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6年, 第0卷, 第15期 
刊出日期:2016-08-25
  

  • 全选
    |
  • 欧阳颖卉, 林翬, 李树涛
    . 2016, (15):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无需进行复杂的图像预处理和人工特征提取,就能提高光学遥感图像的船只检测准确率和实现船只类型精细分类。方法 对输入的检测图像,采用选择性搜索的方法产生船只候选区域,用已经标记好的训练样本对卷积神经网络进行监督训练,得到网络参数,然后使用经过监督训练的卷积神经网络提取抽象特征,并对候选区域进行分类,根据船只候选区域的分类概率同时确定船只的位置以及类型。结果 与现有的2种检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卷积神经网络能有效提高船只检测准确率,平均检测准确率达到了93.3%。结论 该检测方法无需进行复杂的预处理,能同时对船只进行检测和分类,并能有效提高船只检测准确率。
  • 何成栋, 万晓霞, 黄新国, 陈华培, 欧立国, 杨瑞平, 赵德方
    . 2016, (15): 7-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不同照明/观察条件下镀铝纸的色度与光谱值,从而优化不同几何条件在镀铝纸颜色测量中的应用。方法 使用45°/0°,SCE,SCI等3种测量条件获取不同镀铝纸的颜色信息,并针对镀铝纸配色和镀铝纸颜色心理属性一致性对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45°/0°和SCE条件下的测量数据不符合镀铝纸配色要求;同一样张测得反射率、亮度与色度值大小规律为:SCI>SCE>45°/0°,不同样张在SCE条件下测得的亮度差(△L*)、色度差(△a*,△b*)以及色差(△E)均介于SCI与45°/0°之间,这是由于SCE测量颜色成分中包含了部分镜面反射光。结论 45°/0°和SCE不可作为镀铝纸配色中颜色测量条件,45°/0°较SCE更适合作为镀铝纸表观色测量条件,更符合颜色视觉评价,不同镀铝纸在SCI条件下测量数据差与在45°/0°条件下测量数据差同时较小时,说明两者一致性好。
  • 钟云飞, 谷祥华, 包贤敬, 张慧媛
    . 2016, (15): 12-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多通道半色调信息隐藏技术,通过相位调制技术,使彩色隐藏信息隐藏于不同色调的母版当中。方法 在基础层,基于最小阈值矩阵原理,使用基于相位调制阈值矩阵加网技术定位各通道隐藏信息位置,并在母版中对正常图像部分网点的生长趋势进行改变,实现在位置上的调制,从而保证各通道信息良好的隐蔽性。结果 使用相位调制技术可以达到多通道信息的隐蔽,达到彩色信息隐藏的预期效果。结论 该技术有利于提高半色调加网信息隐藏技术在印刷防伪中的应用范围,提高半色调加网信息隐藏技术的防伪性能。
  • 李胜辉, 史瑞芝, 叶辉
    . 2016, (15): 18-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现有图像匹配算法因忽略图像颜色信息,使算法对光照变化的鲁棒性较差,容易造成图像误匹配的情况进行改善。方法 颜色信息是区分不同图像的重要特征,通过提取彩色图像颜色不变量的方法获得图像的颜色信息,并将颜色不变量与ORB特征描述子相结合,形成一种C-ORB算法,C-ORB算法在保留ORB算法优点的基础上,能够将图像的色彩信息应用到图像匹配过程当中。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结合了颜色不变量的ORB算法在保留了ORB算法运算速度快的基础上,能够在不同光照强度、不同光照方向下,获得更多的图像细节,匹配更为准确。 结论 在移动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印刷品识别与匹配时,能够在保证识别图像识别速度的基础上进一步减少图像的误匹配。
  • 黎达, 史瑞芝, 李胜辉, 王凯
    . 2016, (15): 24-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结合C/S(Client/Server)架构和BRF(Boosted random ferns)算法的移动增强现实应用方案,以保证图像识别算法对于产品外包装的识别性能。方法 BRF是一种高效、鲁棒的特征匹配算法,但由于手机内存及处理器等硬件条件的制约,不能直接适用于手机终端。将C/S模式与BRF算法相结合应用于图像特征匹配,并设计实验测试比较文中方案(CS-BRF)与ORB算法的识别速度和匹配精度。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相比ORB算法,CS-BRF在识别速度相近的前提下,具有更为优异的识别精度。 结论 CS-BRF能够实时准确识别印刷品图像,良好适用于产品包装移动增强现实系统。
  • 耿竞, 曹从军, 吴卫国, 清水浩勝, 靑木直和, 小林裕幸
    . 2016, (15): 30-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了探索和线画匹配的阶调再现。方法 采用明暗描画的非真实感渲染方法将阶调再现这个反映输入明暗和打印出图像的浓度关系的画质因素导入到面积变调的线画中。结果 建立了一套自动绘制线画的系统,并发现了和线画匹配的阶调再现。结论 可以看出要表现深层的感受,即使是灰度值数值段很少的明暗阶调,选择合适的阶调再现也是非常重要的。
  • 左晓燕, 黄敏, 李敏, 顾烨
    . 2016, (15): 35-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利用一个动态的光栅(解码片)与一个静态的光栅(印刷品)产生莫尔条纹来放大隐藏信息,实现信息解码。方法 对莫尔现象的形成和放大原理进行分析,结合印刷加网技术特点,确定影响单、双向隐藏信息的加密参数,用印刷机输出加密样张。结果 得到了印刷加网中的不同网点形状、网点面积率、加网线数和网点角度等参数对信息隐藏效果和解码效果的影响。结论 研究成果中隐藏信息加密参数匹配可以获得良好的解码效果,对防伪图像、印刷条件的适用性较强,为防伪印刷品的制作提供技术支持。
  • 邵雪, 曾台英, 汪祖辉
    . 2016, (15): 40-4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图像质量的优劣不仅与失真有关,同时与亮度图像的质量有关,而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中未考虑到亮度图像的质量对图像整体质量评价的影响,因此引入亮度阈值效应对其亮度图像的质量进行量化评价。方法 在BRISQUE算法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以快速衰落失真为例,在调整亮度后获取的50幅图像库中进行实验,将失真图像分层为入射分量和反射分量,对入射分量(亮度图像)采用亮度阈值算法,反射分量(反射图像)采用BRISQUE算法,提出一种新的无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结果 文中算法的皮尔逊相关系数(PCC)为0.9982,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SROCC)为0.9741。结论 由实验数据可知,文中算法在人眼视觉的主观评价上相较于BRISQUE算法有更好的一致性,符合人眼的视觉感知。
  • 冷欣, 宋文龙
    . 2016, (15): 46-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实现对植物根系形态基本参数的计算和分析。方法 针对阵列分布内窥式图像获取技术采集的根系图像,提出一种改进的灰色关联度的边缘检测算法。该算法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理论,采用变权的邓式关联度模型,利用Sobel算子的2个模板作为参考序列,选取像素的八邻域分量值形成比较序列,通过两类序列之间的关联度实现边缘检测。结果 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与传统的边缘检测算子相比,能够较准确地检验出有用的根系边缘信息。结论 基于Sobel算子的变权关联度的根系边缘检测算法有效地提高了边缘检测效果,具有一定的抗噪性能。
  • 马婷, 陈农田, 王欣
    . 2016, (15): 50-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基于NSCT-DWT-SVD结合的复合数字水印算法,实现水印信息的隐蔽嵌入,提高水印的鲁棒性。方法 首先对水印信息进行Arnold置乱,对载体图像进行NSCT变换,将产生的与原载体图像大小相同的低频子带进行小波变换,后对小波变换的低频部分进行SVD分解,确定嵌入强度后将水印信息叠加到奇异值矩阵中,实现水印的嵌入。结果 经仿真实验发现,该算法在保证水印嵌入信息量的前提下,满足了水印信息的隐蔽性,PSNR值达到30 dB以上,NC值达到了1,同时该算法对压缩、滤波、剪切攻击的鲁棒性较强,NC值均达到0.92以上,抵抗旋转攻击时仍能提取出较清晰的水印图像。结论 该算法满足了数字水印技术要求的隐蔽性和稳健性,并且可以对数字产品起到版权保护的作用。
  • 李健昱, 徐朝阳, 周欢, 江向东, 石小梅
    . 2016, (15): 56-6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聚乙二醇(PEG)的加入对复合凝胶微观结构、溶胀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扩大复合凝胶在包装领域的应用。方法 以PEG为致孔剂,纳米纤维素(CNFs)为增强相,利用物理交联法制备出多孔聚乙烯醇/纳米纤维素复合水凝胶。结果 PEG作为致孔剂时可制得网络互穿结构的多孔水凝胶,复合凝胶的溶胀度可达到1000,相比于纯PVA水凝胶有极大的提高,同时加入CNFs的聚乙烯醇凝胶与纯的聚乙烯醇凝胶相比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结论 这种有着高溶胀性和良好热稳定性的多孔复合凝胶可用于包装产品的保鲜与物流防护。
  • 卢莉璟, 卢立新, 包俊青, 唐亚丽
    . 2016, (15): 61-6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硅藻土添加量对HDPE/LDPE基抗氧化活性膜的拉伸强度、阻氧阻湿性能、热封性能等物理性能及抗氧化剂在活性膜中释放性能的影响。方法 以硅藻土为活性膜内层的无机填料,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EVA)为无机填料增容剂,槲皮素为抗氧化剂,采用共挤流延法制备外层为HDPE、内层为LDPE的HDPE/LDPE基多层抗氧化活性膜,通过改变内层膜中硅藻土的添加量调整槲皮素从活性膜中的释放。结果 添加硅藻土的质量分数为0,1%,2%,3%,4%时,槲皮素扩散系数D(cm2/s)分别为5.91×10-13 , 2.30×10-11,1.59×10-11,2.44×10-11,3.22×10-11。随着硅藻土的增加,活性膜的热封强度逐渐减小,拉伸强度先增加后减小,透氧系数、透湿系数均呈先减小后增加的趋势。结论 硅藻土的添加对活性膜的拉伸性能、阻氧阻湿性能影响较小,显著削弱了活性膜的热封性能,使达到平衡时槲皮素的最终释放量增加;硅藻土的添加及添加量的改变能有效调整槲皮素的释放。
  • 岳淑丽, 任小玲, 向红, 孙京超, 张淑静, 孙远明, 陈霞
    . 2016, (15): 67-7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比较3种测定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的方法,为包埋油含量的测定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干燥失重法、挥发油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对桉叶精油微胶囊包埋油含量进行测定,并对这3种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3种方法的RSD值均不超过5%,加标回收率均在90%~120%之间,均具有良好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干燥失重法测定结果偏高。紫外分光光度法操作复杂,相对成本较高,但检测速度快。挥发油测定法操作简便、成本低,但耗时较长。结论 3种方法均适合包埋油含量的测定,但挥发油测定法和紫外分光光度法精密度和准确度更高。
  • 张哲源, 李博, 严欢, 孙昊, 王利强, 钱怡, 张新昌
    . 2016, (15): 72-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大豆蛋白为胶粘剂,制备轻质代木包装材料并研究其性能。方法 以不同形态和配比的废旧瓦楞纸板、小麦秸秆为基材,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胶粘剂,通过热压工艺制备轻质代木包装材料并对材料性能进行测试,从而确定最佳配方及工艺参数。结果 改性剂、复配剂、基材、工艺参数的选择与材料性能密切相关,当NaOH,Ca(OH)2,CMCNa,Na2B4O7•10H2O,SPI,水,纸纤维和秸秆质量比为0.01︰0.01︰0.2︰0.06︰1︰10︰7︰3,热压参数为热压温度140 ℃,热压时间为30 min时,方案最优,微波预热能使热压时间减至11 min,最终制得的轻质代木包装材料密度为550 kg/m3,静曲强度为18.38 MPa,弹性模量为1926.73 MPa,符合相关标准。结论 SPI改性及复配能改善其胶粘性和防水性,微波预热能提高热压效率与试样性能,以制备满足一定性能要求的零甲醛释放轻质代木包装材料。
  • 张洪波, 赵子怡, 孙昊, 王利强, 钱怡, 张新昌
    . 2016, (15): 78-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HSCS-02型季铵型阳离子淀粉(CS)为阳离子助剂,山梨糖醇酐油酸酯(Span80)和聚氧乙烯(20)山梨醇酐单硬脂酸酯(Tween60)为乳化剂,松香为基料来制作阳离子分散松香胶,研究在CS,Span80和Tween60的不同用量下,阳离子分散松香胶对纸浆模塑包装制品表观性能的影响。方法 通过向熔融松香中滴加Span80,Tween60和糊化CS乳液,对松香进行乳化和改性,制作阳离子分散松香胶;通过浆内施胶工艺制作纸模试样,测定其表面摩擦因数和光泽度,用以评定纸模制品的表观性能。 结果 随着Span80,Tween60和CS用量的增加,试样的摩擦因数先降低后升高,光泽度先升高后降低。结论 HSCS-02型季铵型阳离子淀粉中的季铵基可以大大降低熔融松香与水之间的界面张力,并使含有松香粒子的乳液颗粒带正电荷,松香粒子更好地附着在呈阴离子性的纸浆纤维上,纸模的表观性能得到提高;但CS用量过多,会使纤维絮聚结块,降低纸模制品成型匀度,降低其表观性能,其最佳质量分数(相对于松香的质量分数)为20%;Span80和Tween60对松香具有较好的乳化作用,其最佳质量分数(相对于松香的质量分数)均为10%。
  • 张莉琼, 陈珊, 许境填, 吕云帆, 赵素芬, 刘晓艳, 涂志刚
    . 2016, (15):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影响聚乙烯醇-魔芋葡甘聚糖包装膜透光率和雾度的因素。方法 以甘油、山梨醇为复配增塑剂,将纯化过的魔芋精粉和聚乙烯醇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后水浴恒温共混,流延干燥制备包装膜,研究共混温度、共混时间、基料配比、复配增塑剂配比对包装膜透光率和雾度的影响。结果 魔芋精粉和聚乙烯醇按质量比为1∶10混合,在水浴温度80 ℃下恒温共混3 h,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复配增塑剂,复配增塑剂中山梨醇和甘油的质量比控制在1∶2~1∶3时制备的包装膜透光率和雾度达到最佳。结论 各因素对包装膜的透光率和雾度有较大影响,原因是它们能促使魔芋葡甘聚糖分子和聚乙烯醇分子形成强烈的协同作用。
  • 张鹏飞, 王建清, 王玉峰, 王猛, 丁华
    . 2016, (15): 89-9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UV油墨光引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的残留行为。方法 以2种常用的UV油墨光引发剂EDB和907为研究对象,分别以PET薄膜和铜版纸为承印材料,通过IGT印刷适性仪控制印刷膜层厚度,IGT UV干燥器控制紫外光固化时间,研究光照能量、墨层厚度和油墨浓度对光引发剂在食品包装材料中残留的影响。结果 光引发剂残留量会随着光照能量的增加而减少,随着墨层厚度增加而增加。对于PET薄膜,油墨含量高时光引发剂的残留量比油墨含量低时大,而铜版纸结果相反,油墨含量高时光引发剂的残留量较小。结论 在实际UV油墨印刷中,应提高光照能量,对于不同的承印材料应采用含量不同的油墨,以减少光引发剂的残留,降低其迁移风险,增加食品包装的安全性。
  • 蒋侬辉, 刘伟, 袁沛元, 邱燕萍, 向旭
    . 2016, (15): 95-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开发更为有效的荔枝保鲜包装方法,为荔枝保鲜及其包装发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对荔枝的生理特性与外形特征进行分析,综述荔枝对包装的要求、荔枝的流通包装方式、荔枝的包装材料种类及荔枝新型功能性保鲜包装的开发应用现状。结果 对荔枝保鲜包装技术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建议。结论 尽管荔枝的包装技术取得了较快的发展,但各种方法均有不同程度的缺陷,因此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开发新型无公害、功能性保鲜包装技术。
  • 陈旭明, 李婷
    . 2016, (15): 102-10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气-质联用法测定复合食品包装膜袋中的2, 4-二氨基甲苯,并调查潮州市部分食品包装企业生产的复合食品包装膜袋中2, 4-二氨基甲苯的含量。方法 样品在100 ℃下用水浸泡,浸泡液经甲苯提取、三氟乙酸酐衍生化后将衍生物进行气-质联用分析。结果 2, 4-二(三氟乙酰氨基)甲苯定量离子的峰面积和二氨基甲苯的质量浓度有线性关系,范围为1~100 μg/L,相关系数达0.9994,检出限为0.2 μg/L,回收率为89.0%~95.2%,RSD值为1.80%~4.70%。调查结果显示,30个样品中有5个样品检出2, 4-二氨基甲苯,质量浓度在1.1~6.4 μg/L,其中1个样品中的2, 4-二氨基甲苯质量浓度达到6.4 μg/L,超出标准限量要求(小于4 μg/L)。30个样品的合格率达到96.7%,表明辖区内该类产品中2, 4-二氨基甲苯的含量状况基本良好。结论 气-质联用方法检出限低,回收率高,结果准确可靠。
  • 滑广军, 廖泽顺, 费伟民
    . 2016, (15): 107-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典型重型夹芯纸板结构的侧向抗压强度进行精确的对比分析,为合理应用夹芯纸板提供依据。方法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分别建立蜂窝纸板及AAB型重型瓦楞纸板大尺寸规格试样的数值模型,并基于屈曲分析准则对重型瓦楞纸板纵向及蜂窝纸板2个侧向抗压强度进行研究。结果 在选材、用纸量及试样尺寸规格大小相同的情况下,蜂窝纸板2个方向的侧压强度均高于AAB型重型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结论 仿真分析对蜂窝纸板和AAB型重型瓦楞纸板的选材、材料用量及尺寸规格进行了严格控制,消除了重型瓦楞纸板和蜂窝纸板的材质、耗纸量、试样尺寸规格、试样加工工艺及环境条件等因素的变化对分析结果产生的影响。
  • 王砚, 田振, 武吉梅, 武秋敏
    . 2016, (15): 111-11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高速印刷运动薄膜在传输制备过程中由于相邻导纸辊等支撑副的平行度误差,料膜沿宽度方向张力分布易出现不均匀性问题,研究提高印刷设备的工作稳定性的方法。方法 根据D’Alembert原理建立运动薄膜的横向振动微分方程,引入无量纲量,将微分方程转化为无量纲形式,利用解析法求解运动薄膜的复频率方程。结果 得到不同参数下无量纲复频率与无量纲速度的变化曲线,当增大张力系数、张力比,或者减小长宽比时,薄膜系统达到发散失稳的临界无量纲速度增大,运动薄膜系统越稳定。结论 获得了在不同张力比、张力系数、长宽比等参数下薄膜系统达到发散失稳的临界无量纲速度。
  • 李杨, 李新娥, 张瑜, 梁彦斌
    . 2016, (15): 116-1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设计一种能实时监测物品贮运过程中的温度、湿度、加速度等3个参数并进行数据采集存储,同时能记录时间的具有高可靠性的贮运环境监测系统。方法 通过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壳体及电路板分别进行有限元抗冲击仿真。结果 由壳体在冲击作用下的最大变形为0.03 mm及25.5 MPa的Von Miss等效应力证明壳体具有抗冲击可靠性,对电路板进行模态分析的结果证明,电路在环境冲击作用下能够可靠工作。结论 设计的贮运环境监测系统具有良好的可靠性。
  • 郝蒙, 陈安军
    . 2016, (15): 120-12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可简化为带悬臂梁式易损件模型的产品包装系统,探究系统跌落破损评价方法。方法 建立带悬臂梁式易损件的产品包装系统的非线性跌落冲击动力学模型,利用模态叠加法,以易损件内部应力为评价指标,系统参数和冲击速度变化量为变量,构建杆式易损件包装系统跌落破损边界曲线。结果 实例分析表明,随着集中质量和主体振动频率增加,系统安全区域减小;易损件材料许用应力越大,系统安全性能越好。结论 对悬臂梁式易损件的非线性包装系统,集中质量大小和主体振动频率对系统跌落破损安全区域影响显著。
  • 刘雄建
    . 2016, (15): 126-12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验证SPH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上的适用性。方法 采用SPH方法(光滑粒子流体动力学方法)模拟无人机油箱抗冲击过程,并与采用CEL方法(耦合欧拉-拉格朗日方法)模拟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结果 2种模拟方法得到的燃油晃荡情况、油箱应力分布及地面支反力结果接近。结论 SPH方法在流固耦合问题上是适用的。
  • 梁秀, 王玉龙, 王柳
    . 2016, (15): 129-13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种类缓冲材料组合结构的缓冲性能。方法 将EPS和EPE分别与单、双瓦楞纸板进行叠合,获得4种组合结构件,对上述缓冲材料进行静态压缩试验。结果 得到不同材料的应力-应变曲线及缓冲系数曲线。结论 泡沫塑料/双瓦楞纸板的应变能大于泡沫塑料/单瓦楞纸板;EPE/双瓦楞纸板的缓冲性能相对于EPS/双瓦楞纸板来说更为优异;泡沫塑料/双瓦楞纸板的最小缓冲系数低于相对应的泡沫塑料。
  • 吴月华, 臧艳, 孟令东, 谭俊, 乔玉林
    . 2016, (15): 134-13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包装箱进行优化设计,并分析其在不同堆码形式下的抗压性能。方法 设计精密装甲器材包装箱的规格以及堆码形式的优化方案,并用有限元分析法分析不同堆码形式下包装箱箱体抗压性能。结果 优化设计的5种规格的包装箱在单独堆码和混合堆码形式下,其箱体的最大应力和最大变形均小于线形低密度聚乙烯材料的拉伸屈服应力。结论 优化设计的5种规格包装箱在不同堆码形式下箱体的抗压性能满足精密装甲器材包装的性能要求。
  • 熊立贵, 皮阳雪, 蔡昭华
    . 2016, (15): 139-1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窗式空调器产品包装选择环保型的包装材料,采用优化内包装结构方案使设计出的整套产品包装尺寸符合装柜量最大化要求,并通过夹持力测试,以适用于机械手搬运、装卸作业。方法 新设计的窗式空调不仅在材料及结构上满足常规的运输环境,通过常规的脚踩、跌落、堆码、运输等产品包装测试,还要验证它的可靠性,并能满足机械手的搬运方式,通过夹持测试。结果 此种环保包装的结构设计不仅节省能源、资源,且包装材料用量少、可循环回收利用,并能通过包装各种测试,特别是夹持测试能够适用于机械自动化搬运周转窗式的空调产品。结论 产品包装结构不能只重视包装设计,更不能缺少包装设计,采用绿色包装材料、新结构、新工艺的结合达到保护产品的目的。
  • 高振新, 孙建红
    . 2016, (15): 144-1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印刷行业中,电子轴的同步传动控制得到不断发展,通过对其多电机的同步控制策略进行研究,提高其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方法 对比现有的几种同步控制方式,并应用Matlab对这几种不同结构进行建模和仿真研究。结果 通过仿真分析,发现现有的同步控制方式抗干扰性能和同步协调能力都不太理想,而偏差耦合同步控制超调量大,且主要应用于2台电机的同步,因此,提出了一种结合虚拟主轴控制方式的相邻耦合误差多电机同步控制策略。通过仿真数据分析,其达到稳定的时间和超调量都比现有的同步控制小,且抗干扰能力也得到了提高。结论 该策略可以提高多电机同步控制系统的同步跟随性能和抗干扰性能,增强多电机电子轴传动的同步协调控制能力。
  • 徐晶, 李健, 丁颂, 张霖
    . 2016, (15): 150-15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印刷机放卷系统中,利用自抗扰控制(ADRC)技术,提出一种张力控制的新方法。方法 根据放卷系统的工作机理,首先建立放卷张力系统的非线性数学模型,推导了系统阶数和输入系数。然后针对所建立的放卷张力系统数学模型,利用ADRC技术设计放卷系统的张力观测器和张力控制器。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验证所设计的张力控制器的内部鲁棒性和抗干扰性能。结果 在ADRC控制下,张力T2不受辊筒1半径R1和辊筒2角速度ω2变化的影响,能够快速无超调地达到稳定值60 N;随着R1的减小和ω2的增大,ADRC控制下产生的误差无论从数值上还是持续时间上都比PID控制下产生的误差小得多。结论 仿真和实验的结果表明,所设计的ADRC控制器较传统PID控制器具有更好的鲁棒性和抗干扰性。
  • 刘学良, 翟国栋, 梁子豪
    . 2016, (15): 156-1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目前某些封口机减速箱中齿轮设计不合理等问题,提出改善齿轮振动特性的新思路,改变齿轮的变位系数。方法 通过模态分析来确定机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等系数,以直齿轮的变位系数为自变量,利用SolidWorks进行齿轮三维建模,将模型导入Ansys Workbench中进行模态分析,最后将得到的数据导入Matlab进行分析,进行多项式拟合。结果 直齿轮的固有频率会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加而减小,且在变位系数为0处会出现突变,固有频率随着变位系数的增加在小范围里先减后增,变化曲线可用十次曲线精确拟合。结论 为研究齿轮固有频率、振型以及对封口机减速箱进行优化设计提供了参考。
  • 李伟, 王友权, 董继先, 马超
    . 2016, (15): 162-16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动态补偿复卷机升降速过程中张力变化行为。方法 采用间接控制方式,对动态过程进行分析,对复卷机升降速过程采用动态力矩补偿的方法,实现高效运行。结果 2个被控电机的电流随补偿动态力矩同步变化,即运行速度同步变化,纸幅张力在复卷机升降速过程中始终保持恒定。结论 通过Matlab仿真实验,复卷机两被控电机速度同步性明显增强,纸幅张力恒定。
  • 龚修端, 彭彪, 王勇飞
    . 2016, (15): 165-16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四辊无芯复卷技术应用的可行性及适用性。方法 首先基于纸张张力原理推导四轴无芯机构复卷的条件,然后使用RecurDyn软件进行仿真试验,最后设计生产设备并进行调试验证。结果 在RecurDyn软件的仿真分析中,0.1~0.25 mm厚度的纸张可以完成复卷,厚度0.05 mm和0.3 mm的纸张在改变张力后,可以完成复卷。在设备试机过程中,对不同定量纸张的样品进行了复卷试验,初始设计设备对于80~180 g/m2的纸张均成功复卷,250 g/m2的样品在设备改变齿比后成功复卷,不改变齿比时,60 g/m2的样品复卷失败。结论 四轴无芯起卷技术可以应用在复卷机上完成无芯复卷作业,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 朱明, 王佳欣, 李晓春
    . 2016, (15): 169-1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和比较常规印前处理软件和专业级软件这2种可变数据印刷应用方案,总结得出2种方案在可变数据印刷作业的设计方法和输出效率方面的差异。方法 分别以Adobe PhotoShop,InDesign和Altas PrintShop为工具,通过“图书借阅证”案例,对比普通印前处理软件和专业级可变数据印刷软件在可变数据印刷设计方面的功能特点。通过分析PrintShop软件导出的PPML格式的可变数据打印文件,研究可变数据印刷系统的工作原理。结论 相比常规印前处理软件,专业级可变数据印刷软件不仅能够能完成可变数据作业的设计和制作,还能输出专用的可变数据文件格式,这些专用格式能够准确描述打印机光栅化处理器(RIP)可识别的页面静态信息和可变信息,使得静态内容和动态内容能够单独RIP,提高印前作业的处理效率。
  • 陈华, 刘壮
    . 2016, (15): 174-17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确定SiOx阻隔材料的电晕特性与印刷特性,研究其电晕处理规律以及印刷色彩再现的能力。方法 采用磁控共溅射方法在PET表面制备不同含量SiOx的复合阻隔材料,并采用电晕放电进行处理,利用接触角表征电晕放电后表面状态的变化;采用彩色喷墨打印方式,对处理后的复合薄膜表面进行印刷测试。结果 SiOx质量分数较小时不具备抗电晕特性,当SiOx质量分数达到50%左右时,即产生了抗电晕能力。结论 印刷测试结果表明,经过电晕处理的复合薄膜色彩再现良好,可直接进行印刷。
  • 蔡圣燕, 赵淑文
    . 2016, (15): 178-18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霓虹效应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提出进一步研究课题,推动图像色貌模型的发展。方法 首先介绍2个典型的霓虹效应模型(嵌入式模型和Ehrenstein模型),阐述霓虹扩增效应的现象及产生机理,然后总结霓虹效应研究的主要成果,即各诱因对霓虹效应强度的影响规律。结论 霓虹效应的诱因主要包括亮度组合、波长组合、视网膜照度和模型结构,文中对这些诱因的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 王晓红, 况盛坤
    . 2016, (15): 183-1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颜色这个角度研究新的全参考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方法 首先在Lab色空间内基于颜色信息提取2个图像特征,即颜色和对比度特征。然后将颜色特征和图像梯度相结合,对比度特征和图像局部范围相结合,分别提出不同的图像质量评估方法。结果 采用该领域内4种常用的参数来评估文中算法和14种其他经典算法的表现,结果显示文中提出的2种基于图像彩色信息的算法总体上优于其他算法。结论 从颜色计算显著特征出发来研究图像质量评价方法是一个有效的途径。
  • 罗如柏, 刘伟, 李怀林, 周世生
    . 2016, (15): 189-1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在多印刷工艺的复杂印刷系统中,研究无冗余计算的计算机辅助印刷工艺规划算法。方法 首先,在研究多色集合理论的基础上,按照给出的分层模型构建策略构建出“印刷需求双层模型”和“印刷工艺双层模型”。然后,计算出可用“工序组”,并据此构造最小规模的产品围道和围道矩阵。最后,利用分层工艺算子搜算算法计算出可用工序,从多色图中获得待印品的工艺路径。结果 建立了一种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分层印刷工艺规划理论。结论 基于多色集合理论的分层印刷工艺规划可有效地降低工艺算子搜索过程中的冗余计算。
  • 洪亮, 朱明, 张浩, 楚高利
    . 2016, (15): 194-19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对喷墨打印质量进行预测的可能性。方法 测试不同喷墨打印纸的定量、平滑度、白度、光泽度、粗糙度等印刷适性,在相同条件下打印后测量印刷品色度,利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结合印刷品色度指标与喷墨打印纸印刷适性指标,并建立预测模型。结果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的预测模型预测得到印刷品最小色差达到4.7215,最大色差达到4.8638。结论 该模型可以定量描述喷墨打印纸印刷适性对印刷品色差的影响,为选纸提供试验及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