234 kPa·m2/ g,3 . 42 J。 在今后的生产实践中,可根据制备不同需求的纸浆模塑材料,选取合适的干燥方式。
  • 袁毅, 肖颖喆, 陈琳璋, 谭海湖, 谢勇
    . 2014, (7): 29-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锁底结构形式对纸盒承载力的影响。 方法 选取 3 种常用的锁底结构( 插口式、1-2-3 锁底式、典型自锁底式) 进行压缩试验和跌落试验。 结果 进行压缩试验时,插口式盒底被破坏时仪器显示的峰值为 31 . 2 N;压缩试验无法破坏后 2 种锁底结构,因此采用跌落实验,获知 1-2-3 锁底式被破坏时砝码质量为 180 g,典型自锁底式被破坏时砝码质量为 205 g。 结论 综合比较得知,相较于插口式,典型自锁底结构和 1-2-3 锁底结构的纸盒承载力优势明显,典型自锁底结构表现最强。
  • 王睿娜, 卢立新, 余渡元, 韩变玲
    . 2014, (7): 34-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市场上的托盘箱普遍根据经验设计,其设计周期长,成本高。 拟研究利用有限元模拟托盘箱性能的可行性。 方法 先利用三维软件 Solidwokrs 完成托盘箱的建模,再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Workbench 模拟其货架弯曲性能,根据模拟结果修改模型,直至满足要求后进行打样制造,然后进行实际托盘箱样品的实验。 结果 托盘箱货架弯曲的实验结果和模拟结果总体上吻合度较高,托盘上 5 个试验位置挠度的相对误差随着载荷的增大而逐渐减小,并趋于稳定。 结论 使用有限元软件 Workbench 来进行托盘箱结构的设计和性能模拟分析是可行且有效的。
  • 王久龙, 韩雪山, 陈志强
    . 2014, (7): 39-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 ISO 8611—2011 检测技术,研究木托盘垫块和底铺板尺寸的变化对木托盘性能的影响。 方法 基于 ISO 8611—2011 对 2 种垫块和底铺板尺寸不同的木制平托盘进行气囊弯曲试验、垫块冲击试验和底铺板冲击试验。 结果 托盘气囊弯曲试验中的平均变形量分别为 8 . 36 mm 和9 . 05mm,极限载荷平均值分别为 4840 . 4 kg 和 4739 . 8 kg,垫块冲击试验中的平均冲击次数分别为 2 . 9 次和 9 . 3 次,底铺板冲击试验中的平均冲击次数为 5 . 2 次和 4 . 5 次。 结论 在托盘垫块受到冲击时,其抗冲击能力受中间垫块的尺寸和垫块与铺板连接的钉子数量及钉子排列方式的影响较大。
  • 樊令强, 张炜
    . 2014, (7): 44-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降低钙塑瓦楞复合纸板生产成本的问题。 方法 通过对瓦楞齿形参数的研究,建立以压楞系数为目标函数的数学模型,利用 MATLAB 平台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数学模型进行优化计算,并将优化后的结果与现有瓦楞辊参数进行对比。 结果 优化后,瓦楞辊的齿顶圆弧半径、齿根圆弧半径和楞高减小,楞数增加,压楞系数减小,原纸耗材降低,生产成本降低。 结论 通过利用 MATLAB 平台中的遗传算法工具箱对压楞系数齿形参数模型进行优化,齿顶圆弧半径减小 0 . 161 mm,齿根圆弧半径减小 0 . 111 mm,楞数增加 1 . 268 ,楞高减小 0 . 955 mm,压楞系数减小 0 . 1801 。 压楞系数的减小表明原纸的耗材的减小,可以明显降低生产成本。
  • 王润黎, 张求慧, 李晓刚, 代沛蕾
    . 2014, (7): 49-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可拆卸转椅的物流包装尺寸标准化范围和堆码选择。 方法 以宜家可拆卸转椅为例,结合其具体的实际尺寸,按照平放、立放、侧放的放置方式,模数、组合及装柜软件的分割方法,分别进行堆码数目计算,最后对比总结规律。 结果 可拆卸转椅一般采用 1200 mmX1000 mm 的标准托盘,通常单个包装的范围为 L 500 ~ 1 000 mm,B 400 ~ 700 mm,H 80 ~ 300 mm。 结论 标准范围有 5类,600 mm<1000 mm 时,400 mm
  • 于美娟, 周一届
    . 2014, (7): 55-5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制袋—充填—封口包装机中,当拉伸包装薄膜经过翻领成型器时,翻领成型器对包装薄膜厚度的影响。 方法 从几何非线性角度研究包装薄膜经过翻领成型器最高点后其厚度的变化情况,并与薄膜初始厚度进行比较。 结果 通过分析包装薄膜内各质点间的相对位移及其相对运动的速度与加速度的关系式,可以看出相对位移、相对速度及相对加速度越大,则薄膜的厚度将变得越小,薄膜的变形量也越大。 结论 给出了描述材料变化的变形梯度张量、位移梯度张量、速度及加速度的关系式,并推出了一个关于包装薄膜厚度变化的关系式,为实际翻领成型器制作中肩曲面偏移问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冯钦, 钱静, 刘婧
    . 2014, (7): 60-65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淀粉酶型时间-温度指示剂( TTI) 及酶经固定化后体系稳定性。 方法 以淀粉酶反应体系为基础,确定在时间为 4 ~ 5 d 内,温度为 4 ℃ 的条件下指示剂最佳配比,再应用固定化酶技术,观察固定化酶的凝固性,测定其酶活性能以及应用于 TTI 中的吸光值随时间变化曲线。 结果 确定了淀粉酶型 TTI 体系配方,酶经固定后酶活有所下降,但吸光值变化更平稳。 结论 得到了应用于 4℃ 时的时间-温度指示剂最佳酶固定化条件,以糊精( 质量浓度为 40 g / L) 和碘( 质量分数为 0 . 1% ) 为底物,琼脂固定化酶液( 质量分数为 3% ) 为反应物,该条件下得到最适 pH 值为 6 . 0 , 最适温度为 55℃ ,此时指示剂稳定性最佳,体系颜色变化与时间最理想。
  • 郭迎, 孙炳新, 冯叙桥, 揣成智, 韩春阳, 孙彬, 陈彬
    . 2014, (7): 66-7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 3-羟基丁酸 4-羟基丁酸共聚酯 P(3 HB-co-4 HB) 进行酶解测试。 方法 通过力学性能测试、失重率分析、热失重分析、X-射线衍射分析、扫描电镜等测试和表征手段对样品的物理性能及生物降解情况进行评价。 结果 P(3 HB-co-4 HB) 分子中 4 HB 单体( 文中均用摩尔分数表示) 的引入提高了材料的柔韧性,材料的脆性下降;失重率方面,4 种材料的降解速率从高到低依次为 P( 3 HB) >P(3 HB-co-5% 4 HB) >(3 HB-co-10% 4 HB) >P(3 HB-co-15% 4 HB) ;酶解前期,材料的热稳定性增强,而酶解后期材料的热稳定性逐渐下降;XRD 结果表明材料降解过程中结晶度的变化不明显;P( 3 HB co-4 HB) 分子中随着 4 HB 单体含量的增加,材料表面粗糙度降低,酶解后材料表面被侵蚀,降解速率与失重率结果一致。 结论 P(3 HB-co-4 HB) 分子中 4 HB 单体的引入显著影响了材料的机械性能,随着 4 HB 含量的增加,材料的失重率越来越大,热稳定性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材料表面粗糙度逐渐降低,由于酶解过程属于从表面侵蚀开始,因此酶解过程中样品的结晶度变化不大。
  • 杨娇龙, 张哲源, 沈新, 张新昌
    . 2014, (7): 71-7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试验研究表面改性方法制备包装纸用疏水剂。 方法 采用硅烷偶联剂 KH550 为表面处理剂,以疏水型气相二氧化硅为功能性填料, 制备了包装纸和纸板用疏水剂。 考察了各组分含量、固化处理对该疏水剂性能的影响。 结果 研究确定了最佳工艺配方( 质量分数) 为硅烷偶联剂KH550 2 . 0% ,气相二氧化硅 0 . 8% ,余量为无水乙醇。 制备的试样经 120 ℃ 固化后,实测其疏水涂层水接触角达 138 . 3 o ,涂层对纸板外观无影响,且附着力强。 结论 硅烷偶联剂-气相二氧化硅疏水剂可有效改善纸张表面的疏水性。
  • 倪彩霞, 李代明, 徐毅, 郭顺
    . 2014, (7): 76-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八宝粥产品罐装包装凹陷变形的原因及解决方法。 方法 首先采用网络问卷的方式对 216 位消费者进行八宝粥产品包装消费者调查,再通过走访 4 家大型超市对 7 种品牌罐装包装八宝粥进行抽样调查,最后选取 D 牌八宝粥作为调查对象,进行从生产到销售上架的跟踪调查。 结果 货架上的八宝粥罐装包装凹陷现象较为严重,包装凹陷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消费者对八宝粥产品的认知及购买。 八宝粥产品罐身凹陷变形出现在生产到销售各个环节,并且随着运输环节的增加,凹陷变形率也增加。 结论 八宝粥产品罐身凹陷变形主要出现在生产灌装封盖、杀菌冷却环节以及运输装卸环节,其改进可通过对各环节的综合管理得以实现。
  • 马岩, 武路鹏, 吴哲
    . 2014, (7):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减轻数控立体仓库升降车底座的质量,从而保证其结构强度满足要求,现利用有限元模拟升降车底座性能。 方法 先通过 Solidworks 2010 完成升降车底座的建模,再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 Workbench 分析其结构强度,根据分析结果修改模型,直至其结构强度满足要求。 结果 通过改变升降车底座的厚度和结构得出不同受力以及变形情况,并对试验结果加以分析和优化。 结论 厚度为 4 mm 的底座通过增加加强筋,结构强度满足要求,质量比厚度为 5 mm 底座减少 20 . 01 kg,节省了材料,提升了系统整体的性能。
  • 杨传民, 田少龙, 杨锰, 刘铭宇
    . 2014, (7): 86-89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在机器人设计和托盘码垛布局规划过程中码垛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方法 用 D-H法则建立运动学方程,根据运动学方程对四轴型的码垛机器人进行分析,最后利用矩阵变换法建立码垛机器人位姿变化关系,求解运动学的正逆解,并用 Matlab 软件的图形用户界面( GUI ) 对求解结果进行仿真。 结果 得到了机器人的可达工作空间图,工作空间在 x-y 平面投影图和工作空间在 x-z 上的平面投影图。 结论 通过分析 Matlab 软件的仿真结果,可以直观地得到该码垛机器人的工作空间。
  • 陈宝江, 葛田子, 王建治
    . 2014, (7): 90-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酸菜丝、榨菜条等短小丝条状类物料连续包装过程的自动化程度和生产效率,研究一种具有自动充填与计量功能的机械手及其有效的控制方法。 方法 机械手是一气动控制系统,由 3 个气缸分别实现水平运动、竖直运动和抓料卸料动作,由单片机数据采集与显示系统来实现机械手抓料质量的检测与显示,由 PLC 实现对整个系统的控制,采用目标观测型变结构仿人智能控制,确保达到控制精度要求。 结果 在实验室对样机进行了试验研究,气源压力为 0 . 35 MPa,控制信号频率为 20 Hz 时,料手下端与取料水平面距离为 100 mm 条件下,机械手完成一个竖直运动循环所需时间小于 4 s,每 300 g 充填质量误差不大于 2 g。 结论 理论分析和实验结果表明,短小丝条状物料包装机械手和控制方法是可行的。
  • 苏俊明, 李振亮, 李亚, 刘宝华
    . 2014, (7): 95-100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设计吨袋包装机料仓时计算料仓设计额定容量大小的方法。 方法 通过分析、简化包装机的工作过程和整个工作循环中料仓内物料量变化趋势,研究料仓在正常工作中应满足的要求和料仓内物料最大量,从而根据料仓内最大物料量设计料仓额定容量。 结果 包装机料仓内最大物料量取决于料仓进料速度、排料速度以及包装规格等参数,在连续正常工作中料仓内物料最大量与料仓进料速度、排料速度和包装规格等参数存在确定的关系,可根据已知的料仓进料速度、排料速度和包装规格等参数求得料仓最大物料量。 结论 在保证料仓连续稳定供料且不出现溢料的条件下,提出了一种设计料仓额定容量的计算方法,由此可求得包装机料仓的设计额定容量。
  • 屠凤莲, 崔岩
    . 2014, (7): 101-10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发一种适合灌装腐蚀性溶液的灌装阀。 方法 打破金属灌装阀的传统设计理念,塑料灌装阀以高分子塑料为主体结构,利用塑料阀杆柔韧、 抗拉的特点, 当阀杆被向上拉起时, 灌装阀关闭,同时阀杆下端的阀芯和导向阀体形成线性密封;当阀杆被推动下移时,灌装阀打开。 另外灌装阀设置了弹簧,用于保障气路故障时灌装阀仍处于关闭状态,避免泄漏。 结果 塑料灌装阀不但能够抵抗强酸、强碱等液体的腐蚀,而且具有结构合理、安全可靠、成本低等优点。 结论 塑料灌装阀成功地解决了化工领域腐蚀性溶液灌装的难题。
  • 王吉岱, 梁存仙, 孙爱芹, 孙建
    . 2014, (7): 104-10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凸轮机构的运动特点和规律,提出一种基于 ARM7 和伺服电机的电子凸轮系统,用于代替机械凸轮实现凸轮运动。 方法 重点论述凸轮曲线的设计方法和电子凸轮的实现方法,采用三次多项式插值方法建立凸轮运动的数学模型,得到平滑的速度和加速度曲线。 基于定步法原理得到电机的控制表格,且使用查表法实现伺服电机的升降频控制,同时给出软硬件设计方法。 结果 该系统输出的凸轮运动具有可调、定位精确、无冲击等特点。 结论 该系统成功地应用于包装机械中,提高了包装机械的包装速度、精度、输出柔性和智能化程度,具有明显的应用效果。
  • 张跃明, 谢建平
    . 2014, (7): 109-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现 CIP4 油墨预置功能。 方法 通过 Visual C + + 6 . 0 平台,提取 JDF 文档中根结点下资源池结点“ ResourcePool冶 中的墨区设置框架“ InkZoneProfile 冶 所包含的油墨预置信息。 根据 JDF 文档的结构特点,采用定位关键信息、忽略次要信息的解析思路,通过实验得到网点面积率和墨键开度的关系,并运用最小二乘法建立拟合曲线。 最后运用插值法将解析 JDF 文档获得的网点面积率转换为墨键开度值。 结果 实验证明该技术得到的墨区墨键值,只需要操作工人做微小的调整,即可得到满意的印刷成品。 结论 此项技术对于印刷效率的提高有极大的帮助。
  • 李文霞, 司占军, 张妍
    . 2014, (7): 114-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满足数码印刷机产品展示和辅助教学的需要,利用虚拟现实技术设计与制作数码印刷机的虚拟演示系统。 方法 以 DocuColor 5065 数码印刷机为研究对象,根据收集到的资料在 AutoCAD 中绘制 CAD 图,或者在 Illustrator 中勾勒出模型曲线,而后在 3 ds Max 中进行建模。 经相关优化处理后导入到 VRP 平台中进行后期处理,实现虚拟印刷流程展示、构件介绍、分步解说等功能。 结果 最终构建出数码印刷机虚拟演示系统,通过该系统能够观看印刷机实物展示、装配动画、装配步骤等,了解印刷机的各个零部件和印刷的实际过程。 结论 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于数码印刷机中,不但能够对产品进行数据化描述和可视化呈现,使用户了解印刷机的内外部结构和相关特性,而且为数码印刷机的演示流程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 邱晓琳, 王琪, 王茜
    . 2014, (7): 119-1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网点大小在印刷传递过程中会不断发生变化,在数字图像中表现更为严重,为此研究控制网点扩大的方法以提高印刷品质量。 方法 测量喷墨打印机黑白模式下输出单色黑色靶的网点面积率,在 Matlab 软件平台下以最小二乘法为原理拟合实际与理想网点面积率获取网点扩大曲线,然后根据网点补偿原理推测本应输入网点值并得到网点补偿曲线,最后通过补偿曲线针对网点进行修正。结果 通过测量补偿前后输出色靶,结果表明网点扩大得到了有效控制,补偿前平均网点面积扩大率为 9 . 1% ,补偿后平均网点面积扩大率为 0 . 4% 。 结论 观察修正后色靶,图像亮度明显提升,阶调再现性得到了提高,该方法可有效提高数字图像的输出质量。
  • 易青, 王琪, 魏先福, 黄蓓青
    . 2014, (7): 127-1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单体对 UV-LED 喷墨油墨性能的影响并改善油墨性能。 方法 选用不同单体分别制备油墨样品,测试色浆的分散性及油墨的黏度、表面张力、双键转换率、柔韧性和附着力,并采用配方实验方法设计复合单体配方,得到油墨综合性能最佳时混合单体的比例。 结果 色浆配方中复合单体最优质量比为 mNPGDA: mTMPTA= 0 . 54 : 0 . 46 时,色浆分散性最优;油墨配方中复合单体的最优质量比为 mTPGDA: mTMPTA= 0 . 61 : 0 . 39 时,油墨综合性能最优。 结论 单体对 UV-LED 喷墨油墨的分散性及固化速度有显著影响,对油墨固化后成膜性能影响也较大。
  • 郭献军
    . 2014, (7): 133-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在不同张力条件下,对四色印刷的纸张横向变形量和纵向变形量进行分析研究,获得卷筒纸印刷中张力与套准偏差的关系,进而得到实际印刷中最佳的印刷张力范围,指导印刷实践。方法 在实际印刷生产中,在各色印版上指定位置设定多个纸张变形量检测图标,在不同的印刷张力进行印刷,利用 CCD 成像和图像处理技术对印刷到纸上的各色图标进行信号采集、图像处理和数据分析,获得各色印刷中各个位置图标的横向扩散、纵向扩散与印刷张力的关系曲线。 结果 实验获得数据及关系曲线与理论分析基本吻合,该实验过程和研究方法可作为生产质量管理的有效手段。 结论 卷筒纸印刷中,张力较小时,纸张的横向和纵向套准偏差与张力变化保持线性关系,随着张力的增加,纸张横向变形将减小并趋于左右均衡,图文纵向位置将趋于稳定,纵向套准波动减小。 张力超过某一临界值后,张力变化对套准偏差的影响很小,适于进行印刷套准的补偿和控制。
  • 姜继春, 王晓红, 许秦蓉
    . 2014, (7): 139-14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颜色空间聚类在彩色手写体文字提取方面的应用。 方法 分别在 Lab,LUV,YCbCr颜色空间以及 YIQ 颜色空间下,进行手写体文字图像聚类效果的分析比较,并结合空间域滤波增强与边缘检测技术提取出所需要的手写体文字信息。 结果 所选择研究对象在 Lab 颜色空间下对手写体文字具有较好的提取效果,有利于后续的文字识别。 结论 颜色空间聚类方法能有效避免灰度转换造成颜色信息丢失而引起的误判,在保证原有阈值分割算法快速、简单的前提下,能够对彩色图像进行更为准确的分割。
  • 王子煜, 孙刘杰
    . 2014, (7): 144-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改进的基于快速响应矩阵码( QR 码) 的数字全息水印。 方法 利用加密傅里叶全息技术对 QR 码进行加密并生成全息图,在标准颜色空间下,抽取彩色载体图像的 L 分量进行二级小波分解,将全息图嵌入到其分解后的低频系数中,以实现水印信息的隐藏。 为提高 QR 码译码成功率,对提取后的水印进行十字型中值滤波处理。 结论 QR 码水印能够保存完整的水印信息,比普通图像水印鲁棒性强,且相比于其他基于 QR 码的数字全息水印算法具有更强的鲁棒性。
  • 刘继飞
    . 2014, (7): 149-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目前常用缓冲包装材料及其性能研究的理论或方法。 方法 通过研究本构模型、BP 神经网络、缓冲特性曲线、应力-能量法、仿真分析法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思路,综述国内外学者利用上述理论在缓冲特性领域研究中的发展与创新。 结果 不同研究理论的优势各不相同,应用范围、应用特点、应用难易程度存在差异,其中应力-能量法、仿真分析法在缓冲特性的研究中作用巨大。 结论 缓冲材料及其缓冲包装系统综合性能的研究仍然存在不足,发展与完善缓冲特性研究理论需要各国学者的共同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