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首页 当期目录

2011年, 第0卷, 第9期 
刊出日期:2016-11-21
  

  • 全选
    |
  • 鹿保鑫, 王喜刚, 周 睿, 曹龙奎
    . 2011, (9): 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流延成膜工艺制备了CCMC/PVA共混复合膜,研究了戊二醛交联剂对复合膜的透光性能和力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交联处理膜的致密性和机械性能显著提高;当戊二醛添加量为2%(质量分数),体系的pH为10,交联反应温度为85 ℃,交联时间为35 min时,复合膜的拉伸强度可达18.91 MPa,断裂伸长率为226%,透光率为75%。
  • 郭新华, 辛 彦, 王 雷, 吴宇梅
    . 2011, (9): 5-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大豆分离蛋白(SPI)为原料,通过调整SPI和甘油(GLY)的比例来制备不同配方的可食性SPI包装膜。通过观察薄膜色泽、柔软性等表观情况,测定其机械性能(抗拉强度和断裂伸长率)和阻隔性能(阻湿性和阻氧性),并比较了其性能。结果表明:影响SPI膜性能的主要因素为SPI添加量、SPI与增塑剂的质量比、干燥条件;在pH=9条件下,SPI质量为5.66 g,SPI与GLY质量比为6∶1.5,以自然晾干和烘箱干燥结合法进行干燥时,膜的性能最优。
  • 于贵文
    . 2011, (9): 9-1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聚乙烯基木塑结构板材作为弹药箱包装材料,为了其使用安全性,研究了其可靠性。通过试验获得了其动态弹性模量和静态弹性模量,并运用一次二阶矩方法分析了该种木塑结构板材的可靠性。结果表明:密度大的木塑结构板材可靠性较高,而密度小的木塑结构板材可靠性较低。为木塑结构板材的广泛应用提供了合理依据。
  • 高 峰, 程 君, 谢小军, 赵孝永
    . 2011, (9): 12-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定量为202 g/m2,厚度为0.16 mm石头纸,制作成为蜂窝纸板,根据国家标准检测其平压强度、边压强度、戳穿强度和耐破度。通过试验检测得到:石头纸蜂窝纸板的平压强度均值为628 kPa,边压强度的均值为12.1 N/cm,戳穿强度的均值为8.84 J,耐破度高。结果表明:石头纸蜂窝纸板的平压强度优于传统纤维纸板,边压强度低于纤维纸板国家标准值,耐戳穿强度符合国家标准,耐破坏性能突出。
  • 马丽丽, 王晓红
    . 2011, (9): 15-1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分析多目标数字印刷智能排活系统中各要素的相互关系,提出了PSO与局部搜索策略的混合算法,并引入了新的学习策略进行分层局部优化,用多目标分散搜索,逐步缩小复杂的搜索空间,改善了PSO算法的早熟收敛缺限,并取得了较高的求解质量。采用了一种随机键的编码方式,利用析取图编码将有序表作为优先决策,来决定发生冲突时各印刷活件的排列顺序。仿真实验验证了混合算法的有效性。
  • 徐 敏, 唐万有, 马千里, 郝健强
    . 2011, (9): 20-2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将常见的印刷缺陷分为点、线、面3类,介绍了印刷缺陷在线检测的基本流程,说明了Blob算法检测缺陷的具体步骤,并运用Blob算法结合缺陷面积及周长的特征,成功对印品缺陷进行了提取及归类,最终得到了缺陷的面积、位置、类型等特征参数,在程序中实现了印刷品缺陷的检测。
  • 张 峰, 刘亚青, 齐明思
    . 2011, (9): 24-2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采用泡沫铝填充量(体积分数)为12.15%的泡沫铝-聚氨酯复合材料,在7 800 g的冲击加速度下,建立了3种厚度分别为6,8,12 mm的泡沫铝-聚氨酯的缓冲模型,用Ansys对各缓冲模型进行了应力分析,得到了各模型的变形情况,分析了不同厚度的缓冲模型的冲击吸振性能。结果表明:在一定厚度范围内,厚度越大,泡沫铝-聚氨酯复合结构模型受到冲击时产生的最大应力越大,最大变形量也越大。
  • 唐少炎, 魏 星, 吴若梅, 曹小龙
    . 2011, (9): 27-2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价值工程的定义和定量配比原则,引入了纸箱配纸方法的性价比数学模型,该模型以性价比最高为目标函数,以增大纸箱抗压强度、降低成本、遵循箱板纸与瓦楞芯纸的定量配比原则为约束条件。以0201型3层瓦楞纸箱为例,利用数学分析软件Matlab,对模型进行编程,实现了楞型与原材料的不断组合,性价比最高时,得到了最佳的纸箱配纸方案。
  • 温时宝
    . 2011, (9): 30-32.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试验研究了层合瓦楞纸板结构沿瓦楞方向的准静态压缩性能。研究结果表明:该结构准静态压缩载荷-变形曲线可分为2段——线弹性段和褶皱化变形段;楞型不同、厚度相同的样品,其准静态压缩最大值与瓦楞纸板的边压强度完全相关;楞型相同、厚度不同的样品,随着厚度的增加静态压缩最大值逐渐降低,厚度对载荷最大值所对应的变形值的影响不大。
  • 王 蕾, 陈安军
    . 2011, (9): 33-3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悬挂式弹簧缓冲包装系统为研究对象,建立了矩形脉冲激励下系统几何非线性无量纲动力学方程,得到了系统的最大冲击响应谱。讨论了无量纲脉冲激励幅值、悬挂角度以及系统阻尼等对冲击谱的影响规律。研究表明,无量纲脉冲激励幅值、悬挂角度、系统阻尼等对系统冲击响应峰值影响显著,增加系统阻尼可有效降低系统加速度响应峰值。研究结论可为悬挂式弹簧缓冲系统的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 唐静静, 徐雪萌
    . 2011, (9): 37-3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根据冷冻食品用瓦楞纸箱在冷库中易出现的塌箱现象,介绍了塌箱原因。从瓦楞纸箱结构设计的角度,研究了提高瓦楞纸箱抗压强度的方法。实验数据分析表明:按照纸板理论边压强度的1.25倍进行配纸,所得到的瓦楞纸板抗压强度可满足储运环境要求;此外,将常用02型箱型改为套合型箱型,也可明显提高纸箱的抗压强度。
  • 李文彪, 吴晓明
    . 2011, (9): 40-4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在纸浆模衬垫结构的缓冲机理研究基础上,介绍了32吋大平面液晶显示器纸浆模缓冲衬垫结构的设计方法。在充分考虑制造可行性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型的折叠嵌套式纸浆模缓冲衬垫结构。通过仿真分析对结构进行优化,并验证所设计的衬垫结构的缓冲性能,为同类型大平面显示器纸浆模衬垫设计提供参考。
  • 邱莎莎, 蔡 建, 张恒翔
    . 2011, (9): 44-4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阐述了导弹缓冲包装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介绍了导弹缓冲包装设计时一般应满足的主要技术要求;着重介绍了其结构形式的设计及选材等问题;讨论了在导弹缓冲包装设计中应注意的几点问题。
  • 赵 亮
    . 2011, (9): 47-5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主要阐述了可变图形在防伪包装设计中的应用。即采用计算机辅助生成技术,将若干独立的图形,经过矩阵加密排列运算,生成不重复的海量图形组合,能够通过无版印刷制作出防伪标签,并可通过短信及网站查询。对打击假冒伪劣产品,保护企业、国家和消费者的利益,具有重要的意义。
  • 刘振华, 张志刚, 陈明杰
    . 2011, (9): 51-5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简要叙述了包装有效期的概念及含义,说明了包装有效期对军用物资管理的重要性。对物资理化特性、储存环境、包装材料与方法等影响包装有效期的因素进行了分析。从研究预测预报方法、制定控制标准、改进包装技术与方法、建立完善检测条件、加强维护保养等角度,提出了加强物资包装有效期管理的方法和对策。
  • 肖 峰, 王庭慰, 丁 培, 包艳华, 王景春
    . 2011, (9): 54-5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丁二酸(SA)、1,4-丁二醇(BD)和二甘醇(DEG)为原料,通过直接聚合法合成了可生物降解的聚丁二酸丁二醇/二甘醇酯(PBDGS)。采用1H-NMR,GPC,DSC等对产物进行了表征,研究了物料配比对共聚酯热性能、力学性能、降解性能和亲水性的影响。结果表明,DEG的引入能够有效抑制聚酯链段的结晶能力,同时改善材料的亲水性,使其降解性能较纯PBS有显著提高。
  • 陈秀娟, 季 忠, 吴子媛, 刘 韧
    . 2011, (9): 58-6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利用VB语言对Solidworks软件进行二次开发,完成框架木箱的参数化设计,在本地参数化设计系统的基础上,利用PHP语言,并结合MySQL数据库,进一步实现了基于Web的框架木箱CAD系统。详细介绍了系统的整体结构框架以及实现过程中的关键技术,用户只要访问网站输入基本参数,即可生成符合要求的木箱模型,并能进行浏览及下载,从而实现了框架木箱设计的共享化与快捷化。
  • 薛超志, 齐元胜, 张 伟, 王晓华, 耿武帅
    . 2011, (9): 62-65.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当卧式平压平模切机工作时,模切压力会引起两侧墙板和上平台的变形。为了研究模切压力与两侧墙板或上平台之间的关系,通过理论计算确定了墙板和上平台的厚度,在此基础上对墙板以及上平台进行了有限元分析,得出了墙板和上平台在强度和刚度方面都符合要求,并得出了模切压力与机架应力、应变的函数关系。
  • 钟 飞, 吴雪茹
    . 2011, (9): 66-6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解决流水线上产品的尺寸自动测量难的问题,基于目前机器视觉在尺寸测量方面的应用,介绍了用机器视觉来检测线圈绕线质量的方案。采用简化了的针孔模型对相机进行标定,并针对CCD成像元的不均匀性,提出改进方案并对测量结果进行误差修正,通过实验完善并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为机器视觉测量尺寸提供理论基础。
  • 谢志萍
    . 2011, (9): 70-7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以印刷套准智能化问题为研究对象,制定了基于PLC与图像联合控制的印刷套准控制系统总体方案,并就图像处理、数据存储和通讯、硬件选型等系统实现的关键技术进行了研究。经实验验证,该系统实现了印刷套准标记的在线检测和自动校准,套准标记灵活、多样。通过串行设备服务器组成以太网,实现了印刷全过程的远程监控。
  • 樊丽娜, 周世生, 蒋 磊
    . 2011, (9): 74-76.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了实现套印误差在线实时检测,提出了一种基于测控条的套准误差计算方法。首先将测控条进行定位,消除角度偏差;然后,基于测控条本身的特点,计算实地块边缘相对于基准色块边缘在水平和垂直方向的平移量,将此平移量与设定的标准距离相比较,即可得到其它各色印版相对于基准印版的套准偏差。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的检测精度和效率完全满足彩色印刷品套准误差检测的要求。
  • 葛惊寰, 王庆娟
    . 2011, (9): 77-8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准确预测印刷品的颜色一直是印刷复制中一个十分重要的课题。基于光能的辐射传递理论,通过分析光在油墨层表面及内部传播过程中的散射与吸收等规律,并引入荧光激发函数,对Kubelka-Munk模型预测印刷品时蓝紫波段反射率偏差的问题进行了修正,并建立了新的印刷品光谱反射预测模型。该模型可为计算机光谱配色和高精度仿真印刷系统的开发提供理论基础。
  • 袁 尉, 赵秀萍, 蒋青言
    . 2011, (9): 81-8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设定标准的出版条件和印刷条件,测量并分析了印刷样张的实地密度、网点扩大、相对反差等印刷质量控制参数,基于这些参数建立了CTP印版输出补偿曲线,确定了最佳的印刷参数,获得了理想的印刷效果。
  • 朱 明, 刘 真, 杨丹丹
    . 2011, (9): 85-89.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由于处理位数的限制,导致在常规设备上显示HDR图像必须对其进行阶调压缩。将图像局部环境亮度因子应用到了HDR图像阶调压缩中,提出了基于局部环境亮度因子的HDR图像阶调压缩的具体算法流程,并采用动态范围独立的图像评价模型,对新算法性能进行了视觉定量评价。评价结果证明,新算法的压缩效果较为明显,也有效地降低了算法的复杂性。
  • 张 烨, 孙刘杰
    . 2011, (9): 90-93.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因为传统分割算法对图像细节特征信息不敏感,分割效果不理想,提出了一种确定阈值的改进方法。该算法在阈值图像法的基础上,采用迭代计算平均值的方法,动态地获得每个像素点位置的最佳阈值,以获取一幅与原图像大小相同的阈值图像,利用该阈值图像对原静脉图像进行二值化处理,增强了图像的局部细节特征信息。仿真实验证明了该改进算法的有效性。
  • 李俊锋, 唐正宁, 黄 蜜
    . 2011, (9): 94-9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介绍了油墨流变分裂转移理论,并论述了现有理论中,认为仅由承印物黏附力造成油墨变形的不足之处。基于伯萧叶定律,建立了网版上下表面的压力差方程。方程求得的最小网距符合实际生产中的经验数据,证明了压力差在网版回弹最初阶段是导致油墨变形转移的关键因素,从而对油墨流变分裂转移理论进行了修正。
  • 王恒印, 唐正宁
    . 2011, (9): 98-101.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印刷转移效果,以硫醇为研究对象,从理论上分析了理想状况印刷和实际印刷中硫醇的比表面能对其转移率和铺展系数的影响;实验研究了印刷图案精细程度和达到稳定的时间随硫醇浓度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降低硫醇浓度可降低其比表面能,从而增大转移率和增强在基底表面的铺展效果。为实际应用中硫醇转移过程的控制和改进提供一些指导。
  • 冒晓东, 黄 蜜
    . 2011, (9): 102-107.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为提高印刷工作效率,利用ASP(active server pages)编程的方法,构建了印刷工作流程的动态设计和在线管理系统,并模拟实现了印刷工作流程在线控制。实验结果验证了基于网络的流程设计和流程控制的可行性,为了解流程状态及提高工作效率提供了一种解决方案。
  • 李丽霞, 张逸新
    . 2011, (9): 108-110.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通过运用MATLAB7.8进行了BP和RBF的数值仿真,并作出了二者的转换误差图,研究了采用BP和RBF神经网络方法进行色空间转换的精度差异问题。结果表明:BP神经网络由于本身收敛速度慢及训练无记忆性等缺陷,整体性能低于RBF神经网络,即用RBF来解决色彩管理中的色空间转换问题更符合要求。
  • 郭鹏瑛, 霍李江, 马海龙, 原亚男
    . 2011, (9): 111-114.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基于生命周期评价对大连地区胶印企业所采用的CTF和CTP制版工艺进行了环境影响量化分析,指出了2种制版工艺所致的环境影响类型、严重程度及成因。结合相关经济指标,进一步对二者的环境效益进行对比评价,提出了改善建议。研究结果表明:CTP工艺环境影响相对较小,其环境影响总量是CTF的83%,但CTP与CTF相比的绿色比值仅为0.88,说明CTP工艺的环境效益尚处于较低水平;控制工艺过程耗电量、提高能源利用率和降低版材成本是提高制版工艺环境效益的重要途径;当CTP工艺所构成的内部成本下降15%以上时,会大大提高其市场竞争力。
  • 刘孝锋, 汪仁煌
    . 2011, (9): 115-118.
    摘要 ( )   可视化   收藏
    分析了国内外基于压差法的塑料薄膜透气性测试装置的研究现状,总结了影响满足国家标准要求的透气性测试装置测试性能的主要因素。指出了单密封结构的测试装置难以满足高阻隔性薄膜透气性的测试要求,提出了合理处理高阻隔性薄膜透气性测试问题的途径。