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4年, 第0卷, 第1期 
刊出日期:2014-03-10
  

  • 全选
    |
  • 王广静, 徐长妍, 朱赛玲, 徐朝阳, 姬安, 赵雨晴, 熊雪平
    . 2014, (1): 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纳米纤维素为基材,氧化石墨烯作为增强相,制备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方法 分别采用酸碱直接处理法和酸碱交替处理法制备纳米纤维素,采用一步氧化法和循环氧化膨胀法制备氧化石墨烯,观测其形貌,得出最佳制备工艺。测试由最优工艺制备的纯纤维素薄膜和复合薄膜的拉伸和润湿性能。结果 酸碱交替处理法制备的纳米纤维素薄膜表面结构清晰,且纤维直径可达50 nm,循环氧化-膨胀法制备的氧化石墨烯片层厚度在纳米级别。当纳米纤维素与氧化石墨烯的质量比为20:1时,氧化石墨烯/纳米纤维素复合薄膜的拉伸强度达149.68 MPa,与纯纤维素薄膜相比增加了19.55%,且复合薄膜的接触角大于纯纤维素薄膜。结论 证实了氧化石墨烯能够增强纳米纤维素薄膜,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氧化石墨烯/纤维素复合薄膜对水分子的阻隔性优于纤维素薄膜。
  • 孙德强, 方众望, 罗显洲, 李文娥, 王晨阳, 郑波波, 王庆庆, 孙建建
    . 2014, (1): 6-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不同冲击速度的共面载荷条件下,获取多层U形A瓦楞结构材料动态力学性能参数。方法 建立有限元分析模型,以及简化的能量吸收模型,来评估其能量吸收性能。结果 随着冲击速度的不断增大,均匀变形模式、过渡变形模式和动态变形模式随之呈现。结论 最佳的单位体积的能量吸收主要是由动态峰应力决定的。在结构参数一定的条件下,共面动态峰应力取决于多层U形A瓦楞结构材料所受到的冲击速度。通过对数值结果的物理分析和讨论,提出了动态峰应力关于冲击速度的经验关系式。
  • 姚松亮, 李锻能, 周新云, 郑秀宏
    . 2014, (1):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一种新型并联式机构码垛机器人的工作空间进行仿真优化,并阐述其结构特征。方法 利用数值方法通过Matlab软件编程求解运动学方程,得到工作空间三维图和二维截面图,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利用采样法对工作空间进行仿真计算,研究斜导面丝杠行程x、驱动臂丝杠行程y和结构参数c,h对工作空间的影响。结果 增大丝杠行程x、y,斜导面机器人执行码垛动作有效工作空间高度增加,范围变大;增加结构参数c尺寸,工作空间横向(宽度)范围变宽;增加结构参数h尺寸,工作空间纵向(高度)范围升高。结论 斜导面机器人并联结构存在非线性问题,即不能直接通过运动学方程研究结构参数对工作空间的影响。通过上述方法仿真得到丝杠行程x为50~320 mm、丝杠行程y为80~330 mm、结构参数c为200 mm、h为180 mm时,工作空间有效二维截面为一个450×700的矩形区域,且具有较好的工作空间位置分布,满足作业要求。
  • 孙德强, 孙玉瑾, 郑波波, 王庆庆, 李文娥, 王晨阳, 孙建建, 张超
    . 2014, (1): 1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六边形蜂窝芯材异面类静态压缩载荷的数值模拟方法及相关力学行为。 方法 基于蜂窝单元阵列的方法,构筑了单双壁厚六边形蜂窝芯材异面类静态压缩有限元数值计算模型和分析方法。 结果 借助于该模拟方法,分析计算了不同结构参数条件下单双壁厚六边形蜂窝芯材的异面变形模式、变形曲线和类静态峰应力值,并绘制了相应的图、压缩力位移曲线和数据表格。 结论 将计算结果与现有的实验和理论计算结果作对比分析可知,计算结果与已有结果吻合较好,证明了所提出的有限元分析方法的可靠性。
  • 于振菲, 吴佳鑫, 赵子龙, 王爽爽, 靳烨, 董同力嘎
    . 2014, (1): 23-2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了不同拉伸比的 PLLA 薄膜的热学性能、阻隔性能和热收缩性能。 方法 采用双螺杆挤流延试验机单轴拉伸制备了不同拉伸比的 PLLA 热收缩膜和定向拉伸膜,采用差示扫描量热分析仪( DSC) 、透湿仪和透氧仪对不同拉伸比的 PLLA 薄膜的热学性能和阻隔性能进行了评估,并对 PLLA膜的热收缩性进行了测定。 结果 热收缩膜的拉伸比由 1 增大到 6 . 5 时,PLLA 的结晶度由 0 . 2% 增加到 41 . 8% ,结晶速率明显提高,阻隔性得到了一定的改善。 随着拉伸比例的增大,热收缩率随之增大。 定向拉伸膜的结晶度得到了大幅度提高,其阻隔性也得到了改善,但不呈现热收缩性。 结论 通过单轴拉伸可以有效地提高 PLLA 薄膜的结晶速率和结晶度,经过中等拉伸比例的 PLLA 薄膜,其阻湿阻氧能力相对较强。
  • 刘星, 付海姣, 冯丽萍, 张敏
    . 2014, (1): 28-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在常温(20 益 ) 、大气压力为 55 kPa 的条件下,不同换气周期对生鲜香菇贮藏品质的影响。 方法 对减压罐包装香菇分别进行每 2 天换气处理和每天换气处理,测定其呼吸强度、失重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多酚氧化酶( PPO) 活性、丙二醛( MDA) 含量和感官指标等。 结果 每天换气处理组能延迟异味的产生,显著降低香菇的呼吸强度并保持较高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 P <0 . 05 ) ;每 2天换气处理组能使香菇的整体感官品质维持在较高水平,显著抑制香菇的 PPO 活性,延缓 MDA 含量的增加( P<0 . 05 ) 。 结论 在贮藏后期,每 2 天换气处理组的香菇其失重率显著低于每天换气处理组( P<0 . 05 ) 。
  • 谢利, 贾大鹏, 慈继豪, 张倩
    . 2014, (1): 34-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可加热塑料食品包装中的挥发性有机物( VOCs) 。 方法 以甲醇为溶剂,配制异丙醇、乙酸乙酯、苯、乙酸丁酯、乙苯、间 / 对二甲苯、邻二甲苯、环己酮的标准溶液, 利用顶空 / 气相色谱-质谱( HS / GC-MS) 技术对 7 种可加热塑料食品包装进行了检测分析,对比加热前后塑料食品包装中VOCs 的变化。 结果 原味酸牛奶包装袋在加热后环己酮的含量明显增加,小酥肉塑料包装盒在加热后异丙醇的含量增加比较明显,粽子塑料包装袋、玉米塑料包装袋、奶茶塑杯、自加热饭盒、微波饭盒在加热前后 VOCs 含量变化不大。 结论 这 7 种包装中的苯类溶剂残留量均超标。
  • 曹乐, 李润, 袁艳, 李苗, 陈鑫
    . 2014, (1): 38-4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提高果蔬气调包装评价应用水平。 方法 基于 BP 神经网络,对果蔬 MAP 包装评价的理论研究现状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分析,系统地介绍了基于 BP 神经网络的评价方法原理。 以牛肉气调包装为例,选用 pH 值、TVB-N 值( 挥发性盐基氮) 、汁液流失率、细菌总数、色泽等评价指标,建立了气调包装评价模型,并用实例进行了证明。 结果 评价了样本 MAP2 ,MAP6 ,MAP9 的实际输出值分别为 0 . 61 ,0 . 83 ,0 . 69 ,符合所选牛肉的气调包装表现。 结论 评价方法实用性强,可用于各类产品的气调包装评价,为气调包装方案的设计提供了依据。
  • 刘丹, 张宇, 方细玲, 朱勇, 王志伟
    . 2014, (1): 42-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湿度对烟包条盒纸动摩擦因数和油墨耐磨度的影响。 方法 实验测试 4 种烟包条盒纸试样动摩擦因数和油墨耐磨度。 结果 随着湿度的增加,4 种条盒纸的动摩擦因数均增大,相对湿度为 70% 时的动摩擦因数比相对湿度为 50% 的动摩擦因数高 34 . 6% 。 条盒纸试样的油墨耐磨度受摩擦面的影响十分明显,湿度对摩擦纸上条盒纸的油墨耐磨度影响也十分明显。 转移纸油墨耐磨度数据稳定,油墨耐磨性好,对摩擦材料和湿度不敏感。 结论 研究结果对条盒纸的贮存和上机适应性具有指导价值。
  • 贺伦英, 陈乐, 梁琼, 侯柏龙, 何新快
    . 2014, (1): 46-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善氧化淀粉的综合性能。 方法 以交联剂三氯化铁替代硼砂,采用高锰酸钾氧化法制备了无硼砂淀粉,并研究了交联剂三氯化铁用量、无机填料、高聚物等对氧化淀粉胶粘剂性能( 黏度、初粘强度、防水性、粘合强度等) 的影响。 结果 替代后的氧化淀粉胶粘剂不仅具有更好的黏度与初粘强度,而且其与无机填料以及高聚物均具有更好的兼容性。 结论 三氯化铁替代硼砂后所制备的氧化淀粉胶的防水性、粘结强度更好。
  • 万达, 岳淑丽
    . 2014, (1): 51-5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聚酯二元醇( PBA) 、异佛尔酮二异氰酸酯( IPDI) 、植物油多元醇蓖麻油和硅烷偶联剂为原料,制备一种耐蒸煮的无溶剂聚氨酯胶粘剂。 方法 采用红外光谱( FT-IR) 、热重分析( TG) 等手段对胶粘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分析表征,同时考察了不同有机硅烷偶联剂的添加量对胶粘剂固化时间、粘结强度、固化膜吸水率等的影响。 结果 适量添加硅烷偶联剂可以有效提高胶粘剂的粘结强度、热稳定性和耐蒸煮性,但是硅烷偶联剂添加量过多会导致胶粘剂分层,固化困难。 结论 硅烷偶联剂添加量在 1% ~ 2% 为最佳。
  • 杨耀, 杨成克, 吕彩虹, 刘全香, 刘兴海, 黎厚斌
    . 2014, (1): 55-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确定水性 UV 油墨的制备、表征及其配方。 方法 采用高速分散法将连接料、颜料、去离子水和助剂分散均匀即可制得水性 UV 油墨,探讨了连接料的含量、光固化时间对水性 UV 油墨附着牢度的影响,以及光引发剂用量、墨膜厚度对墨膜光固化时间的影响。 结果 连接料的较佳质量分数为 60% ,墨膜的适宜固化时间为 6 s,光引发剂的较佳用量为 2% ,墨膜的适合厚度为 10 滋m。 当m( 连接料) : m( 颜料) : m( 乙醇和水) : m( 光引发剂) = 6 : 1 : 2 . 8 : 0 . 2 时,水性 UV 油墨的综合性能较佳。 结论 该水性 UV 油墨具有干燥速度快、无污染、印刷质量高等优点,可广泛应用于包装印刷行业。
  • 杜晓萌, 邓开发, 邓文骏
    . 2014, (1): 61-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改善水性光油的防水性。 方法 通过乳液混拼技术将软硬乳液混合,并以机械共混的方法将蜡乳液、水溶性树脂溶液加入到混拼乳液中。 结果 软硬乳液的质量比为 8 : 2 时,涂膜的表面吸水量最小,当混拼乳液中加入蜡乳液和水溶性树脂溶液时,涂膜的表面吸水量都会降低。 结论 软硬乳液混拼可以有效提高水性光油的防水性,加入蜡乳液和水溶性树脂溶液也可以提高水性光油的防水性。
  • 武英英, 许恒庭, 沈燕萍, 曹雪峰
    . 2014, (1): 64-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模拟缓冲包装材料在航天产品运输过程中的使用情况。 方法 对比并研究了常态及经过高低温循环处理的聚酰亚胺泡沫缓冲材料,在预压缩处理前后力学性能和回弹性能变化。 结果 经过预压缩处理后,常态和高低温循环处理的聚酰亚胺泡沫件回弹量分别为 97 . 15% ,96 . 73% 。 2 组静态压缩试验中,未预压处理的聚酰亚胺泡沫静态压缩恒载荷存储后,常态与高低温循环处理试件的残余形变分别为 8 . 83% ,9 . 86% ;预压缩处理后的泡沫经过恒形变存储后,残余形变分别为 3 . 69% ,4 . 78% ,与未预压试件相比,残余形变分别减少了 5 . 14% ,5 . 08% 。 结论 高低温交变并未对泡沫回弹情况产生较大影响,有无预压缩 2 组试件分别呈现不同的回弹性能,经过预压处理,聚酰亚胺泡沫泡孔结构残余形变适当,聚酰亚胺泡沫结构更加紧密,材质变硬,其承受载荷能力更强,受力后回复性更好。
  • 吴新凤, 郝景新, 刘文金
    . 2014, (1): 69-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计算夹层梁横截面的最大弯曲正应力。 方法 将夹层梁等效成等截面均质单层梁,进而推导出了理论计算公式,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三点弯曲试验的算例研究。 结果 当破坏载荷与夹层梁横截面的尺寸一定时,随着芯层与总厚度比的增加,修正单层梁理论计算的最大正应力值逐渐增加,而单层梁理论计算的结果为恒定值。 对于同样结构的夹层梁,随着芯层弹性模量与表层模量比的增加,修正单层梁理论计算的最大正应力与单层梁理论的差异值越来越小。 结论 修正单层梁理论与层合梁理论计算的结果是一致的,该方法可有效进行最大弯曲正应力的预测与计算。
  • 郭静, 康勇刚
    . 2014, (1): 73-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了 2 种不同宽度规格的充气垫缓冲材料在不同跌落高度下的缓冲性能。 方法 对每种规格气垫在不同跌落高度下分别使用 5 个不同质量块进行了动态冲击试验,绘制了最大加速度-静应力曲线,研究了跌落高度对充气垫动态特性的影响,并比较了不同宽度规格充气垫动态缓冲应用特性。 结果 同一规格的充气垫随着跌落高度的增加, 最大冲击加速度逐渐增大; 在同一跌落高度下,较宽规格的充气垫的最大冲击加速度较小。 结论 在 1 ~ 2 kPa 载荷范围内,充气垫冲击加速度在80 ~ 170 g 的范围内变化,跌落高度变化及气柱宽度规格变化的缓冲性能测试评价了充气垫缓冲材料的缓冲包装应用范围。
  • 王娈, 李爱华, 张国全, 王北海
    . 2014, (1):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瓷片包装过程中箱坯成箱的失效原因及改进方式。 方法 通过对立式箱坯成箱过程进行受力分析,建立数学模型,并进行优化设计。 结果 通过计算得出了合适的吸盘位置( L1= 315mm,L2= 105 mm) ,保证了箱胚成形的稳定性。 结论 经过优化的产品在工作过程中稳定性得到大大提高,满足了设计要求。
  • 王梅, 郑雪琪
    . 2014, (1): 81-8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物流运输包装中托盘结构设计软件开发的方法。 方法 利用 AutoCAD 的二次开发工具, 结合 VBA 面向对象编程的强大功能,通过分析纸质托盘的类型、形状和标准托盘的主要尺寸关系,将 DVB 程序进行自动加载后, 实现纸质托盘的参数化设计、 效果图的显示及尺寸标注等主要功能。 结果 此设计软件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界面,通过选择托盘类型及输入关键尺寸,即可获得用于加工制造的平面尺寸图,并可根据客户需求实现纸质托盘的自主设计,具有更大的灵活性。 结论 该软件在纸质托盘的设计和使用上发挥了一定的作用,该设计方法在产品结构设计软件的开发方面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陈景华, 宗源, 严美芳
    . 2014, (1): 86-9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高电器开关外包装结构缓冲性能,降低物流成本,尽量减少在运输及储存过程中发生损坏现象。 方法 依据产品属性,分别针对瓦楞外包装材料和缓冲材料的选择及整体包装结构设计进行了阐述,并对整体包装进行了跌落测试。 同时通过减小包装体积、减轻包装质量等方法降低了物流成本,并对原有包装及新包装的原材料及物流成本进行了综合对比分析。 结论 新的整体包装解决方案明显提升了对产品的保护性能,新包装综合成本相对于原包装成本降低了 8 . 11% 。 此电器开关包装优化设计方案具有可行性。
  • 游亚陆, 孟婥, 孙志军, 李培兴
    . 2014, (1): 92-9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裤袜自动包装机包装过程中产生的故障问题研发一套故障检测系统。 方法 通过PLC 采集输送带、电机、翻转折叠机构、 折边铲、 封袋铲、 装袋铲等关键部位的传感信号, 采用 Visual Basic 设计的上位机系统运用故障树原理,对所采集的信号进行实时故障诊断及显示。 结果 该故障检测系统可靠性高,能有效地提高裤袜自动包装机的故障检测与处理能力,从而提高了生产效率。 结论 该系统用户界面简洁、便于操作、运行稳定可靠、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了故障处理时间,对包装机的日常维护具有重要意义。
  • 刘海江, 李晓倩
    . 2014, (1): 96-100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 A 公司卧式钢卷包装其中一条生产线的瓶颈工序进行了改善,解决了钢卷包装生产线平衡率低的问题。 方法 运用预定时间标准法中的模特法( MODAPTS ) ,把取消、合并、重排、简化( ECRS) 和动作经济作为指导原则,并借助生产线平衡理论来改善生产线的平衡率。 结果 改善后的方案提高了生产线的平衡率,降低了生产节拍,提高了包装效率。 结论 运用模特法改善后,该生产线的平衡率由原来的 52 . 98% 提高到 67 . 40% 。
  • 张刚, 马秀峰, 何颂华, 陈桥, 赵子琦
    . 2014, (1): 101-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基于 Y_N 模型的打印机正向特征化,考虑到物理网点扩大与光学网点扩大对模型的影响,需要通过单通道墨量限制,以及采用非线性最优化的方法,来确定油墨的有效网点百分比和该模型修正系数 n。 方法 使用 ProductionHouse 10 . 2 软件实现单通道的墨量限制,使用非线性最优化的方法计算获得 Y_N 模型的公式因子 n 为 2 . 5 。 结果 将此 n 值带入 Y_N 模型的反向变换形式,可以获得修正后的有效网点面积率,并获得有效网点百分比与理论网点百分比的一维查找表,进而拟合了理论网点百分比与有效网点百分比,获得网点百分比的传递函数。 结论 通过单通道墨量限制和引入 Y_N 模型公式因数 n,消除了因物理网点扩大和光学网点扩大对 Y_N 模型造成的影响,并准确拟合了有效网点百分比与理论网点百分比的传递函数。
  • 刘萧豪, 王琪
    . 2014, (1): 108-11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调幅和调频网点为研究对象,针对 2 种网点分别建立半色调反射率模型,并将网点结构的差异引入模型。 方法 基于 Murray-Davies 模型理论推导半色调反射率模型,并以不同光散射概率函数体现不同网点结构。 采用数学显微采集系统对半色调印品进行了数字化采集,将数字图像灰度值转化为对应的反射率值,通过分析反射率直方图极值特征得到半色调印品空白反射率和着墨部分反射率,再经数据拟合确定理论推导模型中的参数。 结果 基于总反射率和光谱反射率的验证实验,结果表明调幅和调频网点模型拟合优度判定系数 R2分别为 0 . 9821 和 0 . 9520 。 结论 所建立模型能够体现网点结构的差异,精度高,适用性强。
  • 孔玲君, 姜中敏, 高雪玲
    . 2014, (1): 114-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数字印刷品大面积填充区域非均匀性感知质量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其评价模型进行了研究。 方法 结合噪声功率谱和人眼视觉传递函数计算数字印刷品非均匀性质量指标,利用心理物理学实验获得人眼视觉对数字印刷品大面积填充区域非均匀性的主观感知评价得分,通过对 200 个印刷色块的主客观质量评价实验创建了非均匀性感知质量评价模型。 结果 非均匀性质量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大面积填充区域在人眼视觉中的感知质量,非均匀性质量评价模型可有效提供定量的非均匀性感知质量综合评价。 结论 采用定量方式描述数字印刷品非均匀性的综合评价是完全可行的,具有很好的实用性和现实意义。
  • 刘容, 王强, 戴俊平
    . 2014, (1): 120-123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数字化工作流程条件下数码打样色彩复制质量精准高效的评价方法。 方法 将IT8 . 7 / 4 色表 1617 个色块进行分区,并分析各分区色差、网点扩大和 L 值阶调复制曲线与数码样张色彩质量的内在关系,最后统计影响数码样张色彩质量的关键点。 结果 实验表明 1617 色表各分区平均色差都在 0 . 5 左右,最大色差在 3 以内,且 L 值阶调复制曲线光滑平整,这说明色彩复制质量较好。但黄色的点色差比较大,复制曲线不光滑,阶调丰富性再现不好,故应调节与黄相关的参数,提高色彩复制质量。 结论 综合色差、网点扩大和 L 值阶调复制曲线与数码打样色彩质量之间的关系,验证了色彩质量评价方案的可行性和精准性。
  • 季平, 陈蕴智, 张正健, 辛纪辉, 郑金安
    . 2014, (1): 124-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压光条件变化对涂布纸涂层性能和喷墨打印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优的压光工艺条件。 方法 通过改变压光的温度(50 ,60 ,70 ,80 ℃ ) 、压力( 30 ,50 ,70 ,90 N / m) 以及速度( 7 ,11 ,15 ,19m / min) ,获得不同压光整饰后的彩喷纸,根据白度、平滑度、阶调以及色密度的测定结果,得出相应的最佳参数。 结果 白度随压光温度、压力、速度的增加均呈下降趋势;平滑度随压光温度、压力的增加均呈上升趋势,随速度的增加逐渐下降;阶调复制曲线的斜率随压光温度、压力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在低压光压力下,随着速度的增加曲线斜率先增大后减小;色密度随着压光温度的增加逐渐降低,在高压光速度下,随着压光压力的增加色密度下降,在低压光压力下,随压光速度的增加色密度先增大后减小。 结论 得出了最优参数设置,白度的参数( 温度为 70 ℃ ,压力为 30 N / m,速度为 15 m / min) ;平滑度的参数( 温度为 70 ℃ ,压力为 90 N / m,速度为 11 m / min) ;阶调再现性的参数( 温度为 70 ℃ ,压力为 30 N / m,速度为 11 m / min) ;色密度的参数( 温度为 60 ℃ ,压力为 30 N / m,速度为 15 m / min) 。
  • 王晓博, 王琪, 刘萧豪
    . 2014, (1): 130-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莫尔条纹的种类及产生原理,以纵向莫尔条纹效应和半色调加网图像的信息隐藏为理论基础,研究一种半色调图像防伪方法。 方法 首先对周期无穷大的纵向莫尔条纹的特性及半色调加网图像的网点排列特性进行了分析,结合半色调图像加网参数,得到纵向莫尔条纹参数与数字加网参数之间的匹配关系;再根据各参数之间的关系对半色调加网图像的部分网点进行调整,实现了隐藏信息的嵌入;最后依据上面各参数关系制作数字光栅, 对加入防伪信息的半色调图像进行检测,完成了防伪。 结果 该防伪技术中隐藏信息的隐秘性好,隐藏信息检测再现清晰,防伪效果较好。结论 提出了一种半色调图像防伪新方法。
  • 都凤军, 孙彬, 孙炳新, 冯叙桥, 郭迎, 董萍, 戴慧媛
    . 2014, (1): 135-14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了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主要类型、原理以及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并对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它们未来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结果 目前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主要问题是现已应用的一些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存在安全性问题,且一些智能包装技术对环境条件的要求限制了它们的应用。 结论 活性与智能包装技术的结合会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也是未来食品包装技术的发展方向。
  • CHEN Xiu-qin, 卢立新
    . 2014, (1): 141-14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综述国内外关于集合包装水果差压预冷的研究,并分析了存在的问题。 方法 从差压预冷技术在果品保鲜领域的应用背景出发,分析预冷的基本原理、特点及意义,归纳了目前差压预冷果品在理论和实验两方面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结果 水果差压预冷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包装箱内水果预冷的数值模型、送风工艺参数及通气包装结构设计等方面,包装箱上的开孔对调节预冷气流,促进热质交换具有重要的作用。 结论 果品预冷数学模型的系统性、可靠性及新型实验验证技术的精准性有待进一步研究,送风工况、预冷包装系统的结构及适用性须兼顾经济、强度因素进行优化。
  • 杨清桃, 王雪, 李晓刚
    . 2014, (1): 148-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探寻国外钢丝捆扎箱行业停滞不前,国内基本空白的原因。 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走访企业等形式,调查研究国内外钢丝捆扎箱的应用行业、市场占有量、研究开发及生产等现状。 结果 指出了钢丝捆扎箱在材料来源、检验检疫、设计制造成本以及回收利用等方面存在若干问题,并对原因进行了分析。 结论 结合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钢丝捆扎箱的四大未来发展趋势:人造板材广泛替代实木材料、箱体结构创新设计、计算机辅助优化设计系统开发以及钢丝捆扎箱配套制造设备及辅助工具的开发,并给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和策略,最后对钢丝捆扎箱未来发展前景做出了展望,指出必须解决关键问题,完善其他环节,钢丝捆扎箱行业才能越走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