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5年, 第0卷, 第19期 
刊出日期:2015-10-10
  

  • 全选
    |
  • 李光, 阮丽, 高德, 卢富德
    . 2015, (19): 1-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泡沫隔振材料的本构模型及其在运输过程中的振动情况。方法 运输包装系统涉及运载工具、 道路条件、 内装物品、 包装防护结构等诸多因素, 构成一个多自由度的非线性复杂系统。围绕运输包装隔振系统, 以行业内的典型研究为例, 来探讨被包装物品在运输过程中的随机激励问题, 以及运输包装系统的动力学方程及易损件的响应这两方面的问题, 并在此基础上对运输包装系统力学性能相关方面的研究给出意见。结果 在运输过程中, 关于道路及运输包装系统耦合的研究还不够完善, 在产品运输防护领域仍有大量问题需要解决。结论 加强对运输包装耦合系统的响应分析的研究, 包括产品的响应分析、 混合道路谱的试验方法等, 对运输包装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 王启利, 王军
    . 2015, (19): 7-1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产品包装耦合系统为研究对象, 基于动态逆子结构技术, 利用传递路径分析法研究对目标系统级传递函数峰值贡献量影响最大的子结构传递函数, 并找出耦合界面特征参数对力传递率的影响规律, 从而更好指导缓冲包装设计。方法 通过建立二级多点耦合系统集总参数模型, 以此来研究各子结构传递函数, 以及各耦合点对目标系统级传递函数的贡献量, 研究耦合点处物理参数对力传递率贡献量的影响规律。结果 找到对主要传递路径影响最大的子结构传递函数, 以及耦合点处刚度及阻尼对力传递率贡献量的影响规律。结论 无需拆卸系统,即可实现路径贡献量分析, 高效地识别各子传递路径对目标系统级传递函数峰值的贡献量, 揭示包装耦合界面物理参数对传递贡献的影响本质, 从而为指导缓冲包装的设计和优化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指导。
  • 何军乐, 薛飞, 张炜
    . 2015, (19): 13-1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EPE的相关振动特性, 以作为包装隔振设计的参照指标之一。方法 建立EPE隔振粘弹性数学模型, 然后建立1/4车辆运输模型条件下的含易损件的二自由度非线性产品包装系统模型, 研究线弹性易损件与EPE耦合后的振动特性, 研究破损边界上方区域内衬垫面积、 厚度及其比值对易损件加速度分布特性的影响。结果 随着EPE隔振衬垫的面积和厚度的增大, 易损件加速度呈现先降低后小幅度波动的趋势。结论 提出了综合评价隔振设计的经济性和安全性概念, 引入了系数λ表征隔振衬垫的经济性和易损件安全性问题。
  • 李宏卫, 王军
    . 2015, (19): 18-2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得到三次非线性包装系统跌落冲击的近似解析解, 修正提高解的精度, 以达到工程要求。方法 采用解决普遍非线性振动问题的何氏参数展开法, 并针对跌落冲击动态方程的求解进行算法修正, 选取三次非线性包装系统跌落冲击模型为算例, 求解得到一阶近似解; 与包装工程中的能量法结合, 对近似解进行修正。结果 修正后的最大位移响应、 最大加速度响应、 系统响应周期与Runge-Kutta数值解非常接近, 相对误差小于0.05%。结论 为非线性包装系统跌落冲击响应分析提供了一种新的科学有效的近似分析方法。
  • 孙中振, 王军, 卢立新
    . 2015, (19): 23-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获取产品运输包装系统各部件的动态特性。方法 采用多级系统分布解耦法, 结合二级刚性耦合系统逆子结构理论, 推导由产品、 车辆部件水平和系统水平频响传函预测关键部件频响传函的理论公式。搭建电机-洗衣机-车辆三级刚柔耦合运输系统, 对理论方法进行验证。结果 通过在线实验验证, 基于理论预测得到的关键部件频响传函和测试值相吻合。结论 研究结果为产品运输包装设计和优化提供了参考依据。
  • 武剑锋, 许富华, 高德
    . 2015, (19): 27-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不同预压程度下多层钙塑瓦楞纸板隔振特性进行研究。方法 通过对不同预压程度下的钙塑瓦楞纸板进行振动试验, 发现压缩率为50%的钙塑瓦楞纸板有很好的隔振效果。然后基于材料的粘弹性理论建立压缩率为50%钙塑瓦楞纸板的本构模型, 并用最小二乘法识别参数, 根据车辆运输包装系统建立基于1/4车辆运输模型条件下的含易损件的二自由度非线性产品包装系统模型, 得到动力学方程并数值求解, 并通过一个算例说明该模型可直接用于包装隔振设计。结果 无量纲加速度值一般随着隔振材料面积的增大而减小, 随着材料层数的增加呈现先增大后减小的变化。结论 为进一步研究钙塑瓦楞纸板的隔振性以及相关包装设计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 许富华, 武剑锋, 陈思佳, 许晨光
    . 2015, (19): 33-3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考虑摩擦效应的单自由度包装件系统的跌落冲击动力学过程。方法 考虑摩擦力为常数和三次非线性函数的2种干摩擦模型, 分析2种干摩擦模型下摩擦力参数对于产品最大加速度以及位移响应的影响。结果 库仑干摩擦力对于产品的响应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当缓冲材料的刚度较小时, 三次非线性干摩擦模型对产品的最大加速度以及位移响应能够产生一定的影响, 摩擦常系数r越大, 产品响应频率越快, 响应周期越短, 此时摩擦力不能忽略。结论 通过对不同的摩擦模型进行分析, 所产生的影响不同, 为考虑摩擦效应的包装件跌落冲击响应研究提供一些理论依据。
  • 刘妹琴
    . 2015, (19): 38-44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料门式给料器工作中颗粒物料对料门的作用力, 以便选择合适的驱动机构。方法 对给料器结构进行合理简化后, 利用离散元法借助PFC3D软件, 仿真计算料门完全关闭时受颗粒物料的作用力; 将料门及实现其转动的辅助机构合理简化为杆件机构, 分析料门在几个关键位置所需的驱动力。结果 颗粒物料对料门垂直方向的合力始终小于其自身的重力, 而且随着颗粒物料高度的增加此现象会变得更加明显; 料门受到颗粒物料的正压力和切向静摩擦力, 随着料斗内料位高度的增加最初呈线性增大, 后转为非线性并趋于极限值, 而且变化过程与料斗结构也有一定关系; 料门在完全关闭状态打开料门所需的摆动臂驱动力约为115 N, 在精给料时维持精给料位置所需限位臂驱动气缸的推力约为553 N。结论 设计料门式给料器时只需计算一定料位高度的料门受力, 超过此高度后物料继续增多时料门受力基本不变; 使用的料门式给料器采用的气缸驱动力足够大, 能够保证正常工作。
  • 刘洋, 杨海燕, 张静, 高兆兰
    . 2015, (19): 45-4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贵金属负载来提高TiO2光催化抑菌性能。方法 利用光沉积法制备Pt/TiO2, 通过XRD,UV-Vis漫反射吸收光谱和TEM对样品进行表征, TiO2为锐钛矿和金红石型混晶, 经过Pt担载之后TiO2对光的吸收增强。利用溶液振荡法, 以大肠杆菌为目标物, 研究在光照和非光照条件下 TiO2和Pt/TiO2的抑菌性能。结果 在光照条件下, TiO2的抑菌率为45%, Pt担载质量分数为10%的TiO2的抑菌率为60%, Pt担载之后TiO2的抑菌率提高了15%。结论 TiO2光催化剂具有抑制大肠杆菌生长的性能, 负载Pt后, 由于Pt的化学势较低, 光生电子被富集到Pt的表面, 减小了光生电子和光生空穴复合的几率, 更多的光生空穴被游离出来, 因此Pt/TiO2的抑菌性能得到了提高。
  • 洪英, 钟泽辉, 郑朝位, 周禄平
    . 2015, (19): 50-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羧甲基壳聚糖纳米颗粒的制备以及抗菌纸的力学性能。方法 以CaCl2为离子交联剂,通过离子交换反应, 将羧甲基壳聚糖制成纳米颗粒, 然后将纳米羧甲基壳聚糖水溶液涂布在纸张表面,制备成抗菌纸并检测其力学性能。结果 随着羧甲基壳聚糖溶液浓度的升高, 所需的交联剂钙离子浓度也有所升高, 抗菌纸的环压强度、 耐破度及撕裂度随着涂布纳米羧甲基壳聚糖浓度的增加均有所增加,厚度没有明显变化, 能满足包装需求。结论 经过纳米羧甲基壳聚糖的涂布, 抗菌纸的机械强度均有所增加, 能满足抗菌纸的力学性能要求。
  • 王淑娟, 程欣, 唐亚丽, 卢立新
    . 2015, (19): 54-58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从微观结构层面上对材料改性研究提供理论支持。方法 以EVOH为基体, 与PP, HDPE进行改性共混, 形成EVOH/PP, EVOH/HDPE共混体系, 在此基础上运用Materials Studio 5.0计算机分子模拟软件构建超高压下包装材料的分子动力学模型, 利用 Discover Analysis 和 Amorphous CellAnalysis分别分析计算氧气分子在EVOH, EVOH/PP, EVOH/HDPE混合晶胞中的浓度分布以及各分子的内聚能密度 (CED)。结果 氧气分子在改性共混材料中扩散能力明显减弱, 在1.2~1.4 nm处, EVOH(800 MPa 下)中出现 2 个点划线峰, 而 EVOH/PP(800 MPa 下)中仅出现 1 个点划线峰、 EVOH/HDPE(800 MPa下)中仅出现1个虚线峰; 超高压处理使EVOH, EVOH/HDPE, EVOH/PP的CED随压力增大而增加, EVOH/HDPE 由 276.2 J/m( 3 0.1 MPa)增至 340.344 J/m( 3 800 MPa), EVOH/PP 由 70.8 J/m( 3 0.1MPa) 增至240.5 J/m( 3 800 MPa), 且EVOH/HDPE、 EVOH/PP材料的CED均低于EVOH。结论 超高压处理能够影响所选包装材料的微观结构, 进而影响材料的阻隔和力学性能。
  • 梁秀, 王玉龙, 丁辉
    . 2015, (19): 59-6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蜂窝纸芯静态压缩性能进行分析。 方法 基于有限元软件对蜂窝芯层静态压缩性能进行仿真。结果 得到了蜂窝芯层不同位移下的变形图、 应力分布图以及后处理曲线。结论 仿真结果与试验相吻合, 芯层的破坏从上端开始, 弹塑性阶段有明显的屈服波, 屈服波数目随着边长比增大呈阶梯状上升。蜂窝芯层应力分布显示随位移增加, 载荷的承载主体从蜂窝壁板过渡到蜂窝楞, 解释了试验中粘结处易开胶现象。
  • 张连文, 冯冰冰, 程金茹, 王頔, 滕立军, 王心宇
    . 2015, (19): 64-67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温湿度对双面美卡高强度AB楞纸板边压和耐破强度的影响。方法 按照国家标准并结合实际确定测试方案, 试验温度为-20~40 ℃, 相对湿度为40%~90%, 其中温度每隔10 ℃、 相对湿度每隔10%为1组实验。HT-8045A可程式恒温恒湿机在温度低于15 ℃时的相对湿度为50%不变, 因此选定22个温湿度点进行测试研究。结果 获得了22个温湿度测试点上相应的边压强度和耐破强度,并用Origin软件绘制实验数据曲面, 得到了纸板边压和耐破强度随温湿度的变化规律。温度变化对边压强度影响不大, 相对湿度为40%~70%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7.34%。温度变化对耐破强度影响不大, 相对湿度为40%~90%时最大相对误差不超过11.83%。结论 在进行瓦楞纸箱包装设计时应考虑运输和存储环境湿度对纸板强度的影响。
  • 张乐莹, 刘艳
    . 2015, (19): 68-7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挤出机的温度对流涎薄膜生产质量的影响。方法 针对流延机组挤出机料筒温度控制具有时变、 非线性及大时滞等特性, 以单螺杆挤出机为对象, 利用PID神经元网络较强的解耦能力, 并根据料筒内物料温度变化特点, 提出一种分区比例控制方法, 设计分区比例式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 最后通过仿真和实验方法对其进行验证。结果 分区比例式PID神经元网络控制器的阶跃信号超调量为5.9%, 脉冲干扰稳定时间为162.8 s, 正常生产时电耗为12.04 kWh。传统PID控制器的阶跃信号超调量为16.4%, 脉冲干扰稳定时间为192.4 s, 正常生产时的电耗为13.42 kWh。结论 分区比例式PID神经元网络温度控制系统控制精度高, 且优化了料桶内物料温度上升曲线, 使系统单位产量的能耗得到了有效降低。
  • 张映霞, 徐雪萌
    . 2015, (19): 73-75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为提高瓦楞原纸的检测水平, 研究瓦楞原纸环压强度测量的不确定度评定方法。方法 根据JJF 1059.1—2012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 对瓦楞原纸进行抽样, 分析其环压强度不确定的主要来源并对其量化, 对检测结果进行评定。结果 瓦楞原纸环压强度测量的扩展不确定度为78.78, 置信概率为95%, 包含因子为2。结论 检测结果可用于瓦楞原纸环压强度的合格判断, 对于其他性能如耐破度、戳穿强度的不确定评定具有参考价值。
  • 齐明思, 刘守君, 陈晓锦, 赵奇, 张纪平
    . 2015, (19): 76-7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类空投试验, 对比研究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和传统缓冲气囊的着陆过程和着陆缓冲效果。方法 以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为研究对象, 建立气囊模型, 制作类空投气囊和降落伞模型; 在高约23 m处, 分别进行不使用任何缓冲、 采用传统缓冲气囊、 采用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的类空投试验。结果采用传统缓冲气囊进行类空投时, 装满水的玻璃瓶和矿泉水瓶损坏概率分别为22.2%和11.1%; 采用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进行类空投时, 损坏概率均为0。结论 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的类空投效果远远好于传统缓冲气囊, 为深入研究冲压式快速空投气囊打下了基础。
  • 季月明, 陆佳平, 王淑慧, 赵月霞
    . 2015, (19): 79-8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完成充填的粽子半成品为研究对象, 研究其机械化裹包的实现方式。方法 通过分析粽子折叠裹包动作的基本功能和要求, 研究其技术原理和工艺方法; 针对实现折面、 折边、 包角及定型的裹粽操作要求, 研究集成化的折叠裹包技术方案, 并探讨关键执行机构的选型与设计; 对关键机构进行参数化设计及优化。结果 通过曲柄滑块、 摆块等机构实现了粽子自动裹包成型, 并完成了粽子自动裹包装置的设计。结论 基于传统人工裹包工艺, 提出粽子自动化裹包工艺, 并完成机构设计, 为类似的特殊裹包方式及相关机构的设计和研发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 熊楚良, 黄松和, 朱鹏飞
    . 2015, (19): 84-8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以码垛机器人为例, 探讨刚柔耦合系统的运动学、 动力学仿真分析方法, 分析杆件弹性变形对机器人末端运动精度的影响。方法 利用Matlab/Robotics 工具箱编程, 对码垛机器人进行运动学仿真, 获取各关节角位移曲线; 利用ADMAS建立虚拟样机, 对码垛机器人进行动力学仿真; 同时, 利用Ansys对机械臂等杆件进行柔性化处理, 生成mnf中性文件, 导入ADAMS中建立刚柔耦合模型进行仿真分析。结果 得出了码垛机器人在高速重载运动过程中机械手末端的位移偏差曲线, 以及各关节的驱动扭矩。结论 刚柔耦合分析方法更加直观、 准确地模拟了机器人的实际工作状况, 提高了在动载荷作用下对零部件动态响应分析的准确性, 为码垛机器人的设计优化及驱动选型分析提供了理论依据。
  • 董伟, 李克天, 李啟定
    . 2015, (19): 89-9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针对轻型物料装盒机, 设计串联式曲柄连杆推料机构。方法 分析推料机构各参数间的关系,确定参数尺寸范围, 运用SolidWorks建立三维模型和运动仿真, 求解得到推料滑块的线性速度、 加速度和位移曲线, 验证设计的合理性, 最后进行模态分析得到机构的固有频率。结果 经过仿真分析, 推料机构运动平稳, 具有明显的急回特性, 工作效率高。结论 该机构性能稳定, 经过投产使用证明达到设计要求。
  • 李旭, 王俊元, 曾志强, 张川川, 林娣
    . 2015, (19): 93-9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系统照明光源为复色光时, 色差会使图像边缘轮廓变得模糊, 主要研究色差对尺寸测量精度的影响。方法 以搭建的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系统为平台, 分别采用白色 (复色光)、 红色、 绿色、 蓝色的LED背光源作为照明光源, 采集标准圆柱体图像, 经软件系统处理后获得测量结果。结果 当照明光源为复色光时, 重复性测量误差和线性度误差分别在1 μm和2 μm以内; 当采用单色光作为光源时,重复性测量误差和线性度误差分别控制在0.5 μm和1 μm以内。结论 色差对机器视觉尺寸测量的重复性和线性精度都有影响, 可以采用单色光来避免色差, 从而进一步提高测量精度。
  • 章佳丽, 武吉梅, 高波, 武秋敏
    . 2015, (19): 97-10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偏心轴承接触应力与滚子静、 动态变形进行研究, 得到接触应力与变形和结构与工况因素的关系。方法 在Hertz线接触与弹流润滑理论下, 建立滚子接触应力模型及静、 动态滚子间接触变形的关系模型, 利用有限元软件Ansys仿真计算。建立静、 动 (润滑与转速) 态下滚子变形之间的关系公式,分析印刷机偏心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接触应力与变形及相互关系。结果 滚子与内外套圈的接触应力均随径向载荷的增大而增大, 滚子与内套圈的接触应力大于滚子与外套圈的接触应力; 滚子的总接触变形量与径向载荷呈正比关系, 滚子的内外接触应力与滚子的总接触变形量也呈正比关系; 滚子的边缘出现应力集中, 须用设计凸度的方法降低, 从而更好地提高偏心轴承的整体性能。结论 根据接触应力与变形的关系, 可为偏心轴承的设计与优化提供理论依据。
  • 孔玲君, 孙叶维
    . 2015, (19): 103-10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提出一种基于图像感兴趣区域的图像压缩方式, 实现在减少图像存储空间时图像失真少的效果。方法 采用眼动仪提取图像感兴趣区域, 制作压缩掩码对图像进行分区压缩, 非感兴趣区域采用DCT算法进行压缩, 而感兴趣区域不做任何压缩处理直接保留原样。结果 主客观评价实验表明: 压缩后的图像失真较少, 视觉观察效果好, 且压缩后所占存储空间减半, 方法简便, 压缩效率高。结论 结合眼动仪提取感兴趣区域的压缩方法优于基于Itti视觉模型的压缩方法, 适合压缩多种类型的图像, 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 王颖, 柯能, 何晓敏, 张逸新
    . 2015, (19): 110-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荧光纸基对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反射率的影响。方法 假设油墨与纸张的折射率相似, 考虑到荧光部分可以吸收光线中不可见的紫外光, 经过能量转换散发出可见光从而影响总反射率,将这部分影响等效于正、 反面油墨的透射率, 以及纸张内部向正、 反面反射率的改变; 考虑光学网点扩大因子, 利用Clapper-Yule分程理论进行分析; 通过数值模拟, 对新、 旧模型进行比较, 验证新模型的合理性和准确性。结果 建立了荧光纸基的双面彩色半色调印刷品Clapper-Yule正面反射率模型。结论 色彩预测Clapper-Yule反射率模型必须考虑荧光纸基的影响。
  • 郭倩, 陈广学, 陈奇峰
    . 2015, (19): 115-119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一种基于二维码的信息化包装防伪技术。方法 按照QR编码规则, 将文字信息编码生成含彩色底纹的QR码载体图像和QR码水印图像; 对彩色二维码进行空间转换提取其亮度分量, 对水印QR码图像进行混沌置乱, 把置乱后的水印图像利用离散小波变换嵌入到载体图像亮度分量经二级小波变换后的中频系数中, 形成嵌入水印后的彩色QR码图像; 客户终端运用提取算法从彩色载体QR码图像中提取QR水印。结果 实验证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水印信息嵌入强度容忍度, 并且可以抵抗旋转和剪切等几何攻击, 对高斯噪声、 椒盐噪声、 低通滤波、 均值滤波具有较强的鲁棒性。结论 将二维码和数字水印结合的防伪技术应用于包装安全领域, 有利于识别伪劣假冒商品, 达到产品安全保护的目的。
  • 陈华
    . 2015, (19): 120-12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基于全画面检测系统图像的定位辅助标记及其选用原则。方法 制作四色油墨的渐变印刷样条, 用分光密度计测试密度值, 然后扫描输出RGB值, 研究不同颜色辅助标记在不同密度值下,对CCD图像传感器RGB响应值的影响规律, 并推导出图像定位边界特征显著性描述的相关公式。结果 黄色、 青色、 品红色油墨分别与CCD相机的蓝色、 红色、 绿色响应呈良好的补色关系, 黑色油墨与CCD相机的蓝色、 红色、 绿色响应呈良好的中性关系; 补色通道上的标记响应与主体图像的响应反差较大, 其定位边界显著性更突出。结论 一般情况下, 选择与主色调呈补色关系的单色油墨作为定位辅助标记, 当主色调较难分辨时, 可考虑使用较为通用的黑色标记。
  • 王丽梅, 孔玲君
    . 2015, (19): 125-1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光谱反射率重建算法, 解决各种物体颜色的光谱反射率重建精度问题。方法 通过高精度多光谱成像系统获取实验样本的系统响应值, 分光光度计获取样本的光谱反射率, 采用Wiener估计法、 自适应维纳估计法和提出的优化维纳估计法, 对待测样本实验数据进行光谱重建, 并评价重建结果。结果 在3种光谱重建算法仿真实验中, 提出算法的均方根误差平均值为0.0355, 平均CIE1976色差为1.4349, 优于其他2种算法。结论 在光谱重建算法的研究中, 基于优化的维纳估计算法可以有效提高光谱的重建精度, 可应用于实际的多光谱成像复制中。
  • 于海琦, 刘真, 田全慧
    . 2015, (19): 130-13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 LCD显示器的光谱特征化。方法 提出一种基于RBF神经网络的显示器光谱特征化模型; 扩展神经网络模型输入变量的项数, 以提高特征化模型的精度。结果 实验结果表明:[rg rb gb] 项的引入, 提高了特征化模型的光谱和色度精度, 以及网络的泛化能力; 引入 [r2 g2 b2],[r2 g2 b2],[rg2 rb2gr2 gb2 br2 bg2] 均会导致模型精度下降及泛化能力降低; 以 [r g b rg rb gb] 作为神经网络输入变量的特征化模型, 在精度和泛化能力上均是最优化的, 实现了平均色差为0.14 的色度精度。结论 选择扩展项[rg rb gb] 作为输入变量的RBF神经网络模型对LCD显示器进行光谱特征化, 是一种高精度显示器特征化的最优模型。
  • 敖银辉, 蒋进
    . 2015, (19): 135-138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运用数字图像技术实现纸张自动计数。方法 通过对印刷纸张叠层图像的纹理分析, 针对大幅面计数场合, 借助一阶差分算子和形态梯度对纹理区域进行定位与提取; 用定方向形态灰度修复纹理; 对细化的纹理进行统计计数, 分析对比各方法优缺点及对计数的影响。结果 该流程方法强化了弱点缺省信息, 对实际工况下纸张因毛边、 磨损等造成的纹理破坏具有良好的修复效果。实验验证了该计数方法。结论 该计数方法具有高效、 稳定的特点, 能够对实况下大幅面纸张进行有效、 精准的计数。
  • 许小利, 崔雪丽
    . 2015, (19): 139-144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零售连锁企业区域配送中心分区拣选系统下的储位优化方法。方法 以某药品连锁零售企业区域配送中心为研究对象, 将不同分区的拣选时间趋于均衡作为储位优化目标, 结合样本订单与历史订单的特点, 建立储位优化数学模型, 并采用遗传算法进行求解, 以获取约束条件内该模型的最优解。结果 在样本订单占80%权重的前提下, 将所求得的分区与储位的解所对应的拣选时间, 与研究对象的拣选现状进行对比, 发现采用均衡各区拣选时间模型的求解结果提高了37.34%的效率, 优化效果显著。结论 实证研究证明了该模型和算法的有效性, 该优化方法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分区拣选系统的储位分配作业。
  • 刘建龙, 刘柱
    . 2015, (19): 145-14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使新型绿色低碳材料在将来实际产品包装中大量地投入应用, 并展望我国绿色低碳包装材料的应用前景。方法 根据绿色低碳包装材料的内涵, 分析我国包装材料应用现状, 及如何使包装材料做到绿色与低碳的标准, 并重点剖析目前我国绿色低碳包装材料存在的问题, 及与国外发达国家的差距。结果 结合我国绿色包装材料实际应用情况, 列出5点促进绿色低碳包装材料在产品实际应用中的对策。结论 通过对绿色低碳包装材料内涵及实际应用现状的分析, 提出了我国包装产业将要大量地使用新型绿色低碳包装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